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是哈工大电力系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工程、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三个专业整体并入华北电力大学60周年。现全文推送2021年3月发表在《华电记忆(第七辑)》的“华电校史中的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时期)”,特为纪念!
德才兼备 知行唯实
华电校史中的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时期)
——纪念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建立暨杨以涵、戴克健、何富发、吴展允先生从教70周年
作者:崔翔 吴阳晨 焦天予 陈泓佚
作者公众号注
原文约3.8万字,包括10节,即:引子,师资研究班的背景,电机系的师资研究班,发电专业的建立,发电专业的研究生,发电专业的本科教学,发电专业的师资队伍,发电专业的科研工作,发电专业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后记。
将分两个部分进行推送。下面是下部分,包括5节,即:发电专业的本科教学,发电专业的师资队伍,发电专业的科研工作,发电专业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后记。共18000余字,阅读需要48分钟。
上部分见华北电力大学官方微信。
如果您有补充和感触,欢迎在文末留言。
发电专业的本科教学
1953年7月,随着苏联专家指导的发电专业第一批研究生的结业留校,发电专业开始步入正规化建设阶段。
1953年在册的发电专业教职工名册如下:
输配电教研室有杨以涵(主任)、冯纯伯(副主任)、顾秋心、杨毅刚、周廷富(助理实验员)、王峰(技工)等。教研室下设输配电实验室。
发电厂教研室有陆成德(主任)、丁寄屏(主任)、戴克健(副主任)、何富发、吴展允、范崇浏、杜长林(助理实验员)、刘和英(办事员)、王斌(技工)等。教研室下设发电厂实验室、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室。
哈工大的发电专业从此有了中国自己的教师,他们也是中国大学里发电专业的第一批教师。这批教师都很年轻,平均不到30岁。他们朝气蓬勃、心怀理想,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第一个发电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中。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陆续接替了苏联专家主导的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并结合我国的电力系统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以杨以涵先生为例,一方面,他负责输配电教研室和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他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发电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中。几年下来,他不仅主讲了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稳定、电力系统专题、电力系统过渡过程专题等输配电教研室的全部课程,还承担了输变电教研室的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全部实践教学工作。在输配电教研室和发电专业的建设中,他主张在学习和参考苏联经验的基础上,要敢于独立思考,勇于跳出框框。他强调要结合我国的电力系统实际,关注通才教育,修订教学计划等。在全面学习苏联以及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这些观点和主张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杨以涵先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反映我国电力系统的教学内容,及时介绍我国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的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他还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编写了《电力系统稳定》《稳定专题》《电力系统过渡过程专题》等校内讲义。他主导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分别体现在了1961年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交流讲义《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顾秋心、杨以涵、应铜城编)和1964年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电力网及电力系统》(杨以涵、倪保珊、张宝洪编)中。
左:顾秋心、杨以涵、应铜城编
《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右:杨以涵、倪保珊、张宝洪编
《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拍自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
哈工大本科生是参照苏联五年制工程师学位进行培养的,本科生毕业后可获得工程师学位。
发电专业本科生的学制是五年,由于还要上一年的俄语预科,实际上是六年。据张文勤先生回忆,由于本科生课程要用俄语授课,因此早期的本科生在进入本科学习之前都要读一年的俄语预科。从1955年秋开始,哈工大取消了预科,1957级及以后的本科生在哈工大的学习时间均是五年。
1954年哈工大1953-1954预科甲22班
师生合影。前二排左四为俄语教师,
前排右一为班长张文勤
(张文勤先生提供)。
发电专业的本科课程分为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和专门化。在四年级之前,主要学习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在四年级之后,首先学习专业课,然后再分组入专门化进行学习。课程设置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俄文、体育、高等数学、普通化学、物理、画法几何、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金属工学及工厂实习、电工基础、电磁测量、工业电子学、电工材料、电机学、水力学及水力机械、热力学及热力机械、高电压工程(曾称高电压工程的物理基础)、发电厂及变电所的电气部分、电力网络、短路电流、电力系统稳定、继电保护及系统自动化、水能利用、发电厂专题、动力企业经济、动力企业的组织与计划、保安及防火技术等。从课程设置上看,发电专业不仅课程多,而且涉及面广,基础性强,学生课业负担重。课程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和口试,均为5分制。5分为优秀,4分为良好,3分为及格,2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发电专业非常注重实践,有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有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设计、电机学课程设计、发电厂及变电所的电气部分课程设计、电力网络课程设计、动力企业组织及计划课程设计等。
1957届本科毕业生部分课程成绩登记簿。
杨以涵、顾秋心讲授电力网络,
吴展允、于松海讲授短路电流,
吴展允讲授电力系统自动化,
吴展允、霍慰恩讲授继电气保护及系统自动化,
何富发讲授发电厂及变电站的电气部分,
蒋德福讲授高压测量高压试验及高压实验,
解广润讲授过电压及其防护,
黄齐嵩讲授高压工程,
叶元熙讲授动力经济学,
张钺讲授电力机械,
江庚和指导电厂实习等
(陈慈萱先生提供)。
发电专业早期本科生的很多课是由苏联专家和留校的第一批研究生讲授的。例如,输配电专业高电压工程专门化1955届毕业生胡世雄先生回忆到:“我听过勃·巴·沙阔洛夫的电工基础,斯捷范诺夫的高电压工程,上过拉师克夫的课程设计。还听过系主任吴存亚先生的工业电子学、彭康强的电磁测量、竺培勲的电机学、陆成德的发电厂及变电站的电气部分、冯纯伯的短路电流、丁寄屏的继电保护及系统自动化、杨以涵的电力系统稳定等课程。”
哈工大的本科生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工程师学位,因此本科生的各类实习是非常重要的。据苏文成先生回忆,发电专业的本科生要参加三次实习。第一次实习是认识实习,是以工人的身份到电力装备等企业进行为期六周的实习;第二次实习是生产实习,是以技术员的身份到电力运行企业进行为期六周的实习;第三次实习是毕业实习,即在毕业设计之前,结合毕业设计题目,是以工程师的身份到相关电力设计、试验、装备、运行等企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进行工程师的训练。
发电专业的教师主要承担四个方面的教学工作:一是讲授专业课和专门化课程;二是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是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四是建设实验室。可见,当时教师的教学任务是非常饱满的。
在专门化方面,发电专业下设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输配电(后改为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工程五个专门化。1956年,高电压工程专门化从发电专业分离出去,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
1952级电机系发电厂专业组二年级学生正在听课,站立者为留校任教的第一批研究生陆成德先生在为学生上课(摘自《人民画报》)。
下面以输配电专门化为例,介绍一下发电专业的专门化。
杨以涵先生在1954年4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机电专业会议上,发表了题为 “输配电专门化课程的几点体会”的论文,全面介绍了哈工大电机系发电专业的输配电专门化的情况。
输配电专门化由专业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三部分组成,从第8学期开始安排56学时讲课。第9学期安排100学时讲课、30学时实验、20学时课程设计,共计206学时。
输配电专门化要与输配电教研室的学术方向相结合,包括:(1)三相交流远距离输电;(2)高压直流输电;(3)电力系统稳定及过渡过程专题;(4)电力网络设计;(5)电力网络建造和运行;(6)电力网络及系统专论。
输配电专门化的实验课包括:(1)长距离输电的调节;(2)部分补偿线;(3)全补偿线;(4)并联补偿。
输配电专门化的课程设计包括:(1)远距离输电;(2)长距离输电;(3)城市电力网络;(4)工厂电力网络。
在发电专业的各个专门化教学中,课程设计是非常有特色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何富发先生在1954年4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机电专业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发电厂课程设计”的论文,对哈工大电机系发电专业的发电厂课程设计作了详细介绍。发电厂课程设计包括计算说明和绘图两个部分。
计算说明部分包括:(1)主线图及厂用电接线图的选择;(2)计算短路电流以选择各种电器;(3)继电保护的选择与计算;(4)直流电源的选择与计算;(5)保护接地的选择与计算;(6)电能成本的计算;(7)所用主要电器的明细表。
绘图部分包括:(1)主线图(单线图);(2)某一元件的三线图(由指导教师指定);(3)配电装置的平面图和剖面图(户外或户内配电装置)。
课程设计采用答辩的方式评定学生的成绩。学生报告20分钟,教师质疑20分钟。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分制进行评定。
发电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专门化课程的学习之后,在第10学期开始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共计17周,其中,学生真正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是15周,另外2周分别进行毕业设计的装订、送企业专家评定和答辩。
学生按照自己的专门化,分别进入输配电教研室和发电厂教研室进行毕业设计。下面分别对两个教研室的毕业设计进行介绍。
杨以涵先生在1954年4月全国第一次机电专业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输配电专业的毕业设计”中介绍到,输配电专门化的毕业设计选题覆盖:(1)输电线路;(2)远距离输电线路;(3)城市电力网络;(4)工厂电力网络;(5)乡村电力网络;(6)电化铁路电力网络。学生无论选择哪个毕业设计题目,都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电力网络运算条件和运算情况分析;(2)电力网络的方案选择;(3)系统调压问题;(4)各种电力网络的特殊问题;(5)变电所设计;(6)经济部分。每位学生一般由1名主要指导教师和2位辅助教师进行指导,包括电力网络部分、变电所部分、经济部分各一位教师。主要指导教师承担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的全部责任。
丁寄屏先生在1954年4月全国第一次机电专业会议上发表的“我们怎样指导发电厂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介绍到,毕业设计题目一部分来自实际,一部分是通过教研室与电业管理局、电业设计单位等确定。此外,也可以由指导教师拟定。但是,无论是来自企业的还是教师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和任务书,都要经过教研室开会讨论确认。毕业设计题目的数量要多于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数量,以便学生根据个人志向、兴趣、学习程度等自行选择。发电厂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覆盖:(1)水电厂设计;(2)火电厂设计;(3)系统继电保护设计。为了保证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避免前松后紧,毕业设计任务书还要按周规定具体的时间进度。以火电厂设计为例,第1-4周是热力部分,第5周是主接线图的选择,第6周是厂用电选择及绘制厂用电图,第7-8周是选择电气部分,第9-10周是继电保护,第11周是配电装置,第12周是总布置及绘制平面图,第13-14周是专题,第15周是整理。指导教师每周至少答疑一次。
发电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要在毕业实习之前发给学生,以便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带着毕业设计的问题,搜集资料,深入钻研。以1954年水力发电专门化毕业生王耀臣为例,他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坝前式水电厂设计”,他根据毕业设计题目及任务书,在东北某水电厂毕业实习期间,主动了解、搜集和钻研该厂的设备布置和结构等资料。因此,他在厂用电及配电装置的布置等方面的毕业设计做得就非常好。
发电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除了由专业教师指导之外,教研室也常常邀请东北电业管理局的工程师来校进行指导。据翟东群先生回忆:“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癸江三站坝后式水电站设计》,像我们这些早期发电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教研室多是邀请东北电业管理局水电设计院的工程师做指导教师,指导我们的毕业设计。这些工程师都是援建水电设计院的苏联专家培养起来的,技术水平很高。他们大概两周来学校指导我们一次,每次来都是周末。我们的毕业设计都是面向实际问题真刀真枪地做出来的。这也是哈工大毕业生为什么实践能力强的原因。”
发电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总体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些直接应用于企业,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例如,毕业设计《某电厂扩建为热电中心站》被推荐为燃料工业部的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的成绩是由毕业考试委员会通过毕业设计答辩确定的。毕业考试委员会由校长提名,主席由来自外校的教授或企业知名专家担任,委员包括校长或副校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师以及来自企业的工程师等,指导教师一般不担任委员。
值得一提的是,发电专业的毕业设计一定要有经济部分的内容,这一点也非常具有苏联特色。参加过1956年水力发电专门化毕业设计答辩的哈工大动经教研室邵汉光先生回忆到:“由于发电厂、电力网等是国家基础产业,投资大,因此必须要考虑建设和运行的技术经济性。所以,哈工大发电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不仅要关注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要关注技术的经济性。这就是发电专业的毕业设计中为什么要有经济部分内容的原因。同时,毕业考试委员会也要有动经专业的老师参加答辩。”
毕业设计完成后,教研室要将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送交相关企业的两位工程师进行评定,并要按如下评定要点写出评语:(1)向毕业考试委员会介绍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2)指出毕业设计的主要优缺点;(3)做出一般性评定;(4)提出需要学生答复的问题。
毕业设计通过评定后,毕业考试委员会要举行毕业设计答辩,主要内容包括:(1)听取学生所作的毕业设计介绍;(2)听取评定人的评语;(3)学生回答评定人的问题;(4)毕业考试委员会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5)学生和旁听者退场,毕业考试委员会商议毕业设计的评定成绩;(6)学生和旁听者入场,毕业考试委员会向学生宣读毕业设计的评定成绩。
哈工大电机系发电专业的毕业设计答辩是非常隆重的,这从1956年7月5日水力发电专门化本科生周念孙的毕业设计《壬河引水式水电站》的答辩记录中可以看到。
考试委员会主席:张文彬(时任丰满水力发电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考试委员会委员:王遵(时任东北电管局技改局高电压室工程师)、王梅义(时任东北电管局技改局继电保护室工程师)、范珦(时任哈尔滨市农电处工程师)、陈可一(时任大连工学院水能利用教研室主任)、陆成德(时任哈工大发电教研室主任)、杨以涵(时任哈工大输配电教研室主任)、俞大光(时任哈工大电工基础教研室主任)、丁寄屏(时任哈工大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主任)、邵汉光(时任哈工大动经教研室教员)。
指导教师:何富发(时任哈工大发电厂教研室教员)。
系主任:吴存亚(时任哈工大电机系主任)。
评定人:姚抚城(未查到时任的相关资料)、张捷(未查到时任的相关资料)。
毕业生周念孙提交给毕业考试委员会的材料有:(1)学生历年成绩表1页;(2)设计说明书131页;(3)设计图8张。
答辩决议: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评定为优等,准予毕业并授予电气工程师学位。
1956年7月5日发电专业水力发电专门化
本科生周念孙的毕业考试委员会会议记录
(摘自华电档案)。
1956级发电专业水力发电专门化本科生
翟东群先生的毕业证书,
由上至下依次为毕业证书、成绩表
和毕业设计题目(翟东群先生提供)。
发电专业除了培养本科生以外,还从1952年秋季起举办了两期专修科,参照苏联培养高级技术员的教学计划,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制定出发电专业专修科的教学计划。发电专业专修科的学制为二年,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中文授课,毕业后达到高级技术员水平。首批发电专业专修科共招收了92名学生,分为发电厂、输配电、工厂电力装备三个专业组,各专业组分别招收了32、16和44名学生。专修科学习时间共92周。上课60周占65%,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34周,专业课26周。考试11周占12%。生产实习12周占13%,学生要到工厂先做工人的生产工作,再做技术员的技术工作。毕业设计与答辩9周占10%,在明确毕业设计的任务和要求后,学生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自行完成。
从1949年秋季招收的后来转入发电厂专业学习的本科生以及1950年秋季招收的第一批发电专业本科生算起,到1961年9月发电专业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发电专业共培养了600名左右的本科生。其中,1949年秋季入学8名左右,1950年秋季入学25名,1951年秋季入学34名,1952年秋季入学61名,1953年秋季入学91名,1954年秋季入学66名,1955年秋季入学74名,1956年秋季入学93名,1957年秋季入学68名,1958年秋季入学84名。需要说明的是,据1949年秋季入学的于松海先生回忆,1949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大部分是苏侨学生,中国学生只有8名左右,包括后来毕业留校的王铭诚、于松海、南志远、王耀臣等。
发电专业1959届本科毕业生合影。
前二排教师有:左四于松海、左五刘庆国、
左六南志远、左七吴展允、右七翟东群、
右六冯纯伯、右五顾秋心、右四应桐城、
右三王铭诚。前三排左一为班长张文勤
(张文勤先生提供)。
从上面的本科教学情况不难看出,发电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完全参照了苏联模式,即按工程师学位的模式培养本科生,教学贴近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翟东群先生回忆到:“为了保证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参照苏联的做法,每位教师指导课程设计的学生数控制在6到8名;毕业设计的学生数控制在2到3名,最好是1名。”
1958级本科生高中德先生回忆到:“不像有些学校,只是学习理论,没有现场实践。我们做了很多课程设计,我们的毕业设计都是结合现场的,我的毕业设计就是在位于沈阳市的电力企业做的。在那个时期,苏联模式是很受电力系统企业欢迎的。”
发电专业的师资队伍
哈工大为了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除将部分苏联专家指导的研究生留校任教之外,每年还挑选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留校任教。其中,电机系发电专业留校任教的本科生有:(1)1954年7月,输配电专门化本科毕业生王铭诚、南志远、于松海留校,在输配电教研室任教。发电厂专修科专科毕业生蒋本一留校,在发电厂教研室任教;(2)1955年7月,输配电专门化本科毕业生刘庆国、石永海、徐吉生、吴凤书留校,在输配电教研室任教。火力发电专门化本科毕业生应桐城留校,在发电厂教研室任教。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门化本科毕业生霍慰恩留校,在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任教;(3)1956年7月,输配电专门化本科毕业生孟永炎留校,在输配电教研室任教。水力发电专门化本科毕业生翟东群、周波(曾用名周念孙)、郭艺长留校,在发电厂教研室任教;(4)1959年9月,发电专业本科毕业生袁正清留校,在发电厂教研室任教。
1957年发电厂、输配电、高电压
三个教研室部分教师合影。
前排左起:周波、蒋德福、翟东群、
石永海、徐吉生、蒋本一、孙金龙、应桐城、
吴凤书、杨以涵。
中排左起:王铭诚、胡世雄、陆成德、
杨毅刚、肖连荣。
后排左起:何富发、沈凤麟、郭艺长、
王幼耕、解广润、南志远、(待确认)
(陈慈萱先生提供)。
与此同时,哈工大为了尽快提高留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选派部分留校研究生到苏联高校做副博士学位论文;二是选派部分留校本科生到苏联高校攻读副博士学位研究生;三是参照高教部制定的研究生条例草案,选派部分留校研究生在国内做副博士学位论文,然后到苏联高校进行答辩;四是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苏联高校进修;五是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
1955年9月,发电专业留校研究生冯纯伯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发电专业做副博士学位论文。1958年3月,冯纯伯通过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回到输配电教研室任教。
1955年9月,发电专业留校研究生丁寄屏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进修。1958年底,丁寄屏回到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任教。
1957年,发电专业留校研究生裴钟棣被派往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工业大学输配电专业进修。1958年,裴钟棣回到输配电教研室任教。
1956年11月,发电专业留校本科生孟永炎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远动专业攻读副博士学位。1961年1月,孟永炎通过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回到哈工大无线电工程系任教。
1959年1月,发电专业留校本科生周波被安排到哈工大电机系工业电子学研究班学习。1960年10月研究生结业后回到发电厂教研室任教。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除了安排哈工大、人民大学集中邀请了一大批苏联专家援建以外,还安排国内其他知名大学零散邀请了部分苏联专家进行援建。例如,1955年9月,交通大学邀请了苏联专家戈·斯·博尔恰尼诺夫(Г.С.Борчанинов)(技术科学副博士)援建交通大学电机系发电厂专业。博尔恰尼诺夫是莫斯科动力学院发电厂教研室的副教授。
哈工大电机系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向高教部提出在国内培养副博士研究生的建议,即利用这个机会,选派部分留校研究生到这些知名大学去,跟随苏联专家做副博士学位论文。这个建议受到高教部的重视,哈工大电机系主任吴存亚教授亲自找高教部工业教育司唐守愚司长接洽,拟选派发电专业留校研究生戴克健到交通大学电机系,跟随博尔恰尼诺夫做副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立足国内依靠苏联专家培养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试点,高教部很快批准了哈工大的这个建议,交通大学也非常欢迎。
博尔恰尼诺夫得知戴克健是尼·依·沙阔洛夫的研究生以后,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博尔恰尼诺夫在交通大学除了指导戴克健做副博士学位论文之外,还指导了5名师资研究生以及交通大学的模型电厂建设。博尔恰尼诺夫不求名,不求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交通大学电机系发电专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顺便一提,博尔恰尼诺夫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时还指导过留苏学生、后来的我国国家领导人李鹏的课程设计。
1955年9月,戴克健来到交通大学电机系发电厂教研室,在博尔恰尼诺夫的指导下开始做副博士学位论文。因此,戴克健也是交通大学第一次招收的电力类专业的副博士学位研究生。
我国当时没有学位制度,培养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在我国更是绝无仅有,在交通大学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的。因此,交通大学非常重视,发电厂教研室、输配电教研室从上到下都以“副博士学位”要求来安排这项工作。发电厂教研室主任单基乾教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戴克健除得到博尔恰尼诺夫的亲自指导以外,还得到了单基乾教授和输配电教研室主任张钟俊教授的指导。他们根据国外大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做法,组织了几次阶段性成果汇报会。在每次阶段性成果汇报会上,除了博尔恰尼诺夫、单基乾、张钟俊以及两个教研室的教师参加外,还邀请了华东电力设计院、上海电机厂、华东电业局、上海供电局等单位的专家参加。
1956年4月24日,高教部发布《关于1956年进行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拟在国家学位条例未正式公布之前,对部分高校中已完成副博士学位论文的教师和研究生举行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给答辩通过者颁发副博士学位证书。7月11日,高教部还发布了《1956年高等学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暂行办法》,一些大学据此开始招收攻读副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然而,到了1957年,在认为学位是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产物的形势下,3月25日,高教部又发出通知,决定不再使用“副博士研究生”的称谓,而一律称为“研究生”。5月17日,高教部再发通知,1957年不再举行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尽管如此,1957年6月20日,交通大学还是为戴克健举行了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戴克健顺利地通过了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苏联专家在我国指导的首位电力类专业的副博士学位研究生。戴克健答辩后,回到哈工大电机系发电厂教研室任教,并接替了调往福州大学的陆成德,担任发电厂教研室主任。
戴克健通过了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但遗憾地是,受1957年高教部两个通知的影响,他没有获得副博士学位证书。
应该说,哈工大将部分青年教师送到苏联高校或国内知名大学作副博士学位论文或进修,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这些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开拓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也使这些青年教师看到了哈工大与苏联高校和国内知名大学的差距。戴克健先生回忆到:“我在交通大学的两年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可贵的,一些教授治学的严谨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令我印象深刻,让我深信在大学领域内,学术水平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从1958年开始,国家明显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各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更加匮乏。为此,中央和地方新建了一批大学或学院,例如,水电部新建了北京电力学院等,福建省新建了福州大学等。部分大学也乘势建立新的系或重建原有的系(原有的系是指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被调整到其他大学的系)。受此影响,哈工大电机系发电厂教研室的陆成德调到新建的福州大学电机系任教,哈工大输配电教研室的杨毅刚调到湖南大学重建的电机系任教(原湖南大学电机系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被调整到华中工学院电机系)。
哈工大发电专业早期有发电厂教研室、输配电教研室,不久又从发电厂教研室分离出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因此,哈工大发电专业后期有三个教研室,即发电厂教研室、输配电教研室、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其中,发电厂教研室主任是陆成德,副主任是戴克健,陆成德调到福州大学后,戴克健任主任。输配电教研室主任是杨以涵,副主任是冯纯伯,冯纯伯到苏联留学后,副主任是杨毅刚。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主任是丁寄屏,副主任是吴展允,丁寄屏到苏联留学后,吴展允任主任。
发电专业的科研工作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哈工大的科研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学校要求每个教研室都要逐步制定自己的科研规划,要针对生产实际,直接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合作,进行专题科研,并结合专题科研试制教学及科研仪器设备,改善和扩充实验室的教学及科研条件。
苏联专家认为,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方法主要是科研。教师的科研工作要经过教研室的集体讨论,要有严格要求,要有督促检查,不能放任自流。苏联专家特别强调,科研工作要有科学指导人,科学指导人不一定在哈尔滨,可以利用通信或定期会面,也可以通过与回国的苏联专家保持联系,还可以请他们推荐有关专家给予指导和答疑。苏联专家还建议,要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对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作用,所有教研室都要与回国的苏联专家保持联系,教研室要定期聘请苏联专家来校短期讲学,通过学报、教学和科研资料的交换,开展和扩大同苏联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
1954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发电专业的科研工作逐渐开展起来。苏联专家在指导研究生进行生产实习和到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时,都要带上青年教师或研究生开展一些科研工作。例如,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发电专业解决了东北电业管理局中心试验所继电保护试验设备及系统改善的问题。又如,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1953年发电专业开展了220kV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的设计研究等。
然而,按照苏联专家建议制定的教研室和教师个人的科研规划,有些并不符合我国电力系统的实际。针对这一情况,杨以涵先生提出输配电教研室和教师要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的实际以及教研室和教师的自身优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谁擅长做什么题目,就做什么题目,而不是僵化地执行科研规划,以更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科研的主观能动性。
1954年9月,哈工大电机系的电力系统动态模拟被纳入国家科研规划。1956年9月,王铭诚、于松海等被指定负责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发电专业还成立了远距离输电研究室。大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撰写学术论文,例如杨以涵撰写了论文“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冯纯伯撰写了论文“阻尼线圈对动态稳定的影响”等。这些论文主要在哈工大科学技术会议上宣读,部分论文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上发表。
在1957年至1961年期间,国内政治运动愈渐频繁。哈工大也不例外,校内政治运动较多。尽管很多教学工作已不能正常开展,但是科研工作尚可进行。
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中,哈工大电机系将发电厂教研室、输配电教研室、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等合并为电力专业教研室,原来的教研室改为专业委员会。电机系安排刚从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获得副博士学位的冯纯伯担任电力专业教研室主任,并主持发电专业的科研工作。此时,恰逢国家启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科研工作。发电专业与电机系的高电压工程专业、电机与电器专业、动经专业等一起,积极参加三峡工程大型水力发电机组和输变电工程的前期科研工作,相关科研成果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代表性的工作如下:
1958年,冯纯伯、王铭诚、于松海、石永海等研制的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发电机组投入运行,这是我国第一套也是我国最早投入使用的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包括4台模拟机组)。1959年,王铭诚被正式任命为动态模拟实验室主任。
1959年,杨以涵、冯纯伯、石永海等结合三峡电力系统的科研工作,开展了电力系统分析仪的研制工作,掌握了电子管及电子计算机等技术。这项工作在国内是首创的,尽管没有全部成功,但仍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也成为我国最早开展这种新计算工具研究的科研人员。
1958年至1961年,何富发等结合三峡电力系统的科研工作,开展了大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的研究工作。撰写的论文“现代同步电机自励式离子励磁研究及其工业实验成果分析”在1962年《电业技术通讯》发表,并选入中苏技术交流资料。
1960年至1962年,周波完成了《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中的“巨型同步电机离子励磁系统研究”项目,1962年该项目方案被提交苏方,代表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1958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峰、刘澜涛、杨尚昆等视察哈工大。在李昌校长、高铁副校长等校领导的陪同下,专门参观了发电专业研制的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系统等。
在此,对冯纯伯院士作一个简单介绍。
冯纯伯(1928-2010),男,江苏金坛人,电力系统和自动控制专家。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师资研究班结业,留校任输配电教研室副主任。1955年到1958年在苏联留学,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哈工大任教。1975年调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七研究院第24研究所。1979年调东南大学。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哈工大期间,组织了发电专业的科研工作,参加了自动控制专业的建设,协助试制了苏式导弹,先后担任电力专业教研室主任、电工基础教研室主任、自动控制教研室主任。1979年调入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后,主要从事系统建模与自适应控制理论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为我国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武器研制以及系统建模方法与控制理论研究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冯纯伯院士(摘自网络)。
发电专业并入北京电力学院
1960年3月3日,哈工大召开了第13次校务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成立电力工程系(简称电力系),将隶属于电机系的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工程两个专业和工程经济系的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专业划入到电力系,以强化电力类专业对国民经济建设的人才支撑作用。任命翟东群为电力系主任和系党总支副书记,靖伯文为电力系副主任。靖伯文是1956年7月哈工大动经专业首批研究生,结业后留校任教。电力系设有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工程、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三个本科专业,对应的教研室有六个,即发电厂教研室、输配电教研室、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高电压工程教研室、动力经济教研室、动力生产组织与计划教研室,教研室主任依次为戴克健、杨以涵、吴展允、蒋德福、汪雪瑛、李正。蒋德福是1954年7月哈工大高电压工程专业首批研究生,结业后留校任教。汪雪瑛、李正是1956年7月哈工大动经专业首批研究生,结业后留校任教。
1959年上半年,国家决定将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分开,设立第三机械工业部,进一步加强国防工业建设。在此背景下,哈工大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划到第三机械工业部。从此,哈工大被列为国防院校,学校性质开始由民用转向国防。
1961年2月,哈工大又被划到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委)。国防科委要求哈工大的所有专业都要转向国防专业,不再开设民用专业。得知这个消息后,水电部高度重视,希望借此机会,将哈工大电力系的发电、高压、动经三个专业整体调整到水电部的高校,以充实和提高水电部高校的办学水平。水电部刘澜波副部长与哈工大李昌校长在北京会面,商定将哈工大电力系的发电、高压、动经三个专业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
1961年4月15日,水电部给教育部发文【(61)水电教字第43号】:“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于专业性质进行调整,其原来设置的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和动力企业经济组织等三个专业已决定停办。该校这三个专业的教学力量较强,且高电压技术和动力企业经济组织两个专业目前各高等学校设置较少,为使该校这三个专业继续为国家电力生产建设培养质量较高的人才,建议将这三个专业的教学设备、师资和现有学生除哈尔滨工业大学留下必要的数量外,全部并入我部北京电力学院,并争取于今年暑假或寒假间进行调整工作。”
1961年5月29日,国防科委给哈工大发文【(61)科八字第341号】:“经与教育部研究,同意你校1961年在电力、高压、动力经济等三个专业的基础上新建‘特种电源电网’‘电物理’两个国防专业,除留下建设新专业的师生、设备外,教研室的正副主任、教师29人,学生208人、以及部分专业教学专用设备,转给北京电力学院。具体交接工作,望你校直接与水利电力部商定,并望做好师生转校的思想教育工作。”
1961年6月8日,水电部给北京电力学院发文【(61)水电教字第63号】:“我部接到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61)科八字第341号批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抄件。该委同意哈尔滨工业大学将电力、高压、动力经济等三个专业的教研室正副主任、教师等29人,学生208人,和部分教学专用设备转给你院。这部分师生和专业设备的移交,对于你院今后教学力量的增强,教学质量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你院应当作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它做好。”
1961年9月,哈工大电力系的发电、高压和动经三个专业的教师、学生和教学设备等整体并入到北京电力学院。同时,哈工大图书馆还将2500余册电力类图书一起转给了北京电力学院图书馆。
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馆藏的
哈工大图书馆藏书《理论力学习题集》。
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馆藏的
哈工大教学用书《变压器计算》。
在离开哈尔滨之前,时任哈工大党委副书记吕学坡找电力系主任翟东群谈话。翟东群先生回忆到:“吕书记说,李昌校长委托我与你谈话,李昌校长说,你们作为哈工大八百壮士的一部分,要把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治学理念带到北京电力学院去,你们要继续为我国电力工业培养高级人才!”
2020年10月翟东群先生在北京家中
(翟红女士提供)。
1961年9月以后,哈工大撤销了电力系的建制,在电机系成立了特种电机电器、电物理两个新专业。
1961年9月,哈工大发电专业的杨以涵、戴克健、何富发、吴展允、王铭诚、南志远、蒋本一、刘庆国、石永海、孟永炎、周波、翟东群、袁正清13位教师以及随迁家属苏沛浦、何之文等,连同发电专业55名1957级本科生、46名1958级本科生,一起并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简称电力系)。
鉴于哈工大发电专业1959年秋季和1960年秋季招收的本科生尚处于公共课、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学习阶段,所以这两届本科生留在了哈工大,并被调整到其他专业继续学习。只有发电专业的1名1956级休学的本科生、2名1959级本科生和1名1960级本科生因各自不同的原因转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继续学习。
与此同时,哈工大发电专业1959级研究生张文勤、徐尔贵,1960级研究生王中元,1961级研究生周洪顺、周国斌,也一起转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学习。由于冯纯伯留在哈工大,所以冯纯伯指导的研究生徐尔贵转由杨以涵指导。这样,杨以涵继续指导张文勤、徐尔贵,吴展允继续指导王中元、周洪顺、周国斌。由此,也开启了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发电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这五名研究生毕业后,张文勤被分配到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徐尔贵被分配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王中元被分配到水电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周洪顺和周国斌被分配到水电部技术改进局(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后来,哈工大发电专业的裴钟棣、吴凤书、陈淑荣、陈明珠等教师以及哈工大发电专业毕业生东北电力设计院的张玉褚也调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任教。
哈工大发电专业的其他教师,因工作需要等原因,仍然留在了哈工大。其中,丁寄屏转到了哈工大电机系新建的电物理专业,苏文成转到了电机系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教研室,冯纯伯、范崇浏、于松海、霍慰恩、应桐城转到电机系电工基础教研室,冯纯伯担任了电工基础教研室主任。顾秋心、徐吉生转到电机系电工学教研室,郭艺长等转到其他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发电专业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时,还发生了一件略微遗憾的事情,即1958年发电专业研制的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发电机组的划拨问题。当时哈工大认为电机系的电机专业需要这台发电机组的原动机,不能随发电专业一同离开。最终哈工大决定在发电机组靠背轮上拦腰一截,将模拟机部分划拨给北京电力学院,原动机部分则留在哈工大。
1962年2月28日,杨以涵先生调入北京电力学院半年之后,哈工大在对杨以涵先生的政治思想、教学工作、科学研究、教材论文、外国语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参考两位同行专家业务水平的评价后,经第24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晋升杨以涵先生为副教授。杨以涵先生因此成为哈工大和我校发电专业的首位副教授。
2019年12月杨以涵先生在海南岛休养
(杨曲女士提供)。
后记
1961年9月,随着哈工大电力系三个专业师生的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对电力系以及教研室和专业进行了重组。重组后的电力系主任为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原主任戚秉彝,电力系副主任为哈工大电力系原主任翟东群。同时,重组了电工教研室、电机教研室、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教研室(简称发电教研室)、电力系统自动化及远动化教研室(简称电自教研室)、高电压工程教研室(简称高压教研室)以及对应的五个实验室。这样,重组后的电力系有三个本科专业,分别为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及远动化、高电压工程,依次简称发电、电自、高压专业。来自哈工大发电专业的13名教师以及家属中的电气类教师与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原有的专业教师融合在一起,被分别编入发电教研室和电自教研室。
1963年前后,发电教研室和电自教研室的在编教师如下:
发电教研室:主任为杨以涵(哈工大),副主任为戴克建(哈工大)。教师有何富发(哈工大)、王铭诚(哈工大)、蒋本一(哈工大)、刘庆国(哈工大)、周波(哈工大)、翟东群(哈工大)、袁正清(哈工大)、高曙、孙广礼、刘建行、王仁洲、鲍绍宣、刘永俭、陈志业、李士坤等,其中,王仁洲、鲍绍宣、刘永俭为哈工大发电专业1957级本科生,陈志业为哈工大发电专业1958级本科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电自教研室:主任为吴展允(哈工大),副主任为鲍伟廉。教师有南志远(哈工大)、孟永炎(哈工大)、戚秉彝(系主任)、黄孝涌、李先彬、苏沛浦(哈工大)、谭荻茜、杨奇逊、杨维娜、甘克启、张瑞华、张玉褚(哈工大)、吴凤书(哈工大)、陈淑荣(哈工大)、何之文(哈工大)、陈明珠(哈工大)、沈有昌、高中德、刘万顺、曲和南、施瑠玲、谈德茂、孟昭璋、刘惠茹、杨尧华、林依水等,其中,张玉褚为哈工大发电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门化1951级本科生,毕业后分配到东北电力设计院,后调入北京电力学院;沈有昌、高中德为哈工大发电专业1958级本科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哈工大发电专业的石永海被编入电工教研室。
北京电力学院及其电力系都是1958年成立并开始招收本科生的。针对电力系没有完整培养过本科生的实际情况,重组后的电力系,参照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治学理念,制定了提高教师水平和技术基础课的措施,以尽快达到哈工大电力系的本科培养水平。
时任电力系副主任翟东群先生回忆到:“当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要求专业教师必须过三关,即教学关、科研关、外语关;二是参照苏联专家培养哈工大电机系师资研究生的做法,加强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本科生的电工基础等技术基础课的教学水平。”
翟东群先生告诉作者:“教学关指专业教师不仅能开设专业课,还要能独立地指导‘两个设计、三个实习’,即要独立地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关指专业教师要能独立或参与进行本专业的科研课题;外语关指专业教师要能熟练阅读俄文技术论文和书籍。为了提高技术基础课的教学水平,特别安排发电专业何富发先生讲授电机学,安排水电部技改局调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的直流输电专家张金堂先生和高压专业解广润先生讲授电工基础等。这些措施显著地提升了电力系本科生的培养水平,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从1952年3月苏联专家沙阔洛夫、鲁静以及1952年10月苏联专家拉师克夫来到哈工大援建发电专业,到1961年9月发电专业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在这短短9年半的时间里,哈工大发电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无论是师资队伍水平、实验室建设、课程和实践体系建立,还是教材建设、科研工作等各个环节,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
哈工大发电专业的教师、教材、成果、学生均在国内各大学和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于内地大学,哈工大发电专业除了三位苏联专家外,既没有民国时期的大学教师,更没有留学西方发达国家的教授、副教授。那么,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呢?除了哈工大在解放初期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支持以及苏联专家的帮助外,作者认为,关键在于这里聚集了一批具有家国情怀、业务优秀的青年群体。他们怀揣梦想、激情澎湃、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仅刻苦钻研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勇于动手实践。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铭记责任、求真务实、崇尚科学、自强不息的学风。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生培养、课程和实验室建设,积极翻译或编写教材著作、开展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可以说,他们不仅全面诠释了哈工大后来凝练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而且继承发扬并逐步形成了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德才兼备,知行唯实”的治学理念。
哈工大发电专业的整体并入,极大地增强了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的办学实力,直接开启了电力系的研究生教育,快速提升了电力系的办学水平。哈工大发电专业成熟的教学体系、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教师队伍、重要的社会资源以及承担的科研项目等,特别是铭记责任、求真务实、崇尚科学、自强不息的学风,为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以及今天的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奠定了雄厚的发展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1981年11月,我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予权,这不仅是我国的首批硕士学位点,也是我校最早的三个硕士学位点之一。1986年7月,我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杨以涵先生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这是我校第一个博士学位点,杨以涵先生也成为我校第一位博士生导师。1998年6月,我校电气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1月,我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7年,我校电气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级,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杨以涵先生受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94年6月,杨奇逊先生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受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和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追根溯源,回望哈工大发电专业的建立以及在我校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我校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传承于苏联的莫斯科动力学院、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的发电专业。再具体地说,电力系统的一次系统主要传承于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统的二次系统主要传承于列宁格勒工业大学。
今天,我们站在能源转型的新起点,面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不断向我们提出的新挑战,唯有在前辈奠定的基础上,继承传统,奋力拼搏,才能不断做出新的业绩!
本文能够顺利成文,离不开以下先生、朋友和同事们的贡献。正是这些贡献,让作者找回了几乎不能找回的沉积在历史长河中的史料。
作者特别感谢戴克健先生、何富发先生、王铭诚先生!他们生前留下的极其宝贵的回忆文字,为本文的史料考证提供了基本脉络。
作者特别感谢天津大学贺家李先生、西安理工大学苏文成先生、西安交通大学葛耀中先生、华中科技大学陈德树先生、哈尔滨工业大学于松海先生、武汉大学陈慈萱先生、我校离退休教师翟东群先生、邵汉光先生、徐绳均先生、张文勤先生、杨奇逊先生、高中德先生、张瑞华先生!这些先生已过耄耋之年,在接到作者的采访提纲后,认真准备,仔细回忆,反复核实,提供了宝贵的口述素材、文献资料等。
作者特别感谢现居住于广州市的哈工大电机系输配电专业高电压工程专门化1955届校友胡世雄先生对本文提出了参考性意见!他接到作者的采访提纲后,很快就提供了很多详实史料。其后,作者对他进行电话采访时,他又做了相应补充。
作者特别感谢哈工大副校长徐殿国教授,为作者访问哈工大档案馆提供了便利!还要感谢哈工大档案馆雷晓蓉馆长、哈工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李立毅教授、我校校部档案馆陈军馆长、我校保定校区档案馆田明霞馆长、图书馆刘宗歧和赵冬梅馆长等提供的帮助!
作者要感谢杨以涵先生的女儿杨曲女士!她不仅提供了杨以涵先生仅存的一张研究生合影照片,还时常引导被病魔所困的杨以涵先生偶然回忆起在哈工大时期的点点滴滴。
作者要感谢清华大学董新洲教授、天津大学李斌教授和陈晓龙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宋国兵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文劲宇教授和方家琨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邹志龙博士后、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刘健副院长、华北电力大学朱永利教授等!他们热情地帮助作者联系到很多健在的先生们,并提供了诸多采访便利条件。
我校由于文革中多次搬迁,档案资料大量遗失,加之作者能力所限等原因,本文必然存在部分史实不准、信息缺失等瑕疵。对此,敬请发电专业的前辈们谅解!如发现以上问题,请告知作者及时补充完善。
谨将此文献给为哈工大、我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建立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发电专业前辈们!献给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建立70周年和哈工大建校100周年!献给杨以涵、戴克健、何富发、吴展允、冯纯伯、陆成德、贺家李、丁寄屏、范崇浏、邓恢煌、顾秋心、杨毅刚、苏文成、梁阶熹、刘敬、肖顺达等哈工大发电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入学70周年!
(全文完)
备注
杨以涵先生2019年冬海南岛(杨曲女士提供)
“
杨以涵(1927-今),1949年8月东北大学电机系毕业,1950年3月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师资研究班学习,1953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输配电专业师资研究生结业。
戴克健先生(摘自《华电记忆2》)
“
戴克健(1928-2007),1950年7月南京大学电机系毕业,1950年8月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师资研究班学习,1953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发电厂专业师资研究生结业。
何富发先生(摘自《华电记忆5》)
“
何富发(1928-2012),1950年7月四川大学电机系毕业,1950年9月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师资研究班学习,1953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发电厂专业师资研究生结业。
吴展允先生(摘自华电档案)
“
吴展允(1923-1970),男。1950年7月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1950年8月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师资研究班学习,1953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电保护专业师资研究生结业。
作者简介
崔翔,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华北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电工师资班(理论电工专业)本科学习,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吴阳晨、焦天予和陈泓佚,2015年9月-2019年7月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习。
近期精选
戳图片可直接跳转哦!
大道直行 迎接新的曙光!新能源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唱《党旗飘扬的方向》丨唱支歌儿给党听MV接力⑤
服务双碳,华电启航!
重磅发布!一图读懂华北电力大学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
素材来源 |《华电记忆(第七辑)》
编辑 | 董艺双 史进晓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