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在空中有力地划了一个弧圈,舞台上天籁般的歌声倏然消失。随即,大厅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献给歌唱者的,更是献给他的。他就是我校特聘教授、指挥系杨鸿年教授。
作为我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杨鸿年教授不仅在指挥专业教学上兢兢业业,培养出众多优秀指挥人才,而且还热心致力于合唱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工作,曾担任国际童声合唱及表演艺术协会(美国)副主席、中国合唱协会及中国音协合唱联盟艺术顾问等职务,被国际同行誉为“真正掌握合唱艺术奥秘的大师”。
“ABA”三段式的音乐人生
1934年杨鸿年出生在广西一个带有黎族血统的农民家庭,童年随家人迁居江苏南京。他自幼酷爱音乐,但因家境贫寒无法接受正规音乐教育。中学时,他的一个同学的母亲发现了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引领他步入音乐殿堂。这位包恩珠女士是一名大学音乐教师,在她的精心辅导下,聪敏好学的杨鸿年学得很快,也学得很刻苦。家里没有钢琴,他便在用木板做成的键盘上练习。没有钱到剧场观看音乐会,他就到教堂听唱诗班的圣咏合唱。1950年,经包老师等人推荐,还是满脸稚气的杨鸿年成为刚刚成立的南京广播合唱团指挥,登上了梦寐已久的指挥台。1951年,杨鸿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由于成绩优异,于1953年提前毕业并留校工作。也是在这一年,年仅19岁的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组织上选派他到上海乐团向民主德国指挥专家希茨曼学习。他对西方古典音乐独到的理解和处理,深得德国专家的赏识。1956年,他由上海来到北京,先后在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和北京艺术学院任教。不久,他又被组织送到上海音乐学院(曾为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作曲系苏联专家阿尔扎曼诺夫班上学习作曲技术理论。两年后进修结业,他回到北京。在“艺院”,他先后开设了十余门课,教学领域和授课内容涉及指挥、作曲、音乐学、钢琴等诸多方面。1964年,杨鸿年随北京艺术学院并入新成立的中国音乐学院。1973年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合并成立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1977年12月,中央音乐学院恢复名称和建制),从此他与“央音”结下不解之缘。
杨鸿年早年的学习笔记。
杨鸿年把自己的音乐人生比喻为一个“ABA”的三部曲式。“A”为指挥,“B”为作曲。一直在音乐学院主要教授作曲技术理论课的杨鸿年,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又于1974年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受黄飞立教授力邀协助其恢复重建指挥系)。
杨鸿年教授为指挥系学生上主科(2002年)。
掌握合唱奥秘的指挥大师
杨鸿年主要教授指挥法主课、合唱训练学、乐队训练学、总谱分析等专业课程,同时,还开设了和声分析、合唱精品选读、合唱与指挥、合唱配器法等多门选修课。著名指挥家曹丁、邹小龙、俞峰、杨力、郭爽、彭家鹏、那日松等都曾受教于他。除了教授指挥专业课程,杨鸿年还长期开设合唱必修课,并担任室内乐团和青年合唱团的指挥。笔者在校学习时就曾上过他的合唱必修课,至今还留有深刻印象。杨老师在课上十分认真、投入,既和蔼又严格。他学养深厚,音乐理论功底扎实,指挥细腻而充满热情,极富感染力,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杨鸿年是一位非常开放、包容的老师,无论校内、校外,专业非专业,凡是去向他请教的,他都一视同仁,真正是把金针度于人。笔者曾于2009年对他进行过采访,当时就遇到了一位临时登门求教的同学。那个学生拿了一个简谱的歌本,向杨老师请教其中两首歌曲在合唱处理上的一些问题,杨老师予以了耐心的解答。事后,笔者问杨老师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是否是指挥系的。他说:“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可能是学位班的同学吧。不管是哪个系的学生,他们肯学,我就肯教。”
上,1990年杨鸿年在校庆活动上指挥声歌系合唱团演唱。
下,2001年杨鸿年指挥学校继续教育部学生演唱。
1996年,杨鸿年在学校支持下,成立了集教学、科研、艺术实践、培训为一体的“中央音乐学院合唱研究中心”。他认为,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除了培养人才,还需要有好的作品和科学理论的支撑。为此,学过作曲的他,亲自改编、创作了一批合唱作品。其中,合唱套曲《古越情怀》之《引子与托卡塔》,曾获文化部举办的第十七届(2013)合唱、室内乐比赛一等奖(文华奖)。此外,他还发表了《论管弦乐队的音响层次布局》等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乐队训练学》《童声合唱训练学》《合唱训练学》《合唱配器法》(叶戈罗夫著)等多部著作和译著。其创立的“杨鸿年合唱训练体系”,已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影响。
上,杨鸿年创作的合唱套曲《古越情怀》手稿。
下左,杨鸿年编写的作曲教材。
下右,杨鸿年著写的《乐队训练学》。
播撒爱的种子的文化使者
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演出任务,杨鸿年还为我国合唱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辅导和指挥过的专业和业余合唱团多达30余个,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其中既有中央乐团(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上海乐团合唱团、总政歌舞团等知名文艺团体,也有云南歌舞团、内蒙古歌舞团等地方歌舞团,更有新疆师范大学合唱团等普通高校的合唱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创建并任指挥的北京爱乐合唱团(原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这个他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的童声合唱团,被外国媒体称为“当今世界乐坛上的一个奇迹”。
1983年,本着“爱”和“奉献”的精神,杨鸿年自筹资金创办北京爱乐合唱团(原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200多名团员来自北京市多个中、小学校。这是一群心灵纯净、热爱音乐的孩子。在杨老师严谨、细致的训练下,合唱团成为世界十大童声合唱团之一。建团30多年来,他们获得国际、国内合唱比赛大奖40余项,出访了美国、日本、奥地利、俄罗斯和港、澳、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曾获得美国前总统里根亲笔签署的最高鉴赏证书,接受过俄罗斯政府颁发的奖状;他们参加了无数次的演出,录制了大量的音像作品;他们为“希望工程”募捐,做北京“申奥”宣传员,担当国家的“和平使者”,参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他们在歌声中快乐成长,而他们的快乐也是杨老师的快乐。
杨鸿年指挥北京爱乐合唱团。
著名指挥家李德伦评价杨鸿年,“是一位饱学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著名指挥家严良堃认为,他“在指挥方面细腻而敏锐,有着比较独特而灵活的训练方法,同时在理论作曲方面的功夫也相当扎实,修养广泛,曲目丰富,至为难得,令同行们所佩服。”
杨鸿年教授曾获得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1997)、“中国合唱终身成就奖”(2013,中国合唱协会)等多项奖励,虽然已是荣誉满身,但他却没有一时一刻的停歇。特别是步入高龄以后,他更是克服多种疾病的折磨,继续超负荷的工作。笔者采访他时曾问他为何如此“玩命”。他说,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水平还不尽如人意,合唱指挥人才也是青黄不接,看到这些心里十分着急,只想自己尽可能地多做一些事情,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虽然杨老师说起话来细声慢语,谦和低调,但从他坚定的眼神中,笔者读到了他内心的执着与坚毅。
2012年杨鸿年与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一起应邀参加美国耶鲁大学国际合唱节。
杨鸿年教授认为,一个指挥人才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作曲的“四大件”要精通,音乐学的知识也要相当扎实。音乐是一门心灵的艺术,一切的技术手段都要由内心发出。因此作为指挥,一定要永葆一颗赤子之心。指挥指到最后,看的是修养,是对音乐的感悟,是心灵的通透与纯粹,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而不仅仅是技巧,正所谓“心到则手到,知心者晓声”。另外,与乐队指挥相比,合唱指挥还要更难一些,因为它还有一个语言上的问题(歌唱艺术是语言的美化和夸张,外国作品最好用原文演唱)。他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合唱指挥的队列中。
上,1989年杨鸿年与中国青年合唱团赴新加坡访问演出。
下,2002年杨鸿年在“民族之光”全国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节上进行排练。
2016年,已进入耄耋之年的杨鸿年,主持了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艺术人才资助项目“青年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项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大规模、系统化、专业化地培养我国青年合唱指挥人才的培训工程。他希望能够借此“探索和推广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合唱指挥教学体系,培养既有精湛指挥实践能力又兼具较高学术研究水平的优秀青年合唱指挥人才,发掘并打造合唱指挥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
2016年杨鸿年负责主持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艺术人才资助项目“青年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项目。下左,俞峰校长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讲话。
杨鸿年教授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国家能够从合唱大国成为合唱强国,希望合唱指挥后继有人。如今,虽然杨老已经乘着歌声的翅膀远行(2020年7月26日),但他的精神理想已由后继者传承,他播撒的爱的种子,也已然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时光飞逝,记忆如昨,谨以此文纪念杨鸿年教授逝世一周年。
供稿:档案馆(校史馆)
文:宋学军
责任编辑:静静
编辑、设计:邸思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