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也有个藏宝“后山”

中国艺术新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备战年代”中广东文物大转移到连平秘密仓库因为媒体的不断宣传,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声名赫赫,今天的人们对于抗战期间中国政府将大批珍贵文物转移到大后方,并在之后跨海南渡,在台北故宫后山规模宏大的山洞中让它们安下家的事情已经耳熟能详。不过对于上
“备战年代”中广东文物大转移到连平秘密仓库

  因为媒体的不断宣传,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声名赫赫,今天的人们对于抗战期间中国政府将大批珍贵文物转移到大后方,并在之后跨海南渡,在台北故宫后山规模宏大的山洞中让它们安下家的事情已经耳熟能详。不过对于上世纪60年代初广东的“文物大迁移”,可能就闻所未闻了。当时出于“备战”、“备荒”的需要,广东省博物馆、中山图书馆、广州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等广州地区的主要文博单位,将成千上万件珍贵文物,转移到粤北连平的秘密仓库中,而且一放就是十几年。本报记者**获悉,近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交办,广州博物馆组成调查小组,对广州文博史上这一段从未披露的“秘史”,进行了全面的复原。

  “文物大迁移”

  从银行保险库到连平城郊

  调查小组组长、广州博物馆副馆长白琰告诉记者,当初之所以要“文物大迁移”,主要是因为形势紧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国际政治环境和台海形势都很棘手,全国各地的“备战”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对于“重点物资、文件档案”的保护,自然提上日程。广州市文化局党委办公室在1962年7月10日发出的《广州市文化局作战计划》要求:“各博物(纪念)馆、文物商店等珍贵文物藏品、重要资料等,一般暂不宜陈列展出,应集中装箱转移到安全地方存放,指定可靠人员看管”,并特别指出主要是为了防空袭。于是广州市博物馆、美术馆、革命馆、工艺馆、文管会、文物店等单位,便将馆藏一级文物装箱,置于安全处保存。

  这个“安全地点”最初是位于原人民南路转西堤二马路拐角处的广州市文物总店博古斋门市部的文物库房,目前已经拆除不存。库房原本是一座银行的保险库,不过10多个平方米,但五面是钢筋混凝土墙体,正门双层厚钢板,装转盘数字密码锁,很安全。后来曾担任广东省博物馆馆长的邓炳权奉命在那里日夜值守达数月之久。因为这里空间太小,几个月后,文物们再度搬家,住到了沙河广州市京剧团排练场的舞台下。

  1964年12月16日,文物的疏散正式开始了。贵重文物和重要物资装了大约20箱,总重约1000公斤,由于体积大,用了4辆3吨卡车才装完,此外还有档案材料30箱。按照原计划,这些文物的第一期疏散地点是城郊的白云农场,但调查小组发现,这个疏散点并没有发挥作用,文物们被直接运送到了在1963~1964年间便已修建完成的、位于连平县城郊的秘密文物仓库中。在当年的物资疏散条目中,对此地点仅以一串六个“*”号代替。

  秘密基地仅有信箱号

  专人保护连家人也不知晓

  文物转移去的连平县,是广东毋庸置疑的“大后方”。这座粤北山区小城,东与和平县接壤,南与河源市郊区、新丰县相连,西与翁源县毗邻,北与江西省的龙南、全南县交界,距离广州市 217 公里,现属河源市管辖。它地处粤北九连山区,地形复杂,起伏较大,平均海拔693.5米,东江、北江两大水系和连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大湖河、陂头河、贵东河六大河流纵横全境,而且公路直通江西,可谓山重水复,进退有余,是建立秘密基地的好地方。

  根据当时的老同志回忆,连平文物仓库设在城郊,在山脚下只有一条公路,前面有一座鸭麻桥,交通便利而隐蔽。和其他高度保密的单位一样,仓库的通讯地址仅有一个信箱代号——广东省连平县鸭麻桥105信箱。在他们的记忆中,仓库的印象就是“神秘”。它是一个独立的院子,四五间大小不等的平房错落分布,周围高墙环绕,附近人家寥寥,民风淳朴,很有些“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的意思。院内养有凶悍的狼狗,外人不得进入,里面的人也不能随便出去。因此对于这个神秘的建筑群,当地人即使不明白其作用,却也只是好奇而已。为确保文物安全,值班人员由文博党支部指定专人,即使是同单位的人和家人也不知晓。他们工作之余自己种菜,到墟市上买野味,到水库里游泳,到隔邻的解放军汽车连队看电影,生活清苦、单调但悠闲快乐。

  根据调查小组的资料,1963年广东省图书馆、省博物馆已经在连平建了库房。1963-1964年,又在省博物馆仓库旁,建起广州市文物单位的库房和值班用房共160平方米,文物们随即搬来。

  后方仓库最初保管的主要是各馆藏一、二级文物。由1978年9月29日绘制的“连平105文物仓库存放分布图”可知,文物被分别放置在三个仓内,共132箱,其中广东民间工艺馆(陈家祠)最多,达113箱。此外在呈“品”字形排列的省博和中图的独立库房中,还保存着众多精彩的藏品。

  连平仓库地处山区,环境潮湿,为了文物的保护,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必须开窗通风。文物以陶瓷和书画为主,包装材料多为木刨花、藤丝和纸碎,防虫靠六六粉和对二氯苯,文物箱垫离地面,以利通风及防止湿度影响。

  宝库一开全城轰动

  从1971年起,存放于连平仓库的文物开始分期分批被提取展览。1971年国务院指示选送文物出国展览,麦英豪、曾海胜和李敬镒在仓库中提取了西汉铜熏炉、西汉琉璃碗、东汉铜奁、宋代龙瓶、西汉椭圆形漆盒、西汉雕龙玉璲等回广州,最终选定东汉鎏金铜俑和东汉铜奁出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当年11月,麦英豪、曾土金、何民本等专家又提取600多件文物运回广州,筹备计划在越秀山五层楼举行的陶瓷展览,后来陆续补充,展出时达1100多件,展品上起先民彩陶和印纹硬陶,下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地区的陶瓷作品新作,跨度宽广,品种繁多。1972年展览开幕,轰动一时,一个月内便有10万人次参观,还接待了英、美、日等21个国家的来客。由于保密的需要,即使长期在仓库值班的人,往往也并不清楚库门之后的精彩。“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漂亮的青花瓷器”,老文博专家陈月开说,“1979年文物运回来时,六榕寺仓库的木箱堆到楼顶”。

  连平仓库的建设,也让大批文物躲过了“文革”破坏风潮。“文革”后期,各馆陆续从连平后方仓库提取文物回广州办展。1980年夏,连平仓库的文物陆续运回广州交由各馆接管,房舍则由省博物馆处理,这个备战文物仓库的历史使命宣告完成。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广东也有个藏宝“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