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究竟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远?怎样才能让原本摆放在象牙塔里的绘画精品“走进”普通百姓的家中?上海中国画院开展的“著名书画家进社区活动”等活动,无疑给出了一个答案。
进基层:名家不甘落后
“著名书画家进社区活动,是上海中国画院于2009年开始的一项公益性活动”,上海中国画院展览部副主任洪健介绍说,“包括陈佩秋、林曦明、周慧珺、张桂铭、陈家泠、杨正新、张雷平、韩硕、施大畏、车鹏飞、朱新昌、马小娟、陈翔、何曦等,来自上海中国画院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创作的41幅书画作品,送到了部队、社区,以及大学校园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
在目前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特别是许多著名画家的作品已经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时候,为这样的活动创作是否有怨言呢?对此,作为公益性的单位,上海中国画院本身就担负着文化推广的责任,当初布置了绘画任务之后,画师们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更为重要的是,在下基层的过程中,画师们也收获了许多。画院许多画师都居住在徐家汇社区,去年10月底,在徐家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二楼展厅举办的“百年徐家汇书画献世博——上海中国画院著名书画家进社区”书画展,不仅让许多的观众大饱眼福,更为重要的是,一些社区百姓惊喜地发现原来居住在自己隔壁的,居然是著名的书画家,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除了向基层联手打造画展之外,上海中国画院还派出著名画家与社区的书画爱好者进行座谈,像今年2月24日至3月10日举办的“翰墨掇英——上海中国画院名家书画作品展”上,不仅在新启用的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举行。画师朱新昌、丁筱芳还与社区美术爱好者座谈。
形式多:打造“多赢”局面
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为时代服务,是我们中国画院的一贯方针。洪健介绍说,“为此我们当初向41位画院画师征集作品的时候,就请他们主要是自己擅长的,以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
洪健边说边带领记者来到存放作品的保管室中,“作为人物画家,施大畏、韩硕、卢辅圣、张培成的风格各不相同,别具特色;同样是花鸟画家,陈家泠、张桂铭、杨正新的艺术变革,不仅历程长而且力度大;在山水画领域,车鹏飞、萧海春在艺术观念和创作实践方面各自开拓、各具面目。”
除了组织画家们创作画作进基层之外,上海中国画院也会组织其他的一些活动,像中青年艺术沙龙就非常有特色。刚在海上文化中心举行的水乡墨韵——上海中国画院中青年艺术沙龙乌镇行展,是画院沙龙成员赴乌镇写生的一些成果,通过这样的展览,也给青年艺术家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而海上文化中心也是闸北区推进文化惠民、培育文化品牌的一个实事工程,也需要这样的展览,而对于观众来说,也多了一个了解艺术的窗口。”
除此之外,画院的一些画师也会自己主动的走到基层中去。在今年的5月底,红色之旅——杨正新情归故里作品展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开幕,展览展出了《起航》、《东方红》、《巍巍井冈》等在内的19幅红色题材作品,这不仅是水墨画大家杨正新花费数年时间专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之作,也是这位出生在宝山的画家情归故里的一次成就展。虽然此前画展中的许多画作已经在上海中国画院的展览厅中展示过,但是对于许多住在宝山的观众来说,要跑到岳阳路的上海中国画院来看画展,还是不太方便,因此当这些红色题材绘画精品来到他们身边的时候,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看未来:期待多方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