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用心,基本上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一种艺术体验:地下室可以成为画廊,工厂变成艺术区,整个城市成为艺术家的实验场。适应性的再利用风行全球,在中国则成了利用艺术的力量让废弃和不想干的建筑物和街区复活的后现代城市万金油。“文化场”(Kulturbahn)就是这样一个计划,把柏林Spreepark游乐场改造成多媒体艺术园地,这个游乐场是1969年民主德国时代建造的,柏林墙推倒后转让给了个人。
位于柏林Treptower公园内的这个游乐场在2001年Spreepark永久关闭后成为废墟。在杂草丛生的旋转茶杯和巨大的、满是涂鸦的“恐龙世界”边,残破的旋转秋千摇晃着。观众可以通过文化场官网 (http://www.网址未加载/)看到游乐场目前的样子,里面有一张带标记点的俯视图,标出了公园内的景观。这个梦境般的地方的确像是艺术家乐于介入的。
这项计划的始作俑者是跨学科团体Musement,其中包括画廊主Anthony Spinello,作家Stephanie Sherman,表演艺术学者兼艺术家George Scheer,艺术家Chris Lineberry和Agustina Woodgate。团体成员的多样性在计划中得到了体现──他们通过网站表示,为了呈现“一种文化游乐的新模式”,他们讲把Spreepark当作一个“想象的宇宙”。
组织者将选择10名柏林艺术家和团体,在Spreepark内进行两周的驻留计划和创意营地,用一个临时性的展览来检视这座城市的政治历史,公园的文化记忆,还有艺术和娱乐的未来。这个计划“将把公园当作一个既存的装置艺术,而不是简单地在里面堆积艺术品,”Musement对ARTINFO说。艺术家“会考虑到游乐场里的一切,对它们做出回应。”
9月1日将开始文化场的公开招标,可以接受任何媒介或形式。Musement和一个国际性的评审团将于11月选出中标方案,12月宣布获胜者。
在柏林做“文化场”计划再合适不过,这座城市和它的过去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还有无处不在的纪念碑、传奇性的亲艺术氛围。艺术家已经探索过作为公共空间的柏林城内废墟,将整座城市变成“有着多层次历史的乐园,其中既有保护,也有改革,”Musement称。
把公园变成艺术品的计划还在进行中。Musement说虽然虚拟交互让他们的合作变得更便捷,但只有大家都在那个空间里时,想法才能落实下来。“当你走在那小路上,看着大树间的摩天轮,在破烂的海盗船边睡一觉,这些才变得切实起来,”他们说。“我们想念那里,因为我们在脑子里已经设想了太久。”
说到成果,文化场将存在于两个空间内:存在公共艺术介入的实体游乐场,还有那地方的私密心理空间──规划、梦想和记忆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