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总理家风,行育人初心”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在北京城市学院顺利举办

北京城市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扬总理家风,行育人初心”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在北京城市学院顺利举办

北京城市学院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讴歌党的辉煌历程和丰功伟绩,深入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发扬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党员干部和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中共顺义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共顺义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总支、中共北京城市学院委员会于6月9日下午在顺义校区联合开展学习活动,邀请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建同志作“扬总理家风,行育人初心”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

北京城市学院

顺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车克欣,副主任吴建国、张尚强,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朱新生及机关干部代表,杨镇党委书记李莉,党委副书记、镇长何长华,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代表,北京城市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及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学习。

北京城市学院

报告会上,周秉建同志围绕周恩来总理家风故事这一主线,深情追忆了周总理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的点滴细节,亲切讲述了周总理对自己、对家人、对亲属的严格要求,以及周总理对她言传身教的感人故事,言语质朴,娓娓道来。通过她的温情分享,周总理严谨的家风、崇高的品德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在场**和师生倍受感染、深受感动。

她表示,周总理严于律己、公私分明,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本色;周总理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要求家人摒弃一切特权意识、特权思想、特权行为,并用一生的实际行动为家人作出表率。她强调,“西花厅的家规不是写在纸上的,周总理的家风是体现在生活中一件件真实的事情里”,“周总理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弘扬。”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在主持会议时引用纪录片《百年恩来》的主题曲《你是这样的人》表达了学校师生对周恩来总理的敬仰之情:“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他强调,通过这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的集体学习,我们重温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无限忠诚的政治品格、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于广大师生传承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红色基因,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表示,北京城市学院将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办学”的宗旨,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学习资料·周总理的故事

北京城市学院

“衣”的故事

北京城市学院

周总理曾对秘书说:“我参加活动多,仪容是否整洁,国内国外都注意;给你们提个要求,我的衣服一定要能表现出中国人的脸孔。”那时,北京裁缝手艺最好的大约就是“红都”了。周总理来到“红都”,有关服务人员都知道总理的衣装关系中国人的形象,将各种高级衣料向总理介绍:“为满足出国人员需要,我们进口了一些英国呢料和澳大利亚毛料;各型各色比较齐全……”总理摇摇头:“不要进口的,要国产的。”服务员马上理解,向总理详细介绍国产衣料。周总理首先选了上海产的法蓝绒,又选了青色粗呢毛料各做一身中山服,接见外宾和参加重要活动都是穿这件青色粗呢毛料中山服;接着又选了蓝昧叽布做一套夹衣;又选了普通的斜纹布、平纹布作夏装;做内衣都是选择普通白市布。

从莫斯科到阿尔及尔,从日内瓦到雅加达,许多国家的服务员都知道周总理有个皮箱子,警卫人员看守很严,有的服务员悄悄问:“你们援助我们的钱都锁在那个箱子里面吧?”这其实是总理的行李箱,里边装有他的生活用品。有件睡衣,周总理进城时就穿着,早磨光了绒毛。由于总理睡前有办公习惯,背部着床多,所以那里首先磨薄磨破。先破小洞,秘书动手补,渐渐磨成大洞,补不胜补,就将整个后背换掉,破了再补,补丁摞补丁,一直穿到去世也舍不得买新的。

“食”的故事

北京城市学院

周总理喜欢吃大烩菜,特别是天冷时,白菜、豆腐、粉条,用肉汤一炖,别提吃得多香。总理经常点名的还有小米粥、玉米面窝头和高粱米饭,每星期—必要吃两顿粗粮,每年还要请那些在延安生活过的工作人员到家里来喝一次菜粥,小米粥里放点菜叶放点盐,每人都能喝好几碗,喝得心里潮起浪涌,喝得两眼湿漉漉。

三年困难时期,总理有一天抽闲下厨,自己动手做饭招待几位加班的同志,烧豆腐是他的一个拿手菜。总理抓着油瓶往锅里倒油。他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倾斜油瓶,油还没滴出来时就几次抬高瓶口,好不容易才滴出几滴油进锅,看看锅底,又看看油瓶,再小心翼翼地滴出两滴油,就收起了油瓶子。他掀起眼皮望望围观的“群众”,笑着耸一下肩,自我解释说:“放那么多油干吗,现在这么困难。油放少点,钱油熬豆腐嘛,这是老话了,民间都懂。”豆腐做好了,烧豆腐成了熬豆腐,不过味道更嫩更鲜。

“住”的故事

北京城市学院

总理选住所的时候,对中南海的建筑情况已经很了解,将条件好的住处留给其他领导人,自己住西花厅。西花厅,名字不错,条件却不好,刚进前院就能听到一阵隆隆的马达声,脚下鲜明地感觉出地颤,夜静时连车轮驶过的沙沙声都可以清楚地听到。秘书们都觉得太吵,劝他别住这里,周总理却说:“我住下吵,别人住下就不吵了?”于是搬到了这里。这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式的建筑,两面临街,隔一道墙就是大马路,用总理的话讲,随时可以听到市声,感觉上离人民群众近些。那年代没有壁纸,墙壁虽然喷了浆,由于泛潮,不到两年就都变灰暗。秘书们多次提议翻修,他总是说:“我们经济还困难,又在抗美援朝,怎么能为我花这个钱?你们想都不该这么想!”总理在这样的条件下办公,落下个腿疼的毛病。后来,秘书以保护古建筑的理由再次让周恩来修缮住所,他才答应:“有道理,可以搞一下。但一定要自费,不准花公家的钱。这里现在是我住么。”但费用远超他和妻子的工资积蓄,于是搁置。周总理在那里住到病重入医院,院子房屋都不曾大修过。

“行”的故事

北京城市学院

周总理不会走慢步,跟人散步也像抢时间赶急事,他办公疲劳起身绕办公桌走几圈时,也是快步带起一阵风,扇动桌上文件能飘起纸页。很多工作人员都比他年轻20岁左右,却走不过他,时时要小跑几步才能跟上。总理忙迫而匆匆地快步,与他的少睡一点,再少睡一点,无疑都是在抢时间,抠时间;多争取一点工作,再多争取一点。但他坐车时,当路上行人车辆多时,总会关照司机慢;天下雨下雪,地上积水结冰,总理会关照司机慢。雨小了,马路上积了不少水,总理不肯仰靠坐椅,而是前倾着身体,双手扶着前排椅背,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街上的倩况。马路两边不但流动着雨水,也流动着自行车和行人。总理一边观察一边不停地念念有词:“慢点,再慢点,不要溅水,别溅水……小心,小心有水溅了人……”

有一次,总理外出,车开到府右街时,一个女孩子骑自行车猛地从临街胡同里冲出来,撞到总理的车上。女孩子是自己撞到汽车上,当时总理的车已急刹住,所以女孩子没受什么伤。但是细心的总理发现女孩子衣服挂破一块,马上叫警卫去买件新衣服给那个女孩子送去了。总理就是这么细心,时刻想着别人。

(文字资料来源:权延赤《走下圣坛的周恩来》,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北京城市学院举行党史题材电影《青春之骏》全国高校首映式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下基层启动仪式

北京城市学院开展“追忆革命先烈,传承革命遗志”清明祭扫活动

北京城市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大会暨2021年教职工大会

文字:部分来源于权延赤《走下圣坛的周恩来》

图片:刘洋 部分来源于网络

视频:刘宇

编辑:高尚

版权声明:原创不易,请各位小主转载时标明来源

北京城市学院官微

投稿邮箱:bcuguanwei@bcu.edu.cn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北京城市学院官微”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北京城市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北京城市学院-“扬总理家风,行育人初心”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在北京城市学院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