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园新语 | 梁文斌:美育背景下高校书法研学的实践目标与价值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来园新语 | 梁文斌:美育背景下高校书法研学的实践目标与价值研究

艺考

作者简介:

梁文斌,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创作部主任、艺术学院书法教研室主任。书法作品曾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全国奖”等。出版专著《狂草艺术表现形式》《梁文斌作品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坛“兰亭七子”、享受批评——全国代表性中青年书家个案研究会成员、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

摘 要:书法研学之旅是高校书法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达成知识、美育、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实践目标,而且具有学科建设的专业价值、三位一体的美育价值以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等广泛的价值意义,是有待我们高校书法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具有广阔前景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关键词:书法;研学;目标;价值

书法研学,指的是书法专业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社会生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实地考证、观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以研究性学习为特征,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专业性课程。突出实践性和强调研究性是书法研学课程的两大主要特征。书法研学既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又强调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自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书法专业招收本科生以来,书法研学活动成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三开始,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从陕西西安、汉中到河南洛阳、郑州、安阳,再到山东泰山、济宁、曲阜、济南,连续三周的书法研学之旅。让学生以书法为中心,走出校园,主动融入自然、接触社会、体验生活,进行一场“教育即生活”(杜威)、“生活即教育”(陶行知)的自主学习和美育体验活动。

高校书法研学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是高校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本文试从实践目标和价值两个维度展开美育背景下书法研学的研究。

一、高校书法研学的实践目标

书法研学,以书法研究性学习为中心,将课堂和课外、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是求知、审美、怡情、净心等多位一体的实践体验活动。高校书法研学实践的目标包含知识目标、美育目标、思想情感目标等三大方面。

(一)知识目标

书法研学的首要目的即知识目标的达成。一方面,学生利用掌握的课本知识指导实践考察;另一方面,通过实践考察来印证书本知识。当然,更为重要的则是通过研学活动来补充书本知识之所缺,从而获得“实践之知”。比如,碑刻、摩崖刻石的真实感、立体感、现场感是单看书本上的图像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在《书法研学之旅考察报告》中写道:“在专业上,不仅眼界开阔了许多,而且打破了因为一些学习书体时的限制所产生的一些固有观念。” “我们在书写时,老师会反复强调顿挫感,注意线条的质感,不要太注意小细节,看了实物会发现真是如此。” “看拓片包括印刷版本的字帖,只能看到颜字的笔画很厚实,其中有味道,但是具体是什么一直说不清,看到原石后,能看到镌刻时的刀锋线路,几乎刀刀都在笔画的中间走过,笔画的厚度是因为刀锋与石面形成的角度所带来的,这与书法理论中经常提到的颜楷的‘篆籀气’相合,只看笔画中间行笔的过程,颜楷其实将篆书笔笔中锋的方法运用得很好,也让我对笔画中间蕴藏的东西有所了解。”“在字帖上见到的是放大的版本,笔画的粗细全部被放大,所以我不自觉地就会弱化《曹全碑》的特点,然而这次看到原碑之后,发现其实《曹全碑》每个字只有瓶盖大小,书写十分流畅飘逸,粗细对比十分明显,这让我兴奋不已,颠覆了以往的认识。”“拓片只能把每一个字让你看得更清楚,但是原碑展现出来的更多是刀刻痕和历史感,这个不是看照片和看字帖所能感觉到的,必须是亲身经历过才会有这样的感觉。今后在《石门颂》的学习中,我一定会有新的想法去融入学习,这次游览也让我对《石门颂》有了全新的体会,向汉代文人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最初在字帖上见到的《金刚经》给了我一种古拙的感觉,但是原迹给我的却是另一种感觉。虽然字径半米,小的也有30厘米,但是丝毫没有剑拔弩张的霸气,也不显得雍容华贵。字间蕴含着行草之意,同时也饱含篆籀之韵。能够将行草的韵味与篆籀之气融合到一起,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在之前我只知道可以在行书草书中加入篆籀笔意,但是在经石峪《金刚经》中,我看到它吸收了行草书的结体技巧,在单字的点画和结构处理上较多地表现为开合聚散与俯仰向背,这使得它在庄严肃穆中又不乏灵动飘逸。”这些知识正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研究学习所得。

(二)美育目标

书法研学也是审美体验之旅,自始至终审美内容贯穿其中。具体而言,书法研学的审美内容可分为以下内容:

一是书法碑刻的艺术审美。书法碑刻作为物质性的历史存在,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纸上拓片与碑刻原物给人的审美体验是迥异的。这样的审美差异性会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及时调整,在调整中深入。“从书写的角度来说,在感受了经石峪石刻后,我被它的博大气势所震动,不同于以方笔为主的龙门二十品所带来的锋芒外露之感,圆笔的经石峪少了方折带来的刀凿石刻的装饰性,却显得更加质朴浑厚,是经历时间洗礼后依旧屹立在河床之上的庄严厚重。所以在书写时,我会更偏重经石峪带来的整体古拙之感,不必过分追求点画的形似,重在感受其浑厚挺劲之气。”“在老师的启发下,我领悟到《金刚经》的字势雄浑开张,苍古厚重,但又不乏空灵清逸的出尘韵致,其点画充满着浩然之气,从而使人感受到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是在纵横之间的挣扎中得以体现的,它的竖线在纵逸中有横向的张力,横线在宽博中有纵向的张力。这种笔法很难,它要妙之处在于安道法师善于使气,气到力到,这应是他慈悲之力、信念之力、意志之力的综合体现。这种笔法的运用正是篆籀之法。这让使我想到了清代金农的隶书、近代齐白石的篆书,似乎都有这种力量感与体积感!”这样的自我剖析既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更是审美意义上的。

二是古代遗迹的人文审美。西安、洛阳、泰山等地多书法碑刻之所,也是中国古代遗迹留存丰富之地。学生研学书法的同时,也是接受深厚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人文审美的过程。这样的审美体验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深刻的。以西安古城墙为例,学生感受道:“古城墙上的每一块砖瓦,犹如一卷卷古装的书函,是解读历史的典籍,宛如一本承载千年的活字典。漫步在青砖铺就的海墁上,没有喧哗,没有躁动,唯有沿街店铺散发的古老的幽香。”“伫立在宽阔的城垣上,扶着车,极目远眺,感受着这古老城墙的历史气息,心也仿佛回到了盛唐时期。不管敌人的攻势如何凶猛,这座城墙永远在守护着城内的人们,时代在变,而这座城墙将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

三是祖国山河的自然审美。书法研学旅行不是参观博物馆,它是通过实地旅游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综合课程。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不断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学生们说,“我们在险峻的华山上艰难前行,一边“爬”一边观赏着著名的华山,欣赏摩崖之余,我们更加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蓝色的天,白色的云,绿色的树,灰白色的山体,悬崖峭壁,直插云霄的连绵山峰……这一切组成美景的元素,被山风吹动着,一刻都不停息地分散再组合,一刻都不间断地上演着山云之恋。风轻云淡嵌山间,似烟似雾在云端。朦胧飘渺非凡境,试问华山可有仙?”“坐在华山索道上,见山体俏丽,松柏参天,远处的云层分为了灰白、青绿、橘红、血红等多种颜色,阳光将整个天空晕染成枫叶般的颜色。这种美达到了极致,是世间其他事物所不能比拟的。《论语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话一点也不假,那半是青山半是白云的华山,带给我的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情感的陶冶,甚至是心灵上的净化。人生就如同爬山一样,途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挫折也是美妙的。也许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可能不会再去华山,但它留给我的那份感动却永远不会消逝。”自然审美有益于扩大学生的审美心胸,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四是衣食住行的风情审美。我国地大物博,南北东西差异多样,人文风情丰富多彩。历史文化很多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一直处在求学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研学之旅接触到的各地风土人情,不单是新鲜感,更是传统文化的现实感。“在西安,除了接受到知识的熏陶之外,也接触了很多西安当地的人文风俗。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是陕西的饮食文化,据说中国最早的宴‘周八珍’、最早的烹饪理论典籍《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国烹饪界公认的厨祖伊尹也是陕西合阳人。”“作为一个不喜欢吃面食的我来到西安面馆,彻底改变我对面食的看法,‘面’让我由衷喜爱,大家都好奇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是因为面团和案板之间相互碰撞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所以取名为此。”“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里的风土人情,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西安人民的热情与善良,面对游人,这里的人民会把他们所有的好展示出来,不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商贩,都仿佛让我能感受到古都昔日的魅力。”

(三)思想情感目标

思想情感目标是美育最终目的达成的重要中介。或者说,美育是通过学生的思想情感认同的转化而起作用的。书法研学之旅的思想情感目标的达成有三:

首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书法专业之情。“通过这次文化考察,让我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书法这个专业的认识,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当今社会书法专业的发展趋势,促使我对书法迸发了更多的热情,而且可以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真是收获颇丰。”艺术的学习必须出于内心的热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出于“大学文凭”的目的,内心的热爱程度并不高。通过研学之旅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发现本专业的认同感,提升专业热爱之情。

其次,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的思想。学生说,“之前只能在字帖书本中看的东西,现在就在我眼前,触手可及那么真实。当我站立在石碑前,突然有种‘朝圣’之感。”这种“朝圣之感”,唯有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才能达到,它给人的心灵撞击是强烈的,也是最能内化为精神意志的。因此,当我们看到学生们在考察报告中写下以下文字时,感受到的是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我们看到了整拓的岗山刻石,这让我对摩崖有了更直观的体验,拓出这些拓片是多不易,那么当初在山上刻摩崖的祖先更是不易!我们生在太平繁荣盛世,不仅应该为现在的科技手段自豪,更应该为向我们提供创造遗迹的先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泰山石刻的《金刚经》大概有800个字,是北齐僧人安道一大师发心刻制的,其心愿是为了度化众生,使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站在巨岩崖壁前,联想到大师的弘愿,看着这些力能扛鼎的大字,我感觉到了自心的卑劣与自身的渺小。这些久远的字迹似乎散发着生命的力量,传递给经过这里的每一个人。我凝视着,我的耳畔仿佛传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古老声音!是啊,这是在让我觉醒,我也必须觉醒,此后我将以‘日日新’的态度面向未来!”

第三,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爱国之情。切实可感的真实性、不同地域的丰富性、四时不同的变幻性等,是自然环境美具有不同于艺术美的审美体验。同时,“环境美学超越了艺术世界和我们对于艺术品欣赏的狭窄范围,扩展到对于各种环境的审美欣赏;这些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而且也包括受到人类影响与人类建构的各种环境。”[1]“在通过身体感性感知环境的过程中,各感官以及身体之间展现出一种连续性,以至形成一种‘感知的联觉’,从而实现对周遭世界的整体性直观。这种身体感性的整体感知所达成的直观,具有对生理、情感与理性的超越维度。”[2]这样的“超越维度”反射于自然环境的观照,即可升华为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最终净化为爱国情感。

“泰山的峻秀和宏伟自幼在古诗中多有体会,但是相比于泰山的险峻,更令我震撼的是如此险峻的挺拔的山峰,登山路竟然是用方方正正的山石一块一块铺筑而成,远远望去,就像是山脉的脊柱,撑起了泰山的巍峨与雄壮。”“石门栈道”风景区山势险峻,怪石嶙峋,翠峰林立,清代文人王晚香概括为‘褒谷二十四景’,石门水库的建成更是锦上添花,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游船穿梭于17公里长的水上长廊,可尽情浏览湖光山色、怡人美景;仿古栈道独具一格,凌空飞架于褒谷陡峭悬崖上,成为古褒斜道的缩影;惊险刺激的高空索道与石门陡峭的山势巧妙地融为一体。山间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当,水产水禽种类繁多,以大鲵、甲鱼、白鹭等最为珍贵。这里是美女褒姒的故里,这里是中国栈道之乡。”面对如此文字,谁会怀疑他们的挚爱之情呢?

二、高校书法研学的实践价值

对于学生而言,“大学生研学旅行不仅是参观体验,更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旅游活动,在旅游中集体研学实现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3]在书法研学之旅中,学生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饮食文化、人文景观等等,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闻、提升了素养,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4]对于高校教育的功能价值而言,书法研学具有以下三大价值:

(一)学科建设的专业价值

书法研学课程是书法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书法专业培养方案(2019年版)》中,实践学时就占到了总教学学时的18.6%。[5]书法研学之旅能够极大地实现学生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总结等多种学习形式的结合,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结合,真正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自身良好品格的综合发展。

研学之旅和课堂教学一样,在书法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学生学习的探究性更加自主。研学过程中呈现的书法碑刻都是立体的历史“原物”,是平面的字帖“拓片”之源。两者的审美差异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切入点。比如,学生写道:“所谓唐楷甚至具体到颜体的‘整齐’‘规矩’之感,并不一定是所有字的大小、笔画都是刻板地保持一致,而是通过不断地创造‘矛盾’、协调‘矛盾’,将对比合理地安排在整体中,达到整体的协调整齐,这也是我今后在颜楷作品书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能够通过仔细观察“颜体”原石后认识到“整齐”“规矩”与“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研学之所得。又如:“拓片由于拓工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而直面原碑,能够让我们更精准地用双眼捕捉到细节。每块碑石都有自己的历史,虽然很多碑石已经破损或者残缺,但是从这些缺陷中,我们也了解了每一段历史。” 学生不但能主动探究不同拓片效果之异的原因,而且将之与书法碑刻的文化历史联系了起来,这是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拓展。

二是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更为主动。“《石门颂》玄妙的丰富变化让我着迷,让我深刻地理解到,欣赏书法必须深入到线性内部去,这样才会体会到线质的力量感与速度感,才会体悟内在的神韵与风采。”“这次学习让我对碑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碑学是根本,在今后的学书之路上,我会把重点放在对金文、古隶、魏碑的学习参究上。但是艺术又不能画地为牢,困死在某一个角落里。在老师的引领下,我将大量尝试,大胆尝试,不断地突破书写贯性,突破旧我,重构新我,以达到书写的自由状态,这种状态只有在尝试过后才能体会到。”显然,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产生的自我评价往往要比课堂学习更主动。

三是学生的学习反思更为明确。“感叹着刻石的神奇,心中对书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石门颂》刻石亦教会我一个道理:书法,重在自由!写书法时不应为书、笔甚至石、刀等阻扰,心之所想即为笔、刀之所至,需放飞自我,方能纵横捭阖、大起大落!以自由之心,方能绘出神来之笔。”“不观书法之形,仅其内容中透露的智慧便足以令人叹为观止,而学习书法的我们,应不仅仅着重于书法的外形,还应以自己之‘智’,书写智慧之书,形神而体更神方是书法的最终境界。” 只有通过研学,学生才会有如此切身体会。

(二)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三位一体的美育价值

以书法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艺术美育贯穿始终。同时,研学活动以其现场体验性而具备了“旅游”的某些性质,从而“指向了旅游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审美关系”[6]。研学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之大成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7]。

如果从生命体验、人性塑造的生命美学维度探讨书法研学之旅的美学内涵,我们认为生命整体性参与的动态审美是书法研学之旅体验的审美特特征,它具有主体性、浸入性、互动性和不确定性,其核心价值在审美。这样的体验能造就审美的人、完整的人。[8]

以阿诺德·伯林特等为代表的环境美学家建构的环境审美“介入”模式理论,将人与环境的交融关系、身体感官的整体参与和联觉效应、环境氛围的营造与激发作用等体验审美的方式从视觉的“凝视”审美拓展为“身体参与”的环境审美。这种环境审美模式改变了主客对立的“分离”状态,将人从世界的对立面放入世界之中形成人与世界合为一体的交融性审美状态。“身体”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在环境审美中成为关键要素,身体感知超越了视听感官的感知,体现为整体感知的审美特征。[9]

以此观照,书法研学之旅正是这么一种在非同寻常的环境中学生进行的身、心、情、境深度融合的审美体验,这是日常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审美教育。与单纯的旅游不同,书法研学之旅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书法研学体验以书法艺术审美为中心,但同时又可包含更加宽泛的审美体验模式。如果说一般的旅游是以地域、景点等为中心展开的环境审美,个体的审美体验带有更多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那么,书法研学之旅始终是围绕以书法碑刻、文化遗迹等为中心的艺术审美体验。个体的审美体验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指向性与随机性相结合的特性。对于书法本科生而言,碑刻的拓片图像是早就熟悉了的对象,然而面对实物的现场考察观摩,又会获知熟悉对象的不熟悉印象。同时,在研学之旅中又时时会有不在事先预设之中的新发现。

二是书法研学之旅是艺术审美的生活化、环境化、生命化。学校课堂艺术教育是一种先入为主式切入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带有极大的虚拟性。书法研学之旅拓展了学校美育以现实生活体验为审美教育路径的新模式,将艺术审美生活化、环境化和生命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和融合环境美学、生命美学、生活美学等当代美学的新理念,与新时代美好生活追求的时代特征同频共振。

(三)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社会价值

接触真实的社会生活,从而真正地让学生能够自身不断感受我国的人文风情、国情实际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光荣的革命历史,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等等,能够促进学生逐渐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增长见识,同时也能够体验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增强文化底蕴,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汉字既是书法艺术的载体,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书法艺术的研学过程,也是中华文明的研学过程。比如,实地考察甲骨文,不仅可以洞察书法艺术的发生之源,了解它的内容也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得以了解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甲骨卜辞的内容非常丰富,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方面,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多种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学生在报告中写道,“第一次看到了数件甲骨真迹,对人类的文字起源文明近距离接触之后,感受到了文字文化的魅力与感染力,作为书法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对秦汉以后的碑帖文字有足够的了解和学习,更要追溯到商周时期,从源头了解文化”。“站在碑前,似乎感受到在与古德对话,心灵受到涤荡,忽而觉得有一种责任在肩,我要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要提升自己的审美,从而再去传播给他人。”

综上所述,书法研学之旅是高校书法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达成知识、美育、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实践目标,而且具有学科建设的专业价值、三位一体的美育价值以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等广泛的价值意义,是有待我们高校书法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具有广阔前景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孙兆俊.旅游体验与审美教育:研学旅行的美学内涵与美育特质[J].美育学刊,2019(6):54.

[2] 席格.环境·身体·气氛——论环境美学走向普适性美学原理的三个关键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5–20.

[3] 黄莉敏,王阔,陈锐凯,等.大学生研学旅行的学理基础与地学科普使命[J].地理教学,2019(5):24–2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7-09-27)[2019-08-O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from=timeline.

[5] 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2018版)[M].北京语言大学教务处,2018:679.

[6] 孙兆俊.旅游体验与审美教育:研学旅行的美学内涵与美育特质[J].美育学刊,2019(6):53.

[7] 曹诗图.旅游哲学引论[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66–67.

[8] [9] 孙兆俊.旅游体验与审美教育:研学旅行的美学内涵与美育特质[J].美育学刊,2019(6):53.

(选自《北语高教研究》2021年第3期)

出品单位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内容 | 《北语高教研究》

欢迎来稿| gaojiao@blcu.edu.cn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语言大学-来园新语 | 梁文斌:美育背景下高校书法研学的实践目标与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