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可爱的人!听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人大人,讲述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中国人民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致敬最可爱的人!听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人大人,讲述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聚焦」出品

艺考

71年前,他们保家卫国

出征朝鲜血洒千里疆场

71年后,我们忆苦思甜

在警钟长鸣中不断向前

抗美援朝,精神代代传承

从抗战烽火中走来

从陕北公学到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人始终与党和国家

同呼吸,共命运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出征作战71周年

有这样一批人大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了英勇贡献

在这特别的历史时刻

让我们共同回溯那段岁月

感受老一辈人大人的爱国热情

人物简介

艺考

马绍孟年轻时的照片

今天抗美援朝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副部长级干部)马绍孟同志。他在1952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6年到1963年作为调干生在人大学习,1963年留校任教。

“我们用探照灯照落了敌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探照灯兵,196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校党委书记……马绍孟不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奉献青春,在任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期间也坚持实事求是治校,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从1953年初开始,美军飞机对安州地区疯狂实施规模空前的空袭,有时一天即出动飞机300余架次。我年轻的空军、高射炮兵、高射机枪兵和探照灯兵,为力保该地区交通枢纽安全,克服各种困难,实行多兵种协同作战,同美空军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战斗。经7昼夜协同苦战,取得了显赫的战果,共击落敌机55架,迫使美机停止了大规模空袭。

艺考

志愿军高炮部队在探照灯配合下作战

在反登陆作战准备开始后的那段时期,马绍孟与战友平日吃住都在坑道里,上午睡觉,下午挖坑道,晚上执勤。在朝鲜西北部有时零下30多度的彻骨寒夜中,各灯站的战士们常常迎着来袭的敌机,不断磨练搜寻、瞄准和锁定敌机的战斗技能。入朝初期,面对时速近千公里而又数量众多的敌机,加上复杂的地形和气象条件,我探照灯确实很难照中和锁定敌机。志愿军有的战士戏称这种状况为“照空灯”。这让一些指战员心中很是憋气。吃一堑,长一智,大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敌情,研究对策,从战术技术的每一个具体步骤和环节上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抓紧空隙时间,反复演练。每打一仗,战士们就总结一仗,提高一点儿,进步很快,照中率大大提高。包括马绍孟在内的年轻的探照灯兵们,经过实战,不断增强战胜敌机的信心,坚信依靠战士们坚强的战斗意志和在战斗中刻苦磨练出来的战斗技能,一定能打掉来犯美军战机的嚣张气焰。

艺考

夜间开灯后的雷达探照

1953年3月15日夜,新月如牙,天光暗淡。根据战士们了解的敌机出动规律,美机有可能趁着夜色来偷袭轰炸。果然,入夜不久,上级指挥机构就传来远距离雷达监测到的敌机出动信息。又过了一会儿,站在山顶的瞭望员隐约听到南边传来的敌机声音,朝着清川江方向飞来。连队各个探照灯站早已严阵以待,做好了迎战敌机的准备。待敌机进入照射范围内,指挥员及时下令开灯,数支“银柱”在夜空交叉晃动,很快将敌机照中。“盯住它!盯住它!”连首长大声命令道。各灯站连续跟踪照射,紧紧盯住敌机不放。高射炮还未来得及开炮,被数支探照灯强烈光束照中的敌F-80C型战斗轰炸机,虽然低空机动性能较好,但驾驶员心理素质很糟糕,见状不妙,顿时心神大乱,惊慌失措,一下子失去了控制,飞机一头栽了下去,“轰”的一声在远处触地爆炸了。战士们兴奋地跳起来欢呼,英勇的探照灯兵们创造了一个探照灯直接照落敌人飞机的战争奇迹!

艺考

装有雷达天线的雷达探照灯

那次战斗之后,战士们及时总结了“快速照射、连续跟踪”的战法,并在兄弟部队推广。这一战法取得了硕果,先后又有3架敌机被探照灯直接照落。马绍孟所在七连和兄弟部队因此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和安东防空司令部的通报表扬。大家欢欣鼓舞,无比自豪,斗志更加高昂。

随着我防空力量不断增强,美军战机肆无忌惮的疯狂劲儿被打了下去。我交通运输状况不断改善,前方所需各种战略物资,逐步得到保障。敌人企图第二次蜂腰登陆的计划,彻底泡了汤,妄想为谈判桌上增加筹码的如意算盘,也被完全粉碎了。

1956年,马绍孟告别了部队和战友,来到人大学习。此后,他扎根人大,留校任教直至退休。在人大的几十年中,马绍孟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领导和见证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腾飞,始终关心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艺考

装有雷达天线的雷达探照灯

在回望和铭记历史中奋勇前进

作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兵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纪念章获得者的马绍孟同志

在回望那段难忘的日子时

依然感慨万千……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我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兵,回顾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无比激动。

艺考

正确领导和依靠群众是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这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伟大斗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伟大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和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历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值得永久纪念。

……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的情况下,要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必须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昂首阔步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原文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12期)

艺考

送别老书记马绍孟同志

2021年9月,老书记马绍孟同志永远地离开了

在此,让我们一起追忆他的真知灼见

岁月峥嵘,初心不改

一起缅怀、致敬!

艺考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马绍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9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马绍孟同志,1934年12月生,江苏涟水人。1951年1月参加工作,196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月他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防空指挥所学员、文书、标图员。1952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独立探照灯营标图员、文印员,为保卫交通线、指挥中心、仓库等重要设施作出贡献。1954年至1956年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探照灯第421团三营标图员、班长。1956年至196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政治学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学习。1960年至196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班学习。1963年至1994年先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研室助教,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助教,北京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助教,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党委副书记。1994年至2001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2000年2月明确为副部长级干部)。2002年2月退休。马绍孟同志曾兼任全国高校领导科学研究联络组召集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马绍孟同志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领导等,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领域的现代性研究,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现代领导方法研究。他参与编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权威论纲》等著作,主编《列宁哲学的理论和实践》《坚持社会主义,反对和平演变》等著作,参与编译《列宁全集》等文献,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二届全国通俗读物奖、全国图书评论荣誉奖等,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绍孟同志一生致力于党的教育事业。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政治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进,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全面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等工作,为学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坚持和发展“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德育先进工作者。

马绍孟同志一生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始终恪守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退休后,他始终坚持学习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关心关注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关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学校、学院建设提出许多宝贵建议。他受邀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荣誉辅导员,以实际行动践行活到老、学到老、为人民服务到老的优良传统。

马绍孟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事业拼搏奋斗的一生,是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与发展呕心沥血的一生。他的逝世,是中国人民大学和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学习马绍孟同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追求,兢兢业业、夙夜在公的崇高风范,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马绍孟同志安息吧!

艺考

实事求是是办学治校的精髓

马绍孟同志答记者问(2017)

“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干违背原则的事,从学生开始就是如此,直到现在。”谈起人大校训“实事求是”带来的影响,曾任学校党委书记的马绍孟如是说。他建议年轻学子,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不好高骛远,不受社会上错误思潮的影响。

大教室是海运仓仓库改造的

问:61年前你考入人大,当时入学的情景是怎么样的?对学校是什么印象?

马绍孟:1956年7月底8月初,我被人民大学录取后,心里特别激动和兴奋,告别了部队和战友,从上海回到阔别五年多的苏北老家,和家人团聚了约一个月,便收拾行装,奔赴人大。

当时的校舍比较简陋,住的老旧平房,七八人一间,上课的大教室是清代海运仓的大仓库改造的。运动场也比较小,不够规范。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人大校风很好,党团组织比较强,管理相对规范严格,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传统,学校的干部、教师都没有官架子,老教授亲自为学生上课。

问:从学生、教师到校领导,在人大你的身份发生了三次变化,在不同身份下,实事求是对你有何影响?

马绍孟:听从党和组织的安排,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重大是非原则问题上把好关。我当过兵,打过仗,组织纪律观念比较强,性格比较务实。

上大学以后,一直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努力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传统学习,总觉得有学不完的东西。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能力和水平。

实事求是符合人大性质、传统和特色

问:任职党委书记期间,你是如何坚持实事求是治校的?

马绍孟:要紧跟中央步伐,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对高校的要求。同时,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依靠领导班子集体和广大师生员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与问题。

问:“实事求是”的校训直到1992年才确定,中间对于校训的理解是否有变化?

马绍孟:1992年确立“实事求是”为校训,一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二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人民大学的发展变化是同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联系在一起的。1978年全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意义重大而深远,人民大学从此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历史经验表明,坚持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前进,违背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受挫折。在1992年人民大学55周年校庆前夕,学校经过讨论,确定将“实事求是”作为校训,它既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人大的根本遵循,这完全符合人大的性质、传统和特色。

学校虽然1992年才将实事求是确立为人民大学的校训,但实事求是是人大精神的精华,人大自成立开始就是沿着实事求是的道路走过来的。

问:新时期应该如何坚持“实事求是”?

马绍孟:校训是大学精神的灵魂,是办学治校理念的精髓,集中反映了学校的宗旨、传统、特色,体现校风、教风、学风和作风。

实事求是始终贯穿于人民大学发展过程中,渗透于人大各个方面,贯彻人民大学校训,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从三方面理解

问:你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研究,如何理解“实事求是”?

马绍孟: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这是基本遵循。实事求是作为人大校训,我仅从人大的性质、传统和办学特色三个方面谈些粗浅看法。

从性质方面看,人大是党创办的社会主义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和人民性都很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无疑是人大的性质所要求和应当遵循的。

从传统上理解,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都是实事求是的产物,1937年成立陕北公学是适应抗战需要,为了培养大批干部,毛泽东给陕北公学题词和开学讲话,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从陕北公学再到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人民大学,这种精神一直被延续下来,是人大的一个优良传统。

从特色上理解,人民大学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人文社科很多学科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因此,在这些学科领域的建设和教学研究中,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统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一致的,理论同实践是相结合的。而这些正是实事求是所要求的。实事求是是人大精神的精华、灵魂和精髓。

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导向

问:实事求是对年轻的人大学子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马绍孟:近些年,一些年轻人有一种比较浮躁的心态,不愿意下苦工夫,不愿脚踏实地认真努力,急于求成,这是不符合实事求是要求的。

实事求是作为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熏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起到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弘扬传统、开创未来的积极作用,对他们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个人,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导向,是基本原则,要贯彻于各个方面。

问:人大即将迎来80周年校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马绍孟: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把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中国人民大学一定能奋进在时代的前列。

校训是大学精神的灵魂,是办学治校理念的精髓,集中反映了学校的宗旨、传统、特色,体现了校风、教风、学风和作风。实事求是始终贯穿于人民大学发展过程中,渗透于人大各个方面,贯彻人民大学校训,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与时俱进。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这一代人大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表现出的爱国精神

将永远作为照亮人大学子前行道路的火焰

在人大人的心中闪耀

校内来源:学校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媒体来源: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新京报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编辑:马玄霖 顾小白

设计:向新旭 顾小白

校对:姜彬涛孙坤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国人民大学-致敬最可爱的人!听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人大人,讲述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