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后悔将公共艺术包袱甩给地产商

中国艺术新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一个出现在建筑物角落里的巨大稻草人、一只背着书包向上攀爬的大猩猩、一处看似飞机残骸的金属雕塑……越来越多来到韩国首尔的游客反映,他们被这些放置在室外公共空间的艺术品“雷”到了。近日,韩国文化部门终于下定决心,对首尔各处的公共艺术作品加强管理
  一个出现在建筑物角落里的巨大稻草人、一只背着书包向上攀爬的大猩猩、一处看似飞机残骸的金属雕塑……越来越多来到韩国首尔的游客反映,他们被这些放置在室外公共空间的艺术品“雷”到了。近日,韩国文化部门终于下定决心,对首尔各处的公共艺术作品加强管理。

  早在1995年,修改后的韩国《文化艺术振兴法》第十一条规定,开发商在承建大型建筑物时必须留出1%的建设成本用于公共艺术项目即绘画、雕塑、工艺等美术装饰。毫无疑问,该规定体现了韩国政府对普及文化艺术、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所做的努力。受益于这条法律,很多城市开始涌现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据统计,1995年至2008年间,韩国共耗资5.46亿美元打造了万余件公共艺术作品。

  然而现在,不少人开始对这些艺术品发出质疑之声。首尔市目前拥有6000座雕塑、几十幅壁画以及上千种书法、手工艺作品。市长吴世勋表示,这项1%的规定起初还是挺受褒扬的,因为它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了,但是这项法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因为是法律强制执行的,所以很多人创作艺术品是为了完成任务,并没有什么艺术热情和艺术眼光。”他这样说道,“事实证明,我们最终没能得到公众的认可。”为了遵守法规,很多开发商会选择阻力最小的方式,制作一些抽象的金属形状或程式化的人物形象。得益于这条法规而出现的奇怪的艺术作品往往是简单附着在建筑物一角,显得十分突兀,与周遭景观不太协调。有不少民众甚至指出,强制打造公共艺术品的法律使首尔城上千雕塑作品中有大部分影响市容,或丑陋不堪,或来历不明,根本没有起到普及艺术的作用。

  韩国《公共艺术》杂志编辑洪勇翰表示:“超过90%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有问题的,它们和建筑本身根本毫无关系,甚至毫无形式可言,一点艺术感觉都没有。”虽然整个首尔市有成千上万的公共艺术品,可是大部分看起来令人感到是消极应付之作。“如果把城市美化的工作丢给建筑开发者,我们就很难看到许多尖端的、高层次的艺术品。因此,就目前来看,政府的参与很有必要。”
  不久前,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举办了一个国际会议,旨在研究国内外的公共文化政策,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的公共艺术品并没有服务于公众。”很快,相关部门修订了这项实行16年的法规。在新的方针指导下,建筑开发商可以像以前一样自行委托艺术家,也可以拿出一小部分财产作为公共艺术基金,由政府出面负责寻找合适的艺术家及作品。

  很多首尔市民对新政策的出台表示欢迎,他们期待这项新规能改善街头艺术品的品质。但也有人提出了原有“雷人”艺术品的去留问题。以一座名为“阿玛贝尔”的金属雕塑为例——“阿玛贝尔”高约9米,外观看起来像飞机失事后留下的残骸。当初,韩国一家钢铁公司花费将近140万美元,请著名雕塑家弗兰克·斯特拉进行创作。斯特拉本人也承认,其灵感源自一位朋友的女儿因飞机失事而不幸丧生。现在,很多首尔市民要求把“阿玛贝尔”拆掉,因为他们觉得不吉利,而且又容易生锈。首尔政府一度考虑将其搬进韩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但是40万美元的运输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最终选择在雕塑周围种一些树来遮挡一下。“这些作品已经各就各位了,除非有人积极呼吁拆除,否则大家只能忍受那些已经安装了的糟糕的艺术品。”祥明大学文化与艺术管理学教授梁炫美这样说道。

  公共艺术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城市形象最有效的表达手段之一。“伟大的艺术作品如果放在正确的地方会让市民们感到心情放松。”吴世勋说,“深入到一些有趣的设计中去,会给身处熙熙攘攘的城市生活的人们带来欢笑和快乐。”看来,仅仅有普及艺术的强制规定还不够,在如何满足公众艺术欣赏的要求上,韩国建筑商和艺术家们还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方式。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韩国后悔将公共艺术包袱甩给地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