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使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共同职责。长期以来,人民大学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着力点,积极推进与各中学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
2021秋季学期开学一周之际,人大附中同学们的课表上出现了一门新课程“明德人文导学”。
这门课程由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联合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国学院与人大附中合作开设,由来自人文四院的十几位大学教师共同讲授。为期12周的课程,通过某一个切入点,分别从经典、前沿、历史、现实、理论、实践等层面展开讲解,帮助同学们了解大学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领域和发展前景,拓展研究视野,涵养学术兴趣,培养学科思维。
文学|品读经典,含英咀华
正如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所说,“语文学习关乎一生”,“学习本国语言与文学,应该是很美妙的享受”。文学经典是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淘洗而成的,那些能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
文学方面的三次课程将以古典诗歌、现代小说和散文为例,以研究性的视角和学科前沿的动态眼光,重新打开那些已为大家熟知但仍需沉浸醲郁、含英咀华的文本空间。
主讲教师:
徐楠,文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有关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诗歌的教学与研究。
宋声泉,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
历史学|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
历史学三讲,内容包括《历史学是什么》《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考古学》《幻灭的“例外论”:我们为什么需要世界史》,带你了解:历史学,是智者的学问,是有温度的学问,是有用的学问,是有趣的学问;考古学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它不等于探险、收藏与盗墓,而是对人类出现以来的全部人类历史的探索;当我们真正进入世界史的学习后,会发现那将是打破既有思维范式的契机,是思考人类与世界深层历史的必经之途,也是走出层出不穷的狭窄例外论的一扇大门。
主讲教师:
姜萌,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李梅田,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时期考古、美术考古等。
侯深,历史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杰出学者,美国堪萨斯大学美国史博士。
哲学|带你思考“第一问题”
哲学三讲邀请每一个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心灵参与其中,思考“第一问题”。
《哲学是一个动词》一讲,带你了解哲学的本质,它帮助我们逐渐“打开”既定的思维模式,“看清”事物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理解”宇宙之浩渺和人性之复杂;《契约与游戏:理解政治与社会》一讲,带你思考何为政治、政治何为、一个社会可不可以没有政治生活;《为什么劝学?中国哲学的提问与反思》一讲,带你探寻古代先贤是出于什么样的关切而有了《劝学》的论说、《劝学》如何与自我认识相关,又如何形塑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
主讲教师:
周濂,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先后担任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哈佛燕京访问学者。
田洁,哲学院副教授。先后执教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领域包括行动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
李记芬,哲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典哲学,中西比较哲学和宋明理学。
国学|走向大一统
以“走向大一统”为专题,包括《从附庸到帝国:秦朝崛起的考古学考察》《书同文:秦朝文字政策的语言文字学考察》《焚书坑儒:秦朝文化政策的文献学考察》三讲。从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文献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分析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尝试讨论:秦发展壮大的道路到底如何?原因何在?“书同文”意欲指称何种国家行为?其内涵和效果如何?“焚书”的范围有多大?为何焚书?是否造成“六经残缺”?坑儒是否是历史事实?秦朝对儒家是否采取截然排斥的态度?
主讲教师:
张明东,国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商周史与商周考古。
华建光,国学院副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张齐明,国学院副教授。
陈伟文,国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典文献学、四库提要研究。
吴洋,国学院副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曾任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先秦两汉文学、《诗经》学。
来源: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编辑:明德书院媒体工作室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