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画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止是像

素描学一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肖像画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止是像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摘要:【编者按】近日,网上流传着一段子“目前咱国对艺术的欣赏水平停留在‘弹得真快,唱得真高,画得真像’,大概这个水平……”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今天就从绘画来谈吧。吴冠中曾说:“我们过去走俄罗斯写实主义的道路,画家画画……

刘斌素描

今天就从绘画来谈吧。吴冠中曾说:“我们过去走俄罗斯写实主义的道路,画家画画就停留在“画得像”的层面上,这样的画,是写真,不是艺术。搞艺术要有感情,艺术是诞生于感情的。我画一个东西,不是画这个东西本身,而是要通过这个东西把我的想法、我的感受告诉你,你一看就有新的感受。”

肖像画创作也有“潜规则”

刘斌素描

达芬奇《蒙娜丽莎》

刘斌素描

维米尔《戴珍珠的女孩》

刘斌素描

安格尔《德布罗意公主》

今天我们就从肖像画说起吧,提起一幅优秀的西方肖像作品,你最先会想到什么?达芬奇《蒙娜丽莎》、伦勃朗《夜巡》、维米尔《戴珍珠的女孩》、安格尔优雅静谧的《德布罗意公主》……为什么这些作品绘制的如此“像”呢?事实上,自文艺复兴以后,艺术家的地位也有了稍许变化,他们越来越脱离某个具体的赞助人,开始更广泛地公开出售作品,凭借商业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换言之,在西方文明的漫长历史中,决定画面内容和形式的从来都是买家,而不是画家。

刘斌素描

伦勃朗《夜巡》

有一典型的例子便是伦勃朗因《夜巡》(1642年)而后半生穷困潦倒。1630年,**队聚会所扩建,加建的大厅也一度成为当时城市最大的室内空间,为了填满空荡的墙壁,托阿姆斯特丹的一些知名画家来创造画作。伦勃朗接受委托创作此画,决定不按传统的集体肖像画来创作,他要打破传统。他把**队的主题视为取材于圣经或者古典神话一样,也就是像历史画一样创作,而不是简单的为**队简单的画一幅肖像。构图即赋予了画作浓重的戏剧意味,人物间的互动,丰富的变化,生动的采光,而不是僵硬不自然的集体画。

刘斌素描

伦勃朗《夜巡》

《夜巡》是一幅众筹作品,即每人都付给伦勃朗一样的价格,当然也许画面中心两位付的会稍多一些。而伦勃朗把光影和各种人物的神态发挥到了极致,并且运用了大胆的构图,没有让每一个出钱的**都在画面上“露脸”,有的人露出一只眼睛,有的人甚至蒙住了脸,更重要的是,整幅画唯一的“光源”,只打在了**队长的脸上。

刘斌素描

《伦勃朗自画像》,画于1659年

这幅自画像目前被美国国家美术馆永久收藏。

于是,问题就来了。因为当时的团体肖像画费用都是由画中人平摊,其他出了同样多钱的人自然就不高兴了,他们联名将伦勃朗告上法庭,从此伦勃朗的名誉受到影响,很少有人再来找他画肖像。当时的江湖规矩就是:顾客是上帝,给钱是大爷。坏了规矩,伦勃朗的生计开始走下坡路,生活变得潦倒,并且,越混越惨,他就开始画自己。

肖像画真的肖似吗?大科学家牛顿是怎么“美图”成帅哥的?

刘斌素描

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戈弗雷内勒(约1646—1723)(Godfrey Kneller)1689年画的大科学家牛顿像

第一次看到牛顿像时,心中暗叹“才貌双全”啊。后来看了相关材料才知道此画是以牛顿的头部和胸部肖像为素材加工而成的。画家根据牛顿本人的要求,把眉毛加粗,使他显得更有精神,将眼睛画得深邃,使他显得更有洞察力,将鼻梁垫高,甚至连看起来“不经意间”露出的手指也是经过精心安排的。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画家在创作肖像画的时候也需要尊守“潜规则”,就像艺术史上说的那样:“16世纪的艺术家,要更多地听从和依从赞助人(委托人)的具体意见和喜好,把满足赞助人的要求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画家常常会根据委托人的愿望对人物作一些美化,不能一味地追肖似。何况在几百年前,画一幅肖像可不是寻常的小事,制作时间长、成本高,最后还会悬挂在显眼的位置!

对于戈弗雷内勒画的大科学家牛顿像,学者法瑞在一篇文章中说:“在150年中,牛顿最广为人知的肖像画版本把他刻画为一位成功的、着装考究的和蔼绅士……牛顿的形象逐渐变成科学天才的形象模板。他的声望帮助塑造了这样的界定——一位高超的科学家的面貌和行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与现代文献中对牛顿尖刻的、沉迷于科学的形象的记录相去甚远。”

上面提及的这些肖似的杰作出自20世纪以前,而那之后,就是许多人眼中的艺术灾难了——他们发现从19世纪末开始,一些新崛起的流派就不再好好画画,其中最典型的是印象派,模糊不清的轮廓(德加笔下的舞女们,脸部可谓“逸笔草草”)、毛毛虫满地爬的笔触、梵高更加过份,颜色调不匀。后来的“画家们故意画得不像”,但他们更加注重表现、表达情感,比如蒙克《呐喊》、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亚威农的少女》、马蒂斯《舞蹈人物》。

之所以从19世纪末开始,艺术品有革命性的变化,其原因之一便是摄影的产生,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张更真实的图片,较之以往的任何绘画作品看起来都更接近于现实。这使得艺术家们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样一来,对于肖像艺术来说,逼真再现已经不再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避免重复照相机的劳动,艺术家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展开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验。

为什么德加笔下的芭蕾舞女脸部模糊不清呢?

刘斌素描

刘斌素描

德加《芭蕾舞女》

刘斌素描

《舞台上的舞女》抓拍,从二楼俯视

刘斌素描

德加拍摄的照片

刘斌素描

德加《舞蹈课》右侧裁掉了部分画面

与别的艺术家不同,德加对摄影不反感,他开始尝试把摄影的观察方法和光影效果等美学特征引入绘画领域。那么作为印象派中传统功底最好的一个,德加为何能够接受摄影这个新兴事物并且利用它进行创作呢?首先,德加出身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其次,德加眼界高,年轻时受到过良好的学院派训练,也去过意大利和法国卢浮宫临摹古典大师的原作,更得到过安格尔的指导。这些经历使他具备了高超的素描能力和惊人的场景刻画能力。

纵览德加一生的创作,其敏锐地捕捉人物瞬间动态,然后以出人意料的构图来表现的风格,可以说是摄影的观察方式在绘画中的具体表现。早期的摄影常常是左右不平衡的、倾斜的、倒置的片段的构图;或因曝光时间过长而产生模糊的影像。他根据照片的局部画了很多构图独特的画。他所创造的独特构图,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对摄影图像的观看灵感。德加的油画,特别是那些以舞台演出、排练厅的舞女、交易所的情形等为主题的作品,有摄影的特写、抓拍;还有就像从生活的场景中任意切下来的一个片段,或者用舞台一角。

塞尚、毕加索笔下的“面具”:“形似”与“神似” 哪个更重要?

刘斌素描

塞尚 自画像约1882年

与德加同为印象派艺术家的塞尚,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印象派大家塞尚所绘制的一千多件作品中,肖像画的数量不到两百件,而这其中除了自画像跟妻子的肖像外,绝大多数都是以生活周遭的亲人、朋友为主,那些文艺界知名人士的肖像作品则很少,因此我们能从这些作品中一窥其私人生活。

刘斌素描

塞尚《舅舅多明尼克》(Uncle Dominique),1866年

刘斌素描

塞尚妻子,1888-1890年

刘斌素描

塞尚夫人 1890年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藏

刘斌素描

刘斌素描

塞尚夫人系列

我们可以看到他所绘的塞尚夫人,尽管每一幅都有差异,但模特奥尔唐斯·菲凯的外貌、性格、情感在各幅作品中呈一致的状态。而每幅作品又与模特当时的生活背境、内心世界等现实呈一致状态,精神面貌特征与画面形象呈一致状态。

19世纪60年代,还处于绘画早期的塞尚便以多明尼克舅舅肖像系列闻名。他寻求并日益清晰的风格,大概可以用“面具”来形容,散发着疏离的气氛。如塞尚妻子(HortenseFiquet)系列肖像,一列看去,仿佛复活节岛上俯瞰荒凉大海的巨石像。他把妻子的脸部变成一张“陶瓷”面具,正椭圆形,中国瓷杯一样苍白,绝不像一张活人的脸。最诡异的是,在系列画中,她的嘴逐渐消失,最后变成一抹若有似无的忧伤。从另外一角度来说,此时的塞尚此时就像一个外星人,正毫无情绪地制作人类的数码复制品。

为什么塞尚夫人的形象会这么呆板呢?

塞尚夫人奥尔唐斯·菲凯生于裘拉县的萨拉尼,记载她本人的资料也不多。只知她和母亲一同住在巴黎(但不久母亲去世)。她原本是一个女工,约19岁时为塞尚做模特,她后来的生命中,除了是塞尚的妻子外,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一直是塞尚最主要的女性模特。塞尚对模特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有时一连几个小时身体甚至连嘴都不许动,他说:“苹果会动吗?”妻子一直做他最辛苦的模特。由于塞尚父亲的反对,奥尔唐斯·菲凯在与塞尚一起生活的很长时间,都没有公开关系。直到塞尚父亲去世前不久才与塞尚正式举办婚礼。然而此时两人的关系早已只是一个形式。

刘斌素描

艺术商AmbroiseVollard肖像,1899年

类似地,在1899年完成的艺术商AmbroiseVollard肖像画中,Vollard的眼睛变成两只黑色洞窟,完全没有光泽,恰像面具上挖的孔。“面具”无处不在,塞尚1882年的自画像中,光秃的头顶变成圆润的蛋壳状,阳光刻画出他笔触极简的五官,以及灰白色的鬓发。据说,这幅画完成之后,塞尚曾对镜自忖:“镜中人究竟是谁?”

这种极其现代的解构人脸的做法,在当时是比较罕见的。就塞尚有限的资料来看,他一没有接触过非洲文化,二不曾借鉴日本戏剧面具,单纯靠成年累月对人脸的观察与实践,提炼出了纯粹的几何形。他对几何体十分着迷,著名的一句话是:“艺术对待自然物,要像对待球体、柱体和椎体一样。”不过塞尚要表现的并不只是几何形式,而是人类的焦虑不安。

刘斌素描

毕加索

刘斌素描

格特鲁特·斯泰因(GertrudeStein),毕加索,1905-1906年

有意思的是,这件《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红时期跃入立体主义时期的跳板,即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也注意了几何学的基本形,画中的手是写实的,而脸却似土著面具式的形象。格特鲁特·斯泰因是毕加索早年的贵人,除了购买画作外,家里常常举办文化艺术沙龙,并把毕加索介绍给圈内人,让毕加索走出贫困。

《格特鲁特·斯坦恩》像创作于艺术家结识格特鲁特一年之后,其创作过程不仅反映出艺术家创作时的艺术主张和创作风格的演变,同时也折射出艺术家与赞助人之间一种微妙的博弈关系首先,从各种留存下来的回忆录中可以推断出,这件作品并不是格特鲁特出资委托毕加索创作的,而是毕加索主动提出免费为格特鲁德创作。

据斯坦恩称,毕加索从16岁开始就没有依据模特创作过肖像;而为了完成这幅肖像,斯坦恩前往毕加索的工作室90次做模特,可能有些夸张的成分。最后还是在没有模特地情况下,毕加索独自润色此画。朋友们看了完成作后大吃一惊,都指责所画人物根本不象斯坦因。毕加索说:“这有什么关系呢?最后她总会看起来跟这幅画一模一样的。”斯坦因很感激地收下这幅画。数十年过后,评论界一致认为,这幅画与女作家的内在气质是一致的。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百科全书-百科自媒体-百科号-素描学一学-肖像画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止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