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9点,秋老虎肆虐,市文保所方包清书记一行人匆匆从市区赶往油车港镇,同行的还有一座由著名雕塑家陆乐制作的龚宝铨半身铜像。再过一个星期,确切地说是9月20日,位于油车港镇马厍村宝铨路41号的龚宝铨故居将全新开馆。
龚宝铨是谁?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革命家、参加辛亥革命的嘉兴七烈士之一、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女婿,与鲁迅、钱玄同、周作人等是好朋友,是和徐锡麟、秋瑾、陶成章、蔡元培等一起战斗的革命同志,但凡研究辛亥革命史乃至文化史,都回避不了龚宝铨先生,尤其今年还是辛亥革命百年。
龚宝铨出生于油车港镇马厍,马厍旧有苜蓿湾之称。当年,龚家以中医药为业,传有秘方,所制药酒名闻江浙。龚宝铨就是从这里出发,带着这祖传的药酒味和苜蓿花香味,转身投入充满枪炮声的革命事业。
“龚宝铨故居修缮的过程历时三年,按照文物保护的原则,修旧如旧,基本不改变原状。”
上午9点半,当我们走在马厍的老街上时,大饼油条店、杂货店依然挨挨挤挤地热闹着。故居是一座随处可见的江南民居,坐北朝南,有两层楼高。院落的北边是当年龚家制药的同善堂,西边则是当年生活起居的地方。两排楼房环抱之地是一个小天井,种着石榴和芭蕉。
当年龚家人离开后,故居无人居住,屋内杂草丛生,老屋破败不堪,但也正因为鲜有人踏足,故居内遗留下来的一些衣服、书籍、家具等尚保存完整。2008年,故居开始了修复工程。那年,龚宝铨之侄龚肇智和方包清、缪惠新等一起去故居查看、规划,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为了龚宝铨故居,油车港镇政府更是投入180万元进行陈列展示的装修。油车港镇副镇长俞玉兰说:“这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工程,马厍地域文化深厚,周边老百姓对身边有这样一个名人都是很自豪的。为了纪念龚宝铨,如今这条老街更是改名为‘宝铨文化特色街’。”
方包清介绍,“整个故居修缮的过程历时三年,按照文物保护的原则,修旧如旧,基本不改变原状。”如今,我们看到的依旧是木结构、瓦片顶、格子窗、白墙壁,屋内的桌、椅、梳妆台、柜子、箱子也都是当年遗留的老物件……尘封的老宅恢复了当年的面貌,重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其中还有一张精美的黄榉雕花大床,油车港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张漂亮的雕花大床在1961年被卖给了马厍当地的一户农家。今年中秋节前夕,镇政府花了1万元从那户居民家中又买了回来。阔别半个世纪后,雕花大床重新回到了它原本的位置,“龚宝铨父母原来睡的就是这张床呢。”
“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龚宝铨冒着杀头的风险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这是值得当下年轻人学习的。”
离开馆还有一周时间,故居的硬件设施都已修缮完毕,各展厅的龚家史料和族谱也已布置完成,内容以辛亥革命前十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事迹为主线,通过照片和文字介绍龚宝铨短暂的革命生涯。展陈共分四个部分,通过家庭、出生年代背景、历史场景及事件与人物,展现龚宝铨的家庭状况、受教育状况、东渡日本、思想的变迁、立志参加反清革命活动和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关系,以及淡出政治、修谨国学的基本情况。
通过展板介绍,龚宝铨如何从马厍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龚宝铨的父亲龚寿人继承了祖传的中医,母亲吴氏则出自文学绘画世家,但龚宝铨并没有延续祖业,也没有继承母亲文学绘画世家的衣钵,他和鲁迅一样弃医投身革命。
方包清说:“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我们把龚宝铨这样一个革命志士重新推入大众视野,不仅是为了纪念。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龚宝铨冒着杀头的风险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这是值得当下年轻人学习的。”
“我们计划把和龚宝铨有关的手稿、信件,出一本专集。”
在油车港镇文化站办公室,方包清忙着核对用于故居陈列的龚宝铨及龚家的遗物、医药书籍、信件、族谱照片等。说起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方包清的第一句话便是“他(龚宝铨)的东西太少了,我刚接手布置故居的时候,只有两张照片”。
“龚家是医药世家,故居整理后留下的更多是医药方面的史料,与革命活动相关的史料比较少。”为了确保龚宝铨故居顺利开馆,文保人员曾赶赴龚宝铨当时工作、生活的绍兴、杭州两地搜集其生平资料,希望再现龚宝铨的革命历程。
在这堆资料中,有一份陈叔夔的回忆录手稿《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嘉兴人物志》特别珍贵,龚宝铨与陈叔夔是同学,同就读于嘉兴秀水学堂。“我们计划把这些收到的和龚宝铨有关的手稿和信件,出一本专集,对研究龚宝铨的生平事迹有很大帮助。”方包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