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华北电力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今年,77岁的贺仁睦教授荣获2021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成为华北电力大学首位荣获顾毓琇电机工程奖的教授,也是全国第二位荣获该奖项的女性。

从1978年考入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攻读硕士学位开始,贺仁睦就与电力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前,这位电力负荷建模的领航者接受笔者采访,讲述自己的人生、科研和教学故事。

艺考

历尽千帆

臻于至善

见过繁华的落幕,也见过新生的朝阳,贺仁睦的人生故事同历史一起沉浮。1944年,贺仁睦生于国民党一名高级官员家庭。父亲贺耀祖曾是国民党的三星上将,毛泽东曾于重庆谈判期间到访其家中,何香凝、谢觉哉等均是贺仁睦父母的挚友。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安然回到祖国,贺仁睦也在新中国的怀抱中茁壮成长。

1961年,意气风发的贺仁睦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从小就天资聪颖善于学习的贺仁睦,在清华电机系各科成绩优异,被同学们称为才女。

毕业分配时,贺仁睦去了张家口阳原县农具修配厂。从北京到阳原,从学校到工厂,环境的改变并未改变贺仁睦坚韧不拔的心性。她依旧坚持做事就要做到极致,当工人也要当最出色的工人。从跟着师傅学习拿着卡钳去量零件内孔尺寸开始,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贺仁睦就成为了农具厂的第一把“卡钳”。这一扎根就是十年,当她离开时,那个小小的农具修配厂已发展成为一个有800余名员工的柴机厂,贺仁睦的贡献也凝结于其中。

放下心爱的专业,离开熟悉的北京,去一个贫穷的县城,挑水、拉风箱、睡土炕……离开清华前,贺仁睦也曾有过失落。她赌气似地处理掉所有书本,幸好身边的一位男同学眼疾手快地从扔掉的书堆里捡回了几本专业书和高数笔记。那几本书成了她重拾专业梦想的桥梁,1978年,贺仁睦再次打开了这几本书,开始备考研究生。同年,她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而当年捡书的那位男同学,也成为了她相濡以沫相伴一生的爱人。

1979年,在导师杨以涵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正在读研一的贺仁睦通过了公派留学的资格考试,开始了瑞士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的五年背井离乡的求学之旅。

思念家人,零基础开始学习语言和计算机,五年间贺仁睦跨越的不止是地理上的万水千山,更是心理和学业上的万重挑战。坚韧不服输的她,最终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优异的成绩赢得当地同仁和专家的认可、尊敬,成为了瑞士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第二位获得该专业学位的女士,也是获得该专业学位的第一位外国女性。她实习过的一个公司之前从未聘用中国女性,后来专门去招聘中国女留学生,因为他们从贺仁睦身上看到了中国女性“可以信赖”的优秀品格。离开时,洛桑的友人写贺卡送别:“你离开祖国,实现了梦想,我很佩服你。”

放弃瑞士公司伸出的橄榄枝,毅然决然回到华电,贺仁睦对挽留她的瑞士同事说:“现在,我的祖国在很多方面还没有瑞士好。目前,她正在进行改革开放,我们要把她建设地和瑞士一样好。”

艺考

三尺讲台

一生情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华电,贺仁睦始终坚持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贺仁睦将教学和科研素质培养相结合,通过启发式教学,从问题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她讲授《动态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时,学生们都踊跃选课、场场爆满。“贺老师讲课会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注重师生互动,不给学生走神和开小差的机会。我的同学们现在回忆大学时光都说从贺老师的课堂学到真东西,收获颇丰。”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徐衍会回忆时说到。

“导师顾名思义在于导,不能替学生去做研究,但是一定要帮学生找出问题所在,从而把研究引向深入。会挑毛病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挑毛病要挑的稳准狠,让学生心服口服!”谈及教学方法,贺仁睦说。

同样,挑毛病找问题不是单向的,贺仁睦也鼓励学生积极向导师和书本“挑战”,提问题挑刺儿。就连考试,也被设定为提问式考试,谁能提出一个导师认为的好问题,谁就能获得高分。贺仁睦坚信“不认真学习是不会提出好问题的,而好问题也不会直接来自于书本,而是认真学习书本后深入思考的结果。”

贺仁睦曾是华电出了名的“铁人”,创下同时带10个博士生的记录。即便如此,她每天依然神采奕奕,精神充沛。贺仁睦说,每带一个学生前要先考量学生的科研特长,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会根据学生的性格和特点,引导他们分别做不同的选题。只有选题和学生的特点对路了,学生才能顺利做下去。如果哪个学生的方向错了或者课题系统上出了问题,那是我作为导师的失职。”

贺仁睦对学生的成绩,一直是严苛的,她认为“科研是严谨的,没有容错率”。80年代末,答辩委员会准备授予贺仁睦指导的一位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却被贺仁睦严词拒绝,原因是她认为这篇论文的原创性创新不足。

学生们领教过贺老师的严格,“没人敢心存侥幸,大家都踏实学习,踏实做实验,大家都知道,能够打动贺老师的只有实打实的成绩和成果。”徐衍会说。

与学业上的严形成鲜明对比,生活上,贺老师对学生却是热心肠。她关心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规划一直放在心上。从未因为私事托人情找关系的贺老师,却为了学生就业分配的事情,找过电力部、教育部和无数个企业,全力以赴地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

贺老师说,对待学生的热心肠,是杨以涵教授言传身教留给她的“传家宝”。一次从保定回北京,为了不耽误火车,杨以涵老师让贺仁睦骑上自行车往火车站赶,自己跟在后面跑步去取自行车。去瑞士之前贺仁睦没见过计算机,杨以涵老师多方协调,带着贺仁睦去“认识”计算机。贺老师说:“杨以涵老师对我的师恩和热心肠深深地影响着我,我应该把这种热心肠传递下去,用同样的热情去帮助呵护我的学生。”华电的师承就这样就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迭代。

时至今日,贺仁睦已退休离开讲台,但每到节假日,来自五湖四海的问候电话和信息都会准时到达,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她的师恩永远难忘。

艺考

科研之路

勇攀高峰

负荷模型一直都是电力动态系统里的三大难题之一, 不易出成果,很多科研工作者避而远之。贺仁睦却从做博士论文那天起就跟负荷模型研究较劲。这一较劲就是20多年,不唯权不唯上,在反复的实验中寻找有效路径,终成我国电力负荷建模领域的领航者。

科研路上,贺仁睦有个执念,那就是实事求是。她一直坚持从电力系统实际问题出发做科研,即使与权威学者观点不一致,也会据理力争,用自己的实验数据说话。贺仁睦反对还没深入研究论证,还没有标志性成果就发文章、出书,她说:“我们做科研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发篇文章,文章得有了‘真货’才可以发。”

在做故障录波器时,测距程序用高级语言完成编写很简单,但不能固化到ROM上。到航天院502所去做,固化一次费用很高。贺仁睦便开始琢磨自己解决固化问题,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她想的全是固化和编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在两周后贺仁睦成功解决了固化问题。

2003年开始,东北电网连续两年在50万伏骨架电网上进行了两次人工三相短路试验。贺仁睦负荷建模研究项目终于可以用试验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科研成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和实测数据在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发表,得到国内和国际的认可。贺仁睦开发的电力系统负荷动态模型参数识别、人工神经网络在非线性负荷分析中的应用等科研成果对电力系统现代化运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她参与完成的福州地区电网故障信息通讯系统,成功地实现了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寻装置的联网,一举达到当时国内领先水平。她研发的负荷特性测辨装置、具有友好人机面的负荷参数辨识软件包等先后在地方电站落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已经年逾古稀的贺仁睦至今能清晰地讲解一个个原理,紧跟学术潮流的最前沿。讲起自己多次因做实验忘记时间而被管理员锁在实验室的故事时,贺仁睦爽朗地笑着,宛如那些事情就发生在昨天。透过笑容,那份热爱、那份坚守熠熠生光。

艺考

九九重阳,今又重阳

在这个金秋的美好的节日里

祝所有华电离退休老同志

身体安康,幸福久久

艺考

喜报!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1

网络安全宣传周,快来参与吧!

艺考

人大换届选举进行时!

素材来源丨党委宣传部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文字丨朱慧花 吕若浩

编辑 | 董艺双 刘馨浓

审核 | 卜叶蕾 卜春梅

分享

点赞

在看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华北电力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华北电力大学-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