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他的课,猫咪都会来旁听!

北京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在北大,他的课,猫咪都会来旁听!

艺考

艺考

在北大

有一门课,猫咪都会来抢座

不信?你瞧!

艺考

溜圆的双眼炯炯有神

这只北大“学术喵”听得多认真呀!

也不知它是枚货真价实的喵星学霸

还是追随讲台上那位可爱的老爷爷

而“误入”的铁杆粉丝

白眉毛,白头发

乐呵呵的笑容总挂在红润的面颊

弯弯的眼睛好似两枚温柔的月牙

这位憨态可掬的老人家

仿佛就是邻家慈祥亲切的grandpa

他是安乐哲

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专家

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主席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

一位深爱北大与中国的“洋先生”

今天,来和小北一同走近

“外国专家在北大”系列第二期嘉宾

安乐哲教授吧!

艺考

01

“大家好!我是安乐哲。”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安乐哲。”在2018年首度由中国举办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现场,这位高高大大的外国教授优雅地向来宾们鞠了一躬。深耕中国哲学的“西儒”安乐哲,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与问候礼节,早已驾轻就熟。

Roger T. Ames,在中国,大家都爱叫他——安乐哲。

明明是高鼻深目的“老外”,却能够用颇为流利的中文讲述复杂的哲学理论;

学生喊他“师父”,他的妻子则被尊称为“师母”;

最喜欢北大西门外的一家饭馆,因为那儿有皮薄馅儿大的饺子,每周都要去两次;

在中国内地大多城市尚未有外国人踏足的八十年代,为寻访《淮南子》的源头,他千里迢迢跑到安徽淮南,还向当地部门赠送了自己翻译的英文版《淮南子》;

他将中国传统经典著作《论语》《孙子兵法》等译成英文并在国际上广泛传播......

艺考

“春风和悦,有谦谦君子之风”是中国学者对他的评价。

无论是在世界顶尖学术集会的发言席上,还是在学校教室的讲台上;无论是繁重紧张的行程间隙,还是在北大校园自己的寓所中;安乐哲的声音与动作,始终流淌着一种不紧不慢的温和与耐心。

他的身上神奇地汇聚着东方与西方两种文化殊异的光华——目光炯炯,焕发着蓬勃的力量,全然不似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家;举手投足,中华传统文化的浩瀚山海方能涵养出的气韵自内而发。

假如你在未名湖边偶遇了他,你会会心一笑,对自己说:“哦,他一定是一个哲学家。”

02

安乐哲为什么叫安乐哲?

1947年冬,安乐哲出生于加拿大。

他的父亲是个侦探小说家,哥哥教授英国文学。小安乐哲的梦想是当一名诗人。

缘起于对诗歌的向往,他求学至美国南加州雷德兰斯大学。在这里,他与讲学的诗人们近距离交谈,并获得了前往香港交流学习的机会。

中国是一个诗性国度,散发着浪漫的气息。

1966年夏天,一个闷热、潮湿的傍晚,18岁的安乐哲远跨重洋,奔赴香港中文大学。抵达了心目中浪漫的地方,街头巷尾的一切都是那样陌生,充满着未知与新奇。生活的可能性,如同不规则图形,无限延展开来。思与诗,一体双生,绵绵不绝。钟情诗歌的安乐哲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并爱上思考本身的乐趣。

入学后不久,室友送给他一本英文版《四书》。这是安乐哲第一次听说孔子,他一下子就迷上了。若干年后,回忆起这一充满意义的时刻,安乐哲笑着说:“这是我决定毕生研究中国哲学的开始。”

艺考

在雷德兰斯大学,安乐哲接受了西方哲学的基础教育;在香港,他接受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熏陶与塑造。他笑着回忆,求学的日子里,迎来送往,自己所遇见的中国人,无不彬彬儒雅,谦和正气,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沐浴在这份珍贵的温暖中,“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逐渐褪去。正是由于那段美好的日子,安乐哲至今仍保持着与这些同学的真挚友谊。三五好友,齐聚一堂,淡淡茶香中,爽朗笑声总是不断。

这些包蕴着浓厚生活气息的中西往来,深深触动着安乐哲的内心。他说,中国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经典名著的传世,更重要的是深受传统涵化的人的处世之道与为人之礼。这些深情厚谊,一笔一划印刻在安乐哲心里,成为他理解中国哲学的窗口。

艺考

安乐哲醉心于中国哲学。他的香港同学选出《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句,为他赠名乐哲,一方面与英文Roger T. Ames谐音相似,一方面希望哲学能够带给他快乐。而“安乐哲”这个名字,从此便伴随他漫游哲学世界,成为他余生的写照。

在安乐哲的学生时代,他接触到诸多驰骋古今中西多维度的大儒。这些“标准的传统学者”吸收西方哲学,坚持着完善补益儒学的信念,不仅把他带入了中国哲学殿堂的大门,更襄助他在哲学世界深挖,逐渐形成对中国哲学的独到理解。他时常回忆起恩师们上课时热情激昂的模样,感慨他们身上弘道的献身精神。

艺考

浪漫的初见,开启了安乐哲一生严肃的理性事业。可惜的是,当时西方国家的大学里并未开设专门的中国哲学课堂。安乐哲为此铆足干劲,刻苦攻读哲学与中文双学位。前后共计13年,他辗转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及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系统地学习中国哲学。

1985年,安乐哲作为中美富布莱特项目访问学者首次到访北京大学,随后20 余年间,他担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2016年,安乐哲从美国夏威夷大学退休,决定放弃海滩椰岛的闲适生活,回到毕生所爱的中国,成为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自此,湖光秋叶两相宜,惠风和畅立小楼。未名湖畔,栖居着一位诗意的哲人

03

想成为一架“桥”的安乐哲

早些年间,安乐哲每次来中国,第一站总是香港。因为香港住着安乐哲在伦敦大学读博期间的导师——刘殿爵先生。刘殿爵是伦敦大学首位华人中文讲座教授,他翻译的《道德经》在全世界广受欢迎。

安乐哲会待上几天,与刘殿爵先生一起翻译中国古典文献。其实“就是要陪他”,因为 “他 (刘殿爵)是我一生的老师 ”。这个习惯安乐哲坚持了26年,直到2010 年 ,刘殿爵先生去世。

我跟我的老师刘殿爵一直有儿子与父亲的感觉。在外国 ,师生之间有一些距离 ,而在中国,师生之间更像是家庭关系。‘家’,这个儒家文化中的核心理念,深深吸引着我。

不同于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就追求永恒不变,不断发问“人(human beings)是什么”,把多元的存在区分为二元对立,即“一多为二”;中国哲学,是从家庭的小“细胞”开始的,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过程中“学以成人”(human becomings),追求的是共同的价值,强调“一多不分”。

就在上学期,北大全新综合餐饮大楼“家园”食堂落成开业。在安乐哲看来,它也是中国人“和而不同”的价值观的具体印证。玲珑的空间里荟萃世界各地的美食,冠以“家”之名,折射出对“生活艺术”的审美追求,而日常饮食习惯,本身则反映着文化之间化合的趋向。安乐哲反复提及,中国哲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因而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艺考

在多年求学和执教的生涯中,岁月流逝,桃李遍天涯,安乐哲深深感受到导师与学生、前辈与后辈之间的“相依”关系,对中国哲学“仁者人也”的思想特征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逐渐产生了“成为沟通中西哲学交流的一座‘桥’”的想法。

大约是在1978年,安乐哲在加拿大陪着妻子去诊所看病。医生随口问他是做什么研究的。当听说他的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时,医生“惊奇地笑出了眼泪”。

这件事情给了安乐哲很大的刺激,“如果西方哲学将其他哲学传统排斥在外,那么它作为一门学科就没有尽到学术责任。”安乐哲笃定地说。于是,在此后的学术生涯中,他越来越致力于改变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这种顽固的偏见。

在安乐哲看来,外国人学习中国哲学,容易套用西方的思维框架、概念去理解。但他从一开始,便是并行接受中西哲学的,从未让任何之一占据主导。

他谦虚地说,中国哲学领域有诸多重量级大师,自己是无法与之相比的。他与大师们唯一不同的就是,自己能够以外国人的身份和视角帮助中国人找到被误读的症结,搭建沟通中西哲学交流的“桥”。

艺考

“要让中国哲学讲中国话。”

为了这个简单而又不简单的目标,安乐哲出版专著《“生生”的中国哲学》《通过孔子而思》等,翻译《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重要哲学经典。在北大讲学以来,他开设《中国哲学经典的英译研究》课程,用比较研究的视野,训练优秀的中国学子运用英语讲述中国哲学,实现中国哲学国际化,中国学者国际化。

这些年,也曾有人质疑安乐哲对中国哲学生命力的论断,认为他太过“理想化”。对此,安乐哲微笑以对:“理想不是做梦,理想是可以实现的。天最黑的时候,人们最需要理想。”

04

与中国:时光见证热爱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看望了部分资深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代表,其中就有安乐哲。习近平亲切地询问安乐哲来自哪所大学、来中国多长时间、是否适应这里的生活,并希望他更多向国外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艺考

总书记如是嘱托,安乐哲如是践行。

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学思想国际化,助力中西哲学平等对话,安乐哲真正做到了“把儒学带出唐人街”。

1985年,初到内地,安乐哲记忆犹新:“那时,和平饭店还是上海最高大的建筑 ,虽然现如今这个城市已经有了成百上千座摩天大楼。”三十余年光阴迤逦,安乐哲见证着中国的日新月异,时光则见证着安乐哲从对中国的“一见倾心”直到“一往情深”。

艺考

今年9月30日,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安乐哲教授荣获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并出席仪式。

艺考

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安乐哲坚持“知己知彼”,发挥文化差异性的正面作用,鼓励不同的思想和声音尽情碰撞。在致力于比较文化研究的同时,他也致力于培养出更多能独当一面的文化交流使者。安乐哲重视“语言”这一核心沟通工具,用英文教授中国哲学,教育学生要勇敢向世界表达自己。“要让中国传统用自己的话讲述自己,并被西方理解。”他相信,中国学生将会成为未来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他们的老师则任重而道远。

象牙塔之外,安乐哲从中国文化所强调的“相依”关系、“家庭”观念出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深表认同。他认为,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是环环相扣的,未来的世界会向着“共同体”这个全新的方向迈进,而文化则给彼此提供了一个互相依赖、协作、接纳、融合的准则。其中,“美美与共”的中国文化乃至“世界共融”的中国理念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创新的方式,大力弘扬推广中国文化。

作为一位在中国研究哲学的美国人,安乐哲对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东方国家在面对疫情时,受自身文化观念的影响,深刻明白彼此之间必须连结起来,共同抗“疫”,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在抗疫过程中,中国所坚持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通力合作的理念,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构筑了坚实保障,也将为全球的繁荣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背景下,安乐哲说,自己的作用正在弱化:“你可以说我是一个翻译者,把中国的思想、中国的文化用新的词汇表达。”

一路走来,安乐哲把满腔热爱翻译成哲学语言,将自己与中国紧密联结。

05

“地道的”北大人

最重要的是,我相信,在所有这些对中国的眷恋情结中,北大永远处在最中央。

在北大勺园6号楼,安乐哲完成了他的《孙膑 : 战争的艺术》(Classics of Ancient China);在未名湖的长椅上,他酝酿出《自欺与欺人》的导言;在北大帕卡德访问学者公寓里,他翻译着《道德经》......“北大是我的第二个家。家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我和北大人之间温暖而浓厚的感情。”

“我就是北大的移动广告牌!”教授顽皮地笑着,不掩自豪地展示起自己佩戴的领带上、一旁帆布袋上,以及寓所中随处可见的北大校徽。

在安乐哲看来,北大有着崇高的人文关怀和高远的全球视野,这与他所关心的全球变暖、种族歧视和贫困等世界性议题密切相通,使他能够安心定居于未名湖畔,确信自己正在正确的地方做着最正确的事。

北大的哲学教育是包容的,是全球化的。在北大哲学系与安乐哲教授共事的老师们大多有过海外访学经历,弘道迢递,他们将欧美的哲学文化带回中国、带到北大的课堂,以国际化的高标准悉心培育学生。对北大哲学系的同学们而言,课业中需要阅读各种外文学术原著早已是日常。“而北大学生的表现从未让我失望!”

艺考

谈起学生们,安乐哲教授毫不吝啬对这群“未来中国的哲学家”的夸奖。在他看来,通过系统的教育学习、历经严格的高考考验,最终进入北大的学生都极具智慧并且格外努力。在北大任教以来,他十分认同“教学相长”的理念,也始终坚信,一门课结束后学到最多的人其实是老师自己。

北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

这所园子里来来往往的年轻人,总是充满着责任感与信念感。“北京大学作为五四运动发源地,与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息息相关。在这样的地方学习与生活的北大学生,”安乐哲说道,“怎能不秉承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态度,饱含对家与国的热忱与担当呢。”

艺考

安乐哲一直很崇拜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并称他为“勇敢的民族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

“我被蔡元培的生平深深鼓舞。他在北大师生中建立了自觉意识,正是这种精神和责任感指引并重塑着中国的未来。”

在北大,安乐哲赞叹学生们对中国哲学的通透理解与表达能力,亦为自身能给北大学子提供“识得庐山真面目”的他者视角而欣慰——

北大的学生是高水平的,北大哲学更是中国哲学的高地,我在北大是在教授未来的中国哲学家们,教给他们传播中国哲学的工具。

交谈间,安乐哲花白的发线下两只笑眼炯炯,闪烁着期冀的光点。

窗外,微风拂过,未名涟漪四起,湖畔草丛里早起上课的猫咪懒懒打了个哈欠。

在北大,安乐哲很快乐。

关于安乐哲

艺考

安乐哲(Roger T. Ames),国际知名汉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尼山圣源书院顾问,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联副主席。

他是中西比较哲学界的领军人物,主编《东西方哲学》与《国际中国书评》。2016年,荣获第二届会林文化奖。

他多次前往国内外各大高校讲学,期望引发学生们更多对哲学的思考。在北大讲学以来,他开设《中国哲学经典的英译研究》课程,用比较研究的视野,培养中国优秀的学子运用英语讲述中国哲学,实现中国哲学国际化,中国学者国际化。

外国专家在北大

“外国专家在北大”专栏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与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联合策划,将陆续推出关于在北京大学执教的对华友好、具备真才实学的外国学者与专家的系列专题报道。

艺考

联合策划: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图片: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李媛媛

采写:浦海蕊、唐儒雅、李晶、包燕芳、李颖恒

编辑:浦海蕊、唐儒雅、吕波

排版:唐儒雅

责编:浦海蕊

艺考

艺考

艺考

这位促成恢复高考决策的北大人,今天百岁诞辰

今起,北大学子王亚平太空出差半年!

唯愿世间再无疼痛

酷!北大的奥运冠军课!

百年初心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北大学科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艺考

艺考

艺考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北京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大学-在北大,他的课,猫咪都会来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