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曾创作出划时代艺术作品、
以犀利语言针砭时弊、
远离体制和江湖的文化名人,
一个是凭借扎实作品立足艺术行业、
深耕教育,
影响千万学子的美院博导。
这样的两个人,
怎么突然被联系到了一起?
陈丹青(左),王华祥(右)
近日以来,
正值陈丹青个人画展《退步》开幕,
有关其艺术造诣与公知身份的质疑,
再次掀起风波。
挑起这场论战的,
是一篇来自央美教授王华祥的旧文,
言辞生猛、咄咄逼人。
文章一经发出就刷了屏,
引起的转发和热议,
至今仍然在继续。
参与讨论的人群
也天然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队,
鲜有中立项。
这篇文章是王华祥在几年前写的,
如今被重新拿出来讨论,
仍大有可看性。
文中直指陈丹青是个观点无新意、
艺术无长进、假扮公知、
假装反叛的艺术票友。
王华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主席、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
· 他的话中除了牢骚没有多少真正的的营养。牢骚谁都有,但是,聪明过人的他很会利用“舆情”,硬是将牢骚忽悠成了“思想”。
·陈说的事没有一样是新的,观点也无任何新意,属于大多数画画的人都知道的常识。
·他擅长于在读书少的画家和大众中扮演公知,而在不懂绘画的人中扮演画家。仿佛他画技上的无长进是悬崖勒马,教年轻人放弃画画是弃暗投明。
·吃里扒外,落井下石。
·去美国进入不了美国,进学院进入不了学院,学传统进入不了传统,吹当代进入不了当代,扮公知但却是伪知。
文章激起很多人的共鸣,
不少读者欣慰于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并在留言区表示认同。
与此同时,
另外一拨人严重质疑王华祥的艺术水平,
并认定这位”不知名的先生“
在借助陈丹青蹭热度。
被认为“捅了马蜂窝”的王华祥,
借公众号“王的词典”连发两文
文中摘录了王的更多言论,
揭露陈丹青的“光说不干”、“四处走穴”,
并对王华祥本人的艺术水平
和影响力进行说明。
·天天嘴皮子挂民主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勇士,哪个国家的大英雄靠耍嘴皮子成就?大画家是靠耍嘴皮子成功?民主也罢,富强也罢,都是靠干出来的。
· 陈是真的反体制吗?他哪有那个胆,只是表演反体制而已。他知道分寸,表面上义愤填膺,实际没有任何危险。他的狡猾胜你们百倍。除了我,没人敢评论陈,都恐惧于他的粉丝,这也是暴力。
王华祥作品:《道德家》,布面油画,1995年
图源:《央美教授说:我就是一坨屎》
图源:《央美教授说:我就是一坨屎》
王华祥作品:《贵州人之一》,彩色木刻,1988年
图源:《谁敢捅陈丹青的马蜂窝》
11月4日,艺术批评家杨卫发表文章,
标题很直白:《喜欢陈丹青》。
两千字洋洋洒洒,
阐述了自己对陈丹青的认知变化。
陈丹青作品:《西藏组画》
讲到陈丹青身上所保留的
“反叛的硬骨”,
直言敢谏和救世情怀,
言论的当代性价值,
与木心如伯牙子期般的知音情谊,
艺术手法的日趋娴熟,
与求新求变之势。
陈丹青作品:《江北地主》,纸本油彩,1977
· 多年过去了,陈丹青后来的一系列举动,不仅颠覆了我早先的判断,而且还越出美术界,不断面向公共领域发声,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难得的启蒙之声与思想强音。陈丹青的这种自我超越与从善如流,让我刮目相待,不禁竖起大拇指,重新开始喜欢起他来。
· 离开体制后,他不是隐于街市,靠着已有的社会声望与艺术成就,暗地捞取个人利益,而是奔走东西,针对各种时弊不断发声,以至于成了著名的“公知”,遭到有关部门的多次警告与封杀。陈丹青的这种面争庭论,直言敢谏,秉承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同时,也包含了中国文人心忧天下的救世情怀。
陈丹青作品:《西藏组画》
· 作为“公知”的陈丹青,早就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文化平台,越出了美术界,也远离了被艺术史写作的序列。
· 他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事件和文化事件,不仅摆脱了体制的羁绊,也疏远了美术江湖的拘束。
·艺术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审美内部的问题,而是如何将其作用于社会,关乎于思想的解放与意识的觉醒。这是当代艺术发生的前提,也是媒介更新与观念转换的基础。有着多年西方生活经历的陈丹青,深谙此中道理。虽然,就绘画而言,他仍然迷恋古典,但思想观念却早已进入当代。
· 当代中国不能缺少陈丹青这样的人,有他,是福分,也是希望。
陈丹青作品:《手扶罗汉椅的女人体》
5日,传出另一文名曰《喜欢王华祥》。
以相同标题句式,似在向前文作者隔空致意。
作者吴震寰,百度介绍:
现任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
吴震寰提出两点喜欢王华祥的理由:
其一,他是好艺术家,
其二,他为人真实,不懂事故。
王华祥作品:《皇族后裔》,布面油画,1995年
· 王华祥不独是艺术家,还是好艺术家,他版画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在国内是屈指可数的,油画、素描也是响当当人物。
· 王华祥是教师,而且对教育有一套理论,当年他提出“将错就错”,影响深远。以我个人看法,应该是建国以来美术教育界最有高度最有影响的学术贡献。
·好艺术家是画得好画,有自己手法、独立面目和风格等,但论艺术史,却必须有独立学术命名、创作理念、创作体系、评判体系、价值体系等,尤其是艺术史前后史关系,前后史深度广度等。从这个角度,陈无疑是前者,王却在后者做努力。所以王的未来很难估计,更值得期待。
王华祥作品
文章还呈现出业内人士对此事件的相关评论。
王华祥作品:《模棱辩证法》,黑白木刻,1996年
王华祥作品:《杜尚的混战》,丝网,2017年
再列举两条来自“喜欢王华祥”者的声援:
· 我喜欢王华祥身上的率真、倔犟、野性、冲动和勇猛精进的生命意志。他率性而为,口无遮拦,不小心捅了陈丹青的马蜂窝,引来许多马蜂的围攻、群蛰,这也符合他一惯的性格。
这么多年来他没有让自己的野性、根性消磨在学院和潮流对肉身的规训当中,而是将肉身经验转换成一种文化批判和建构的能力。
——管郁达
王华祥作品:《拉开的抽屉》布面油画,1995年
· 王华祥是我喜欢的艺术家,多少年了,他的画中一直没丢掉那狂野的生命力,虽然有些猥琐有些不堪,但正是那些赤祼祼的猥琐不堪证明了他的真实存在。
——李占洋
王华祥作品:《王的词典》六,丝网版画,2018年
就此事,陈丹青本人
并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但我们从他的几篇近期对谈和自述中
能大致了解到其面向绘画、批评
与外界各类传言的态度。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颠覆教化模式,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出版文学著作数十余部。
关于创作准则
·我一直保守,我是个右派。但我画画保守,观看不保守。我认识的保守者只喜欢传统,不看现在的艺术,甚至厌恶。我什么都看,都会喜欢,不知道为什么。
· 我是个保守的画家,在乎传统,在乎一幅画的指标。可是另一面呢,我又明白这些指标不重要了。
陈丹青近年画作
关于绘画
·就是喜欢,本能。非常快乐的愚蠢。模特一到场,画布搁好了,颜料挤出来,动物性就上来了,瞅着模特,横竖一看,赶紧画,跟五十年前没什么两样,而且我性子急,手快,但画完后就会回到我现在这个年龄,很冷静,心想:什么意思?怎么又画一张?
·我一点不想宣称我的画具有观念,更不认为我是当代艺术家。
· 过时”并不针对“流行”,也不是指“不好”,而是,过时的事物不再是问题。你必须明白他过时了,再来谈论它。文艺复兴绝对过时了,塞尚绝对过时了,因为过时了,就能在好的位置谈它。
· 我很早就不关心怎么画。文革当中,周围年纪大的牛逼画家总会教训我:小陈啊,你很聪敏,但你要变,你要找自己的风格手法。我在心里反对他们,但不敢还嘴。很早我就知道那是徒劳的,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画得好,不是手法。你自以为改变了手法,其实全是别人的影子。
·八十年代多少人着急改变啊,疯了,人人唯恐没有风格,唯恐不现代——其实都是学来的,抄来的。所以才有西藏组画。西藏组画就是老老实实学人家。别那么多念头,没用的。
陈丹青作品:《60岁的自画像》
关于失败
·我太知道传统的好,如果那是包袱,就背着吧。传统给了我审美力,我总要画画,很喜欢画画,可是画什么呢?我的问题从来不是怎么画,而是画什么。约翰·伯格写毕加索晚年的失败,说他才能在,诚实也在,但他不知道画什么。
· 这是深刻的观察。不少朋友婉转劝我,说我想太多了。好呀,一画画我什么都不想,脑子是空的。
陈丹青作品:《旅居佛洛伦萨的安娜夫妇》
布面油彩,2017
关于公共身份
·我的所谓公共言论是被招生政策气疯了,又被媒体瞎攒兜,发了一通火,被社会听见了。回到画室,画家是自私的人,只顾自己画得开心。上次尤伦斯那边开恩找了几个画家聊,小东说得最透彻,他说,画画的全是右派。
· 他们太看得起我了,一褒一贬的。若干点击率就是社会身份吗?谁都知道,在中国,真正的社会身份是官职。
· 我不确定所谓公共身份对我看画有什么影响。我当知青时,上学时,就是一条草狗,但我当时就有自己的观点,到了点击率时代,这些观点被放大了,传播了,如此而已。
陈丹青作品:《扮演亨利八世的老人》,布面油彩,2018
· 我不属于机构、学院,眼下我只有一个单位,就是乌镇旅游公司,木心和公司老总委托我做木心美术馆馆长。
·我发声如果有影响力,那是网络的作用,不是靠权力做到的。媒体把我弄成这个样子,在别人眼里就是“社会地位”吧。
· 今天传播度太快了,话一出口,微博一发,一秒钟就被大家就知道。所以这跟名声没有关系,和现代传播速度有关系。
陈丹青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布展现场
关于舆论
· 所有关于我的报道都有错,或者完全歪曲,甚至故意歪曲。但我很快习惯了。
· 人家不认真的,不要以为别人真的想了解你,弄懂你的每句话。不,网友看过就看过了,然后去看另一个讯息。
陈丹青作品:《假花》
在中国艺术界,有关艺术家的独立性、作品的当代性等争论,一刻都没有停下过,但引起这样广泛和大规模的现象级骂战,实属罕见。
既然是一场公开的“网络战争”,自然伴随着大量的夸大、臆测、扣帽、谩骂甚至诅咒。但是,滤去其中的高下相争,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当代文化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对艺术水准的全面判断,和对独立精神的高度认同。
参考资料:
【中外艺术】央美教授想对活着的“公知”陈丹青默哀:他是天资超常的人,但也是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
【王的词典】央美教授说:我就是一坨屎
【王的词典】谁敢捅陈丹青的马蜂窝
【城门开开】杨卫‖喜欢陈丹青
【京都头条】喜欢王华祥
注:
1. 文章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墙艺术立场。
2. 图文资料均源于网络公开资源,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3. 出于信息保护,已将部分截图的用户名及头像进行打码,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