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正值我国第37个教师节,我校谭天伟校长做客央视《百家讲坛》“我们的大学”特别节目,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一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文博教授,回望北京化工大学建校63年以来的峥嵘岁月,讲述代代北化人的情怀与担当。
同时,学校相关平台同期
也对节目进行了转播
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
今天,我们再“刷”一遍
★谭天伟校长★
三个化学反应阐释北化的大学之道
他在讲述中提到,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一所与新中国成长相伴的大学,从建校初期的北京化工学院,到1994年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始终以“化工”为名。节目中,他用三个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聚合、催化,来阐释北化的大学之道。
燃烧:火红年代,精诚奉献
“燃”起民族化学工业崛起的“星火”
1958年7月14日,邓小平同志亲自签发文件,同意由化学工业部筹建北京化工学院。同年9月15日,北京化工学院正式建成开学。经历过“百日建校”的北化前辈们用自己的亲身言行,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你们要好好干,拼命干,要给这所大学带来一种精神。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大楼,但绝对不能没有精神。”谭天伟校长在节目中引用我校创建人之一赵君陶先生的话,勉励全体北化人继续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同时,他还讲述了我校老教授周亨近先生为了严守军工保密规定,亲手烧掉了凝聚自己多年心血的《高能燃料工艺学》教材,没有为自己留下任何一页底稿的事迹。
聚合:天工开物,教化育人
“聚”天下英才而育之
聚合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应,可以把众多的单体“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超强性能的新物质。谭天伟校长认为,北京化工大学的发展历程似乎也是这样,坚持聚天下英才而育之,把人才凝聚在一起,并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特殊性能的“聚合物”。
北化是一个聚人才、育人才、出人才的地方。谭校长分享了我校左景伊教授和左禹教授父子两代人扎根北化,为我国的腐蚀与防护研究接续钻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北化人低调、务实,而又认真的精神品格。同时,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要先学做人,再静下心来做学术。而最让他高兴的,不是做出了多少科研成果,而是又为国家培养出了多少栋梁之才。
节目中,他向观众介绍了学校玉屏山脚下的“化育百草园”和“天工润泽园”,以及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结合,把劳动精神养成、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训练贯穿到立德树人全过程的生动实践。
催化:我们骄傲,母校之光
“催”化学校师生与伟大时代的反应
谭校长认为,大学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对个人的成长而言具有“催化剂”的作用,可以为人生的成长蜕变提供一定的“活化能”,使其沿着正向的、积极的方向发展,让每个走进这里的人脱胎换骨,真正变成具有专业素质,同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谭校长以黄毓礼教授团队通过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最终实现染印法彩色电影胶片国产化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北化人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始终坚持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
绿色化工、美丽化工
他指出,进入新时代,北化作为化工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之一,有责任和义务去推动“绿色化工”理念深入人心,为“绿色化工”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学校的科研也一直围绕着“如何让化工更‘美丽’”这个命题展开,学校的一些科研成果已经在美丽的昌平校区成功应用。未来,学校也将继续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下功夫,推动北京化工大学“十四五”时期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我校筹建者之一赵君陶先生曾说:“我们要建的不是房子,而是一所有好风气、好精神的大学。”如今,我们艰苦创业高楼已起,自信昂扬精神已立,代代北化人接续传承着“立德树人”的大学之道、“教化育人”的大学之道、“科研报国”的大学之道、“服务人民”的大学之道,将继续创一流之学问,接力培优等之人才。
讲述最后,谭天伟校长寄语青年朋友:“我衷心地希望你们能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做到有风骨和气韵、有胸襟和情怀、有筋骨和力量、有理想和奋斗,早日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吴一弦教授★
化学就像变魔术一样
吴一弦教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化人,她在北京化工大学度过了十多年的学生生涯,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毕业后,她又选择了留校任教直到今天,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北化教师。
1982年,15岁的她从福建的一个小村庄考入北京化工学院,开始了她与北化长达39年的故事。1984年,刚上大二的她就荣幸地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群众游行仪仗队红旗方队。巧合的是,35年后,她受邀观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又在现场看到了由千余名北化师生组成的“开天辟地”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
她在节目里动情地说:“我仿佛又看到了我的大学生活,我的青春岁月。35年了,变化的是年龄和身份,不变的是爱党爱国的赤子之心。”
如今,已为人师的她经常会被学生问起,该如何寻找科研的方向。她总会向孩子们讲起自己当年通过“写信”与远在国外的导师沟通论文事宜,并系统研究了三个方向才找到最终研究选题的往事,要让他们明白,老师只是引路人,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未来要从事什么,这些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
武冠英教授于1984年来到北京化工大学工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专门研究阳离子聚合的实验室,系统研究开展阳离子聚合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1989年,吴一弦留校任教,加入了武冠英教授研究室,并在这里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克了长期被国外垄断的丁基橡胶关键技术难题。
现在,她传承着北化的师者精神,把她的研究室打造成“聚合之家”和“聚合娘家”。每年都会拿出工资的一部分加入到学院的“教授奖学金”中,也把自己获得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10万元奖金,设立为本科生“萌芽之星”奖学金和“萌芽之星小导师”奖学金。
她说,从1982年本科入学,到后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再到参加工作,近40年间她从未离开北化。“我的大学,滋润了我的点滴成长和进步,也为我们参与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提供了舞台。我的大学也是我的家,我的骄傲。”
★于文博教授★
初心、情怀和担当
于文博是一名“新北化人”,2016年夏天,她带着对教师生涯的向往,迈入了北京化工大学的校门,成为了一名思政“青椒”。节目中,她用三部北化校园原创话剧,和大家分享了她所理解的北化人的初心、情怀和担当。
第一部话剧是《侯德榜》。她说,当看到演出最后,舞台幕布上投射出侯德榜先生支持推动成立北京化工学院时,她为能够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如今,每学期的第一课,她都会带着同学们来到侯德榜先生的雕像前,讲述他为国为民光辉奋斗的一生,讲述他与北化的故事。
在她看来,侯先生所代表的爱国爱民、崇尚真知的初心早已成为北化人的精神底色。而可以告慰侯德榜先生的是,昔日的北化学子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从科技前沿到日常日用,“北化制造”无处不在。
第二部话剧名是《归期》。这部话剧讲述了北化学子在1958年、1978年、2018年三个时间节点上,每一次人生选择背后,都是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是小我融入大我的无私热爱。她想到了现在校园里的青春榜样代表——曾驻守西北第一哨的叶热托里肯·巴达义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首批女兵、毕业后又选择回乡支教的曹洋同学,他为北化人的青春的选择和奉献倍感骄傲。
而这些家国在肩、忘我奉献、朝气蓬勃的同学的成长故事,成为她在教书育人道路上前进的最大动力。他们每一次会心一笑、每一个真知灼见,聊天时的每一幅表情包,也都成为她无比宝贵、永久珍视的财富。
第三部是《化碳为纤》,以北化碳纤维团队数十年如一日进行科研攻关的真实经历为主线,演绎了学校科技工作者们坚守初心、矢志奋斗的故事,展现了北化人科技报国的责任担当。而这些“宁愿黑发变白,也要化碳为纤”的科研工作者的事迹也都成了她课堂上的素材。
于文博教授在节目中提到,这个学期,学校思政课教师酝酿了一件“大事情”。为了让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思政课讲出专业情,在学校的支持下,他们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研,走访实验室、召开座谈会,她更切身地了解到,我们身边不仅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战士,还有科技战“疫”的勇士。
节目最后,于文博教授说,这些以化工为名、与时代同行的故事,她会在课堂上一年年地给学生讲述下去。“因为我相信,这里孕育的每一个科学梦想,研发的每一项科技成果,培养的每一名科研人才,都会成为星星之火,传承北化人的担当。”
节目播出当晚
“央视频”播放了谭天伟校长
和于文博教授的新媒体采访
访谈中,谭天伟校长向观众朋友们推荐了《人类简史》这本书,并向青年朋友们分享了一句格言,交流了自己对“厚德”的理解。校长还谈了哪些内容?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
于文博教授则在访谈中分享了自己被学校花式“投喂”的幸福记忆,深情回顾了学校60周年校庆时的难忘瞬间。作为一名思政“青椒”,她分享的格言会是什么呢?欢迎扫码观看。
★
★ ★ ★
★
从点燃民族化学工业崛起的星火
到点亮母校之光璀璨闪耀的光芒
从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接续求索
到面向人民日常日用的科研攻关
爱党爱国、服务人民的红色基因
早已深深融入北化人的精神血脉之中
宏明德而博学志,秉化育而铸天工
北化艰苦创业高楼已起
我们自信昂扬精神已立
走过63年的峥嵘岁月
这所拥有光荣办学历史的大学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从容与坚定
我们还将继续在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接续奉献北化人的智慧和力量
隆重表彰!向北化的“大先生”致敬!
来了!新同学请这边报到!
揭牌!这个书院厉害了!
出品|党委宣传部
图片|节目截图 欧宝铭
文案|刘一君
责编|张沐褀
美编|张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