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傅”走“轴线”

中国艺术新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傅中望艺术展在西安开幕傅中望手机7月8日晚,“轴线——傅中望艺术展”在西安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开幕,这是西安华侨城艺术中心成立后举办的首次大型艺术展览。一曲优美的独舞拉开了仪式的序幕。随后,傅中望创作的动态雕塑——《仪式》闪亮登场,将活动

——傅中望艺术展在西安开幕



傅中望 手机

  7月8日晚,“轴线——傅中望艺术展”在西安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开幕,这是西安华侨城艺术中心成立后举办的首次大型艺术展览。

  一曲优美的独舞拉开了仪式的序幕。随后,傅中望创作的动态雕塑——《仪式》闪亮登场,将活动推向高潮。本次展览是迄今为止傅中望艺术创作的首次全面而系统的展示,汇集了艺术家近30年来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32件。策展人鲁虹认为,傅中望的作品体现出其对历史、文化、社会的关注与认知。傅中望自己谈到展览之所以冠以“轴线”这个令人费解的名称,是因为“轴线”的概念,包含了他所有艺术创作及思考。他认为,从建筑学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被称为“中轴线”,而这一建筑规划术语所承载的,其实是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社会形态等相关联的多种意义。

  看来,鲁虹是读懂了艺术家的本心。确实,傅中望是一个喜欢形而上思考的艺术家,他在哲学认识上具有历史性特点,对历史、对现代生活、对社会人生思考很多;而在艺术思想上具有当代性,这个当代性体现他走出雕塑,广泛吸收现代艺术的形式,在审美内容上,关注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在艺术本体语言上他注重探索性,他注重艺术细节上的处理,对技术很强调,他注意把传统艺术特别是一些手工艺的东西带进雕塑,还有他比较注重挖掘材料的美感与文化的内涵。比如《榫卯结构》,给我们可以想象的东西很多,既有传统阴阳相生的哲理,又有木材、钢材、机器等材料本身隐含的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形成的冲突等。

  但如果就傅中望的创作形态来说,他是以一个中心轴多方向散开去,其中心轴,是建立在对古典美或者说对技术审美的这一类结构主义的雕塑性作品,比如有的作品与他曾经的木匠生涯与学院教育有很深的关系。从这个“轴”出发是他的观念雕塑,比如像《四条屏》、《帽子》、《椅子》等,我们看了会有很多联想。另外,还有他自己讲的动感雕塑,是带有一点行为艺术的类雕塑作品,比如《全民运动》这样的。古典美术,注重技艺的传承,而现代艺术讲创新、讲个性。傅中望在自己的作品中,把传统和现代这些矛盾冲突的特质巧妙地融在一起,或许,傅中望的名字就是一个隐喻,“傅”,一个大师傅,一个像孙振华老师讲的“能工巧匠”这样的传统技术很好的大师傅;“中”,是一个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思考的艺术家,一个在传统与当代之间走“中庸”路线的艺术家;“望”呢,是身处雕塑界,但时时向外“望”,是身处中国,时常向西方“望”的艺术家。

  由于傅中望作品将形而上的思考和形而下的技艺有机结合在一起,作品内在的张力很大,作品属性显得很模糊,观看者本身的修养不同,在他作品中的审美体验和释读层面也有很大不同,当天的研讨会上,有来自雕塑界的曾成钢、黎明、孙振华,理论界的皮道坚、贾方舟、杨小彦、殷双喜、高岭、冀少峰、沈伟,美术馆方面的李磊、张子康、罗一平,以及周韶华这样的前辈,等等,大家根据自己的艺术经历、艺术立场,把自己对文化、哲学的认识投放到傅中望的作品中,并从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听他们的发言,能明显感觉到迷恋古典美的人从他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到传统美的意味,着眼于当代艺术的人,可以从他的作品当中看到很多当代性的品质和现代性的思考。大家的发言,将傅中望演绎完善成了一个走“轴线”的“能工巧匠”。

  作为艺术家的傅中望,曾获得多种艺术奖荣誉,以迷恋古典美的当代艺术家形象确立了自己在中国雕塑界的地位。不过,他还有一个干得很起劲的身份,那就是湖北艺术馆馆长。虽说行政工作消耗了他很多本该可以用来创作的时间,好在傅中望如广州美院院长黎明所说的,是一个很“轴”的人,这个北方方言层面的“轴”,放在傅中望身上,不是执拗,而是对艺术的执着和坚持,所以,他既能成为湖北艺术馆的中轴,也能让我们对他的艺术充满期待。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大师傅”走“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