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
京师大学堂启工学教育之门
培养了一批高等科学技术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
北大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力学学科
中国力学本科教育由此启程
2005年
北大重新组建工学院
近两年,北大相继成立多个新学院
人工智能研究院
能源研究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
服务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伴随着这些新学院的设立北大全新战略实施北大新工科,来了!
01
北大工学
上下求索百余年
北京大学工科教育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
1910年3月,为适应近代工业的发展,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组织了工科大学(相当于工学院),结合当时的具体需要,下设土木、冶矿两学门,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等科学技术人才。
马神庙京师大学堂校址
1911-1922年工科分科大学设于此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存亡危机之时,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赴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作为西南联大的五大学院之一,整合了三校的工程学科班底,下设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航空工程学系、电讯专修科学系、化学工程学系等。
沙滩北大红楼
1946年起,北大工学院在此办学
1916年至1952年间,北大工学院经过停办、再建、扩大,到1952年已培养了近5000名学生;其后工学院的师生中陆续有23人(教师12人、毕业生11人)入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南联大机械工程学系1943级毕业照
02
新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
在这里诞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大工学院的机械、电机、土木、建筑四个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建制取消。同年,在院系体制改革中,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建制成立,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
北大力学是中国力学本科教育的起点。自其创立之日起,以周培源为首的一大批著名学者,如钱敏、吴林襄、叶开沅、陈耀松、董铁宝、王仁、周光坰、孙天风等前辈筚路蓝缕,培育了强调基础理论、重视实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等优良学风,奠定了北大力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2005年,北京大学利用自身强大的理科、医科以及人文学科的综合学科优势,重新组建工学院,设立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和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等若干新兴工学学科。
北京大学一直是新工科建设的探路者。为响应国家对新型工科人才的需求,北京大学立足于前沿交叉工程科学,率先开展了新工科研究与教育的实践。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就自发地初步形成了建设新工科的基本思路,并在之后的学科建设中不断探索,衍生出一批有别于传统工科的新型工程技术学科。
03
一次次突破
在这里达成
1958年至今,北京大学先后创建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核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一级工程学科。
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北京大学的工程学科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独特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研究成果,创造了多个“第一”:
第一座较大型的低速风洞
第一台30兆电子伏特的电子感应加速器
第一台实用原子钟
第一台百万次电子计算机150机
第一个自主设计的多通道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
第一块1024位MOS随机存储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一个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
第一个全光纤通信实验网
第一个CDMA卫星通信系统
第一个光化学烟雾箱
第一套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第一个环境风洞
第一个大型结构分析通用软件SAP84
国际上第一台1%能散、15MeV激光质子加速器与辐照装置
1954年,著名物理学家、北大教授黄昆院士敏锐地捕捉到了国际科研前沿的动态,与一众专家提议国家集中力量培养半导体技术骨干。1956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五校联合在北大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这个战略性的举措对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几乎每一名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成为了半导体领域的领军人物。而他们又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半导体人。
中国第一个“联合半导体物理专门化”在北大建立
北大著名物理学家、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于1965年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原子钟。1976年,王义遒又成功主持研制我国第一批批量生产的光抽运铷原子钟。时间频率作为测量准确度最高的物理量,在基础科学研究、信息传输、导航定位、深空探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技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78年王义遒在原子钟实验室做实验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于1973年率领软件组的科技人员设计出150机整套操作系统软件,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成功,打破了西方的封锁。1981年,杨芙清又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用高级语言书写的大型机操作系统——240机操作系统全部程序的调试工作。
杨芙清在家中编写150机指令系统文本
北大微纳电子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于1975年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块1024位MOS随机存储器。1993年,我国第一个按软件工程方法开发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问世,一举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封锁和禁运,使我国继美国、西欧、日本之后进入到能自行开发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先进行列。
王阳元在实验室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于1979年研制的第一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问世,我国第一张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报纸样张《汉字信息处理》在未名湖畔诞生。1981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研制成功,在我国全面推广普及,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王选正在查看用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报纸胶片
北大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学院教授颜学庆于2017年带领团队建成国际上首台1%能散、15MeV激光质子加速器与辐照装置,推动了激光加速器走向应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颜学庆向总书记汇报:“从样机的建造到不断完善,并建成第一台激光质子加速器,整个过程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完成的。”
颜学庆在北大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室
第一个自主设计的多通道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第一个全光纤通信实验网、第一个CDMA卫星通信系统、第一个光化学烟雾箱、第一个环境风洞、第一个大型结构分析通用软件SAP84……一次次突破,为工程科学拓路;一次次开创,为国家发展助力。
04
迈向未来
从“新”出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催生传统产业重大变革和新兴产业发展。2020年8月,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党委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规划》,面向未来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
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将立足已有工程学科基础,建设“新而精”的一流新工科,发扬理工文医等学科综合交叉融合优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迎接未来技术挑战。
2019年4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2020年5月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成立
2020年9月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成立
2020年9月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
2021年7月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
2021年10-12月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
即将成立
北京大学新工科国际论坛
即将开幕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是熔铸北大血脉中的最强基因
顺应时代发展浪潮
是北大之为先行者的深刻自觉
作为新工科建设的探路者
北京大学始终砥砺前行
以“新时代,新挑战,新工科”为主题
北京大学新工科国际论坛
将于10月23日在北京大学开幕
在10月23日举办的主论坛及圆桌会议之外
北大新工科国际论坛还下设九个分论坛
深入讨论下列议题——
分论坛议题
10月22日
集成电路前沿技术
10月22日
智能制造与工业软件
10月22日
新工科背景下的精准医学和智慧医疗技术开发与应用
10月22日
碳中和的国际经验
10月22-23日
生态文明与环境健康
10月22-23日
计算创造未来软件定义世界
10月22-23日
电子与通信
10月23日
新工科背景下的新材料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
10月23-24日
新工科背景下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碳中和、环境健康
新材料、精准医学和智慧医疗
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与工业软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技术
新工科发展战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深耕教育、科研与产业的引领者们
将共聚一堂
聚焦新工科发展的新方向、新问题
感知时代趋势,问答工科未来
点击下方
回顾北大新学院成立专题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成立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
来源: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办公室、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校史馆
文字:赖钰、丁洁心、王欣蕊
排版:刘涵烨
责编:王嗖嗖、李霁
再见,老顽童”窦尔顽“
北大学子的笔墨之美
这位促成恢复高考决策的北大人,今天百岁诞辰
今起,北大学子王亚平太空出差半年!
百年初心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北大学科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