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大辞典》
“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客问》曰:‘天下有比次之书,有独断之学,有考索之功,三者各有所主,而不能相通。’我认为周先生及其领导的学术团队,恰恰可以使三者相通。我愿以此作为出版社对作者们的殷切希望,为中华文化的崛起,进而走向世界作出贡献。”(东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徐启平先生寄语)由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周积寅教授主编并与其弟子共同编写的《中国画论大辞典》,系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该辞典面世之后,在2011年6月24日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画论大辞典》首发式暨座谈会”上受到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及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的确,《中国画论大辞典》的出版凝聚了周积寅教授及其弟子们五年的心血,回忆起参与《中国画论大辞典》编撰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百感交集。记得2008年暑假,在恩师张曼华先生的带领下,我怀着一颗Ji动而忐忑的心参加了辞典的审稿工作。Ji动,是因为作为一名本科生能够有幸获得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有些不可思议;忐忑,是因为审稿的地点定在周积寅老师家,加之参与工作的老师都是颇有成就的中青年学者、正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史论家、书画家,这对于资历最浅的我来说难免有些紧张和不安。可是,从审稿工作开始的第一天起,所有的紧张和不安在融洽、和谐的商讨氛围中消失殆尽。与预想中完全不同的是,周积寅老师非常平易近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肃。相反,他善于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似乎没有长幼之分,所有参与者包括我在内都可以提出不同的建议,这使我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周积寅老师的夫人王凤珠老师,她为了照顾我们的身体,经常在炎炎酷暑中,外出买我们喜欢吃的水果和零食。我们在审稿的过程中,热了,她为我们开空调;渴了,她为我们递来一杯水;困了,她陪我们谈心解闷,在闲聊之中还不忘关心我们近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在她的眼中,我们并不是她的学生,而是她的儿子、女儿。正因为有了王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我们艰苦、枯燥的审稿工作变得更加井然有序。尤其是中午饭时,大家围坐在周老师和王老师的身边,如同一家人,即使是简单的饭菜,吃起来也觉得分外有味。
时光飞逝,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中国画论大辞典》终于顺利出版。作为这项科研项目的参与者,心中的酸、甜、苦、辣在首发式召开的那一瞬间化作一种莫名的感动,久久不能平静——审稿时键盘敲动的滴答声、开会时商讨的争论声、王老师温柔的关怀声、偶尔过于劳累的几句抱怨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尝遍了人生百味。
如今,手捧着这本刚出世不久的《中国画论大辞典》,心中充满了喜悦。翻开辞典,“凡例”中详细介绍了这部研究中国画论必备的工具书的特色:收录古今辞条3000余条,分为“中国画名词术语篇”、“中国画论词句篇”、“中国画论作者及有关作者篇”、“中国画论著述及有关著述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一部供画家、理论家以及广大的艺术爱好者日常检索中国绘画理论相关知识的大型专业工具书。该书集思广益,“本着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原则,参照了《中国历代画论》、《中国画论辑要》编著体例,将‘中国画论词句篇’分为十论:中国画本质特征论、起源发展论、功能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范畴论、风格流派论、评赏论、中外绘画比较论、避忌论……力求分类明确、义项完备、释义准确、层次清晰……其中每一辞条的解释,尽量采取审慎和客观的态度。”
我如获至宝地反复翻阅着《中国画论大辞典》,当年审稿工作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很多时候,为了追求辞条释义的准确性,在写作的过程中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尤其是周老师,他常常为了某一个辞条或某一个字乃至某一个标点符号,翻阅了所有能够翻阅的书目。他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感染着我们,鞭策着我们一直坚持到最后——“齐心协力,五易寒暑,终于完成了这一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
参与辞典的编写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我在思考难题、反复修改辞条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有关中国画论、画史的知识,而且传承了俞剑华学派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尤其是与各位师伯、师叔相处的那段繁忙而愉快的时光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