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界“恶俗”现象大家谈

中国艺术新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繁荣背后的隐痛:在今天繁荣昌盛的年代,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好的社会环境下,美术事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不管是在种类、规模、成就和普及等方面,还是从单一的形式走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都是美术繁荣的景象。但是毫无疑问,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
繁荣背后的隐痛:

  在今天繁荣昌盛的年代,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好的社会环境下,美术事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不管是在种类、规模、成就和普及等方面,还是从单一的形式走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都是美术繁荣的景象。但是毫无疑问,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美术界各领域的有识之士,也开始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恶俗”现象。

  “俗相”百态

  ■技术能打动人心吗?

  “我看到很多全国、省级以上的大展作品,画得很用功、很到位。但艺术家只是从技术上去解决问题。一看画面,它的东西没有一点情感思维,没有一点自我的思想。表现的东西比较苍白。过分地追求技术性,而缺少人文诗性。”四川美术馆馆长梁时民感慨道。

  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副馆长高天民将这种现象称为“唯技术论”,并说道:“全国美展很多作品画得‘细’,确实很写实,但是画本身其实没什么太大意思,所以只能是靠技术来吸引人。”中国美术学院的老院长肖峰幽默地将这些缺乏情感投入的作品称之为“穿着服装的演员”。综合地看美术界出现的“恶俗”现象,其实会发现这些现象之间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正如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秘书长范达明所指出的,作画的“流水作业”方式,不就是“以量代质”吗?这样的作品也一定是“情感缺失”的。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汪永江指出,一些书家对书写内容没有注入情感,导致“书写内容跟他的这个风格完全没有联系的,非常普遍。他为什么选择这首诗,选择陆游的诗跟选择李白的诗他有什么区别,陆游可能是一种豪放派的那种报国的主战派,一种慷慨Ji昂,跟李白的风格完全两样的。诗的风格本身就不一样。但他会用同一种模式来抄这两个人的诗”。

  ■“没有脑袋”的文艺匠人

  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斯舜威还向记者解读了现在人们已经司空见惯、并且习以为常的书画展览现象:“技术崇拜一种是越‘大’越好,在形式上做文章。这是和展览的视觉效应相对应的。大而取胜,同时也卖得起价钱;另一种比如现在书法展览上的许多作品在装饰性方面做文章,做旧,拼接,盖印章等无所不用等等。最近,我在展览上看到有的作品竟然盖了四五十方印章,就是他所谓的视觉效果。当然,这种技术也谈不上什么技术,而且技术含量很低。”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劲松从当代艺术的视角,反思传统的“国、油、版、雕”之所以走入误区的原因。他认为,“因为他们没有思想,没有文化的危机感,没有创造活力,导致他们只能在技术上不断地重复别人。这是在这些‘没有脑袋’的文艺匠人面前,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经典流失,优秀的艺术传统在当下遭遇了被“解构”的危险。汪永江以书法为例,谈到“解构还带来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对经典的误读,也就是与古代经典的隔阂。现代书家对于读古代书法文献其实是空白的,他已经读不懂。那么进一步产生的问题就是当代书法文化的发展可能就是与古代的衔接传承断裂”。

  杨劲松认为,“解构经典”背后也存在着政治力量的作用。他指出:“本来‘经典’也是假的,当然首先人家会从概念上说经典肯定是千锤百炼的。问题是,摆在我们老百姓面前可以选择的经典,除了千锤百炼那部分以外,大部分经典是被塑造出来的,被‘忽悠’出来的,或者说是被‘政绩工程’所蒙骗出来的。”

  ■艺术创作随“风”飘

  “现在很多老师带学生,带出来的是一模一样。老师什么样,学生就什么样。我们每次办展览的时候,一评画,就感觉这个现象非常非常地突出。比如这是哪个老师的学生,他就完全是哪个老师的东西,这些学生一帮一帮地出炉,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梁时民告诉记者:“社会上哪种画好卖,市场好走,大家就跟风,一味地炒作自己,完全不是对自己个人的艺术用一种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汪永江向记者指出了书法界也同样存在着跟风的现象:“就是某一种写法大面积迅速流行,这种流行就变成一种全国现象、全国运动,以前还是局限在地域的繁殖上面,现在却变成全国性的。”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美术界“恶俗”现象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