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艺术新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浙江在线-世纪美术杭州讯记者黄俊娴由中国美院主办,中国美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浙江省高校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创新团队、中国美院“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承办的“历史与现实——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

   浙江在线-世纪美术杭州讯 记者 黄俊娴 由中国美院主办,中国美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浙江省高校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创新团队、中国美院“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承办的“历史与现实——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2日至23日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举行。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英、法、德、美、澳、日、韩等几十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加,包括了法国文化部当代中国建筑研究所负责人兰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古籍版本学专家艾思仁,英国金斯敦大学副院长、著名设计史家潘妮·斯帕克,澳大利亚亚洲艺术学会原主席朱蒂丝·卢瑟福,日本财团法人元兴寺文化财团研究所日本木梳研究专家木泽直子、研究员小村真理,韩国柳琴瓦当博物馆瓦当研究专家柳昌宗,还包括国内学者:清华美院副院长杭间、《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东华大学教授包铭新、中央美院非遗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以及张爱萍、邵甬、费泳、郭艺、袁宣萍、汪自强、张坚、孔令伟等。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中国美院党委副书记胡钟华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清华美院副院长杭间、法国文化部当代中国建筑研究所负责人兰德先后在会议开幕式上做基调演讲。开幕式由中国美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郑巨欣主持。

  许江院长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是个大课题。他看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两种困境,一种是未受重视的荒废,一种是重视不当的破坏。原生态与所谓“活化”的冲突,让人更揪心文化遗产的命运多舛。他说:“保护文化遗产看起来是保存一种物,实际上是保存这种物的存在方式。保存苏州园林,实际上是要保存山水园林家居的独特存在方式;保存青瓷,是要保存青瓷烧造技艺及其与中国人相依存的生活方式;保存一把古琴,是要保存古韵清音及其古雅的风韵气息;保存一本武学秘笈,是要保存武学真谛、武侠境界。每一个文化遗产都如一个神秘的邮包,它封闭、静态的部分便是历史原初原本的含量,是我们要通过法规加以保存保护的;它开放、动态的部分便是我们要用努力积极的方式,让其活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探路这个邮包,去感受第一手的文化遗存。”

  “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子孙,向什么样的祖先要遗产?” 杭间教授抛出这一问题,提出了文化遗产的危险性、变化性以及其代替宗教的指引性。郑巨欣教授认为,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人们共同的努力,这个努力与自觉有关、与组织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在教育。高校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发挥着信息整合、人才培养、文化创新、社会服务等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讲,未来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和质量正式由教育决定的,这也是高校不可推卸的使命。

  两天的会议围绕“文化遗产技术与风格”、“文化遗产原态与活化”、“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文化遗产管理与教育”、“设计遗产与当代生活”五项议题展开深入的研讨。专家们将他们多年来在各自致力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所得经验在会上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历史与现实——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