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师箴”之前
“教授即是大学”,这是诺贝尔奖得主拉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们的品德和思想,时时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学生。而一所学校教师的品格和气质,更会在各个层面上代表着这所学校的精神风骨。
法大之所以为法大,正是因为法大拥有一批师风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深的教师,今天我们将这些老师们曾经对学术、对人生的思考,重新整理,凝练成全新的“师箴”栏目,希望更多的法大人,能够从这些师者的话语中,获得共鸣、获得启发、获得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法大教师,通过“师箴”栏目与大家分享所思所感,凝练人生精华,诉说生活感悟,我们期待您的关注。
师者介绍
朱明哲,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巴黎政治大学法学博士。他的研究领域为比较法学、法理学、跨国法律史,以中、英、法等语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还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华沙大学、西里西亚大学、萨格勒布大学、都灵大学等学校担任客座教授。他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诉讼和生物多样性诉讼的国际比较。
本
期
师
箴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语出《论语·公冶长》,孔子某日召集弟子,使“各言其志”。弟子子路问老师的志向,孔子便回答说他希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有些人认为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心怀天下的情怀,但我认为不妨把它理解为“老年人喜欢我,朋友们信任我,年轻人怀念我”。听上去似乎是一个很日常、只关心身边小圈子的志向,然而真要实现这种状态,必然要做到老人因我而得所养,朋友之间坦诚相待,而自己作为长者能够提携和照顾后学。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总是要产生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我们在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的性情、喜好、追求都各不相同,如果能让形形色色的人都因为我们的出现而过得更好,确实可以说是无愧于天地了。这种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评价自己成就的视角,在一切都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有钱”的新自由主义秩序中,不失为一种有用的调节,让我们更多关注身边的人。
所授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理念
自从回到母校工作以来,我主要讲授《法理学原理》《法理学研讨课》和《比较法学总论》这三门课程。
《法理学原理》这门课是法学专业大三的主干必修课,所以我们假定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各个不同部门法的知识,在课程设计上希望通过讨论各种部门法学都面对的共同问题,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为日后在法律职业中大显身手奠定较好的功底。通过最近几年的摸索,我的课程主要分成三个大的板块,分别探讨法学方法、法的概念、跨学科视角下的法。在每节课上,我会介绍法理学讨论中的重要议题,并在历史背景下分析相关讨论的发展过程,但是并不会给出什么确定的答案或者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每节课都安排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案例,希望让同学们不至于觉得法理学很抽象和乏味,更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做好准备工作,这样课上可以以批判性的分析而不是平铺直叙的介绍为主。不过,实事求是地讲,似乎大家读文献的动力并不是很足。
得益于法大十分人性化的开课政策,教师在《法理学研讨课》这样的专业选修课上有较大的自主权。我的研讨课一直采取的是小班授课的方式。第一次上的时候,我选择的还是分析法学传统下较为传统的一些文本(《法律的概念》《法律的帝国》《自然法与自然权利》),采取的还是要求同学分章节做主题报告的方式。但似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大部分的同学可能只是认真读了自己作报告的部分,对其他的文献则并没有很认真对待,而且也并没有突破法理论和法律实践之间相互割裂的思维方式。后来,我改变了思路,把研讨课的阅读资料改为“《利维坦》+X”的模式,也就是每年只读两本书,一本是《利维坦》,另一本则根据当年的政治、社会、经济局势挑选一本。授课方式也变成了“翻转课堂”或“报告+随机评议”的模式。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除了师生之间的问答以外,主要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每次课堂讨论的分组名单由助教在课前告知。每次小组讨论的时间限制在5分钟左右,小组讨论后,教师会随机抽取同学总结讨论中形成的一致意见与分歧。在“报告+随机评议”模式下,每周分别安排主报告人和评议,前两课时请主报告人各针对各节相关问题作10分钟的脱稿发言,再由评议同学点评。主报告人的人选提前一周通知,评议人选则当场通知。似乎这两种模式下更能激励同学阅读全部的文本,而不只是自己需要作报告的文本。
《比较法总论》的课则是一门以讲授和阅读为主的选修课。最常见的比较法授课方式是讲解不同国家法律制度、书本上的法。我称之为比较法的1.0版本。我自己从来没有讲过这种课程,因为茨威格特-克茨、大木雅夫、达维德的经典教科书已经完成了相应的任务。而且市面上以“x国x法总论”命名的教科书也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完全可以自学。第二种方式是带着理论反思去探讨比较法学的一些经典命题。我称之为比较法的2.0版本。我2018年在法大讲的课程就是围绕着这一思路设计的。它的前提假设是我们在课下自学了各国的制度、书本上的法。这种做比较法的方式得益于80年代以来对传统的批判,它致力于突破西方中心主义、法律中心主义的限制,也让比较法呈现出五光十色的可能性。但缺点是一旦边界打破了,那么共识就很难形成,也很难写出“权威”的教科书。于是我们看到,新的比较法成果中,各种读本和论文要比教科书更能体现2.0时代的潮流。
随着本院教师合著的新的比较法教材付梓,并承蒙学校教务处抬爱允许我录制比较法的网络课程,所以我觉得2.0版本的学习素材也已经有了。现在,可能更有意思的是再次探索比较法的边界。于是,今年,我们希望探索的是一种3.0版本的比较法,将一起用文化比较法的视角研究当代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族群冲突、全球化、不平等、气候危机、现代性、客观性。比较法还有无限的可能性,其潜力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
其实对于所有的课程而言,想要最大程度上有所收获,秘诀无非就是大量课前阅读和课堂上的批判性思考。就这点而言,我的课程和其他的课程都没有什么区别。
在法大教学生活的感受
从2005年读大学开始,和法大结缘不知不觉已经16年。对于我而言,就算两个校区和十多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走在校园里感受到的那种轻松和祥和的氛围还是没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学校规模和专业都比较集中的缘故,个人感觉法大的师生关系比较平等。这样的平等氛围有利于让学生较少感受权威和“正确答案”的压力,而可以更加自主地探索问题。不过,似乎现在同学们越来越听话,当面挑战教师的场面好像比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少了,课堂讨论也没有想象中那样热烈。
教学过程中难忘的经历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课程都是在网上远程进行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学期,发生了几件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事情。在《法理学原理》课上,我提出希望有同学把上课的笔记整理到我之前发给大家的讲义里。到了期末,果然有一名同学在3万字大纲的基础上完成了15万字的课堂笔记。在读他的笔记时,我发现了此前授课中一些不连贯的地方,更意识到有那么详细的文字整理稿,如果我再不彻底校订和更新课程内容,那就浪费了这名同学的心血。另一件事则是一名家住山区的学生为了完成3000字的结课论文,在家里没有电脑的情况下,每天乘车数小时去县城的网吧里写作。在《比较法学总论》的课程里,则有一名同学每周都交上5000多字言之有物、思考深入的读书报告。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各位法大学子确实通过“展现更好的一面”,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
对法大学子的建议
我相信,政法大学的同学们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最好的世界公民。鲁迅先生曾寄望“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我也希望各位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代中做一点萤火。这一点萤火的微光不应该只消失在太阳的光辉中,而更应该去照亮那些人们所常常忽视的角落。法律人总是不自觉地会代入立法者的视角去看问题,把法律看作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并追问这个具体的问题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我希望各位也能同时追问谁在为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付出代价、谁又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赢家和输家。希望各位在建设宏图伟业时也不要丧失理解他人的敏感性和与弱者共情的能力。借用一位社会史学者的话,“我们必须去理解那些属于失意者的时间和空间,直到每个边缘人都拥有自己的领地,正如每一块土地上都有它自己的边缘人” 。
法大微信 【第20210912期】
图文来源:朱明哲
校对:陈韵如
责任编辑:骆红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