金秋时节,中国第八届艺术节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作为八艺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国风归来》——第二届全国剪纸艺术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剪纸艺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来自全国的剪纸艺术家200多位出席了开幕式,短短5天展览期间,观众就达10万多人次,把艺术馆的大门都挤“爆”了。
为什么这次剪纸艺术展览会在全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因为它传递着一个重要信息,即我国民间文化艺术在中共十七大春风沐浴下,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这个昔日历史悠久、民间广为流传而被喻为“国风”的剪纸艺术,今天首次列入了国家级艺术节,并享受极高的礼遇,登上了大雅之堂,说明了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这对剪纸艺术来说,无疑是迎来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和锦绣的前景。
这次展览在参展人数、展品数量、质量及社会反响等方面都超过了上一届剪纸展览,共收到3000多人4000多件作品,3个展区仍然容纳不下。评委普遍认为这次展品的质量明显高于历届展品的水平。经过反复评议,从中评出金剪刀奖7名、金奖19名、银奖40名、铜奖77名。值得可喜的是,这次展品中新题材新作品较多,如《上海石库门》(李守白作),作者用剪纸的语言表现了自己曾出生、生活过的地方,抒发怀旧思乡之情,其思想深度和画面的艺术感染力都达到完美统一,是参展作品中表现现代社会生活题材中比较优秀的作品。《鱼乐图》(林帮栋作),作者是浙江乐清细纹刻纸大师,他是一位四代传承的民间艺人,作品继承了原生态细纹刻纸的技法,又体现出当代艺术的时代性。类似的创新之作超过了上届剪纸艺术展览。
本届展览的另一特色是思想观念上的解放,它体现在展览的策划和创意打破了以往展览只局限于作品的平面展示,增加了剪纸的表演功能,对静态的平面剪纸结合动态的表演艺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由剪纸艺术家自己设计、制作,由武汉市老年模特队和少儿模特队演出的剪纸服饰表演引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极大兴趣,表达了民间艺术亦时尚的审美趋势。两朵姐妹花,并蒂同时开,不但为展览增光添彩,也为民间剪纸走向产业化拓宽了发展的道路。
剪纸艺术要走向产业化,必须要找到市场。剪纸的市场在哪里?本届展览也给了我们启示。在荆门分会场,剪纸艺术家在宾馆现场献艺与企业进行联谊活动,使剪纸艺术家的劳动成果获得了企业的回报,企业家得到了剪纸艺术家的作品也提高了企业的文化层次,文化与企业联姻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如何使民间剪纸由“有用而不贵”变为“有用而珍贵”?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市场运作(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把剪纸做成产业,让剪纸为大家带来丰厚的收入,使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更贴近人民(尤其是农民)的现代生活,让它走进千家万户,让大家都喜欢收藏它、保存它。这样做,对民间剪纸走向产业化,对促进剪纸艺术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作者为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
百鸟和谐 袁秀莹(福建)
山西北路梆子戏剧人物 李斌杰(山西)
平安里 赵澄襄(广东)
莲年有鱼 栾淑荣(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