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影像:一个外国人的眼光

中国艺术新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影像艺术收藏家伊洛莎·豪登希尔德杨振忠作品《全家福》刘韦华作品《无限》美国收藏家伊洛莎·豪登希尔德上世纪90年代以来,热衷于收藏中国影像艺术作品。这些藏品反映了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是中国影像艺术的一段重要见证。伊洛莎·豪登希尔德(



影像艺术收藏家伊洛莎·豪登希尔德



杨振忠作品《全家福》



刘韦华作品《无限》

  美国收藏家伊洛莎·豪登希尔德上世纪90年代以来,热衷于收藏中国影像艺术作品。这些藏品反映了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是中国影像艺术的一段重要见证。

  伊洛莎·豪登希尔德(中文名贺亦风)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现在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拉荷亚。她是个收藏家,与艺术家和艺术社区过从甚密,是当代艺术的积极支持者。

  20世纪90年代伊洛莎开始来中国旅行,与中国年轻的美术馆馆长和艺术家交朋友,并开始收藏他们的作品。从2002年到2005年,她从藏品中挑选出一部分,在美国、墨西哥、中国(上海和北京)以及新加坡举办了名为“聚焦:豪登希尔德藏品之中国当代影像作品”的展览。

  当伊洛莎·豪登希尔德决定开始收藏以摄影和录像为主的中国新艺术之初,她的美国同行对这个“冒险”计划并不特别热情。从传统的收藏眼光来看,这些年轻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显然不够“经典”;另外,这些作品的媒体形式亦是收藏大忌,摄影和录像这两种产生于机械复制时代之后的艺术品既不易保存又容易被复制。“聚焦”展览以其鲜活的现实生命力、独特的个性特征呈现于圣地亚哥美术馆之时,伊洛莎终于可以笑对那些曾经怀疑过她的人们:“不要害怕,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2006年伊洛莎被《艺术与古玩》杂志评选为100位顶级收藏家之一,2007年《艺术报》称她为全球七大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之一,2008年她又被《艺术与古玩》杂志选为250个顶级收藏家之一。中国《艺术》杂志2008年称她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10个重要收藏家之一。

  《投资有道》:你是如何看中国的影像艺术作品的?

  伊洛莎·豪登希尔德:在我收藏的拉丁美洲和欧洲艺术品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媒体艺术。但当我上世纪90年代末来到中国后,我遇到的有前途的年轻艺术家只从事录像和摄影作品的创作。我相信这些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很快就理解并学会使用新技术进行创作。

  《投资有道》:你收藏了多少件影像艺术品,你挑选这些艺术品的标准是什么?

  伊洛莎·豪登希尔德:我收藏了超过100件来自拉丁美洲和欧洲的影像艺术品,来自中国的影像艺术品有70件。我之所以收藏,完全是因为喜欢和年轻的新兴艺术家进行互动的结果,我看重与他们的交往。我只收藏我熟悉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些年来,我与他们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在我们不同的家展示这些艺术,还积极为他们张罗展出。总的来说,我听从我的胆识和心声来挑选作品。

  《投资有道》:你怎么看待你这些藏品的市场价值?

  伊洛莎·豪登希尔德:我从来没有关注过我的藏品的市场价值,我也从来没卖过一件。

  《投资有道》:你组织过一个叫“聚焦”的影像艺术展,举办这个展览的目的是什么?

  伊洛莎·豪登希尔德:这个展览名叫“聚焦:豪登希尔德藏品之中国当代影像作品”。“聚焦”这个展览创造了很多纪录,它是圣地亚哥、新加坡的第一次影像艺术展,也是上海美术馆首次展出私人收藏的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更是中国美术馆第一次举办中国当代影像作品回顾展。我们还在中美两地组织召开了两场研讨会,并首次向美国介绍了很多中国年轻艺术家。另外还出版了藏品、展览和研讨会的资料。

  这个展览包括了曹斐、陈劭雄、冯梦波、耿建翌、洪浩、胡介鸣、阚萱、陆春生、施勇、宋涛、唐茂宏、翁奋、向利庆、徐震、杨福东、杨勇、杨振忠、赵半狄、郑国谷、朱加等人的作品。这个艺术家圈子还包括海波、王晋、周铁海、余友涵、赵能智。施勇为“聚焦”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出设计了图录和装置。

  除了巡展,我们还组织了两场研讨会。这两场研讨会分别是在圣地亚哥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新影像艺术国际研讨会”和在中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从全世界不同立场想象当代艺术的未来”。中方与会者包括徐冰、范迪安、黄笃、杨福东、王功新、侯瀚如、许江、皮力、张培力、邱志杰、李向阳、李旭等人。我还邀请了很多艺术家前往美国从事创作和研讨。

  《投资有道》:与西方相比,你如何看待中国影像艺术的现状?

  伊洛莎·豪登希尔德:我对由这个国家最富才华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所反映出的中国的快速变化充满兴趣。中国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改变,这些都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他们的智慧、怀旧和对未来的预期,与当代中国城市生活的发展同步。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聚焦中国影像:一个外国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