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是哈工大电力系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工程、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三个专业整体并入华北电力大学60周年。现全文推送2021年3月发表在《华电记忆(第七辑)》的“华电校史中的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时期)”,特为纪念!
德才兼备 知行唯实
华电校史中的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时期)
——纪念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建立暨杨以涵、戴克健、何富发、吴展允先生从教70周年
作者:崔翔 吴阳晨 焦天予 陈泓佚
作者公众号注
原文约3.8万字,包括10节,即:引子,师资研究班的背景,电机系的师资研究班,发电专业的建立,发电专业的研究生,发电专业的本科教学,发电专业的师资队伍,发电专业的科研工作,发电专业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后记。
将分上下两个部分进行推送。下面是上部分,包括5节,即:引子,师资研究班的背景,电机系的师资研究班,发电专业的建立,发电专业的研究生。共19000余字,阅读需要51分钟。
下部分见华北电力大学官方微信。
如果您有补充和感触,欢迎在文末留言。
题记
2020年是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建立70周年。该专业简称发电专业,即今天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该专业1950年创建于哈工大电机系,是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沙阔洛夫、拉师克夫和列宁格勒工业大学鲁静三位苏联专家指导下建立的,也是苏联专家在哈工大电机系建立的第一个专业。1950年杨以涵、贺家李、冯纯伯、戴克健、何富发、吴展允、苏文成、顾秋心、杨毅刚等首批师资研究生进入哈工大电机系学习该专业,至今已70周年。
发电专业作为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根基专业,办学历史最久,招生数最多,行业影响最广,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杨以涵、戴克健、何富发、吴展允先生作为我校发电专业的奠基人和建设者,分别在电力网及电力系统方向、发电厂方向、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为该专业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主要介绍发电专业在哈工大时期(1950-1961)的历史、传承以及在推动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发展的历史作用。
饮水思源,没有哈工大电机系发电专业在1961年整体迁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没有杨以涵、戴克健、何富发、吴展允先生等在长期教学科研中付出的心血与做出的贡献,就没有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今天。作者在此感谢哈工大,并祝哈工大传承百年办学传统再续辉煌!
谨以本文纪念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建立暨杨以涵、戴克健、何富发、吴展允诸先生从教70周年!
引子
众所周知,我校现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源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电机工程系(简称电机系)1950年9月建立的发电厂专业,后更名为发电厂配电网及联合输电系统专业,后又更名为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简称发电专业)。
1961年9月,哈工大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工程(简称高压专业)、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简称动经专业)三个专业的教师、学生和教学设备等整体并入到北京电力学院后,学校将发电专业重组为两个专业,即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1986年7月,按照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要求,学校分别将两个专业的名称更名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继电保护与自动远动技术专业。1993年7月,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要求,学校又将两个专业合并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8年8月,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宽口径的办学要求,学校再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纳入更宽口径的新专业目录,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电气专业)。
从1950年9月发电专业的建立,到1998年8月电气专业的更名,发电专业的名称经历了由一个大专业变成两个小专业,再合并最后纳入到一个更宽口径的电气专业的演变过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演变的历史过程。
现在,每当说到电气专业,无论是在校师生还是毕业校友,都知道电气专业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但对它的建立与发展历程,却知之甚少。
长期以来,工作和学习的惯性一直在推着我们快步前行,却没有告诉我们一路走来都经历过什么?我们也很少停下来,回顾我们的起源与一路的传承。
读史使人明智。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对历史的回顾始终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缺少历史的滋养,再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也难以对所学的专业产生自信和自豪,更不要说对该专业秉持真挚的向往情怀和肩负崇高的使命担当。
考据校史,鉴往知来。只有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才能把握专业的演变规律,制定专业的发展规划;也才能增强专业的自豪感,激励我们共创专业的美好明天。
发电专业从1950年9月滥觞,至今已发展70年了。孔子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回望已过从心所欲之年的发电专业走过的漫漫征途,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发电专业草创初期的前辈们多已离世,个别健在的前辈,或因年事已高,或因时间久远,当年的历史已逐渐尘封或难以查证。加之发电专业和学校一起,经历过多次异地搬迁,档案资料大量遗失。今天,再想写出全面反映学校发电专业的历史,几乎没有可能。即便如此,作者仍希望尽己所能,全力以赴,争分夺秒,能找回多少就写多少,以确保那些仅存的点滴史料,不再丢失,亦不再成为新的历史遗憾。
作者以华北电力大学档案馆、哈尔滨工业大学档案馆等处尚存的少量文献为主,结合对部分健在前辈的现场或电话采访、离世前辈的遗留文字以及出版的纪念文集和互联网世界中散落的细微痕迹,整理记述了我校发电专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时期(1950年至1961年)的点滴史料。由于可用资料的极度匮乏,本文无论是记述的人物还是记述的事件,均存在大量的阙漏,这是作者最遗憾的地方,也敬请读者谅解。
作为我校专业历史的一项抢救活动,作者写作本文旨在挖掘抢救发电专业在哈工大时期的点滴史料。本文不涉及发电专业在北京电力学院时期(1961年至1970年)、河北电力学院时期(1970年至1978年)、华北电力学院时期(1978年至1995年)乃至华北电力大学时期(1995年至今)的史料。对于这部分史料,由于亲历的教师和校友众多,只要给予一定重视,多花些功夫,整理记述起来会更加容易。
师资研究班的背景
在介绍哈工大发电专业建立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解放初期的哈工大。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是苏联中东铁路公司1920年建立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为中东铁路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1922年4月2日改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校,1928年2月4日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抗战胜利后,中东铁路改称“中国长春铁路”,简称中长铁路(或中长路),由苏联和中国共同管理。1952年12月31日,中长铁路完全归中国所有,并自主进行管理。
1950年6月7日,中央电告东北局:“中长路已决定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中央电报指示哈工大:“应着重招收国内各大学理工学院的讲师、助教和研究生,主要学俄文,两年毕业即分配到各大学任教,并翻译俄文工程方面的教材。为了增加该校的领导核心,已决定该校聘请苏联教授十人。”电报还指示:“同时应更好利用那批苏侨教授的有用才能。”从此,6月7日也成为哈工大的校庆日。2020年6月7日,哈工大隆重地举行了100周年的纪念活动。
哈工大移交我国政府时,设有土木建筑、机械、电气、化学、采矿、东方经济等系。当时,学校共有教师144人,其中,苏侨教师120人,中国教师仅24人(且多为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共有本科生641人,其中苏侨学生510人,中国学生131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哈工大,无论是师资还是学生都以苏侨为主,这远远不能满足中央对哈工大的办学要求。
学校要发展成为学习苏联高等工科专业教育的示范基地,就要尽快由俄语教学改为汉语教学。为此,哈工大除了向国内大学聘请或商调部分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来校任教之外,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聘请苏联专家来校培养青年教师、师资研究生和本科生上。
为此,哈工大通过认真研究,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和新专业建设计划,并上报高等教育部(简称高教部)。新专业建设采用的基本办法是,首先聘请苏联专家培养新专业的师资研究生和第一、二届本科生,并选留优秀骨干作为该专业的中国师资,形成该专业的办学基础。然后再让这些青年教师担当重任,在办学实践中锻炼成长,并选派他们到苏联留学或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以快速地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1951年4月19日,高教部党组根据哈工大制定的发展规划,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的报告》。刘少奇代表中央对哈工大办学方针作了重要批示,进一步确定了哈工大的办学方针和任务,即“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具体办法是每年抽调国内各大学讲师、助教和教授150名,进入哈工大参加教学研究组,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研究深造,以代替派大批学生去苏联留学的办法,提高国内各大学理工科师资水平。从此,哈工大承担起了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大学旧教育制度改革的历史使命。
按照中央指示,哈工大为快速培养理工科师资,多措并举,广揽人才:一方面积极聘请苏联专家来校工作,另一方面认真筹备师资研究班(简称研究班)。为此,哈工大专门组建了东北招聘团,由松江省省主席兼哈工大校长冯仲云等校领导带队,到内地的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大学进行宣讲,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来哈工大的研究班学习,作为普通研究生进行培养,结业后留校作为哈工大的师资,以全面替代哈工大原有的苏侨教师,逐步将俄语教学转为汉语教学。
据第一批研究班普通研究生戴克健先生回忆,冯仲云校长亲赴南京大学宣讲。他介绍了东北的工业现状和发展远景,说明了中央对哈工大的办学要求以及邀请苏联专家援建哈工大等情况。正是这些举措,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本科毕业生进入哈工大研究班学习。
在此,对冯仲云校长作一个简单介绍。
冯仲云(1908-1968),男,江苏武进人,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成为熊庆来教授当时唯一的学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1939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1942年任中共东北委员会委员和中共北满省委书记。1946年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1953年任北京图书馆馆长,1954年任水利部副部长兼华东水利学院院长。1958年至1968年任水电部副部长,分管水电部的教育科研等工作。曾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和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八一勋章”。
冯仲云校长(摘自网络)
在哈工大招收普通研究生的同时,高教部决定,从国内各大学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哈工大上在职研究生,由苏联专家亲自培养。当时规定,这些在职研究生结业后要回到原大学任教,以将苏联高校的专业教育体系带回去,推进我国各大学由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的快速转型。
在1953年5月哈工大制订的研究班暂行条例中,对师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具有高度政治水平、业务素养、科学研究能力,基本掌握全部教学过程,能在高等工业学校独立讲授所学专业的一、二门课程,并能指导设计作业的教师。”据第一批研究班在职研究生俞大光院士回忆:“这种研究生培训目标很明确,是作为新中国的教师来培训的,所以研究班的确切名称为‘师资研究班’。”
建国初期,我国没有学位制度,自然也就没有现在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所以,哈工大等高校当时培养的研究生是没有学位的,研究生也不是今天意义的学位研究生。
无论是哈工大招收的普通研究生,还是高教部选派的在职研究生,进入哈工大以后,首先要混合编班学习一年的俄语,然后再分组跟随援建哈工大的苏联专家学习两年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研究生共学习三年,结业后大部分在职研究生都回到了原来的大学任教,只有个别结业的在职研究生经高教部批准调入哈工大,与结业的普通研究生一起被充实到哈工大的教师队伍中。
应该说,建国初期的这种将教育训练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学习苏联的培养方式,十分符合当时我国高校对师资研究生的迫切需求。
电机系的师资研究班
1950年春季到8月,哈工大招收和国内各大学选派的第一批研究生陆续报到。作者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认为电气工程系(1952年7月改为电机工程系,简称电机系)的第一批研究生有俞大光、黄文虎、冯纯伯、马祖光、杨以涵、陆成德、戴克健、何富发、梁阶熹、顾秋心、贺家李、丁寄屏、吴展允、范崇浏、邓恢煌、杨毅刚、刘敬、苏文成、肖顺达、蒋卡林、戴声琳、龚正毅、钟祥礼、秦曾煌、柳焯、余砚蔺、李家训、黄正中、刘守全、彭康强、蒋德福、黄齐嵩、邓伟霖、何龙、张冠生、屠正辉、王积禔、竺培勲、范锡普等。
哈工大根据中央批示的《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的报告》,鉴于国家建设对电力工业高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在1950年9月建立了发电厂专业,1951年9月建立了输配电专业、有线电和电气化专业,1952年7月又将后者改为工厂电气设备专业,并通过师资研究班培养三个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师资。
解放前,我国大学多以英美为样板,没有专业,学生接受通识教育。因此,哈工大的各个专业都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极具苏联特色。
通过梳理苏联专家对哈工大的援建过程,可以发现,苏联首先援建哈工大的是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然后再根据我国建设的轻重缓急依次援建哈工大的专业及专业课。应该说,这个援建过程非常符合我国建国初期的实际需求。
以哈工大电机系为例,苏联首先援建了电机系的电工基础课,一年后援建了发电厂专业(含继电保护)、输配电专业(含高电压工程),随后依次援建了工厂电气设备专业(后改为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以及后来的电机与电器专业、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专业、电气仪表及电测技术专业等。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我国建国初期,优先发展电力系统并向工业企业和城市居民供电,成为推进我国建设的首要任务。然后才依次是工业企业用电、自主制造电机和电器装备以及逐渐建立我国电气计量体系等。
苏联援建哈工大的第一批专家共有10位,组长是古林。在10位苏联专家中,基础课有3位(物理学2位、理论力学1位)、技术基础课有3位(电工基础1位、建筑力学1位、水力学1位)、专业课4位(发电厂1位、继电保护1位、焊接1位、机床刀具1位)。他们分别于1951年3月至1952年7月期间陆续来到哈工大。
1951年3月,以古林为组长的首批10名苏联专家中的勃·巴·沙阔洛夫(Б.П.Соколов)(技术科学副博士)来到哈工大电机系。他是援建哈工大电机系的第一位苏联专家。
勃·巴·沙阔洛夫是莫斯科航空工业学院理论电工教研室的副教授,专长为理论电工专业方向。他在1951年3月至1953年6月的2年3个月里,帮助建立了电工教研室和实验室,培养了9名研究生和10名教师,讲授了电工基础课170学时,编写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培养了电工基础课的师资队伍,为电机系后续专业的建立以及本科生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苏联学位和职称制度完全不同于英美以及我国现行制度。副博士是苏联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独特学位,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人“应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才能和探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科学课题的能力”。副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独立写成的完整的科学著作”,在学术上有新的见解。由于苏联的副博士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后来被我国教育部门认定为相当于我国现在的博士学位。类似地,苏联的副教授职称相当于我国现在的教授职称。
在苏联,博士学位和教授的门槛是非常高的。一般而言,具有副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只有通过长期的潜心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出版自己的学术专著,才能向苏联的博士学位评审委员会申请博士学位,只有通过评审和答辩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再者,苏联高校的教研室主任一般只能由具有教授职称的学者担任,一个教研室只设一个教授岗位,只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才有资格晋升教授并担任教研室主任。因此,在苏联高校中,博士、教授、教研室主任往往是三位一体的,是一个学者极高的学术荣誉。
勃·巴·沙阔洛夫来到电机系以后,首先指导了第一批研究生中的俞大光、秦曾煌、蒋卡林、龚正毅、戴声琳、钟祥礼、柳焯、李家训、余砚蔺、黄正中、刘守全、彭康强等学习理论电工专业方向的课程,其次指导建立了电工教研室以及电工基础、电工学两个实验室,第三为五年制本科生讲授了电工基础课并编写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
勃·巴·沙阔洛夫将俞大光等研究生分成了三个小组,指导他们分别学习电工基础、电工学、电工量计三门课程。这些研究生以学习和精读俄文教材为主,勃·巴·沙阔洛夫及时解答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勃·巴·沙阔洛夫还安排他们将俄文教材翻译成中文教材,出版后在我国高校推广使用。在勃·巴·沙阔洛夫的指导下,他们翻译出版了苏联克鲁格编著的《电工原理(第六版)》(上下册)、基泰耶夫编著的《普通电工学(第四版)》(上中下册)、曼苏洛夫和波波夫合著的《理论电工学(第四版)》三套教材。勃·巴·沙阔洛夫在为五年制本科生讲授电工基础课的时候,还要求这些研究生跟班听课,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小班(每班30人左右),分别担任习题课、实验课、批改作业、答疑、期末复习以及考查考试等助教工作。
1952年秋季,哈工大为了加快中国教师替代苏侨教师担任学校相关部门、系和各教研室等负责人的进程,任命了一批尚在学习的研究生为相关部门的副职、系主任助理、教研室代理主任或代理副主任等。例如,任命何龙为电机系助理主任,在时任系主任阿·阿·波波夫(А.А.Попов)教授和随后的系主任吴存亚教授的领导下,按照苏联高校五年制工程师学位模式,配合苏联专家建立电机系的全部教学过程。又如,任命苏文成为生产实习科的副科长,在苏联专家康斯坦丁诺夫副教授(技术副博士,铸造专业)、斯卡昆副教授(技术副博士,焊接专业)的指导下,负责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实习工作。再如,任命俞大光为电工教研室代理主任,蒋卡林、柳焯为电工教研室代理副主任;任命杨以涵为输配电教研室代理主任、陆成德为发电厂教研室代理主任等。
就这样,杨以涵、陆成德成为哈工大发电专业最早的两位教研室代理主任。
在此,对俞大光院士作一个简单介绍。
俞大光(1921-2017),男,浙江绍兴人,理论电工和核武器控制专家。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并留校任教。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师资研究班结业,并留校任电工教研室主任。1962年调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哈工大期间,他率先将苏联电工基础教材引入我国,并结合我国实际编著了《电工基础》教材,该教材的上册、中册、下册自1958年开始陆续出版,被广泛使用,在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学风,人称“铁将军”。1962年他调离哈工大后,主持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研究,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俞大光院士(左)
195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电工基础》(上册)教材封面(摘自网络)
然而,由于援建哈工大电机系的其他苏联专家没能按原计划到来,许多完成了俄语学习的第一批研究生没有苏联专家指导。
据戴克健先生回忆,在这段时间里,有的研究生或闭门自学,或搞点翻译;有的研究生被安排做些行政工作等。针对这种情况,研究班党团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俞大光、邓恢煌、贺家李、戴声琳、钟祥礼、梁阶熹等班里几位稍微年长的研究生,将大家组织起来,一方面开展互教互学,另一方面向哈工大原有的苏侨教师请教,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俄语疑难问题。
这时,勃·巴·沙阔洛夫给出了一些建议。他说根据苏联的规定,大学教师起码要有副博士学位。同时,他强调哈工大电机系的研究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必须要先学习100小时的理论电工课,通过考试后才能继续学习专业课。他认为哈工大电机系的研究生培养,要对标苏联的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即所谓“副博士最低”要求。按照他的建议,这些没有苏联专家指导的第一批研究生开始了理论电工课的自学。然后由他与哈工大电机系的两名苏侨教师组成一个考试委员会,对每位研究生进行口试。恰恰是勃·巴·沙阔洛夫的这个建议以及主持的理论电工课的自学过程,不仅填补了援建电机系的其他苏联专家时间上的短时空缺,也从客观上夯实了第一批研究生的理论电工基础。
在这段时间里,哈工大还充分利用学术造诣高的苏侨教师指导了部分第一批研究生。例如,电机系时任系主任波波夫教授就是一位饱学之士。他学历很高、业务熟练,在哈工大苏侨教师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学校让他指导杨以涵、苏文成学习电力网,指导陆成德、何龙学习发电厂等。尽管他已年近60岁,但仍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这些苏侨教师大都继承了沙俄时期的教育传统,非常重视工程师的培养。例如,波波夫教授认为哈工大本科生的工程设计内容太少,他说沙俄时期本科生的一个课程设计,起码要画十几张图纸,而现在只画几张图纸。
发电专业的建立
1952年3月,以古林为组长的首批10名苏联专家中的尼·依·沙阔洛夫(Н.И.Соколов)(技术科学副博士)和雅·拉·鲁静(Я.Л.Рузин)(技术科学副博士)来到哈工大电机系。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哈工大电机系建立发电厂专业,这也是哈工大电机系的第一个专业。
尼·依·沙阔洛夫是莫斯科动力学院发电厂教研室的副教授,专长为发电厂专业方向,他是援建哈工大电机系的第二位苏联专家(以下提到的沙阔洛夫均指尼·依·沙阔洛夫)。在1952年3月至1953年7月的1年4个月里,他帮助建立了发电厂教研室和实验室,培养了10名研究生,讲授了电力系统短路课56学时、电力系统稳定课40学时、电力系统自动化课24学时、发电厂专题课40学时,编写了部分教学文件。在哈工大援建期间,他还帮助东北电业管理局中心试验所建设了直流计算台等。
雅·拉·鲁静是列宁格勒工业大学发电厂教研室的副教授,专长为继电保护专业方向,他比沙阔洛夫晚到了20多天,是援建哈工大电机系的第三位苏联专家。在1952年3月至1954年7月的2年4个月里,他帮助建立了发电厂教研室和实验室,培养了12名研究生和8名教师,讲授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84学时、发电厂电气部分课100学时、电力系统自动化课16学时,编写了各种教学资料和文件。同时,他还被哈工大聘为教务处和电机系的顾问。
鲁静援建哈工大时已年近60岁。据1952年11月入学的第三批在职研究生陈德树先生回忆,鲁静是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老红军,也是一名老布尔什维克,担任过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的教务处处长。
据戴克健先生回忆,鲁静为人和蔼、工作严谨,但原则性和计划性极强。鲁静来到哈工大以后,从思想入手,一再强调“计划就是法律”,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还让各系和各教研室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鲁静特别强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无论大小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制定行动计划,包括要求、进度、措施等。如果计划没有按时完成,就要受到多个方面的追责。从鲁静身上,可以看到在苏联高等教育中充满了计划经济的特点。
1950年9月,哈工大决定在电机系建立发电厂专业,一方面将1949年入学的部分本科生转为该专业五年制二年级本科生,另一方面又从俄语预科班中招收了该专业五年制一年级本科生。
1951年9月,哈工大决定在电机系建立输配电专业,从发电厂专业和其他专业调整了部分五年制本科生到该专业二年级和一年级学习。
尽管两个专业均没有专业课教师,但由于两个专业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且均在学习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所以也没有影响到两个专业的办学。直到1952年3月沙阔洛夫和鲁静以及1952年10月拉师克夫、斯捷范诺夫四位苏联专家来到哈工大电机系,这两个专业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课教师。这四位苏联专家,一方面培养师资研究生,帮助建立专业教研室和实验室;另一方面为本科生讲授专业课,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后来,随着两个专业的师资研究生留校任教,才逐渐解决了两个专业的专业课师资问题。
沙阔洛夫专于发电厂专业的一次系统,鲁静专于发电厂专业的二次系统。两位苏联专家在发电厂专业上形成了优势互补。需要说明的是,与现在电力类专业划分不同的是,当时开设继电保护课的是发电厂教研室,而不是输配电教研室。据第三批研究生葛耀中先生介绍,当时的继电保护课是从发电厂电气设备讲起的,而不是像现在从输电线路讲起。事实上,这种专业划分也是电力工业不同发展阶段在高等专业教育中的一种体现。
沙阔洛夫和鲁静来校后,电机系又从第一批研究生中抽出了一部分研究生,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由两位苏联专家分别指导学习发电厂专业。作者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认为沙阔洛夫和鲁静的分工如下:
沙阔洛夫分别指导输配电组的杨以涵、顾秋心、杨毅刚、刘敬等学习电力网及电力系统,发电厂组的陆成德、戴克健、何富发、梁阶熹、范锡普等学习发电厂,暂态组的冯纯伯等学习电力系统暂态,自动化组的苏文成、肖顺达等学习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鲁静指导贺家李、丁寄屏、吴展允、范崇浏、邓恢煌等学习继电保护。
前排左起:蒋德福、杨以涵、吴展允、戴克健
后排左起:冯纯伯、柳焯、丁寄屏、竺培勲
(杨以涵先生提供)
发电厂专业首批研究生的毕业学校或选派单位如下:杨以涵、戴克健、何富发、邓恢煌、梁阶熹分别毕业于东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华南工学院电机系。冯纯伯、陆成德、丁寄屏、吴展允、杨毅刚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贺家李、刘敬毕业于北洋大学电机系。顾秋心、范崇浏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苏文成、范锡普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何龙、肖顺达由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选派。
1952年10月,以克雷洛夫为组长的第二批41名苏联专家陆续来到哈工大。其中来到电机系的三名苏联专家分别是弗·彼·拉师克夫(Ф.П. Лашков)(技术科学副博士)、康·斯·斯捷范诺夫(К.С.Стефанов)(技术科学副博士)、华·哥·德兰尼克夫(В.Г.Дранников)(技术科学副博士)。
弗·彼·拉师克夫是莫斯科动力学院输配电教研室的副教授,专长为输配电专业方向。在1952年10月至1954年7月的1年9个月里,他帮助建立了输配电教研室和实验室,培养了12名研究生和1名教师,讲授了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课56学时、电力系统专题课28学时、电力网专题课28学时,编写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此外,他还为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讲授本科生的工厂供电课。
康·斯·斯捷范诺夫是列宁格勒工业大学高电压工程教研室的副教授,专长为高电压工程专业方向,时任列宁格勒工业大学高电压工程实验室主任。在1952年10月至1954年7月的1年9个月里,他帮助建立了输配电教研室的高电压工程专门化,以及高电压教研室和实验室,培养了11名研究生和4名教师,讲授了高电压相关课,编写了高电压工程专门化相关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法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在哈工大援建期间,他还指导了东北电业管理局中心试验所高电压实验室和沈阳变压器厂高电压实验室的建设。
华·哥·德兰尼克夫是列宁格勒工业大学工业企业电气化教研室的副教授,专长为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方向。在1952年10月至1955年7月的2年9个月里,他帮助建立了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以及电机和电力传动2个教研室和电力传动原理、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生产机械电力装备、工业电子学、电器5个实验室,培养了24名研究生(其中包括6名电器专业研究生、5名自动化专业研究生。一年以后,这11名研究生改由援建电机系电器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另外两位苏联专家接续指导),讲授了电力传动原理课164学时、电力传动自动控制课70学时、生产机械电力装备课84+60学时、电机学课20学时、电器课42学时、机床电力装备专题课50学时,编写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生产实习大纲、实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
顺便提一下,德兰尼克夫来校后,担任电机系助理主任的第一批研究生何龙改由德兰尼克夫指导学习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不再学习发电厂专业。
从上述史料可知,高电压工程专业和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应该分别是哈工大电机系建立的第三、第四个专业。
1952年10月,哈工大电机系将剩余的第一批研究生和1951年8月入学并完成俄语学习的第二批研究生进行了分组,由新来的三位苏联专家分别指导学习输配电专业、高电压工程专业、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至此,哈工大电机系1950年8月入学剩余的第一批研究生连同1951年8月入学的第二批研究生均被安排跟随苏联专家学习。
1953年7月,1952年11月入学的第三批研究生完成了俄语学习,开始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此时,沙阔洛夫已经回国准备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所以,发电厂专业和输配电专业的第三批研究生分别由鲁静、拉师克夫、斯捷范诺夫指导学习。
作者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认为这三位苏联专家的分工如下:
鲁静指导了第三批研究生中的葛耀中、陈德树、吕继绍、史世文、朱联芳等学习继电保护。
斯捷范诺夫分别指导了第一批研究生中的蒋德福、黄齐嵩,第二批研究生中的张仁豫、梁毓锦、沈其工,第三批研究生中的蒋国雄、王秉均、赵智大、彭伯永、韩邦彦、李肇庚等学习高电压工程。
拉师克夫指导了第二批研究生中的徐国禹、王家金等以及第三批研究生中的裴钟棣、陈珩、林士杰等12名研究生(令作者遗憾的是,尚未查到其他研究生的相关资料)学习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还指导了留在输配电教研室任教的第一批研究生杨以涵、冯纯伯、顾秋心、杨毅刚、苏文成等人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拉师克夫认为中国今后的用电领域非常重要,故建议电机系将自动化组的苏文成调整到输配电组,指导苏文成学习用电。跟随拉师克夫学习用电的还有裴钟棣等。
发电厂专业和输配电专业的第二批和第三批研究生均是国内各大学选派的在职研究生,例如:学习继电保护的第三批研究生葛耀中、陈德树、吕继绍、史世文、朱联芳分别来自西北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南昌大学、南京工学院电机系以及北京水电设计院。学习高电压工程的第二批研究生张仁豫、梁毓锦、沈其工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电机系。学习高电压工程的第三批研究生蒋国雄、王秉均、赵智大、彭伯永、韩邦彦、李肇庚分别来自交通大学、西北工学院、浙江大学、华中工学院、成都工学院电机系以及水电部水电总局。学习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的第二批研究生徐国禹、王家金和第三批研究生裴钟棣、陈珩、林士杰分别来自重庆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广西大学电机系。
在1954-1955学年,哈工大将发电厂专业和输配电专业合并为发电厂输配电专业。在1955-1956学年,又更名为电站电力网和电力系统专业。后来定名为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即本文简称的发电专业。
需要说明的是,高电压工程专业最早属于输配电专业,后来又属于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下面的高电压工程专门化。斯捷范诺夫来后不久,帮助建立了高电压教研室和实验室。1956年,高等教育部同意将高电压工程专门化从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立高电压工程专业。高电压工程专业的史料可参见作者撰写的“华电校史中的高电压技术专业(见《华电记忆(第六辑)》第52-71页)”。
1953年7月,随着苏联专家指导的发电专业第一批研究生的结业,普通研究生留校,分别在发电厂教研室、输配电教研室、高电压教研室任教,而在职研究生除个别人外均回到原大学任教。至此,由中国人为主体的发电专业师资队伍基本建成。后来,哈工大电机系发电专业没有再聘请过其他的苏联专家。
从上述史料不难看出,发电专业(不含高电压工程专业)主要是由尼·依·沙阔洛夫、雅·拉·鲁静、弗·彼·拉师克夫三位苏联专家指导建立的,是我国同类专业中建立最早的,其专业传承源于苏联的莫斯科动力学院和列宁格勒工业大学。
发电专业的研究生
不同于勃·巴·沙阔洛夫指导俞大光等研究生学习理论电工专业方向,发电专业的研究生要学习大量的专业课。尼·依·沙阔洛夫、鲁静、拉师克夫为各自指导的研究生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贯穿于发电专业的授课、自学、实验、实习、助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苏联专家不仅要指导这些研究生,还要为电机系的本科生讲授专业课、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苏联专家一般要安排部分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这也成为发电专业研究生的一个培养环节。例如,鲁静在为本科生讲授发电厂电气部分课时,就安排研究生何富发担任助教。
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苏联专家是非常敬业的,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据戴克健先生回忆,鲁静在指导课程设计过程中,与学生频繁接触,深入交谈,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当遇到学生不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或马虎从事时,他就给予严厉的批评。他说教学要突出一个“严”字。所以,鲁静指导的研究生既怕他又非常尊敬他。又如,尼·依·沙阔洛夫带研究生们为发电厂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答疑,从上午8点一直到下午2点(实行六小时一贯制),参加答疑的研究生们都感到疲惫不堪,但他仍然精神抖擞。第一批在职研究生贺家李先生回忆到:“我要给尼·依·沙阔洛夫讲授的短路电流课当助教,上习题课、答疑、留作业等。听课的本科生有王铭诚、于松海等,他们是发电专业的第一批本科生。”正是在苏联专家的影响下,哈工大电机系的教学计划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为主的思想深入人心,这极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020年1月12日作者采访天津大学贺家李先生(陈晓龙副教授提供)
苏联专家不仅在具体的培养环节认真指导研究生,还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勤奋和敬业精神。例如,年青有为、学识渊博的尼·依·沙阔洛夫告诉研究生们,他是靠自学起家的。他最初只有中专学历,经历过苏联卫国战争的苦难后,他非常向往学术,希望通过自己的才智为国家做出贡献。他后来一门课一门课地自学并参加考试,最后拿到了副博士学位。据苏文成先生回忆,沙阔洛夫来中国援建哈工大发电专业之前,正在准备博士学位答辩。但是,当他接到来中国援建哈工大的通知后,立刻欣然接受。问他为何如此取舍时,他说个人的事怎么能与国家、国际的大事相比?国家的事是不允许向后拖的!直到1953年7月,他完成指定的援建任务后才回国进行博士学位答辩。戴克健先生特别提到,他来中国时带了大量的科研资料。在哈工大期间,他除了指导研究生、讲授本科生课程、帮助建设发电厂教研室和实验室等工作之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科研上。在哈工大的1年4个月里,他在苏联一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戴克健先生回忆到,沙阔洛夫认为,“学者”是最受尊敬的人。因此,他对人的最高赞誉就是“学者”。顺便提一下,后来苏联《电》期刊还为沙阔洛夫的75岁寿辰做过专门介绍。应该说,苏联专家对这批研究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苏联专家对研究生学习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苏文成先生在谈到拉师克夫时,回忆到:“一次,他要我画一张变电所结构图上的螺钉,我画了三次才勉强过关。他说‘从这种小地方才能理解结构特点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决不可草率马虎’。我与他交情甚好,他常对我说‘根据苏联经验,只顾发电、输电,不顾用电是不对的,必须重视用电,才能满足既安全可靠又高效节电的要求,你研究用电吧,你给新中国培养用电人才吧’!我受他启发并由他指导,开始了对用电事业的研究。这个决定直到三十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才显出是多么的正确和可贵!”
2020年11月8日作者采访西安理工大学苏文成先生
苏联专家在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中,非常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一般是指定一本苏联最新专业教材或专著,首先让研究生们分章分节自学和精读,然后由研究生们用讲课的方式向苏联专家讲述相关内容,最后由苏联专家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生们的优缺点以及改进的方向,并介绍教材或专著中相关内容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研究生们的俄语表达经常是磕磕巴巴,不知所云,但苏联专家都能耐心听讲,认真记录。在研究生们自学的同时,苏联专家还经常进行示范性讲课。戴克健先生回忆到,尼·依·沙阔洛夫“在上‘电压变化对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影响’的示范课时,最为精彩,物理概念和数学公式讲得一清二楚,这得益于他在这方面做过不少的实验和科学研究,这也使我们懂得,没有科研做基础,也不可能在教学方面做出显赫的成绩”。
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研究生们在自学和精读苏联教材和专著的基础上,还翻译和校对了一批苏联专业教材和专著。例如,戴克健、何富发、陆成德、苏文成、梁阶熹、肖顺达、李昌龄、范锡普翻译出版了苏联格拉茹诺夫教授主编《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电气部分(第三版)》(上下册)。贺家李、吴展允、邓恢煌、范崇浏校对了张钟俊教授翻译的苏联乌里扬诺夫副教授著《电力系统短路(第四版)》。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研究生们还参加了实验室的建设。继电保护专业方向的第一批普通研究生丁寄屏先生在“继电保护实验室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一文中写到:“在专家制订的学习计划中,有不少学时用作‘实验室的建设’……所以建实验室也可以说是第一批研究生的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例如,在尼·依·沙阔洛夫的指导下,参照莫斯科动力学院发电厂实验室的电气设备模型说明书,研究生们制作了电气设备的实物模型,建立了发电厂实验室。又如,在鲁静的指导下,参照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继电保护实验室的资料,研究生们制作了集继电器、电压表、电流表于一体的活动插板,并设计了适用于活动插板的实验桌等。1952年秋,研究生们完成了电流互感器的研究、电磁型继电器的研究、感应型继电器的研究、时间继电器的研究、方向继电器的研究、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研究等6个实验。1953年春,研究生们又完成了差动继电器的研究、零序变流器的研究、自动重合闸的研究等3个实验。研究生们完成这些实验的同时撰写的教学论文,在1954年4月全国第一次机电专业会议上获得了好评。
左:自动重合闸的研究实验。
右:变流器的研究实验
(摘自1954年全国第一次机电专业会议论文集)
苏联专家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为发电专业的研究生们安排了很多现场实习。实习地点主要有东北电业管理局中心试验所以及下属的发电厂、变电站和供电局等。每当苏联专家被邀请到东北电业管理局等单位进行讲学或技术指导时,都会带上部分研究生。贺家李先生回忆到:“我在研究生期间有三次实习,分别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每到假期,我们就跟着尼·依·沙阔洛夫、鲁静到东北电业管理局中心试验所等单位,我们被分配给经常下厂调试的技术人员,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了很多现场调试技术。我在哈工大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了五、六次这样的现场调试。苏联专家不仅培养了研究生,也培养了大量现场技术人员。”这样的实习和实践也受到了实习企业的欢迎。贺家李先生对此记忆犹新:“我们在实习时,特别担心弄错了引起事故。然而,东北电业管理局局长却说,东北电网就是你们的实验室,你们大胆地干吧,把本事练出来!”
贺家李先生特别结合继电保护的特点,回忆到:“鲁静特别强调实践,他给我们说‘一定要到实践中去学习,继电保护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科学,要到实践中去了解实践对继电保护的要求,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满足实践的需要’。他要我们到东北电业管理局中心试验所去,和试验人员一起下厂参加保护调试。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收获很大。他的话影响了我一生,我一直这样做,也这样教导我的学生。”
1953年7月,苏联专家指导的1950年8月入学的第一批研究生结业。
发电专业的普通研究生杨以涵、陆成德、丁寄屏、戴克健、何富发、吴展允、范崇浏、冯纯伯、顾秋心、杨毅刚、苏文成等留在哈工大电机系任教。
发电专业的在职研究生贺家李、刘敬、梁阶熹、邓恢煌、肖顺达以及理论电工专业方向的戴声琳等被中央抽调,到当时正在筹建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
需要说明的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1953年9月1日正式成立的,由于师资极缺,中央决定从哈工大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中抽调20人,其中就包括哈工大电机系的上述6名研究生。但是,按照高教部原来的师资研究生培养计划,这20名结业的研究生是要回到原选派大学任教的。此时,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向高教部请示,希望贺家李回天津大学任教。高教部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协调后,改派贺家李回天津大学任教,其他19名研究生均留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
此外,从1952年秋起,哈工大为加快中国教师替代苏侨教师担任各教研室主任的进程,任命了一批尚在学习的研究生为教研室代理主任或代理副主任,这也客观上导致了部分在职研究生结业后不能返回原选派大学任教。针对这种情况,1953年8月29日,高教部发了【(53)工——唐字第318号】通知,同意10名第一批在职研究生结业后留在哈工大任教,其他的第一批在职研究生结业后均回到原选派大学任教。在这10名结业的在职研究生中,就有武汉大学选派的俞大光,他留在哈工大电机系担任电工教研室主任。
在留校的第一批研究生中,俞大光、柳焯、陆成德、杨以涵、丁寄屏、蒋德福分别被任命为电工教研室、电工学教研室、发电厂教研室、输配电教研室、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高电压工程教研室主任。戴克健、冯纯伯分别被任命为发电厂教研室副主任、输配电教研室副主任。苏文成被任命为设备动力科科长(主管实验室建设),同时担任输配电教研室的教师,为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讲授工厂供电课,并建立了用电学科方向。何龙被任命为电机系副主任,负责电机系的日常管理工作。
下面再简要地介绍一下发电专业第三批研究生的学习情况。他们是在1953年8月开始跟随苏联专家学习的,培养环节与第一批和第二批研究生基本相同,但是基本不再担任本科生专业课的助教工作。除了苏联专家指导以外,结业留校的第一批研究生也参加了具体的指导工作。例如,陈德树先生回忆到:“鲁静主要制定我的培养计划,他参加过我的论文指导和专题报告,他把具体的指导任务都交给了丁寄屏,丁寄屏讲继电保护课,吴展允讲短路电流课。我们结业答辩时,鲁静已经回苏联了,是丁寄屏组织的。”又如,葛耀中先生回忆到:“我们学习了短路电流、继电保护、发电厂等课程,记得丁寄屏给我们上自动化课,还做了很多继电保护方面的实验。有一件事情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做差动继电器的研究实验时,我并不知道继电器的特性,就通过实验将特性做出来了,鲁静看后认为很好。从此,我就想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
2019年12月24日
作者采访西安交通大学葛耀中先生
(宋国兵教授提供)
2020年1月10日
作者采访华中科技大学陈德树先生
(杨德先教授提供)
第三批研究生部分课程的成绩登记簿。
杨以涵讲授电力系统稳定、电力网络,
吴展允讲授继电保护,
解广润讲授过电压及其防护,
范崇浏指导变电所课程设计,
黄齐嵩指导高压实验室课程设计
(陈慈萱先生提供)
1955年1月,发电专业第三批研究生结业。而在1954年7月,鲁静、拉师克夫、斯捷范诺夫均已回国。因此,发电专业第三批研究生的结业答辩都是由留校任教的第一批研究生组织的。发电专业的第三批研究生基本上都是各大学选派来哈工大学习的,他们结业后都回到了原选派的大学任教。例如,葛耀中回到了西北工学院电机系(后调整到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陈德树、吕继绍、林士杰回到华中工学院电机系(他们分别随华南工学院、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电机系调整到华中工学院电机系),史世文回到南京工学院电机系、朱联芳回到北京水电设计院。
1954年7月,随着苏联专家鲁静、拉师克夫、斯捷范诺夫的回国,哈工大电机系发电专业依靠苏联专家培养师资研究生的工作即告结束。应该说,苏联专家培养的这三批师资研究生奠定了我国发电专业高等教育的基础,这些研究生后来都成为我国各高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不仅持续培养出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等高级技术人才,还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9年5月,中央在《关于1959年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意见》中提出,要从1959年的高校毕业生中,选留政治、业务水平较高的1000人左右分配到有条件的高校作为研究生进行培养。随后,哈工大发电专业又进行了依靠中国师资自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并将教研室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单位。由于这批研究生需要做论文,因此,他们又被称为论文研究生。
此时,哈工大发电专业还没有教授和副教授,杨以涵等留校的第一批研究生均为讲师,因此,他们没有指导研究生的资格。然而,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中,发电专业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成立了电力研究所,聘请时任哈工大副校长兼教务长的朱物华教授担任所长。朱物华先生是电子学、水声学和电力工程等方面的专家,不仅是当时少有的一级教授,还是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1993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物华先生希望通过招收研究生,培养电力系统通信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1959年9月,朱物华先生从发电专业1959届毕业生中招收了张文勤。此外,尽管冯纯伯也是讲师,但他因在苏联留学并获得了副博士学位,故也具有指导研究生的资格,他招收了发电专业1959届毕业生徐尔贵。因此,张文勤、徐尔贵是哈工大电机系发电专业招收的第一批论文研究生。顺便提一下,留校的第一批研究生中的电工基础教研室主任俞大光、电机教研室主任竺培勲是哈工大1957年首次评定的13位副教授中的两位,具有指导研究生的资格。竺培勲招收了电机专业1959届毕业生汪林。因此,张文勤、徐尔贵、汪林是哈工大电机系依靠中国师资招收的第一批论文研究生。据张文勤先生回忆,哈工大依靠中国师资招收的第一批论文研究生共有12名,其中电机系3名、机械系9名。
哈工大电机系依靠中国师资
招收的第一批论文研究生。
站立者左起依次为汪林、张文勤、徐尔贵,
坐者为东北工学院同宿舍进修教师
(张文勤先生提供)
在此,对朱物华院士作一个简单介绍。
朱物华(1902-1998),男,江苏扬州人,电子学、水声学和电力工程专家。192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2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2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年至1961年任哈工大副校长兼教务长,1961年至1978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1978年至198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他是我国电子学科和水声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无线电、电信网络、信息论、水声学、电力系统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顺便提一下,朱物华院士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的弟弟。
朱物华院士(摘自网络)
1959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编制1960-1962年高校招收和培养研究生计划的通知》中指出,全国凡有条件的高校必须大力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只要在政治业务方面具备条件的教授、副教授、讲师都可以担任指导教师。这个通知为讲师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开了绿灯。朱物华先生由于工作太忙,根据高教部讲师也可以作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新政策,朱物华先生就将张文勤转给杨以涵先生进行指导。据张文勤先生回忆:“后来考虑朱校长行政工作忙,精力顾不上,我的指导教师改为杨以涵老师,科研方向又改为电力系统了。”所以,张文勤是杨以涵先生指导的第一位研究生。
后来,发电专业又招收了1960级研究生王中元和1961级研究生周洪顺、周国斌。吴展允先生担任王中元、周洪顺、周国斌的指导教师,从苏联留学回校任教的丁寄屏先生参与指导。王中元的研究方向为继电保护,周洪顺、周国斌的研究方向均为电力系统通信。1961年9月,哈工大电力系三个专业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后,徐尔贵改由杨以涵先生指导。
根据张文勤先生回忆,哈工大对这批自主招收的论文研究生是按苏联副博士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的,学制三年,一年半上课,一年半搞科研和撰写研究生论文。研究生学习的基础课主要有外语、哲学、电工、同步电机过渡过程等,采取小班上课。专业课主要由指导教师作计划,学生自学,写出读书报告。当时受“大跃进”以及后来的调整巩固政策的影响,培养计划及过程有所变动,强调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后,直接参与学校的科研工作,在实践中培养、在实干中学习。例如,张文勤先生参加了电机系动模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电力系统分析仪(电子模拟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交流计算台)、牡丹江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及非同期合闸等的科研工作。张文勤先生回忆说:“我学到了如何搜集、分析和占有资料,受到了进行科学研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锻炼,为未来从事与电力相关的科研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左:1992年10月
张文勤先生与导师朱物华院士合影。
右:1978年12月
张文勤先生与导师杨以涵先生的合影。
(张文勤先生提供)
(上部分完)
近期精选
戳图片可直接跳转哦!
大道直行 迎接新的曙光!新能源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唱《党旗飘扬的方向》丨唱支歌儿给党听MV接力⑤
服务双碳,华电启航!
重磅发布!一图读懂华北电力大学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
素材来源 |《华电记忆(第七辑)》
编辑 | 董艺双 熊萱洁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