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浙江日报上海10月17日电 特约记者 李君娜 实习生 马菁 万众期待下,“毕加索”现身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的舞台上——圆圆的脑袋,蓬乱的头发,有些发胖的身材。
历时一年准备的“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今天晚上拉开帷幕,利用了全息投影技术,毕加索也跨越时空来到了开幕现场。
作为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毕加索作品展,62件投保价值70亿元人民币的“奢侈品”将在18日正式与观众见面。除了这些涵盖毕加索各个创作时期的作品外,还有50幅关于毕加索的生活摄影照片展出,帮助观众理解毕加索的特点。
其实,这并不是毕加索的画第一次来中国,早在1983年,毕加索的作品就来过中国。当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中国,就带了25幅毕加索的作品来展出,其中的《朵拉·玛尔肖像》这幅画与此次来沪展出的是同一幅作品。
观众在参观。 蒋迪雯 摄
此次展出的作品包含大量的自传性作品。油画、雕塑、素描、版画、相片……可以说,穷其一生,毕加索都在描绘爱欲与贪婪这头“怪兽”。在这些作品中,他对自我形象不断质疑、不断修改。这些参展作品,还原了毕加索生活的许多片段——有时候充满了雄性的魅力,有时候又脆弱而不堪一击。
参展的多幅传世名作如《赤足女孩》、《雕塑家》、《坐红色扶手椅的女子》、《朵拉·玛尔肖像》、《玛莉·泰瑞莎肖像》等,件件都是稀世珍品,更是欣赏、研究毕加索创作无法绕开的经典名作。《赤足女孩》是毕加索14岁时的作品。毕加索让人物正面端坐,巧妙隐藏了椅子与地面的空间关系,二维画面产生出三维透视效果,对技巧的运用可谓驾轻就熟。《朵拉·玛尔肖像》创作于蜕变时期。传统的绘画多表现二维空间或三维的立体空间,然而毕加索却加入了第四个维度,也就是将时间带入画作中。《朵拉·玛尔肖像》中,画中朵拉的两个眼睛同时朝向正面,但鼻子又歪向一边,表现人物在转侧之间给观者的瞬间印象。
与大多数画家一生穷困潦倒不同,毕加索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卢浮宫收藏的画家。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多种风格都被他吸取之后改造成了更适合他自己的风格。无论哪一个时期,无论哪一种风格,毕加索的绘画中,都深深打上了属于他自己的烙印。
从14岁开始绘画创作,直到92岁生命消逝,毕加索画风多变,一般人们将他的风格分为童年、蓝色、玫瑰红、立体主义、古典主义期、超现实主义、蜕变以及田园等8个时期。所以对于观众来说,在观展之前最好先了解他各个时期的绘画特点,以及他的绘画中一些特定的指代,比如他曾多次在绘画中用牛指代西班牙……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他的作品,不虚此行。
毕加索的画作是每一个收藏家的梦想。目前全世界拍卖价最高的10幅画,毕加索一人就占据了4幅,名画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1.04亿美元,就是他的《拿烟斗的男孩》创下的。这幅画是毕加索24岁时创作的。甚至连他只有寥寥几笔的手稿,也能卖出十几万美元。
世博园中国馆内并没有一个可供展览艺术珍品的空间,这次为毕加索大展专门搭建了展厅。由于毕加索真迹件件都是“天价”,展厅周围布置了3道警戒线,并配以24小时电子摄像监控,另配有3条警犬在周围布防,力求万无一失。
毕加索画展将持续近3个月,至2012年1月10日结束。所以建议大家先备足了“功课”,再去见“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