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伦敦的英国国家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与其他国家不同,很多国立博物馆都是建立在政府或皇室已有收藏的基础上,英国的这个真是白手起家,目前收集了从十三至十九世纪的2300多件艺术品,主要是欧洲和西方绘画。这个收藏量相比那些动辄数十万的大型博物馆来说,作为一个国家美术馆来说真是不多,数量虽少但档次很高,很多是世界级的艺术珍品,作者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一直到欧洲印象派一脉传承的莫奈、塞尚、梵高等。
参观美术馆当然最好能够仔细欣赏了解所有展品,但为了给时间有限的游客提供快速指南,英国国家美术馆列出推荐了三十幅必看的绘画,这些都是美术馆引以为豪的世界艺术精品,原本想把所有三十幅画都介绍一遍,但考虑到篇幅实在过长,另一个原因是明白所有作品都罕见珍贵,但少数几个不完全符合个人的口味偏好,所以最后私心再挑选一遍缩减到二十幅作品。
西方绘画作品中很多都是描绘记录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或者表现宗教和神话题材,这也是西方美术的重要内容和特点。如果不了解绘画主题的背景就不能很好理解作品中的含义,比如具体某个希腊罗马神话传说或者圣经里的故事,所以对部分绘画也进行了故事背景介绍,来更好地帮助读者看懂和理解作品,介绍的内容主要参考了美术馆提供的官方说明,以及其他相关历史和艺术资料,另外加入了一些自己的个人解读,也欢迎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对于任何艺术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个人眼中和心里的艺术就是自己的艺术。
《对镜梳妆的维纳斯》(The Toilet of Venus、Rokeby Venus 等名字,1647-1651),或者《镜前的维纳斯》等类似翻译,作者是西班牙黄金时代的画坛领军人迭戈·委拉斯盖兹(Diego Velazquez),创作时间大约1647-1651,表现罗马神话里的爱神维纳斯(希腊神话里叫做阿佛洛狄忒)和儿子小爱神丘比特。画面场景温馨,丘比特圆乎可爱,维纳斯妖娆性感。小丘比特来到妈妈床上,拿着镜子给维纳斯端详自己的粉色面容和梳妆打扮,除了丘比特的小翅膀提醒着他们都是神,否则感觉就是普通人家里卧室的场景。这幅画在1914年展览时被一位女权运动者在维纳斯身上划了数刀,作为抗议和报复政府,损坏的画后来被完整修复。这个女人也因此出名,但这种方式实在不敢苟同。
《维纳斯和玛尔斯》(Venus and Mars,1485),就是爱神和战神,这两个罗马神话里的著名角色凑在一起真是绝配。大致解读就是男神玛尔斯被女神维纳斯的美丽所征服,丢盔卸甲,赤裸上阵,估计两位在野外一番云雨幸福快乐,然后战神累的睡着了,爱神含情脉脉凝视着他,几个森林小羊神窜来调皮捣蛋,用战神的长矛串着海螺在耳边叫醒战神。难怪老是听说“要做爱,不要作战”,敢情最早是从爱神和战神浪漫故事来的,权当是玩笑新考证。对了,作者就是那位以海上《维纳斯的诞生》闻名的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意大利威尼斯画派代表提香的《巴克斯和阿里阿德涅》(Bacchus and Ariadne,1520-1523)也是以希腊神话为背景,故事说的是酒神巴克斯(或者狄俄尼索斯)遇见迷宫女神阿里阿德涅一见钟情的场景,这是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痴情的阿里阿德涅被雅典英雄忒修斯抛弃,趁她在岛上睡觉时开船自个儿溜了。女神正在彷徨伤心之时,忽然乱哄哄来了一伙神人,为首的一位从猎豹拖拉的车上跳下来眼睛直勾勾扑向女神,把女神吓了一跳,这位就是酒神巴克斯。
画面似乎就定格在这一瞬间,接着往下说故事,巴克斯对阿里阿德涅一见倾心。现在流行说如果你爱我,就摘星星给我吧,人家更牛,巴克斯为表白爱情,许诺把整个天空给女神,摘星星算个啥,干脆直接把她变成永恒悬挂在天上的星座,看到图中的星星了吧,这才是真正的捧上天了,女神因而转悲为喜。反正后来的结果是皆大欢喜,两位从此快乐结合,相亲相爱,还生了许多子女。如果有人因为失去爱情而失落伤心,可以多看看这幅画来安慰和励志,会给心碎人带来好运和幸福啦。
熟悉圣经旧约里“参孙”和“大利拉”故事的人应该知道这幅画的背景和含义,历史上很多画家描绘过这个场景,还被作曲家圣桑改编成歌剧,近代甚至拍过几个电影,这个《Samson and Delilah,1609-1610》是尼德兰名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版本。对于不了解的人介绍下背景。以色列人参孙天赋神力,曾经空手干掉猛狮,用驴骨杀死千人,非利士人对他恨之入骨。参孙爱上了一位美女大利拉,非利士人就行贿大利拉套出了参孙神力的秘密,就是他的头发,于是大利拉在参孙沉睡时让仆人剪掉了他的头发。后面的结局是非利士人趁机抓住了参孙,挖去双眼让他推磨劳役,后来参孙在非利士人集会的时候再发神力推倒了宫殿,与敌人同归于尽。
鲁本斯的这幅《参孙和大利拉》就是表现参孙被剪掉头发的一刻,妩媚性感诱惑的大利拉和门外等待冲入的非利士人非常容易辨认出来。尽管画面内容与我见过的其他同题材作品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鲁本斯不愧是大师,借助利用色彩和光线表现出悄悄剪头发的关键时刻特有的紧张和力度,感觉似乎身临其境,尽管知道故事结果,还是不知是害怕参孙被弄醒还是希望他赶紧醒来,反正最后我歪想起了一句中国老话,还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关于圣经故事中崇拜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绘画很多,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比如达芬奇和波提切利都画过类似的作品,也有乔尔乔内的《牧羊人的崇拜》等,法语画家杨·戈萨(Jan Gossaert)的《国王的崇拜》(The Adoration of the Kings,1510-1515)则是另一幅名作。他以建筑为背景的构图非常特别,既有上下又有纵深,把高低远近大约三十多个人物和神仙硬塞进了一副画中,还没有算小狗等动物,不信你数数看。在天使的注视守护下,三位国王赶来拜见诞生的耶稣,一位跪在地上合掌祝福,另两位国王手捧拜见的黄金等礼物,后面的也都是来参拜的牧羊人等。这些人和神的服装也各有特色,笔法描绘的非常仔细,色彩也十分丰富鲜艳,一改印象中很多中世纪绘画的阴暗压抑,令人感到圣洁美丽,赏心悦目。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教主列奥纳多·达·芬奇流传下来的画作不多,最有名的就是卢浮宫的《蒙娜丽莎》,英国美术馆的这幅《岩间圣母》(Virgin of the Rocks,1491-)也是达芬奇的名作之一(还有另一幅相似的现存卢浮宫)。荒野奇岩中,持长十字架的小圣约翰在圣母呵护和天使注视下会面参拜小耶稣(我们不讨论他们的实际年龄,那是作者的事)。构图均衡稳定,人景搭配融合,运用光线衬托突出了人物主角,寓意他们在黑暗中带来了光明,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庄重与和谐圣洁感,又带有普通人的亲切和温存,把圣母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全能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未完成作品《安葬》(The Entombment,1500-1501),表现耶稣受难后,他的身体被抬向墓穴,左边穿红色衣服的一般认为是福音者圣约翰形象,后边的或许是尼科迪默斯,另一个帮助抬的大概是亚利马太的约瑟夫,是他请求安葬耶稣,并把自己的墓地给耶稣。他旁边的女人估计是玛利亚莎乐美,跪着的是玛利亚抹大拉,右边的空缺处猜想是留给圣母玛利亚,耶稣安葬时应该有三位玛利亚的女性在场。不知什么具体原因米开朗基罗最后没有完成这幅画,也给后人留下了猜测。
《安葬》是米开朗基罗的早期作品,我们知道米开朗基罗也是雕塑大师,创作过举世闻名的《大卫像》等,从这幅画里甚至也可以看出某些雕塑的印记和韵味。耶稣和其他人物形象鲜明,不同的服装色彩和姿势动作代表着每个人的身份和心情特征,尤其是奋力抬动耶稣的几位,动作紧张有力又小心谨慎,表现出对耶稣的敬重和崇拜。耶稣虽然已经殉难,从面容和身体虽然看不出生气和活力,但从整个画面以及围绕他的人那里可以感受到耶稣的灵魂和精神生命。
倜傥不羁的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擅长画宗教题材,《在以马忤斯晚餐》(Supper at Emmaus,1601)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副。描绘耶稣在受难复活后,与两个门徒来到以马忤斯这个地方吃晚餐,耶稣在诉说讲解,旅店餐馆的老板或者伙计站在旁边认真听讲,而两位门徒则身体动作各不相同,紧缩身体或张开双臂,表现出激动或者吃惊的样子,耶稣到底在说什么?祷告感谢桌子上丰盛的食物,还是在叙述自己受难和复活的经历。
法国出生的画家克劳德(Claude Gellée)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意大利,专攻风景题材,尤其是含有宗教和神话故事背景的历史画。《圣厄苏拉海港登船》(Seaport with the Embarkation of Saint Ursula,1641)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幅作品。传说不列颠公主厄苏拉率领一万多名处女到罗马教会朝圣,作品描绘的是她们结束朝圣后登船返程的场景。早晨旭日从海上冉冉升起,阳光开始洒满港湾,厄苏拉在岸上举着旗帜,正在指挥和注视着自己的女伴们列队登上小船,纵深远处的大船正在等待她们一起扬帆远航,水手们也在忙碌着搬运行李和物资。故事的结局是厄苏拉在返程途中到达科隆时,因拒绝了入侵匈奴人的强迫求婚,结果她和所有女人都被杀殉难。
与一般传统思路不同,画家没有直接去表现厄苏拉和其他女性最后殉难的戏剧性场景,而是描绘了她们登船回家的平静从容甚至带着喜悦心情的时刻,如果了解故事的背景,看到这个情景自然会联想到她们最后的壮烈和悲惨结局,前后生死对照,更会被画面中这么多鲜活生动人物的命运所触动和感叹,这就是画家的高妙之处,也就是这幅画比其它同题材作品更令人难忘的重要原因。
《圣罗马诺之战》(Battle of San Romano,1438-1440)是意大利画家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的最著名作品,纪念自己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军队在1432年的圣罗马诺战役中战胜锡亚纳国军队,中世纪的意大利分成了数个小国,经常争夺混战。这幅画描绘和重现了双方重装甲骑兵在圣罗马诺战役中激烈厮杀鏖战的场面,作为主要英雄形象,尤其醒目突出了中间戴红头巾骑白马的佛罗伦萨军队指挥官。保罗创作了三幅同样题材的作品,现在分别存放在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巴黎卢浮宫、以及佛罗伦萨的美术馆,也许哪天“三兄弟”可以重新团聚。
尼德兰伟大画家扬·凡·埃克(Jan van Eyck)的《阿尔诺芬妮夫妇像》(The Arnolfini Portrait,1434)描绘的是一对富裕意大利商人夫妻,这从屋里的摆设和身上的衣服可以看出来,在当时都比较奢华。背后墙上的镜子里显示出他们的背影,延长了视觉纵深,也表现出画家对细节的重视,比较逗的是镜子上面墙上的字据说是“杨·凡·艾克到此一游”的意思。好不容易才注意到脚下可爱的黑色小狗,旁边那是双高跟拖鞋吗?看着还挺时尚的。就是感觉这个男的脸色和眼睛有些阴冷,大概人家就长这样,不管怎么说,这画表现了两人携手和睦相爱的家庭氛围。
多说一句,尽管没有人过度解读妻子的身材臃肿,都认为是当时欧洲的典型服饰,可我怎么就是觉得她怀孕了呢,绿色衣服象征生命,表情温柔害羞,她的左手轻抚腹部也似乎表明了这一点,老公举起右手或许就是在对天发誓爱情或者祝福他们未来的生命和家庭,好吧,留给大家自己理解吧。
荷兰肖像画奇才维梅尔(Johannes Vermeer)的《站在琴前的年轻女子》(A Young Woman Standing at a Virginal,1670-1672),弹琴女子沉静文雅,后面墙上的爱神丘比特画像也隐喻出爱情的含义,从构图和技法都是典型的维米尔风格。我个人只是觉得与他的其他肖像画相比,如《持天平的女人》和《倒牛奶的女仆》等,虽然有室内和人物等共同特征,也许因为琴的位置,这位弹琴女士却是背对着光线,感觉脸部有些阴暗,还是更喜欢维梅尔画中朝向阳光的女性面容。
法国新古典主义名家安格尔《莫特希尔夫人》(Madame Moitessier,1856)。莫特希尔夫人是当时一位富裕法国银行家和商人的妻子,当别人介绍这笔生意时,安格尔开始不愿意接这活儿,但亲自见到莫特希尔夫人后,他决定精心尽力创作一幅最好的肖像画。
画中的莫特希尔夫人美丽优雅,雍容华丽,安格尔除了表现出她精致姣好的面容和娇嫩丰腴的肌肤,甚至脸上的粉红都进行了逼真的淡抹,对身上衣服图案和颜色也描绘的如照片般细腻精致,要知道做到这些并非一时之功,安格尔在这幅画上前后费时耗力了十二年,多次修改使之臻于完美,时间跨度这么大,不知道最后完成的这幅肖像到底是夫人的什么年龄。安格尔还有另一副同名肖像画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展览,其他描绘女性的传世名画如《大宫女》和《泉》等在卢浮宫和奥赛美术馆都可以欣赏到。
好一匹奔腾洒脱的骏马,似乎要从墙上跳跃出来,从远处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这是自学成才的英国画家乔治·斯塔布斯(George Stubbs)的代表作《Whistlejacket,1762》,也是马的名字,因为这真是一匹顶级阿拉伯良种赛马,当时属于英国的一位侯爵和首相。画中的骏马逼真传神,惟妙惟肖,充分显示了画家对马匹身体结构的研究和了解,以及细致生动的绘画技巧。
专长画马的斯塔布斯在当时的英国只能算是二流画家,直到二十世纪中叶,他的艺术终于迎来迟到百年的重视和欣赏,作品价格也一路翻高,国家美术馆收购这幅画花费了一千一百万英镑,那可是1997年,现在的价格无法估量,突发奇想不知当初徐悲鸿在欧洲学画时是否接触研究过斯塔布斯的作品和笔法。
英国风景画家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最喜欢和擅长写实家乡的田园景色,笔下倾注着深厚的感情,是真正接地气的艺术家。这幅《干草车》(Hay Wain,1821)就是最著名作品,一辆用来装载干草的木制马车正缓慢在小河中跋涉,左边是白墙红瓦的农舍(今天房子和小河依然存在),远方是正在田野草地上割草的农民,典型的英国乡村景色,在优美安静环境氛围中透漏出农家劳作的辛勤,这也是一种人类和自然相互依赖生存的和谐。
至于为什么马车在河中,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干旱炎热的夏天,马车在水里是为了让马匹凉快一下,并且湿润木头车轮能够减少磨损。这幅画完成后没有英国人要,却被法国人买走,后来又回到了英国,经过了一番折腾,现在成了英国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说起英国历史上的风景画家,还有一个更有名的特纳(J.M.W. Turner ,另外有一个威廉·特纳,也是英国风景画家,别搞混了),不同的是,康斯特布尔徜徉田园,而特纳喜欢放眼浩瀚的海洋,特别是狂风暴雨中顽强抗争的船和人。他尤其注重擅长使用光线,“光线就是色彩”。
英国国家美术馆这幅《被拖去解体的无畏号战舰》(The Fighting Temeraire,1839)描绘了这艘著名战舰的最后一段旅程,她是特拉法加海战的功臣,现在完成使命被拖走进行解体处理。在满天的落日余晖下,风帆驱动的大型老船被强有力的小蒸汽船牵引着在泰晤士河中走向最后终点,流露出时光不再、英雄迟暮的悲凉感慨,也昭示着新兴势力的出现和接替。古老荣耀随流消逝,年青力量破浪前行,大河东去,除旧纳新,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驶向新的光辉航程。
这幅作品曾被英国大众评为最受欢迎的绘画,英国已经宣布在2020年开始发行新图案的20元英镑,上面就是这幅画和特纳的自画像,现在和以前的20磅头像都是莎士比亚、《国富论》亚当·史密斯等划时代人物,特纳也应该是历史上首位印上英镑的画家,这是很高的荣誉,期待着不久在钞票上见到年轻英俊的特纳帅哥形象。
法国艺术大师莫奈的《度假村的浴者》(Bathers at La Grenouillère,1869)。这个度假村 La Grenouillère 是巴黎附近著名的休闲胜地,莫奈全家那时就住在度假村附近,拿破仑三世曾经光顾过度假村,莫奈和雷诺阿也都非常喜欢来,在这里可以进行洗浴、划船、餐饮等娱乐活动。在这幅画中,画家用直接简略的笔法和浓重鲜活的色彩勾画了波光、人影、绿叶、小舟,后人猜测这可能是为了绘制更大画作的样图,但那幅画即使有也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通过这张画来了解莫奈描绘和表达的度假村里面的活动场景。
相比较莫纳后期的巨大艺术成就,这幅画可以算是他的早期作品,尽管莫奈在1872年创作的《日出·印象》才正式开创和奠定了印象派体系,他也成为了印象派的旗手和代表,但在这幅几年前的画中已经开始看到了很多印象风格的影子。
法国后印象派著名画家保罗·塞尚的《浴女》(Bathers,1894-1905)。一群女子在野外林中洗浴,作者使用粗线条抽象笔法勾勒,不像法国画家弗朗索瓦·布歇描绘出浴女神的那样细腻妖娆性感,因为这幅画不是展示女人的身体和肌肤之美,而是在草木繁盛、蓝天白云的环境背景中,表现人类与大自然赤裸裸的亲近接触,强调天人和谐统一。塞尚绘制过一系列同类题材作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学院等处都可以看到。
一提起法国画家乔治·修拉,让人立马想起他独特的艺术风格,那就是他赖以成名的绝活点彩画技法,比如《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等名作,另外《安涅尔浴场》(Bathers at Asnières,1884)也是早期重要代表作。这个中文题目采用的是普遍译法,可能产生误解,因为安涅尔这个地方不是休假浴场,而是巴黎附近塞纳河边的一个工业区。这副画描写的一群人,应该就是附近工厂的工人,这可以从远处的工厂烟囱林立,有的还冒出黑烟意识到人物的身份背景。在炎热的夏天,强烈的日光下,这群工人利用休息时间或者节假日,在塞纳河中划船洗浴,或者在草地上晒太阳放松休闲,按照原意也可以译成绕口一点的《在安涅尔塞纳河洗浴的工人》。
这是修拉艺术生涯中的第一幅大型作品,画中每个人物的姿势动作都被先仔细考虑和设计过,先在样图上面勾画摆放调整,达到满意理想效果后,最后才在大图上完成。尽管色彩新鲜,光线明亮,但人物和风景的描绘笔法比较简洁平滑,属于“轻描淡写”,甚至感到有些复古早期文艺复兴绘画的韵味。严格说来,这幅画还算不上修拉拿手的点彩画,因为那时候修拉还没有正式发明定义这种技法,但从画面中可以看出类似点画的色彩特征,同时整体也呈现出新印象主义流派的风格。修拉开始把《安涅尔浴场》送到巴黎沙龙艺术展,但遭到了拒绝,只好进行独立展览,经过时间沉淀和检验,这幅画现在已成为了修拉的里程碑式作品。
最后荷兰艺术巨匠梵高的《向日葵》(Sunflowers)实在是太有名了,他前后共画过多幅《向日葵》,每个都有描绘和色彩的差别,各具特色与意境。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这幅创作于1888年,当时梵高来到了法国南部阿尔勒满怀希望设立一个画室,醉心于当地的灿烂阳光和优美景色,激发了创作的灵感。最初绘制这几幅《向日葵》是为了装饰画家伙伴高更的房间。梵高在画中抓住了十几朵向日葵生长的不同阶段状况,绽放或凋谢,表达着生命的活力和代谢。不仅向日葵,背景也洋溢充满了金色的阳光,甚至能感受到整个画面都在向外散发着温暖和煦的光芒,象征着当时梵高对艺术的理想和渴望,也许还含有期盼好友高更到来的深厚友情甚至某种感情。
不仅阿尔勒小城到处景色明媚,梵高的生命中也敞开注满了灿烂阳光。像正在盛开的向日葵,这段时期是梵高艺术创造和绘画生涯的巅峰,开始形成了自己成熟独特的艺术风格。尽管后来梵高和高更产生了分歧而分手,梵高甚至自伤,随后进入精神病院治疗恢复,直到最后终结自己的生命。
在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几个《向日葵》版本中,我还是最喜欢钟情英国国家美术馆这一幅,笔法灵动有力,色彩鲜艳饱满,尤其加上那金黄色的背景,给人心情灿烂明亮的感受,以及阳光蓬勃向上的启发,这幅画不愧为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一直陪伴你的 美术名师联盟
美术名师联盟
一直陪伴你的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