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政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向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立身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底色。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着力培养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贯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政治上增强立德树人的战略自觉。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关键是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基于教育的长期使命和未来发展思考立德树人问题,进一步把“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自觉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与专业水平,引领广大青年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贯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讲话精神,办好思政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高度来看待思政课,深刻认识办好思政课不仅是一项教学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一方面,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基本遵循。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标志性的,前所未有的战略之举、创新之举。办好思政课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工作主线,大胆创新、整体推进,实现思政课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可以说看得远、点得准、想得细,切中了当前思政课的要害与关键。切实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应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理论走出教材,让课堂走出教室,推动思政课与日常思政良性互动,发挥好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让理论变得活泼有趣,让思想变得鲜活生动,推动学生的认知认同。
贯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立德树人贯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各方面全过程。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要求:“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两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又详细谋划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任务书、路线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工作重心的又一次战略转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立德树人是衡量标准。应把立德树人的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各领域,贯穿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评价改革是动力牵引。应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新特点新任务,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统筹推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综合改革,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贯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政治业务和专业素养双强的一流师资队伍,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队伍基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当前,加强队伍建设,首要的是积极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用“六个要”来涵养教师道德、锤炼品质能力。在师德上用力,师德既包括道德之德,更有政治之德。要把政治标准作为教师聘用、考核的基本标准,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教师凝聚在党的周围。在师能上用力,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研究解决真问题,并用高水平创新成果支撑教育教学。培养教学上的工匠精神,敬畏教学、追求极致,严肃、严谨、严格地上好每一堂课。在师行上用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以高深学问、高尚言行,实现学业、思想、科研、心理的全方位教导、辅导与指导,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贯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统筹发展和安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抓住建党一百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着多重因素聚集发酵、多种风险合流传导的复杂局面,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黑天鹅”事件及“灰犀牛”事件。应将防范化解教育领域重大风险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升教育领域重大风险的治理应对能力。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政治生态上消灭“陷阱”,赢得广大师生的高度信任与拥护;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治理导向,有效回应师生、赢得信任;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防止“破窗效应”;加强共识教育,做好教育领域宣传思想工作,以“显政”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获得最大限度的认同和拥护。
来源 |《人民政协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系列
责任编辑 | 唐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