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采 | 三尺讲台勤耕耘,壶天燕地育桃李

北京中医药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师者风采 | 三尺讲台勤耕耘,壶天燕地育桃李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坚守在三寸讲台,以爱为根,以德为本,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如同屹立的灯塔一般,照亮万千学子前行的路,用普通人的平凡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

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近日,我校评选出了2021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他们坚守初心,践行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他们奋斗在教育一线,投身教学科研工作,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们的师者风采。

中药学院 倪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

倪健,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年来培养研究生106人。累计发表论文207篇,SCI收录论文52篇,编写专著22部,主编10部,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技奖14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横向课题52项。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国内机构担任委员及专家。

他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

为人师表,亦师亦友

做好学生精神的引路人

在培育人才上

他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研究并改革教学方法

融合国内外教育资源

探索并构建了特色的

以“中药学科学认知与综合能力提升”为引领的中药制药人才培养模式

他开设“药略藥语”论坛

聚焦中药行业热点问题

讲授中药行业最新政策

推动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他扎实科研,攻坚克难

主持课题研究50余项

所得科研成果应用于20余种药品

切实造福百姓健康

中药学院 侯俊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侯俊玲,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医药物理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唯一的物理专业“教学名师”称号获得者。主编教材及专著35部,其中《中医工程学导论》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Physics》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本英文教材。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15项,发表论文百余篇,通过一个中药新品种鉴定。

近三年,她主持教育教改课题6项

主编教材及专著30余部

撰写发表了科研论文百余篇

课程深受同行和学生好评

担任“侯俊玲教学名师工作坊”负责人

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传、帮、带作用

她创新性实行“三圆融”教学模式

与思政教育相圆融

与医药应用相圆融

与医药科研前沿相圆融

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医药院校鲜明特色

蕴含“两性一度”的金课

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

她用敏锐而独特的视角

捕捉物理学与医药融合的契合点

突破了中医药院校的物理学科大项目记录

第一临床医学院 穆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穆晓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担任北中医骨伤临床学系副主任,东直门医院骨四科主任。编写教材及论著11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4项,近5年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2篇,SCI收录论文8篇。创新性应用VR技术,推广多元化虚拟现实技术的中医手法整复训练系统的构建。

作为《中医骨伤科学》主讲人

她创新性改革教学方法

开辟了中医骨伤线上教学

试点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教学

助力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作为主要申报人

系统梳理了中医骨伤人才培养的体系

成功完成新增中医骨伤专业申报

创新性应用VR技术

推广多元化虚拟现实技术的

中医手法整复训练系统的构建

以及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化虚拟仿真教学的开发及推广

将中医骨伤手法整复与虚拟VR技术相结合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六临床医学院 孙鲁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孙鲁英,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学系副主任。师从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陕西杰出名中医”等称号。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7年,承担参与20项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

作为房山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

致力于提升房山医院教学能力

她修订医院教学制度

加强临床教师培训、考核

全面提升了房山医院教学水平

坚持本科见习教学查房及门诊带教工作

医院每年承担见习学生近千余人

创新开展病区典型病人案例查房见习讲座

获“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首届名中医”称号

在教学中秉持教学相长的理念

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采用临床真实病例作为教学案例

追踪并传递最新医学进展

同时不断学习新的软件知识及统计方法

疫情期间,弘扬大医精神

在铜川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大作用

研发“解毒清肺颗粒”等2个中药方剂

为防治新冠肺炎作出了突出贡献

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陕西省“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光荣称号

中医学院 钟相根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钟相根,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匮要略教研室主任,“金匮要略”后备学科带头人,《金匮要略》课程联盟副秘书长。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编著作8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首创“基于‘病脉证并治’逐级分类循证推理之诊疗模式的金匮要略教学法”。

注重培养中医临床思维

积极开展《金匮要略》教学探索与变革

提出、践行并推广

《金匮要略》本科教学三部曲

溯源、贯通、致用

以及基于“病脉证并治”逐级分类循证推理之

临床诊疗模式的《金匮要略》教学法

积极开展《金匮要略》教材建设

组织开展《金匮要略》

课程教学活动及课程联盟活动

提升教学质量

紧扣学科关键科学问题

开创了基于原文的仲景医学理论之实证研究

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流变梳理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写进了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第一临床医学院 段行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段行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主任,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获首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十佳医师、教学名师,2013年度“中国好医生”入围提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主编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培养研究生60余名。从事皮肤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对银屑病、湿疹、痤疮、荨麻疹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他言传身教、亦师亦友

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

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爱戴

疫情期间坚守阵地、创新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远程教育教学

注重教育创新

主持教学改革项目

编写皮肤性病学论著十余部

编写有专业特色皮肤性病教学教材

在临床工作中

坚持以患者为导向

潜心研究疑难皮肤病

中医治疗基础及优势

先后主持科研课题十余项

获2013年度“中国好医生”入围提名

第二临床医学院 国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外治法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科普专家。“北京市住培三优教学团队”“校级优秀育人团队”主要成员,获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及校级教学比赛临床高级组一等奖。

作为青年教师

他不断学习并改进教学方法

主讲《推拿学》课程

积极参加教学比赛

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运用多年临床和教学经验

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并多次获奖

坚持临床抄方学习

积极参加多种学术会议

学习先进医学理念及技术

并将二者相结合运用于临床及教学工作

疫情期间,他孜孜不倦

参与编写著作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推拿干预专家共识》

多次参加抗击疫情的节目录制

为抗疫贡献力量

第二临床医学院 孙艳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孙艳红,第二临床医学院眼科主任医师,韦氏眼科第五代学术继承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大学教学比赛三等奖、教学设计优胜奖、就业先进个人等奖励。参编十余部专著,副主编中英文教材各1部。继承和发扬韦氏眼科学术思想,医教研共同发展,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体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保障学生顺利就业

承担《中医眼科学》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等

多项专业课程教学工作

坚持以科研反哺教学

将临床学术成长、教学进步、

科研发展密切关联

先后主持科研项目6项

发表论文20余篇

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获奖

作为韦氏眼科主要学术继承人

负责“北京薪火传承3+3韦玉英名家研究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燕京韦氏眼科学术流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韦企平名老中医研究室”建设工作

将韦氏眼科的学术经验和特色疗法

广泛应用于眼科教学中

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一临床医学院 李友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友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病专委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世中联中医外治专委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级课题7项,SCI收录论文50余篇,主编论著2部。获“青年教学名师”及“十佳医师”称号,国家级、校级奖励3项。推崇“互导式”教学,培养“会治病”医生。

作为青年教师

主动承担教学任务

每年完成162学时授课任务

在教学育人过程中

坚持以学生为本

采用“启发式-激发式-互导式师生共同进步”

教育模式

致力于培养复合型高级医学人才

在临床工作中

严于律己、精益求精

门诊量、手术量、收治病人量

在本科室均名列前茅

年均门诊量2100人次

年均主管病人180人次

年均手术量260次

创新研制生肌膏广泛使用

多次获院“十佳医师”称号

中医学院 许筱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许筱颖,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医学博士,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基础学》主讲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题11项,发表论文46篇,主编参编教材及论著43部,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

承担《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等

多门专业课程讲授

近五年来,每年平均授课436.8学时

以科研促教学

主持并参与科研课题30余项

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

结合团队研究成果

主讲《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

在临床医疗方面

作为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

理论联系实践

坚持跟师学习及临床诊疗

参加学术活动

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热心公益事业

多次承担公益活动

服务于市民健康

国之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他们总是平凡而谦逊的

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书写着无悔的岁月

谱写着动人的篇章

北京中医药大学

推荐阅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

温馨祝福,浓浓问候|教师节前夕校领导慰问老教师代表

9-11 特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成立,“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启动实施!

9-10 特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我校召开2021年教师节表彰大会

9-9 特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来源|教师工作部

排版|何业晴

北京中医药大学

给北中医点个“赞”,再点个“在看”吧!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中医药大学-师者风采 | 三尺讲台勤耕耘,壶天燕地育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