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张慧新作首次亮相上海

中国艺术新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贝》21×15cm纸上水彩2006近日,青年艺术家张慧个展《简繁》在上海7艺术中心举办。张慧为大家带来的是最近创作的作品,也是艺术家在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大师班毕业后,在上海的首次亮相。为了此次个展,张慧专程提前三个月在上海准备和筹划此次展览

《贝》21×15cm纸上水彩2006

  近日,青年艺术家张慧个展《简繁》在上海7艺术中心举办。张慧为大家带来的是最近创作的作品,也是艺术家在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大师班毕业后,在上海的首次亮相。为了此次个展,张慧专程提前三个月在上海准备和筹划此次展览,与此同时她的作品也被选送为四季酒店50周年店庆的参展作品。

  从工艺美校到中国美院,从国画书法到综合绘画,从中国传统人文到西方极简设计,张慧的作品中吐露出的是中西方文化精粹的交融。即便是用丙烯、油画这种极为西方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其作品体现的仍是中国东方的笔与意。

  即使是在德国学习的阶段,张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东方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思考,离开中国后对传统文化的的连贯性纵向思索;另一方面是对来自对东方的艺术家及作品的横向交流。这两种探求传统文化的方式涵盖了间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的视觉经验。从东方文化传承的线性理论中抽离出来的文化因子,加上西方强调个体创新的精神,从艺术家本体的考虑出发,用自我的方式表达艺术家对当下时代环境的理解。在作品中,张慧用线条作为画面的主要构成元素,并且用 “满构图”的德国新表现主义的方式,无限量的复制线条。让整幅作品更加饱满、生动。这种创作是艺术家不自觉的运用创作的“通感”:无论是“笔墨运用”,还是“色彩融合”,在张慧的作品中没有明确的中西界限,有的只是对“美”的向往、“情感”的吐露、对“文化”的体悟。因此,对于中国观众,尤其是华人、华侨,张慧的作品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从精神层面,张慧的作品中体现的是与传统书画统一的创作动因,从意识层面,张慧作品的时代性非常鲜明。就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本我、自我、超我,艺术家的创作动因是“本我”的,张慧在西方体制的教育系统下,依然保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艺术家的表现方式是“自我”的,用油画、丙烯的方式融合中国书画的基础——线条。艺术家的作品观念是“超我”的,从而产生带有包豪斯极简主义设计感,又容易被观众接受的,富有“通感”的作品。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艺术家张慧新作首次亮相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