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全市首个“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在西城正式成立。该基地由北京建筑大学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联合共建。针对老城保护与更新中的问题及百姓诉求,基地将建立“服务首都功能定位核心区实验室”和“新立方社区营建工坊”两大机构,围绕城市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美好宜居社区营造等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并为周边居民提供社区营造、文化传承、精细设计、专题研究四类服务。
来自西城区政府、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街口街道等单位的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社区居民、师生代表、公司代表等出席活动。
合作:校地携手探索老城保护更新
本次新成立的“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位于新街口街道街区展示中心。它是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地合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老城保护重要讲话精神、精准服务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落地的重要举措,也是以“小切口”服务“大目标”、把论文写在北京胡同宅院里的重要实践。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工作。西城是核心区控规实施的重要区域,北建大是全市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学科比较齐全、特色鲜明。学校和街道共建“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发挥学科人才优势,落实蔡奇书记来校调研讲话精神和对老城保护更新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他要求,学校将把基地做好做透做新,严格按照核心区控规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各项计划,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并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将论文写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大玉表示,作为“北京味儿十足、建筑味儿十足”的市属高校,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新成立的基地主要有三方面定位:一是研究,要搭建平台,围绕当下城市更新保护发展的需要、老百姓的诉求以及政府项目需求开展专题研究,挖掘并重现新街口地区乃至整个老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二是实践,基地将围绕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厂房改造、社区微空间更新等城市更新行动中的具体项目,开展示范设计,推动落地,进而引领老城保护更新和街区品质提升;三是人才培养,要通过基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校地融合育人新模式。
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王波对北建大给予西城区和新街口街道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谈到,新街口街道是北京老城西北重要门户,是历史文化展示和多元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集中地带,是优良政务环境的保障地区。这里中央单位多、文保单位多,老旧小区多、平房胡同多,历史文化街区保存较为完整,对于开展学术研究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他表示,西城区非常愿意也有条件为北建大的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样本和实践基地;希望以此为起点,北建大能够更全面、更深入、更具体地参与到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当中,和区政府以及各个街道一起,为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共同努力。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石晓冬表示,北建大和新街口街道联手设立基地,共同建设、共同研究、共同推动老城保护和街区更新,这是未来需要的一种形式,也是落实核心区控规、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创新实践,希望这种工作方式不断推广复制,创作更多机会,高质量推进老城保护更新工作。
西城区副区长陈朝晖与姜泽廷共同为基地揭牌。
新街口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马达介绍了新街口街道相关情况。
北建大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李雪华介绍了“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相关情况。
贡献:打造城市更新“北建大方案”
我校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是国内首个构建了该领域本、硕、博到博士后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
近年来,学校已在老城保护更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先后承担百余个研究和实践项目,包括什刹海环湖绿道品质提升设计、西四北街区整理与复兴、宣南会馆群保护规划与活化利用、南锣鼓巷福祥胡同修缮整治、前门三里河及周边恢复整治等,通过“小空间 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形成了可复制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方法、经验和技术导则,并在北京百个公共空间项目推广应用。学校还紧紧围绕首都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重大战略需求,成立了“北京城市保护与更新研究院”,在服务西城区、石景山区、通州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贯通的工作特色,贡献了“北建大方案”。
新街口街道地区形成于元大都的新建,万历年间有新街口地名,距今460余年。该区域是古今交融之地,也面临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更新的双重命题。这里既有繁华的商业街区,也汇集了历代帝王庙、妙应寺白塔、广济寺等名胜古迹和文保单位,既有楼房居住区,也有传统平房区,西四北头条至八条早在20多年前就已被列入北京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
校地联手,推进城市更新,此前已有探索。近两年来,新街口街道与北建大双方合力打造的玉桃园三区12号楼和大乘巷教师楼两处小微空间改造项目入选全市八个“小空间 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首批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解决旧城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创造性与可实施性的有益探索。其中大乘巷教师楼改造项目作为北京市唯一一例将老旧小区改造和小微空间提升同时推进的民生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多方联动,统筹推进,破解改造难题的典范之路。
动向:设立实验室、营建工坊两大机构
“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将利用高校的智力和专业优势,在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搭建桥梁,围绕老城保护与更新中的问题及百姓诉求开展基础研究与专业实践,通过共谋共商共建的机制建设与项目实践,全面提升新街口乃至整个老城环境品质与治理水平,助推老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城市。
基地计划建立“服务首都功能定位核心区实验室”和“新立方社区营建工坊”两大机构。
其中,“服务首都功能定位核心区实验室”将研究适用老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策略、途径和技术,选择新街口老旧平房、老旧楼房、老旧小区、简易楼房、老旧厂房、传统商圈等代表性更新项目进行分类专题研究,为街道“十四五”更新精准施策提供智力支撑。
“新立方社区营建工坊”将搭建“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亲近社区、了解群众、服务居民的平台,摸清找准群众房前屋后的困难小事,协助街道解民忧、惠民生、补短板、微更新。
面向未来,基地将主要聚焦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传统街区有机更新、美好宜居社区营造三大板块开展工作,提供社区营造、文化传承、精细设计、专题研究四大类公益性服务,通过展开五个系列的共建活动,以扎实的在地服务创新校地合作新模式。
北建大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李雪华介绍,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共绘新街口”“共话老北京”“共创设计坊”“共享智慧库”“共建新社区”五个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大部分面向社区居民和公众开展,既有专业性又兼具趣味性。她还列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共绘新街口”系列中,我们将组织师生团队绘制新街口文化遗产地图、手绘新街口门墩和西四门楼导览线路,开展新街口典型建筑测绘和西四门楼精密测绘;在“共创设计坊”系列中,将推出西四沿线景观图解、社区微空间改造示范、平房改造帮扶设计等。
基于该基地,北建大还提出了建设筹备西四门楼文化博物馆的设想。北建大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曾带领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创新团队,系统整理分析西四北街区的人文遗踪,梳理出一份街区历史清单,并分类整理了西四北街区现存符合传统形制特征的209处门楼。如博物馆成立,未来这些珍贵的研究成果将得以展示。
展览:声光画影重现新街口旧时光
活动现场,由北建大和新街口街道共同策划的新街口街道历史影像展也对外开放。展览共包括七部分,借助童声歌谣、史料地图、老照片、视频多种形式,重现古城风貌。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在展示中心的门厅里,清脆的童谣唱响,朗朗上口的歌词,以“移步换景”手法记录新街口地区众多标志性建筑。
穿过仿传统胡同民居设计的古墙金门,进入活动厅,墙上张贴的元代新街口和城门分布图、乾隆京城全图、新街口地区建筑遗产图示、清代西四新街口的节日场景等一一呈现。在西四历史影像卷版块,几十张黑白老照片串联成巨幅长卷,展示了各个年代新街口地区独特的建筑和人文风貌。在另外一个展厅,老北京旧影像以视频方式,呈现老北京图景。
展览还特设“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当天,新立方社区营建工坊和北建大学生摄影社联合为社区老街坊免费拍摄肖像照。
此外,“小空间 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系列行动计划”新街口专题展也登场,展览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新街口街道玉桃园三区12号楼、大乘巷教师宿舍两处公共空间的改造效果。
当日,揭牌仪式之后,“老城·新街”沙龙活动一同举办,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老北京的历史变迁。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石晓冬,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原副局长贾文静,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原馆长、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王锐英,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常华,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梁欣立,北建大城市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炀6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老城更新的四维动力” “城迹探访·静之旅——漫步什刹海” “跟着宋褧去上班——看看元大都的城市风景”“漫话新街口地区的几位奇人”“新街口街区历史文化信息搜寻”“胡同小院—浅谈老城的均衡和多样性之美”展开主题发言,并与参会嘉宾交流讨论。
供稿|任敏陈越 徐加佳
摄影|陈欣欣
编辑|王博良
责编|王洋
审核|魏楚元 李雪华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