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佳日语专业2017级
官媒工作
李梦佳入学时于2017年9月7日拍摄于国关南门
“不会又让我主编一期官微推送了吧?!要我采访自己嘛?哈哈哈!”这是外语学院2017级日语系李梦佳,接到我校官微采访邀请时的第一反应。她在完成毕业季宣传报道的工作后,将与同级的新闻中心学生团队成员迎来自己的毕业典礼。
“在党宣学生团队这边工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9年。”用手轻点着贴在办公室墙上的校报、设计稿,她说道:“潜意识里觉得刚完成一件事,又立即开始下一件事,是常态。大家压力大、有抱怨、有曲折,但总体上很拼很冲。终归,我们走过来了。”
“跨年钟声敲响,我们激动地各自守在电脑前,等候一声‘可以了,发吧’的指令,那一刻就知道这一年不平凡。”回顾2019,她作为团队一员,见证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团(师生宣讲团)筹备到成立的点点滴滴。从宣讲团赴北京八中京西附属小学宣讲活动,到面向2019级新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会场,从“2019-2021国际关系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官方报道团队,到“寻访龙潭三杰的足迹”市级优秀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她的身影从未缺席。“很遗憾2019年下半年因为出国交换留学,未能亲眼见证国际关系学院建校70周年庆祝活动的现场,尽管如此,当时只要一根网线,我就能漂洋过海,来到工作现场!”这一幕幕,刻印着团队和她前行的寸寸坐标。
独立人格
“随波而不逐流”,社会、校园的各种变化她“声声入耳”、以期不落后,但自己所秉承的,从不轻易改变,有所持;她坦言自己性格内向,而与其相交许久的老师、同学则评价她“内敛而不木讷、有灵气而秀外慧中。”无论是写作时字里行间的清澈、沉浸兴趣爱好时的专注,还是协调推进任务时的透亮、面对重大抉择时的坦然。
大四取得保研资格后,她积极参与了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保研资格测试,最终她选择了心目中心仪已久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口译专业。
她报考国关时,第一志愿填报的是文传,后来进入了日语系。初学日语时,李梦佳并没有找到“非常喜欢”的感觉,一切只是按部就班、不疾不徐。直到18年通过导师参加了“中日建交40周年交流活动”之后,体会到语言不仅仅是枯燥的“背单词、学语法”,也还可以成为促进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沟通,这种感觉很奇妙,让她觉得学习语言可以很好做到学以致用。
陈弘毅 法语专业2017级
陈弘毅同学曾获得国际关系学院2018-2019学年度国家奖学金、2018年度校级三好学生称号,是法语系史上首个获得公派赴法国留学资格的本科学生。2021年4月,以总分第6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英语笔译专业正式录取为专硕研究生。
对于外语学习,陈弘毅有着独到的看法和深刻的体悟。“外语并不仅仅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它更是一个用来理解异质文化的窗口。学习外语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令我们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在校期间,他曾多次参与语言类的比赛,成绩斐然。代表国关参加首都高校法语演讲风采大赛的经历更是锻炼了他的胆量、心态和表达能力,也让他学会了不骄不躁。他认为,在坚持与自律之外,学习语言不能怕犯错。因为每一个犯下的错误,都会在未来成为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从小没有跳过舞的陈弘毅在大一第一次接触了舞蹈,并意外地发现了自己在乐感与协调性方面的优势。从一开始怀揣“试一试”的心态,到后来成为国标舞队和街舞队的一员,陈弘毅认为脚踏实地总会有所得。队里愉快融洽的氛围,也让他在收获友情的同时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陈弘毅在图卢兹政治学院度过了难忘的一年时光。学习环境的变化让他经历了一段阵痛期。法国的课堂没有教材,学生需要全程打字记录教授的口述作为笔记,而对于法语键盘的不熟悉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好在有当地同学的帮忙,让他渐渐适应了法国的教学节奏。对于地理、法律、历史等科目的修习虽然困难重重,但终究让他受益良多。此外,他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在欧洲游历,体验各国民俗,既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陈弘毅即将奔赴未名湖畔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回首坡上村四年,陈弘毅用这样十六个字来总结:“硕果累累,不负韶华;脚踏实地,不忘初心。”他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并在为人处世中一点一滴成长:“母校每每在重要节点给我帮助,给予我机会,我心中只有感谢。”
李俐瑶法语专业2017级
李俐瑶同学曾获得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标兵、第十届校级“学风建设形象大使”等称号。曾任国际关系学院法语工作坊主席,颐和园中英文双语志愿讲解员。2020年10月,通过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学校的保研复试,最终毕业去向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法语法律方向)。
李俐瑶在国关的四年里,从零基础学习法语开始,以保研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律法语方向的研究生结束。
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她明白自己的优势在于拥有语言的工具。于是平日里认真打好基础,在保研时以语言为跳板,选择了学习的新方向。法语专业的她,除法律法语方向外,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也获得了三个英语方向的保研复试资格。而在面试的过程中,见过诸多英语同样出色的同学后,她更加明确了自己具备法语能力这一优势,不想丢弃法语,加之自己“更喜欢安静做事”的性格,最终选择法律法语方向。
学习之余,她这四年间的课余生活同样精彩纷呈。在颐和园导游队,她作为双语导游向国内外游客进行讲解,也在和游客的互动中逐渐放开自己。在法语工作坊,她从部员做到主席,应对琐碎的工作,也获得更多途径来学习了解法语。而在子衿舞蹈团,她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训练、演出、做宣传,留下无比美好的青春记忆。
“国关虽小,却充满了人性化。”将与母校作别,她回忆起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日子,满怀感激。她说:“国关尽它所能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学生跳向更远的地方,看到更美的风景。”时光荏苒,如今,她也将去迎接下一程的美景。
谢灵兰日语专业2017级
谢灵兰同学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标兵、第十一届校级“学风建设形象大使”,曾任日语系法语系学生联合党支部组织委员、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团总支副书记、日语系1702班团支书。已保研至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国际新闻传播方向。
从日语转到新闻传播,谢灵兰直到去年9月才做出了这个决定。她说,“最后能进入中传也是挺幸运的”。在此之前,她尝试着投了很多日语方面的专业,也参加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口译夏令营的面试,但结果都不是很令人满意。后来她决定换个思路,她和新传的缘分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保研的过程中,除了疫情带来的外界干扰,心理上的挑战对谢灵兰来说也是个难题。漫长的等待和因为能力不足所带来的遗憾都让她倍感失落,但她并没有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选择不断尝试。她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特别能排解压力的人。大二大三的时候,她会因为学生工作和学业的双重压力而心情低落甚至失眠。这时,“半月计划表”就是她最常用的应对方法。“我会把半个月内必须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每天照着计划表一件一件去完成,这样可以减轻一定的焦虑。”
大学四年,谢灵兰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志愿时长累计超过300小时。其中,她最难忘的还是参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志愿工作的那段经历。“那次去到了国家会议中心。国家级会议那种震撼的场面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谈到那次经历,谢灵兰的描述十分生动,“我在失物招领处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但还是会遇到不同国家的人来询问各种问题。我记得当时有人来问我借充电宝和充电线,碰巧我有随身携带,我就借给他了。当你的一个举动帮助他人解决了一个难题的时候,这种小小的成就感也是非常快乐的。”通过参与这些志愿活动,谢灵兰的心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磨炼,为人处事变得愈发沉稳。
即将毕业的她,最不舍的是大一大二时的食堂和大四下学期这段可以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时光。“我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去过每一天,沉浸式地体验校园生活。”她也想对还在努力的师弟师妹们说,“有一段时间的迷茫很正常,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尝试,也许在探索的过程中你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朱强日语专业2017级
朱强,已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录取。曾任第五届外语学院生活部部长。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两次获得上海市级奖项,以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团队O奖。
回顾自己的四年的学习生活,朱强觉得可以用“从绝望到希望”来形容。初入日语系,偏向理工科的朱强无法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他的兴趣在数学而不在语言上,他也曾感到迷茫。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感受到了学习一门新语言的成就感,自己的学习逐渐走上正轨,同时他也决定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梦想。
大学期间,朱强参加了许多数学竞赛,丰富的竞赛经历和竞赛成果也为他后来一帆风顺的考研之路保驾护航。朱强戏称数学竞赛为他的“老本行”:从高中开始,他便参加过数学竞赛,到了大学,他有许多的搭档与他分享竞赛信息。2017年初入校园,朱强便参加了一次大学生数学竞赛并获奖,以一名非理工科生的身份打败了众多竞争者,这让他看到了未来竞赛路上的曙光。之后,他在2019年参加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大赛并获得了团队O奖,他在团队中主要负责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建模。在团队带头人的领导下,他感觉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曾与北大数学学院的学神韦东奕有过一面之缘。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朱强如是说。在经历了一番抉择和取舍后,朱强放弃了竞争更为激烈的第一选择院校,而选择考研中科大,之后,他的考研之路一帆风顺。最终他以初试第四、复试第三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工程专业。“我自学数学的战线拉得很长。”数学是朱强的强项,他选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训练,希望凭借数学分数拉开差距。在考研期间,朱强的学习生活安排十分规律,每天按规定的时间往返寝室与教室。他有着自己特定的生活节奏,张弛有度。对于生活健康,朱强嘱咐学弟学妹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多多锻炼,他说,只有学习和好身体并行,才能更好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找准方向,给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从大一时选择追逐梦想,到大四时坚定考研的信心,朱强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也很坚定。如今,他仍在钻研他的“老本行”,考研于他不过是追梦道路上的一块试金石。
李如皓文化与传播系17级
李如皓同学曾获2017-2018学年和2018-2019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首都高校大学生世园知识竞赛北京市第二名。在校期间,系内平均成绩排名第一,GPA排名第二。毕业去向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将主要精力专注于学习的同时,李如皓在国关也乐意去探索各种新奇的事物,参与各种活动。他参加过主题演讲比赛,也曾作为院系代表队的一员,参加模拟博鳌亚洲论坛活动。而参加活动这件事情本身,就如同一次对未来的彩排。在众人面前能够做到从容自信、毫不怯场,是他在各项活动中的额外收获。
李如皓曾经入围参与了一项在香港举行的与金融相关的实习项目。尽管已经提前了解了一些相关背景知识,但他在那次经历中依然体会到了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如果真的想在一个领域有所作为,需要耐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去学,不要低估你将面临的各种困难,也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香港之行也让李如皓有机会观察到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步履匆匆,人潮汹涌。“世间的万物都在悠闲中过日子,只有人类为生活而工作着。”
对于李如皓来说,所有的事其实都是为了“生活””,包括学习和体育锻炼。“从小到大都会有人、有书、有各种事物教你怎么赢,仿佛我们都是为了赢。但是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怎么输,输了之后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比赛,如何面对这个世界。”体育比赛教会了李如皓如何坦然地接受输赢的结果,体会失落或是兴奋。比赛如此,生活也如此。
倘若度量光阴,二十四小时是一天,十二个月是一年,属于坡上村的时光刻度则是四年。成长与改变有时候需要很久很久,有时候却只要一瞬间。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之上,李如皓这样总结道: “有一些事情我做到了,我很高兴;有一些事情没做到,我也会继续努力。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邓家宜 研究生
图中中间为邓家宜
在国关读研的两年,邓家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周二或周五导师召开的组会。这些组会使他接触到很多,包括最前沿的知识和导师的教诲,这对他的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都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最终去往外交学院读博深造。
经过两年的学习,他初步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研究者、如何更加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工作生活的应用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处理任务的能力也有所提升。邓家宜回忆说,两年的学习生涯、多次参加组会的经历、写稿投稿的过程和实习经验加深了他对专业和学术的认识和理解,也给了他许多结识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的机会,从而使他对自己的认知更为明晰。这些经历对他选择读博并最终考上博士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坚定地说:“我永远相信人在三十岁之前是有无限可能性的,站得更高就会看得更远,所以我们应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多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中青年时期步入社会后更有自信和底气,很多问题也会随之迎刃而解。”
对他来说,读博一方面意味着学术能力的提升,有更多机会取得学术上的突破,认识更多学术能力更强的人。另一方面也会优化他的思维方式,提高他在宏观和微观上的分析能力,对将来的就业和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
如今,他最大的憧憬就是顺利举办毕业典礼,和大家正式告别,也和研究生阶段正式告别。他希望以后能遇到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也希望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顺利发表论文,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完成人生各个阶段的任务,在自己规划的路上有序前行。
他想对学弟学妹说,如果打算读博,需要在充分了解和考虑之后做出选择,也要做好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打算。近来,留学规模收紧,国内研究生数量增加,升学难度也在随之增加。如果已经认定读博,要多联系专业领域的教师和同学,多学习、思考,积累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注重英语水平的提升,保证以足够的能力和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接下来的考验。
他告诉我们,人生处处是路,我们的目的地可以不止一个,通往目的地的路也不止一条,要走康庄大道,不要走独木桥。人生不会因为一时的失意就变得灰暗,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功就变的辉煌,我们要以发展的态度来看待我们的生活。
刘文博研究生
两年在国关的硕士研究生生活,刘文博获得了全方位的改变与提升。他在读研期间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先后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通过跑步实现了“减肥20斤”的小目标;也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能力。
他认为在面对求职考验时,无论应聘什么工作,一份漂亮的成绩单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为他去往新华社就职打下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学习态度、科研成果是检验一个学生是否合适的重要标准。学习之外,实习实践、体育锻炼亦是不可或缺的。他认为,能够得到一份优秀的工作机会,离不开他在校团委做助管,在百度公司、网易公司实习的经历。他说:“社会实践和体育锻炼会帮助我们振奋精神,增添我们步入社会时的底气。”“好的”工作自然是很多人竞争的目标,其中不乏名校毕业、专业素质过硬的杰出人才。他回忆说,自己早上五点半起床去跑六公里,为学习和工作腾出了很多时间。也正是这份自律,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去与更优秀的人交流、竞争。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完全由运气主导的。
毕业季到了,刘文博想对未来毕业的师弟师妹说:首先要去见识和接触。无论将来的选择是什么,“内卷”都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只有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去应对,开动新闻领域常说的“四力”——眼力、脑力、笔力和脚力,才能避免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躺不起”。第二是要有一个积极坚定的心态。因为无论读博还是求职,“欲有所成者必遇难事”。如果遇到一个困难就变得自卑自艾,那么下一个机会也不会降临在他们手中。只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并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总会有所得、有所获。对于刘文博来说,他对科研成果、体育锻炼和求知欲的坚持使他十分受益。最后是要时刻保持专业意识。这里的“专业”是指不仅自己的综合素质要足够全面,对信息的搜集和解读也要充分。要尽量去接触权威消息,与目标领域有话语权的人对话,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平台,获取一手的经验教育,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都是大有裨益的。
即将步入新华社总社总编室的工作岗位,刘文博希望带着所有关于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无论是本科时期的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三等奖、学院学生会主席,还是国关硕研期间的有机会读博最终放弃、更加丰富充实的实习实践和个人成长……通通将它们化作一种“奋斗惯性”,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牢记母校和恩师的培育,永不止步、毅勇前行。
责编l张睿涵林馨怡 程元炀
文编 l李雨璠 章一琛孙睿孜 孙美茜徐海荣 张少乾
后期 | 孙美茜 徐海荣李雨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