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 广东时代美术馆再发力

中国艺术新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展览现场罗克萨娜·佩雷斯-门德斯作品广东时代美术馆继“学院力量”央美造型艺术展、“出格”录像艺术展、“碧山计划”之后,推出首次自主策划的展览“换位思考”——在中国的美国制造。本次展览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非常个人趣味的展览。原因是在美国学习

展览现场 罗克萨娜·佩雷斯-门德斯 作品

  广东时代美术馆继“学院力量”央美造型艺术展、“出格”录像艺术展、“碧山计划”之后,推出首次自主策划的展览“换位思考”——在中国的美国制造。

  本次展览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非常个人趣味的展览。原因是在美国学习多年回国后的艺术家沈瑞筠对国家之间文化的误读与误解十分明晰,并有意识致力于推动中美文化交流。

  这位曾在美国从事艺术创作、教育长达8年的年青策展人沈瑞筠也带着勇气与压力顺利的完成了“转型”之作。关于沈瑞筠,多数人可能知之不多,在与她的接触中可以发现,她是一个十分友善、认真、踏实的广州女性,简历中透露其在美国获得芝加哥艺术学院与蒙卡尔州立大学双硕士,并留教于蒙卡尔州立大学。她的作品曾获得琼·米丘奖何通比·戴维·路易大奖。

  沈瑞筠从一位艺术家到一位策展人,这个现象引起广州艺术界局部的讨论。关于策展人的问题曾在多年前就有人提出尖锐而广泛的批评,这个一直存在而未解决或“不是问题”的问题一直潜伏在中国艺术界至今。直至去年,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发起“由……策划”的一系列展览项目,国内诸多艺术大腕相继响应,喻红、刘韡、荣荣、杨少斌、谷文达、宋冬等都为实践者,前不久,徐坦继自己的“关键词”项目告一段落之后,在广州汇豪社也为自己的学生策划了展览。乃至本次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展览“换位思考”。这种由“成功”艺术家转型充当策展人的现象似乎已经得到了充分肯定与认可,看上去已成气候。早在08年前后,艺术界针对策展人被泛化的问题曾有过很多讨论,但在这个急功近利与失范的时代的人们似乎对此犹如“耳旁风”,没有任何节制,反而越演越烈。如今被认为具有独立品格的艺术家也参与进这场热潮。虽然,对此也有很多可以“十分正确”的理由,比如艺术创作本身就很有策划意识;具有工厂式工作室的艺术家也有统筹能力;艺术家参与策划是为了实验、创作的提高,是为了“换位思考”。但是,当这些身份与空间无限扩展之后,最终的结果是会什么?查理德·怀恩简单回答到:“那将是一个信任的危机。”

  不过,问题都是因人而异,人们或许都期望着,广州能多一个好的策展人,沈瑞筠能否成为一个转型后具有多元身份的成功案例, 还有待观察。

  “换位思考”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展览,首先是邀请5位在纽约最为活跃的中青年艺术家在时代美术馆进行15天的驻地创作。同时,展览还邀请5位来自中国各地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到时代美术馆和参展的美国艺术家以讨论会的形式进行连续5天的交流。每晚将各由一位中国艺术家和一位美国艺术家向大家展示作品,然后就作品中有交集的问题一起探讨和交换意见。其次是《美国艺术》杂志主编查理德·怀恩讲座: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在国内外取得成功?除此之外,还有总结研讨会:体验的价值,以及最终的作品展示。之间还有一些艺术家创作过程的记录视频放映。沈瑞筠认为这个展览提倡的是一种有效“换位思考”的交流方式,强调一个经验的集合与交流过程。她注重的不仅仅是展厅里的展品,而是从5位美国艺术家到中国之后所发生的一切。这或许已经回答了陈侗的问题:“展览是故意搞的这么复杂的吗?”陈侗表示,这个展览并不需要在展场中花太多心思。

  关于展览“丰富”、“复杂”,有观众戏言:5位艺术家在美国空降广州,秉持物尽其用的原则,应该多留下点东西。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换位思考 广东时代美术馆再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