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23年来的复杂喻义

艺考培训
+关注

  一个很高的起点

  进入展厅,第一眼便看到墙上这个巨大影像,一个看不见面容的男人在用502胶水粘合一块被摔碎的镜子,他费了很大的劲完成“破镜重圆”,审察了几秒钟后又举起来掷于地上。自然,镜子在磨石子地面上又碎成无数晶晶亮的碎块。那个执拗的男人再收拾起来,打开了胶水瓶盖子。一切重新开始,悲剧的力量也一分一秒地释放……

  这个影像很容易让人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名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或许看出点门道来了,但是策展人在学术层面进行的解释是这样的:“将一面镜子不断摔碎又粘合,以这样的枯燥乏味行为和图像、毫无意义的偏执暗示出所面临的尖锐意境。‘镜子’的使用被认为是对现实观察认知的隐喻性指涉,当它破碎时,它所呈现的不再是物体完整如一的映像,而是扭曲、分裂的映像碎片。”

  如果观众读过法国作家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一书,就会联想到古希腊神话所揭示的人所不可避免的荒谬性悲剧。只不过,从山上滚落的巨石是上帝的惩罚,是对个人意志的考验,而这块镜子破碎与粘合的游戏过程,则出于渺小的个人对一件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不计代价的投入,你可以认为是自虐,也是自娱,更是集体无意识的投射。

  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观众,好的当代艺术作品也会有无穷的答案,或者永远没有答案。同时,在各个阶段也会被不同阶层的人读出不同的感觉。这就是中国影像艺术的“开山之作”——张培力的《30×30》。一块30×30 厘米的镜子是作品的主角,媒介是持续走180 分钟的录像带,机位不动,镜头没有变化。1988年主修绘画的张培力在杭州借来一台小型摄像机,拍摄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次年拿到“中国现代艺术展”上亮相,成了国内第一件录像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长镜头至今还没有结束。这块镜子在民生现代美术馆里粘合并摔碎,是一支具有荒诞意味的序曲。

  经过一年的准备、资料收集和整理,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系列展览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大型展览,正在红坊园区内的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展览希望通过展示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影像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对20年来影像艺术脉络、史实与思潮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将成为中国影像艺术20余年来规模最大、最为系统综合的一次呈现。

  据悉,中国影像艺术最重要的50余位艺术家的70余组件作品在此亮相,全部看完的话需要840分钟,连策展人都没有这个耐心。

  记者在《30×30》前驻足观看了半个多小时,思绪纷乱,一时难以理清,它的隐喻性、象征性,以及折射当下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并没有时间的流逝而消减,相反在不断加载。一件好东西是活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民生现代美术馆的馆长周铁海对记者说:“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这也说明中国影像艺术的起步较当代平面艺术与立体艺术等慢了半拍,但起点是很高的。”

  晚了半拍,急起穷追

  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本次大展策展人郭晓彦女士对记者说:“中国影像艺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与我们正在推进的艺术实践紧密联系的,也是与中国的时代嬗变中文化史意义密切相关的。与西方影像艺术发展历时不同的是,在中国并没有经历西方自60年代以来的录像艺术、70年代的实验电影和80年代盛行的MTV,90年代出现的艺术家电影的线性脉络的影像史及观念界定的历史及观念界定的范畴。

  在中国当代艺术风生水起之时,许多艺术家其实已经在关注这门独特的艺术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势头,但苦于贫困——在电视机凭票供应的中国,他们不可能拥有录像设备,电视台里的设备很难借出。所以,张培力的作品要等到1988年才呱呱坠地。

  后来,电视机开始在中国家庭普及,迅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娱乐工具。但敏感的艺术家抓住了艺术“革命”的大好时机。张培力、颜磊、邱志杰等艺术家就是最早提出并开始实践这种新的“媒体”带来的艺术创造可能性的。早期的录像艺术家虽然面临着媒体技术和物质条件的诸多限制,但对新的媒体的使用导致的语言创新和命题的提出成为这些早期从事录像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运用当时简陋的条件因地制宜创造的动力。

  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接下来的创作是与当时的艺术气候相适应的。颜磊在1993年完成录像作品《化解》和《清除》,1994年完成《1500cm》。在这几件作品中,身体成为人的“凝视”的重点,《化解》是拍摄双手在不停地玩各种“翻花绳”的游戏,《清除》是艺术家俯身将自己的腋毛用镊子一根根拔下的过程,这些作品都是用单调乏味的长镜头完成,这里,镜头的枯燥和机械重复明显的是被颜磊强调的作为一种媒体本身特点和趣味来认识和运用的。邱志杰在1991年开始创作他历时三年的《重写兰亭序1000遍》并开始提出和实践这种新的媒体带来的各种艺术创造性可能。

  “这些影像作品将新媒体的实践与当时的时代性问题联系起来,透过反思和批判电视这种媒体对人的身体(行为)所带来的新的宰制,艺术家意识到,媒体与社会生活共同编织起了那张‘看不见的网’,共同构成了被意识形态话语掩盖的生命政治现实。”郭晓彦说。

  90年代后的新视野与电脑技术

  从90年代开始,影响国内艺术界的一种跨学科的普遍意义的文化也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视野,这种新获得的视野是通过新的媒体的手段来表现的。这时,在中国出现了录像、摄影、独立电影等形式的艺术创作高潮。艺术家不仅仅只是用于简单、乏味地记录发生的行为、当下事件,或者将录像视作记录的工具。从事影像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意识到,媒体本身能够刺Ji思考的改变。

  比如在1994年,朱加拍摄了《永远》。他将一架小型摄像机固定在三轮车的旋转轮齿上,在北京街头骑行。于是,图像在不停地做360度旋转,随着骑行的速度和景物的距离,掠过的速度不同,将一个通常的平淡体验变成一个带有艺术家“主观性视点”和随机景物及摄影机的强制性镜头结合,使观众对时间的体验变成具有紧张焦虑感的心理现实和视觉冲击力的体验。

首页

热门艺考培训搜索

最新艺考培训文章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中国影像23年来的复杂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