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面”是物体最基本的明暗关系,物体受光的范围不同直接导致了黑、白、灰的、变化,受光部位为“白”,背光部位为“黑”,侧面受光部位即“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物体结构的变化会增加黑、白、灰的层次丰富性。五大调子包括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暗部和反光。其中明暗交界线是受光和背光的转折线,是色度中最深的部分。明暗交界线和轮廓线是形体表现上的两条生命线。暗部要比明暗交界线稍亮一些,在表现中要透气,在暗部里,离明暗交界线较远的部分会有一些反光,在表现中注意不要过亮,灰部与暗部要保持一定的对比,不要太相近。
高光是体现物体质感的重要因素。
分析高光时我们主要还是从高光的形、色、高度、技法入手。
物体的质感是决定高光“形”的主要因素。表面光滑的物体高光一般形状较清晰,表面粗糙的高光一般较含糊。高光的“色”主要受光源色相的控制,一般不用纯白点高光(有时物体高光非常强烈,可以用纯白体现)。
如果光源是暖色,加一点点暖色。高光的亮度受物体质感的制约,同时还受到画面前后空间的限制,质地细腻光滑且在画面上空间靠前的物体高光的亮度则强,质地粗糙且在画面上空间靠后的物体高光的亮度则弱。对于画高光的技法,我个人总结了三个字:快、准、狠。而且用色要干,这样容易控制明度和用笔,下笔了就别犹豫。
「陶罐、不锈钢、杂物的刻画」
陶类制品和瓷类物品,罐子口的虚实关系与光源和弧度有很大的联系,比如罐口前面两处较实的地方离光源近,与罐口内壁或外壁的明暗对比都很强烈。虚实对比包括了明度上的对比,只不过更需要考虑到整体的因素。
在刻画不锈钢物体时要注意其周边的物体,这是不锈钢的属性之一,不锈钢物体具有强烈的高光和反光,但是反光的明度不会盖过高光的明度。
其次,将明暗关系细化,注意其层次变化与物体的转折,完成辅色,加强明暗关系对比。
「玻璃、塑料制品的刻画」
玻璃器皿的物体经常以酒瓶、玻璃杯等形式出现,这类物体透明度较高,在刻画时要整体入手,必须考虑到其背景处颜色的表现。这类物体一般边缘相对较重,中间偏亮灰,在塑造时应变化微妙,反光及高光部位较为强烈。
因为玻璃有较强的透光性,所以光线会穿过玻璃,在其直身方向的阴影上,会出现反常的亮光。如果穿过的玻璃制品装有透明液体或者玻璃本色有色时,光线透过玻璃直射的地方,就会产生有色彩倾向的亮光。
塑料制品质地光滑,是由不同材质制成的,材质不同,应用也不同。但是比玻璃更粗糙,所以有着明显的高光但反光稍弱。
塑料制品从透明度上可以分为透明塑料制品和不透明塑料制品。
构图的类型有哪些:
构图的类型有很多。在考试及平常训练中大致分为横构图和竖构图,具体到画面中经常用到的有“S”形构图、“C”形构图、“L”形构图、正三角形构图,倒三角形构图、梯形构图、对角线构图、圆形构图等。其中三角形构图、“C”形构图和“S”形构图比较常用。
构图的因素:
第一、在构图时应当保持画面的平衡感。这种平衡感应该是满足人视觉上的审美规律,而不是单纯的对称和平均,否则会使画面缺少变化,丧失美感。所以需要在画面中注意物体的摆放,应该是错落有致、有张有弛、有聚有散,使画面看上去和谐自然、富有韵律。
第二、在构图时,应同时考虑颜色以及其黑白灰关系在画面上的分布。这种分布应该是各个颜色在一个整体色调与其黑白灰关系下产生的相互衬托、相互对比的构成形式。所以注意冷暖、明暗、深浅在构图中的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在构图时要注意形与形之间的对比关系。物体的大小、粗细、高矮、方圆等关系也会直接影响到构图上的形式美。
黑白灰的定义
色彩中的黑、白、灰亦是素描中的明暗调子,是表现画面空间与塑造形体的重要手段。对于明暗的理解有很多种方法,有抽象明暗、形体明暗、结构明暗等。抽象明暗是以明暗调子为主体的表现手段,追求明暗调子美的画法;形体明暗是以形体为基础,明暗调子随着形体的起伏而发生深浅的变化;结构明暗是根据物体的内在结构去分布明暗调子的关系。
明暗调子本身的层次是很丰富的,所以无论是抽象明暗、形体明暗或结构明暗,都通过丰富的明暗层次来表现。明暗层次简单归纳为三部分:亮部层次、灰部层次和暗部层次。在亮部层次里又分为高光、亮面、亮灰面和亮暗面;在灰部层次里分为灰亮面、灰面和灰暗面;在暗部层次里分为暗灰面、暗面、反光面和高反光面。
理解色调
色调是指一组静物中的物体色彩所构成的总的色彩倾向。在写生训练中,有时我们注视局部几个对象,感到色调的倾向不是很明显,这时我们应当采取整体观察和归类定位的方法,来抓住一组物体的基本色调。例如:我们首先可以观察一下,在衬布与物体中,哪种色彩占的比例大,衬布的色彩倾向与主要静物的色彩是协调还是对比的关系。如果衬布与主要静物的色彩属同类色系的范围,那么就基本决定了这组静物的色调倾向,占据画面主要位置大面积的衬布颜色就构成了该画面的主要色调。静物的摆布与组织通常是在以大面积的具有某一色彩倾向的衬布基础上,或某以物体占据主控位置的基础上,配以一些具有其他色彩的小面积的衬布,以此与主要物体产生对比关系,从而活跃画面。
在对一组静物的色块分布和比例构成上有了初步的感受和比较之后,为了明确色调的具体定位,我们应当学会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辨别其特点:从明度上来分,有亮色调(或称高调)、暗色调;从色性上来分,有冷色调、暖色调和中性色调;从色相上来分,有褐调子、紫调子、黄灰调子等。这些都是该组静物中色彩的总体倾向所构成的色调。我们应在写生中牢牢地把握并记住静物的色调,并将其贯穿于写生的始终。
色彩关系整体色调的统一,实际上是画面色彩的谐调问题。谐调能给人们以和谐统一的感受,是人们对于色彩的基本审美要求。
怎样理解透视的重要性
透视是在构图中体现空间感的重要依据。在画面中没有准确的透视就不能产生准确的空间关系,从而形体也没有办法在空间内塑造准确。所以,准确的透视关系不仅能给画面带来平衡感,而且在绘画过程中也能够让你得心应手。选择透视大的角度来构图,空间感会更强。用正常的角度来构图也要注意物体前后左右间的透视关系,要让观者感到是从一个视点上看过去的。透视的准确性也是画准物体形的基本要求。
步骤一:仔细观察照片,可以先眯着眼睛去寻找模糊状态下的画面大色调,比如这张画是以蓝色为主的色调,黄灰涩是辅助色,画面呈冷调子。除此之外要归纳出大的构图形式,以上下、左右多方位来检查空间的平衡感,确定物体位置。
步骤二:如图2所示,主要用长短结合的直线来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并找出桌面、背景和衬布的三大面,在主体物附近找出主要的投影。
步骤三:如图3所示,先铺出面积较大的色块,比如背景、桌面和蓝布这三大块,然后再铺出罐子以及水果的固有色,需考虑物体固有色和画面色调的联系。
步骤四:如图4所示,这一步的重点是区分出物体的亮部和暗部,同时画出投影以及罐子的反光面,调色时要与物体周边的环境色联系起来。
步骤五:如图5所示,对物体进行深入刻画,丰富物体明暗交界处的中间层次,还需要考虑物体之间的主次关系,主要物体需具体刻画,次要物体则要概括。
版权归原作者,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把时间交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