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返还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

中国艺术新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过中法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和相关人士的积极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将其划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展览现场.jpg

展览现场

通过中法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和相关人士的积极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将其划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2015年7月20日,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移交仪式暨“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开幕式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仪式上,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将曾藏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金饰片正式移交到甘肃省省长刘伟平手中。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甘肃省政协主席冯健身,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法国驻华大使顾山等出席开幕式。

励小捷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国家文物局向为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祖国作出贡献以及关心支持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励小捷说,此批文物回归,是中法两国政府和友好人士相互信任、通力合作的结果,彰显了中法两个文化遗产大国勇于担当国际责任、共同推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的坚定意愿。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按照国际公约的相关原则精神,积极通过外交、法律等手段,争取促成更多流失文物早日回归祖国。

励小捷对甘肃文物工作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说,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省广大文物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物保护重要论述精神,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家文物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甘肃文物事业发展,希望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以此次文物回归为契机,着力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展示利用和安全防护工作,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王三运说,这批文物的回归,是甘肃的一件文化大事。文物是一种文明发展延续的重要实证,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智慧,承载着一个国家的荣辱和尊严,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敬畏与呵护。但历史上,由于战乱频仍、保护不力以及非正常贸易等原因,甘肃曾深受文物盗窃和非法倒卖之害,大批文物散落民间、流失海外,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就是例证。尽快让这些文物回归,既是陇原儿女魂牵梦绕的夙愿,也是陇原儿女必须担负的责任。王三运说,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将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正在着力建设的国家级文化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其“十三个板块”建设任务中,第一个就是加强文物保护。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现在全省文物保护工作已进入健康发展轨道,条件在不断改善,水平在不断提高,甘肃有义务、有能力把陇原大地上的珍贵文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法国驻华大使顾山表示,这批文物回归中国,法国人民表示赞同,这也是中法两国多年合作的结果,法国今后将继续与中国在文物保护、文化艺术方面进行交流。

据了解,这些金饰片出自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遗址,是研究秦国早期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迄今在其他文化遗址中还没有发现,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金饰片不幸于上世纪90年代初被非法盗掘、走私出境,后由法国相关人士购买并捐给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和相关考古学家一直关注着这些金饰片的下落。为促进流失文物返还,国家文物局与法国有关方面进行了长期协商。

2014年,中法两国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积极寻求文物返还的恰当途径,促成文物原捐赠人同意撤销对吉美博物馆的捐赠行为,再由原捐赠人将文物返还中国。

“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用叙事的手法,以32件金饰片追索返还为主线,采取实物展示与图片、文字展板说明相结合的形式,从“国宝回家”“打击与抢救”“保护与研究”“追索与返还”等四个部分进行展示。

展览除展出法方返还的32件大堡子山出土金器外,甘肃省文物局还从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调集文物109件(组),共展出文物141件(组),其中金器61件(组)、铜器56件(组)、玉石器18件(组)、陶器6件(组)。

展览由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文物局承办,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协办。展览展至10月31日,向广大观众免费开放。展览结束后,法方返还的32件文物将放入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相应单元展出。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法国返还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