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我国第一家民办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于1996年正式注册成立到现在,民办博物馆在我国已有15年的历史,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民办博物馆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范围内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456个,分布于28个省、市、区,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3.35%,其中已有160余个民办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公立博物馆不再是大众感受传统文化的唯一渠道,民办博物馆的配角身份逐渐发挥作用,并担当起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碎片的重任,凭借其资本运作、经营灵活,藏品独特,深受大众的喜爱。但也有很多民办博物馆因为经营不善、资金缺乏,发展虎头蛇尾,在热热闹闹办过几次展览后,便偃旗息鼓,逐渐陷入了困境。这时候,国家政策的扶持,就显得格外重要。诸如多地政府开展的规划建设、项目用地、税费减免、贷款优先甚至专项资金资助等政策的扶持,这如同为民办博物馆注入了新鲜血液,帮助她们再次华丽转身。
上海:力挺民办博物馆免费开放
在上海,不少民办博物馆存在运行经费不稳定、目标定位不高、专业人才缺乏、业务研究能力薄弱、开放条件不理想、在争取优惠政策方面要比全额拨款的国有博物馆更为困难等问题。为了让民办博物馆更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上海设立“上海市民办博物馆扶持资金”,每年1000万元用于扶持与提升民办博物馆在藏品管理、学术研究、教育展示、开放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专业水准所开展的各类活动,以及民办博物馆就其核心功能发展提出的项目资助申请,首批惠及全市16家民办博物馆,并逐步扩大范围。对此,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馆管理处副处长郑亚说:“我们在选择上着重那些有基础的民营博物馆,进行专业培养,让它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绝不是单纯的输血,而是提高业务能力,培养它们的造血机能。”
今年,为了进一步鼓励民办博物馆免费开放,上海市文物局在“上海市民办博物馆扶持资金”中专门设置“免费开放”项目补贴。“你免费,我买单”这一文化惠民的新政策,让上海众多民营博物馆的运营者抹去了愁容,焕发了笑颜。据介绍,上海笔墨博物馆、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等6家民营博物馆已相继实行免费开放,年平均参观人次达到30万。“此次扶持资金的提供可谓雪中送炭,使全市民办博物馆能够更好地为参观者提供展览和活动。希望扶持资金能够持续下去并落实到位,也希望有关职能部门能够对扶持资金进行监管,专款专用。”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馆长李欣欣谈到。无疑,这一举措Ji发了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和意愿,增强了博物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扩大了博物馆的社会效益。
洛阳:民营企业家办馆成文化新潮流
在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正在筹建围棋博物馆、石文化博物馆、碑志拓片博物馆、驿站文化博物馆、唐三彩工艺博物馆、三彩艺术博物馆、洛阳爱心书法艺术博物馆和牡丹瓷博物馆等涉及多个艺术门类的博物馆,计划于2012年元旦和明年4月在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陆续开放。
这些博物馆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由洛阳的民营企业家投资兴建。这些博物馆的主人均是洛阳热衷收藏的民营企业家。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的馆长刘建军收藏的历朝历代碑志拓片加起来约有400万字,对书法爱好者、收藏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来说,都是一大宝藏;爱心书法艺术博物馆馆长刘毓国收藏了1300多幅当代中国知名书法家的作品,曾多次拒绝他人出巨资收购的请求。
根据洛阳市文物局统计,洛阳市文物部门已开放的国有博物馆为13个,正在建设的为5个,截至目前,却尚未有已建成开放的民营博物馆。洛阳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谈到,这批民营博物馆为洛阳的民间文物提供了一个展示窗口,是国有博物馆的有益补充,也将助力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据洛阳市文物局副局长王献本介绍,目前,洛阳民间兴办博物馆的积极性相当高,除了这8家民营博物馆之外,还有10余位收藏家正在咨询申办民营博物馆的具体情况。洛阳市文物局也将加强对民营博物馆发展的指导和行业管理,在项目审定、场馆设计、藏品征集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和支持民营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进行交流与合作等。
(李亚楠、双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