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由教务处和各教学院系(部)联合举办的“以美育人,培根铸魂——中央美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在5号楼旋转楼梯展厅开幕。展览展出了各院系经典课程思政教学案例34门,这些课程集中呈现出中央美院思政课程建设成果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从不同视角反映了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对“立德树人”的深刻理解,在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提炼其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艺术人文素养。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院长范迪安,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杨文海,副院长徐扬、吕品晶,教务处处长孙韬,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尹力,新华网新华思政周薇,以及中央美院相关部门、院系负责人,师生代表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党委书记高洪致辞
党委书记高洪在致辞中表示,老一辈艺术家和老师们对于青年学子们一生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他们的言传身教、艺术成就及教学实践,这就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优良传统,这就是课程思政的力量,老先生们用他们的艺术品格在潜移默化之中感染着学生。他表示,希望全体师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去挖掘素材,深入时代和人民之中,共同努力培养新时代的艺术家。
院长范迪安致辞
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展览把我们的思想和认识更多地聚焦到中央美术学院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这个课题上,我们要以更加鲜明的观念即课程思政、更加鲜明的目标即培根育魂、更加富有美院教育特色的方式即以美育人,来探讨如何更好地总结课程思政的经验,走出一条更加坚实的立德树人道路。
展览将展至2021年11月30日。
教务处处长孙韬简要介绍了这次展览的筹备情况
嘉宾合影
展 览 前 言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和能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成为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央美术学院组织专业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立体多元”的课程结构,“显隐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和艺术人文素养。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中央美术学院14个专业院系的34门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出成果有大江南北对传统文化的考察,有对新兴木刻运动的再认识再创作,有美化乡村的墙绘,有新时代服务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有在精微素描中融入的第一堂党课,有重温我党红色育人之路的“延河育魂”,等等。
回首百年辉煌历程,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始终坚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笔墨紧随时代,艺术服务人民。展望新百年未来,我们将不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殷切嘱托,努力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的高端艺术人才,创造一大批充满深厚家国情怀的经典名作,把“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课题写在中华大地上和人民生活中。
高洪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2021年10月15日
教务处/文
宣传部 何逸凡 教务处/图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中国画学院●
《北方山水写生》
课程教师:刘荣
本课程是中国画学院山水系学生的必修课程,山水写生在山水画的学习过程中比重非常重要,在中央美院中国画山水教学中,尤其是新中囯五六十年代以来李可染先生重写生、师造化,为祖国河山立传的山水精神与教学体系,把山水写生提高到检验传统并启发创造的基础层面。观察自然,分析自然,从自然中提取全新的视角和元素,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山水画。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能力,以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在传统中学到的笔墨技巧, 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特点实际运用。对景写生即是对景创作,要抓住山水的魂。
《水墨人物写生》
课程教师:廖勤
《水墨人物写生》课程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写意人物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通过观察和写生来表达自然、社会与人物的时代特征,实现其今天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此课程内容既有对中国古代传统写意人物画的临摹掌握,也有对中国近代改良中国画写意人物画的借鉴研习,以中华民族优秀绘画为根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强化民族画种精神,推广传统文化焕新。
此课面向对象为中国画学院写意人物画专业本科同学。其开设目的是为了推进发展中国画写意人物画,并以本民族传统画种的笔墨精神来表达我们身处的伟大时代。其主要内容包括:研习中央美术学院理解名师的水墨人物经典作品,从中体会人民教师兼人民艺术家的前辈们对传统中国画笔墨与时代精神向结合的水墨力作。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把握中国画笔墨纸砚传统工具与现代绘画造型与表现理念的结合,既需满足当代群众的审美,也应坚守中国画精神意趣。教师带队引领学生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实践,在工地、农田、军营、厂矿等实地为人民塑像,这其中对象有无名工农兄弟,也有全国劳动英模,更有90岁高龄的老红军,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映射到我们的艺术学习之中,使师生体会为中国而学,为中国而画。我们为这些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民塑像,是中国画写意人物画师生的荣耀与责任。
《篆刻基础》
课程教师:戴裕洲
根据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大纲的规定,本科一年级的篆刻基础课程主要是对秦汉印章的临摹与讲析。课程学习首先应明确“篆”与“刻”关系,篆刻是高度的字法表现形式。
“篆刻”这两个字,从字面上看,很显然是先“篆”后“刻,也就是说字法决定了刻法,刻法是为字法服务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秦汉印的形式分析使学生对秦汉印章的艺术风貌建立起基本认知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意识与汉字造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并且期望能以优良学习方法为支撑,保持对自己专业高度真诚的学习态度,能认真对待自己每一件作品的每一个环节。
● 油画系 ●
《新时代主题创作》
课程教师:张路江
本次教学以走进历史的现场和时代的现场为特点,以培养新一代年轻人为教学目标。师生一起奔赴四川省若尔盖县求吉乡、巴西乡、阿坝州茂县与中央电视台共同完成五集纪录片——“新时代主题创作《红军食谱,一脉香传》”百幅油画的创作和拍摄任务。
《新时代食谱》从四个维度、四个板块、四种方式展开诠释新时代人民的生活风貌。一、发展的力量。从互联物通的角度切入,表现网络时代带给我国百姓生活的便捷。以“靠山吃海,靠海吃山”的网络生活方式为创作线索,反映互联网对促进当下美好生活的发展成果。二、奋斗的力量。体现在大规模现代化生产带来的丰硕物质生活,其中食品加工和食品运输方式所体现出的新时代特有的繁盛面貌更是人民不断奋斗、努力奔向新生活的写照。三、平凡的美好。体现在富足安详的小康生活,以平凡的日常叙事反映着当下时代蓬勃发展的基石。四、收获的喜悦。体现在丰收给百姓带来的实在的快乐。以上四个板块指导学生在历史和生活的现场中发掘创作内容,通过“再展望”“再解读”“再体验”“再表达”四种创作方法来指导本次新时代主题创作课的教学路径。
●版画系●
《插图一》
课程教师:谭坦
版画系第五工作室是以插图和书籍艺术为主导研究方向的工作室。“插图一”“插图二”与“插图三”均为插图应用创作的课程,“插图一”是针对短篇文本进行创作。
“插图一”课程涉及文本与图像语言转换问题、插图创作前期工作与创作工序问题、图与文的形式组合问题等。同时,课程限定学生以《诗经》为文本依托进行插图创作。选择《诗经》基于以下几点原因:1.“够经典”,《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从《诗经》开始,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其所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同时,《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2.“够丰富”,诗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天象、地貌,动物、植物,劳动生活、情感交流,也包括对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的反映等各个方面。所以即便是在限定文本的条件之下,学生还是有很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挑选触动自己的主题或诗篇去做插图;3.“够灵活”,文本截取灵活。“插图一”是短篇插图训练,也是学生学习插图的入门阶段,其他情节完整的经典文学作品,光阅读文本则需要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不符合课程的需要。但《诗经》是诗的合集,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集”,它没有完整的故事线,不需要通篇读完才能开始创作,是适应于短篇插图创作极好的文本素材。
《传统文化考察》
课程教师:张战地
版画系第二工作室传统文化考察是工作室延续十余年的一门课程,面向三年级二工作室学生开设,此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走出校园,直面文物古迹,从本专业特性出发,系统了解其文化、艺术、造型等知识。开启对本民族文化的理性认识。
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在博物馆中面对中国古代文化遗存进行写生临摹实践,其中涉及较多的是雕塑、绘画、器物等。第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写生临摹,学生对古代各个时期的造型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一思路的框架下由老师带领,在两周的时间里到诸多博物馆实地考察写生。希望学生在写生临摹的过程中不只是用明暗素描的方法记录文物外貌,而是多多体察古代文物流露出的气息,进而能强化自己的绘画语言。
《连环画创作》
课程教师:冯梦波 郑琹语
“连环画创作”课程是面向本科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版画系具有悠久的教学传统,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传承连环画艺术传统是培养新一代艺术家的重要课题。课程通过讲述我国传统连环画的历史与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连环画的优秀传统与艺术价值,在连环画的丰富历史内涵中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在此基础上,通过叙事性绘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引导学生创新艺术形式与内容,用富有深刻传统内涵的艺术语言,讲好中国当代的故事 。
课程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当中,通过对传统连环画的学习与创作,旨在引导同学们了解历史、了解传统,在创作中探寻传统连环画艺术的精髓,并带回到当下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体悟传统,感受时代,提高文化自信,关切现实,关注未来,提高思想敏感度与艺术思维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艺术观。
为完善课程体系,版画系第六工作室已启动编写连环画教材的工作,预计于2022年完成。该教材将融汇连环画的重要史料,并从具体内容、技法中深入探讨连环画创作的必要过程,出版之后计划推广到全国艺术高校,发挥最高美术学府的引领作用,共同培养优秀的新一代连环画艺术人才。
《社会实践考察》
课程教师:孔亮 李军
社会实践考察课要求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或版画历史中的精华,并实地考察与学习,汲取养分,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个人修养。或是有计划地按个人的创作方向进行实地收集资料,体验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同时,为结合专业方向,具体将从文化、印刷、版画和艺术实践四个角度开展,拉近版画与文化艺术、版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感悟与实验》
课程教师:黄洋 杨宏伟
授课对象:山水系二年级三年级学生
本课程面向版画系第一工作室四年级学生开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进入毕业创作阶段之前,能够在版画专业知识及所关联的历史发展认知中,感悟传统文化,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实验、磨合,逐步探索多种版画创作的可能性,从而在发展出个性化工作方式的同时,树立文艺为民的大局观,担负起弘扬传统版画文化、开拓当代版画新疆域的社会责任。主要内容:一、当代版画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二、版画创作思路与方法实验探索;三、课题化思维与学术精神的培养。本课程的特色有以下三点:一、开放式课堂讨论与学生个体思维特点的引导、培育;二、在延续学生原有经验和知识储备的条件下,鼓励多元理念与方法的开拓;三、重提美的感悟,强调其作为艺术创作基本原理在新时代条件下所具有的现实性。
● 雕塑系 ●
《艺术考察与实地创作》
课程教师:胡泉纯
本课程面向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本科二、三年级开设。第五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是公共艺术。以往主要是在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为作。这门课程主要是针对乡村场域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增设了乡村场域研究后,工作室关于公共艺术的研究范畴就由城市扩充到了乡村。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研究方向的增加以实际行动和学术思考参与到国家当下的乡村战略中来。
学术思考与艺术创作紧密与当下时代议题相呼应是《艺术考察与实地创作》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课程最核心的思想是:乡村艺术创作必须要有问题意识,创作必须从问题出发,艺术的原创性来源于问题的独特性。乡村不是艺术家为所欲为的试验田,艺术创作必须以乡村实际出发,尊重场地尊重乡民。《艺术考察与实地创作》课程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成果丰硕,所产生的关于乡村场域艺术创作的方法、思路、观点以及相关的课程成果不仅发表在多类专业期刊,而且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在各大展览和学术论坛上。
● 壁画系 ●
《主题性壁画创作》
课程教师:孙韬
“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简称“延河联盟”,是2019年由共同拥有延安时期党的教育血脉的中国九所重点高校组成的高校联盟。2020年末,延河联盟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确定了“七个一”工作方案,这幅壁画是延河联盟“七个一”工作之一。教师孙韬将这个红色创作活动引入课堂,并成为一门创作实践课程。
学生通过真实参与社会实践全过程,体会从接受命题,到研究背景、收集素材、凝练构图、材料选择、技法表现,深入刻画、关系整理,直到展览宣传的几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获得了大量的一手经验,提高了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同时通过教师的引领在心目中树立起央美水准的高度。为他们日后成为独立的艺术家用“大美之意创传世之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乡村美育实践》
课程教师:吴啸海 于雨田 王希民
本课程是在壁画系开创的“美绘乡村”品牌基础上,开展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社会实践专业必修课,任课教师为壁画系第五工作室吴啸海、于雨田、王希民。由学术和田野调查出发,落脚于社会“美育”实践的育人目的性极强的实践课程。本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强调课堂教育和下乡实践结合,带动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真正为农村带去人才,用美育助力乡村振兴。主要内容包括对改造对象的田野调查、课堂设计、现场绘制、功能性研究及社会效果反馈调查。课程特色体现在育人实效性上,由于是专业与基层实践深度结合,所取得的时效性成果非常突出,在这方面,课程重点在于社会田野调查先行,农民基本文化需求先行,以及国家政策研究先行相结合,课程始终在一个基本研究框架内实行,做到最终落脚点为学生基层实践和百姓文化需求相结合。该课程最重要的是注重学术性,所有作品均为原创,均体现学院的学术性和创作能力,并不完全以大众所喜好的“流行文化”为依据。为此,课程建立专门的审查制度,升华调查中收集的百姓需求,杜绝抄袭、仿制、低俗的内容,做出真正原创的、有深刻内涵的、极具视觉美感的优秀作品。目前已展开的工作有: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大水峪村“美绘乡村”项目、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龙湾村“乡村美术馆”项目、江苏省溧阳市庆丰村“艺术乡村”项目等。
● 造型学科基础部●
《新时代主题创作实践》
课程教师:张路江 白晓刚 卢征远 苗普 张瀚 殷嘉贺 张迪
长期以来,中央美术学院贯彻落实“一年级工程”,重视一年级学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专业技能提高。承接中央美院优秀的造型传统,造型学科基础部坚持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主题性创作实践课程,使学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正做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在2016 年和2021 年,造型学科基础部通过开展《红军食谱》新时代主题创作实践课,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于专业教学中,用艺术的方式传承红色精神,为新时代输送思想合格、专业过硬的艺术人才。
进入新时代以来,造型学科基础部紧紧围绕“主题创作”和“社会实践”两大思路展开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宗旨。在2016 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之际,造型学科基础部师生创作团前往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深入历史现场,通过探访老红军的后代、走访旧居遗址、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了解真实历史,最终完成百张以《红军食谱》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在2021 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造型学科基础部师生创作团再度来到若尔盖县,并完成《新时代食谱》百张油画采风创作和相关创作纪实片的拍摄。造型学科基础部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历史机遇,先后两次重走长征路,完成规模宏大的主题性油画创作,在为学生开启新的观看视角、提供新的创作语境的同时,获得精神素质和集体意识的锤炼。
目前,《红军食谱》已成为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的核心课程和品牌特色。通过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写生实践基地与创作。
《新时代主题创作基础》
课程教师:白晓刚 李荣林 卢征远 林笑初 叶南 贺羽 刘霞飞 苗普 徐乙宁 张瀚 张迪
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造型专业学子来说,一年级不仅是扎实造型基本功的形成期,更是奠定综合素质基础、形成“三观”的重要时期。因此,主题创作并不是高年级才开始介入的一项课程,尤其在中央美术学院坚持贯彻落实“一年级工程”的背景下,造型学科基础部做好一年级学生的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便显得更加关键和重要。
通过不断开展社会实践主题创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于主题创作教学中,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更教会他们观察社会的方法,使学生的思想维度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提升,开拓眼界,拓宽胸怀。
课程以构图规律与创作视角两项展开教学,以平日创作赏析讲座与创作基础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创作态”,为进入造型各专业系打好基础。其中构图规律包括构图形式、构图线、黑白色块;色调作用、色彩组合、色块边缘线整理;空间物体、人物组合安排。创作视角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从生活中发现创作题材,走进生活以小见大,用艺术的眼光发现身边动人的画面,表达新时代青年人的生活。
进入新时代以来,紧紧围绕“主题创作”和“社会实践”两大思路展开工作,把“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作为育人宗旨,通过构图规律和创作视角的学习,将对创作基础规律的认识和创作意识的培养始终贯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同时锻炼学生洞察社会和表现社会的艺术创作能力,培养思考时代精神,观察时代变化,捕捉时代热点、提出时代问题,反思时代矛盾,推动时代发展的新时代艺术人才。
●实验艺术学院●
《口述历史》
课程教师:何贝莉 王沂
自20世纪八十年代始,口述历史作为一种治学工具,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诸学科领域。同时,口述历史教学也陆续在我国高校中出现,并逐渐形成课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这三种主要类型。与普通高校相较,美术类院校开设专业的口述历史课程则更为晚近。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首次以“口述历史”之名开展课程式教学。这也是中国高校美术教学系统中,最先开设这门课程的院系,至今已完成两学年的教学实践。
该课程的教学设置与实践面向本科二年级、三年级的同学,旨在确立口述历史工作的学术规范和访谈体量,以此训练学生掌握以口述访谈为代表的田野考察基本技能。同时,在对象选择上,不局限在艺术圈内,并鼓励学生借助这一课程尽可能多的探究“圈外”的人情事故。在实践过程中,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增加对社会、国家和历史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基于口述史的多学科视野,并与美术学院现有的创作型课程和已掌握的创作技法相联系,为其后续的论文写作和艺术创作提供缘起,因此,该课程也特别重视学生基于访谈实践,在艺术呈现上的创作探索,以及对访谈对象的有效反馈。
● 人文学院●
《中国文学》
课程教师:董梅
《中国文学》课程,以中国文学从《诗经》到《红楼梦》的优秀作品为学习素材,在广义的中国文化的范畴内,建立对于中国文学之美、文化精神之美、及由此塑造的人格精神之美的观察。在人类文化史范畴内观察,只有能建构理想的文化体系才成其为成熟的文化体系并拥有强韧生命力。中国的文化、艺术、文学既有着同一的精神源头,又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的的理想体系。在这个理想体系中,可以清晰观察到并提取出中国式理想人格的体系,并进而思考中国文化的属性与理想为中国式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了怎样的可能性。《中国文学》课程中将这个理想体系提取为五重境界,其理论延伸覆盖了中国文化的文学、史学、哲学和美学各范畴。
《考古学概论》
课程教师:耿朔
本课程为人文学院大一学生第一学期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的核心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从考古学视角出发,通过对出土文物的学习,认识和感悟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增加文化自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要求学生了解考古学的基本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熟悉考古调查、田野发掘、室内资料整理的基本方法,回顾考古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认识考古学内部学科分支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基本掌握20世纪以来中国田野考古学各时段的重要发现,接触考古学的当下研究状况和学术热点问题,接触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也为同学们进入高年级的艺术史、文化遗产学、美术考古学等课程奠定扎实的考古学基础。
本课程的特色:1、鉴于考古学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员及时跟踪新的考古材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2、需要结合适当艺术史的学科特点,重点讲授有关艺术品和艺术现象的发现,但在讲授方法上注意与中国美术史课程相区别。3、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对于每一讲所布置的思考题,利用课堂时间随时提问,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另一方面,安排学生一至两次参观北京有关博物馆的考古主题展览,以及根据条件适当安排参观考古发掘现场并动手操作。
● 设计学院●
《北京2022年冬奥会/残奥会火炬设计》
课程教师:李卫
奥运火炬是历届奥运会主要象征元素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院十分重视2022年冬奥会火炬设计的征集工作,因此抽调多组下乡小分队转攻冬奥火炬设计。
火炬是集象征性、文化性、功能性、艺术性和科技性于一体的仪式型产品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火炬征集也明确要求要凸显时代性、科技性、文化性和创新性,因此,此次火炬设计课程涉及到了跨学科、高协同、强合作的学习和创作模式。
奥运火炬设计教学并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对人的培养。在了解世界奥运文化和历史,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与奥林匹克文化与精神相融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设计实践的能力,而且能够为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文化情操。一方面,这次设计实践,是新一代中国设计青年肩负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过程,为中国奥运文化而设计!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自身而言,能够直接接触并参与国家级别的设计实践项目,将会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所收获的设计产出将成为其简历和作品集上光彩的一笔,这亦会成为学生设计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的经历。
《“大健康”创新设计》
课程教师:程书馨
创新设计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改革以来形成的新方向,包含创新方法、设计工程和战略设计三个板块,《大健康创新设计》是面向三年级和研究生二年级同学的研究型课题,八周的时间里,课程和辅导从开题调研、创新设计到商业趋势三个步骤进行。同学们需要开展大量跨领域研究“输入”前期调研的信息,找到潜在创新机遇,并最终输出成果。“大健康”不是传统医疗产品设计,而是引导同学们对于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展开全面的关注,同学们开展大量跨领域研究“输入”前期调研的信息,从“防病-治病-养病”等环节中寻找潜在创新机遇。经过大量研究后都是自主选题设计,最终成果形成“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危机应急”和“生活方式”四个主题。
设计与工程的跨界促进“大健康”领域创新成果的产生,融合创新设计、医学研究、工程技术与战略趋势等领域,以“设计驱动创新”的方法探索 “大健康领域”的发展,研究未来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治病”到“防病”,医疗空间、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等都影响了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本课题将从“防病”角度切入,研究范围不限于诊疗环境、医疗器械、健康产品、服务流程与商业模式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跨领域的创新设计与研究。
《响应式环境-海洋增强》
课程教师:景斯阳
人类正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威胁,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生态破坏、流行病……2017年,BBC 发布的“2050年人类面临的十大挑战”中提到,频发的灾难会让我们逐渐失去生活的家园。2019年5月,美国《自然》报道“人类正式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塑造地球的主要地质力量——它不再是河流、冰或风了,而是人类。”几乎每一场灾难都是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这种“高等动物”一手造成的。
响应式环境-海洋增强课程是在此语境下,以海洋生态危机和“海上大熊猫”白海豚的生存危机为主题,用“全域设计”(Comprehensive Design)的创新方法,提出实际可行的“危机设计”,设计关键词包括:“理解”“共情”“激活”“修复”“增强”“孕育”。课程组织同学们完整地经历科学调研、大数据分析、交叉领域创新、软件学习、技术测试、实物制作、表达与策展多个部分。响应式环境系列课程的支持单位有麻省理工学院规划与建筑学院的艺术科技与文化研究方向、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等。
《无尽的可持续-国家、市场、社会的内在主张与行动逻辑》
课程教师:周子书
《无尽的可持续——国家、市场、社会的内在张力与行动逻辑》是一门在央美设计学院本科三年级开设的一门为期八周的研究型课题。课程每年会选择一个社会议题展开具体的社会设计研究与行动。如:环境公平、生态脱贫、猪、文化中心与边缘城市等议题。(该介绍以2017年的“环境公平”课题为例)
让学生意识到当遇到重大社会议题时,至关重要的不是仅仅试图解决问题本身,而是首先理解并改造“产生问题的过程”。并能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国家(政策)、市场(资本)、社会(人群)的三分法视角出发,重新去解构社会事实,并进行系统重组的社会创新能力。
当代环境的高风险成本已经广泛地延伸到社会各个阶层身上,雾霾问题已经不只是环境问题,它已然变成了大众的社会问题。社会设计就是要创造一种新的讨论界面:在寻求环境管理更好道路中,如何把不同规模的多个社会层次作为伙伴包括进来,不断寻求媒体的关注和塑造事件的肖像,让广泛的市民社会的力量参与进来。这样,有关“价值”的公开辩论就变得更加清楚,并为真正从哲学角度来反思“环境伦理学”提供基础。进而把环境正义的话语空间和生态现代化的命题结合在一个积极的计划中,既探究环境改造的替代性模式,又要探究生产、消费和分配的替代性模式。
将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国际前沿社会理论家大卫·哈维的环境公平理论与具体的中国现实问题相结合,带领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去解析理论观点,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最后产出了几组生动的社会设计作品,并在当地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汉字作为方法》
课程教师:蒋华 严永亮
这是一门连续开设并持续迭代了10年的课程,面向学习设计的一二年级同学,帮助大家学习中国文字设计。课程的使命,是探索从中文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当代性的“元设计”,一种真正具备“自主性”“开源性”与“超越性”的中文设计体系。课程的目标,是在数字化、算法与屏幕媒介时代,如何激进地探索如何重新建立“古拙之道”——一条古老而激进的学习路径,以深入中国文字设计的模式语言。
课程所处的时空,正好处在甲骨文被发现120周年,活字印刷约1000年,雕版约1300年,书同文约2200年,可考汉字约4000年,直至仓颉、伏羲之发明初文。作为数千年传承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体系,“文、字、言”完整,“体、相、用”系统,“意、形、音”俱全。异于西文拼音字母逻辑的汉字,既是设计的对象,同时更是设计方法与设计智慧的来源。《汉字作为方法(中国文字设计基础)》致力于这一基本性与根本性的设计问题的探索。让我们重返汉字的本元!汉字之道,一以贯之,带我们回家;让我们拥抱汉字的开源!其命维新,与时俱进。
课程曾获2020年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教材课件“奖、2019年第三届中国设计权力榜年度百佳设计奖、2018 年中央美术学院优秀课程奖。中央美术学院的这门课程,尝试性地在东亚地区的日本与韩国的两所学校,进行了教学、交流、演讲与作品展览,并参加了数次研讨会并发表论文与演讲,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建筑学院●
《城市与传统建筑测绘考察》
课程教师:建筑系 何葳 周宇舫 王文栋 王子耕 雷大海 室内设计系系 苏勇 傅祎 崔冬晖 杨宇景观学系 丁圆
依托中央美术学院下乡实践课程,建筑学院在三年级针对建筑、城市、景观、室内四个专业和方向的学生开设《城市与建筑测绘考察》课程。本课程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对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实地调研以及传统建筑的测绘,了解中国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测绘掌握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环境、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意识。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作实践能力。近年来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要历史事件,在江西瑞金、景德镇、云南剑川、安徽徽州、贵州黔西南州、福建福州等地区展开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对城市和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和利用、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建筑转译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课程成果体现多元性、艺术性、展览性和服务性,既有专业领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客观记录,也有从服务社会角度回应国家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战略而进行的城市微更新和乡村保护规划,例如中央美术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对口帮扶脱贫攻坚的要求,7年来在贵州黔西南地区、江西景德镇地区、福建福州地区、广东汕头地区、安徽徽州地区持续开展乡村考察、民居的测绘和保护设计工作;在云南剑川对古城的历史建筑、传统工艺、日常习俗等生活现象与状态进行调研测绘、信息汇集,并制作“走进剑川”旅游地图手册;在江西瑞金对沙洲坝和叶坪革命旧址群进行测绘和保护设计工作。疫情期间开展北京城市更新考察。每年课程成果会在北京国际设计周等校内外开设展览,并以课题为基础拓展了数十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景观设计1-建筑景观艺术设计》
课程教师:丁圆 张茜
本课程是针对景观设计专业3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开设目的是1)从大建筑基础向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转变,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2)贯彻风景园林知行合一的思想,落实将课题做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将风景园林理论知识、设计方法与当下社会前沿课题相结合,践行为国家、为社会而设计的行动纲领;3)在“两山论”和“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思想指导下,关注城市发展中真实问题,把努力改善和提高社会环境品质作为己任,设计课题落到真实基地,在实践中锻炼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前期以讲授专业设计知识和方法为主,实行知识点分解教学。通过跟课题有关的调研方法、艺术景观、生活场景景观、小尺度景观、景观设计过程和要点等不同关键点的讲解,让学生明确如何找到重点,掌握设计逻辑,并通过快速小设计点训练,提高设计思维训练水平;后期以真实场地设计为主(例如“文化景观——通州副中心生活驿站更新设计”)。包括1)通过真实现场调查研究、与当地百姓交流、相似案例分析比较研究,2)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基础方法。特别是现场调查研究、群众需求和问题导向、最终成果表达能力。课程突出真实现场性,强调为群众服务,创造城市中的优美诗意的人文景观。
《城市设计》
课程教师:虞大鹏 李琳 何崴 苏勇 罗晶
城市设计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建筑、规划学术体系,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其主要目标是改进人们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城市设计比较偏重空间形态艺术和人的知觉心理,不同的社会背景、地域文化传统和时空条件会有不同的城市设计途径和方法,需要有特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特定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法。
城市设计课程是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含城市设计方向)四年级的核心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课程在前一学期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原理课程基础上,选择特定城市地块进行城市设计,培养学生对城市公共空间敏锐的观察能力、对社会文化空间公平客观的支持态度,并能够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手段分析城市问题,建立和培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通过对所选基地详尽的观察、调研与分析,进行城市设计,并结合人的活动、行为,从社会生态学、文化学与城市学的角度出发,立足空间规划的专业基础和引导“城市人”的合理行为作为基本手段,观察城市,体验社会,发现问题,提出方案,继而丰富文化,和谐发展。
《建筑设计》
课程教师:吕品晶 朱锫 傅祎 王小红 周宇舫 李琳 何崴 虞大鹏 苏勇 何可人 吴晓敏、程启明 崔鹏飞 刘彤昊 王铁华 王环宇 罗晶 王子耕 姜东成 王文栋 史洋 等
建筑系是建筑学院本科4个专业和方向中最为主要的专业,授予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院校中的建筑学院,央美建筑以“艺术为体、自然为根、人文为魂”,以“实验、创新”为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的建筑师和实验探索型创新人才,构成中国建筑教育的重要板块。
在专业课程中,强调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其中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系专业训练中最为主要的课程,贯穿3-5年级。央美建筑系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教学,关注社会现实,注重用建筑专业知识解决我们所处时代面临的挑战,及社会责任感。因此,在很多设计课程的选题上,都以实际地块,实际问题为前提,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并设法解决以上的问题的习惯。如3年级竞赛课程, 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前瞻性概念和方法,建立一种以专业素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又如4年级集合住宅课程多年来就强调选题和中国现实的居住问题的紧密联系,先后关注过:居住与办公、90平米以下住房、老人住宅、弱势群体住宅、后疫情住宅等一系列与民生有关的问题。课程成果也通过多种渠道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使用者,力求为中国城乡人民居住问题贡献力量。
● 城市设计学院●
《现代造型语言》
课程教师:卓凡丁亚慧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城市设计学院艺术城市学部三年级本科生,本课程是学生进入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工作室的前期必修基础课程。课程聚焦于研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以及现代性的学术背景之下,从城市发展的文化理念梳理,到艺术主张及营造方式探索,再到对基本的造型语言及其表达等问题的训练。以“立德树人”为本,深化专业训练的同时,带领学生寻找文化脉络,提炼文化符号,构建文化自信,从现代性空间设计理念中用空间设计的营造方法探寻“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为后期的专业学习打好艺术造型的基础,也在训练的同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专业将“公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设计的艺术营造方法针对公共提出或回答问题。在文化强国战略引领下,本课程以“首届无锡‘太湖湾’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创意大赛”为实践课题,大赛旨在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城市高质量发展以科创、绿色、生态、低碳、共享为主旨,塑造环太湖科创带国际科技产业集聚区公共空间的整体无锡城市新时代文化与艺术形象,助力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重点是研究现代性背景下的艺术造型语言与表达,用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的艺术语言助力城市振兴,难点是掌握文化空间与艺术造型的关系。
《概念绘本创作》
课程教师:冯旭
“概念绘本创作”课程是本科绘本创作工作室三年级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思维方式上的指引,对于主题创作进行独特视角的深入表达。整体缝合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跨界思维,整体思维。建构同学们的宏观视野,找到创作内核。
针对当下时代背景以及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本次概念绘本创作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概念绘本创作,重新审视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找出代表中国文化中的“符号”,通过绘本视觉语言展现背后蕴藏的中国智慧。回归最朴实的人的诉求点,通过我们生活之中具体人、事、物了解背后的智慧,背后的文化,“概念绘本创作”课程不只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绘本人才。
《精微素描》
课程教师:苏海江 韩民吉 张姿 李伟 于浩 李德海 曲文倩 施振宇等
精微素描课程是学生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一堂专业基础课,面对当下的青年学子的具体情况,在基础课中落实“教书育人”的教育本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自主生活、自主学习、了解国家、认识时代”是精微素描课程作为美院一年级基础教学制定的基本目标。
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开展“我在美院的第一堂党课”为主题的精微素描课程的学习,寻找身边的家人、邻居和朋友中普通党员的故事,和代表这些普通党员故事的日常物品,以此为主角展开美术创作和深入研究,创作出了众多的精彩的、动人的画面。
精微素描课程的特点,注重日常生活中情感故事的挖掘,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结合教学特点,将党课和思政教育的主题设计在课程当中,学生们着眼于身边的极具人情味的故事和故事中的形象,自主地展开思考和研究,结合美术专业基础的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展开自我主动思政教育和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木艺(1)》
课程教师:郑韬凯
本课程的面向对象是城市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部木艺与设计专业工作室本科三年级学生,由郑韬凯老师规划与实施。木艺(1)的前置课程是大二基础部的一门木艺兴趣课,这门前置课程虽然让产品设计系部内大部分同学接触到,但很浅显。因此进入大三的木艺与设计工作室之后,需要深入与细致的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木艺(1)就是本专业的第一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按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后面还有跟进的第二与第三阶段等课程。与前置课程不同,本课程会更专业与深入的讲授材料、工具、技术与工艺,材料主要探讨木材特性以及应用范围,工具在本课程阶段涵盖最重要与最主要的木工工具(凿子、刨子、锯子、砥石、辅助工具)。布置相应的小作业以熟悉工具并进行考核。课程的特色首先是循序渐进,以熟悉工具为例,先从最容易磨砺与学生最感兴趣的工具入手,从课程作业的布置中逐步加大难度,达到学生能喜爱并熟练掌握这一系列最重要的手工工具;课程第二个特色是融合木艺传统,作业的设置都借用传统玩具与传统构件,让学生从这门课领悟传统的美;课程第三个特色是将实操演示、理论演示、讨论与学习这几个方面有机的结合,使得课堂生动有趣;课程第四个特色是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取得收获。
《绘本创作实践》
课程教师:杨忠 冯烨 向华
“绘本创作实践课”是面向绘本工作室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学生们在绘本工作室学习期间完整学习绘本创作全过程的实践课程。
“绘本创作实践课”开设的目的是:1.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侵染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2.通过课题创作,让同学们实际感受绘本创作完整的过程,加强学生绘本创作思维能力和实施能力;3.从中国传统艺术里寻找视觉语言,探索独特的绘本视觉语言。
“绘本创作实践课”的主要内容是在过程中进行绘本创作思维、绘本图文关系、绘本创作技法、和成书操作的学习和实操。
“绘本创作实践课”特色是:1.围绕中国传文化设置课程内容。我们课程创作主题内容一直都是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用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呈现出来;2.“学、研、产”相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学校教学、研究向社会出版延伸与出版社合作,把课堂教学成果变成正规的绘本出版物,这不仅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大有益处,同时也为中国的孩子们贡献了一份精神食粮。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春季实践》
课程教师:黄勇、王子琪
本年度春季实践课程,研究生同学入驻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大榛峪村的央美响水湖写生基地。在为期3周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同学们一方面进入田野进行写生和色彩练习;一方面接受乡镇政府的模拟委托,通过座谈、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乡情,结合乡情,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意提案。将专业教学与乡村振兴结合,锤炼同学们实践能力,完成春季实践课程的目标。
●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视觉艺术基础》
课程教师:黄建成 黄可一 白冰样 魏晓光 胡文丹 张烟朦 柳棱棱 王晓骞 蒋正杨
本课程为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分为造型与设计两大板块。造型板块引导学生建立对艺术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掌握多样的造型语言和艺术规律,发现美、理解美、表现美,以真情实感表现现实世界,进而展示现、当代艺术图像创作的广阔可能性,从而达到专业水准和思想境界的双层提升。设计板块包括“有色底”、“肌理”、“拼贴”、“创意空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创意解读”五个教学单元。从视觉形式和构成法则入手,让学生对视觉艺术形式和构成法则有基本的了解与判断;最后结合“空间媒介的创意解读“的调研板块,重新审视、分析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形式美,提高学生对人民生活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以便为更好的为人民设计与服务奠定基础。
● 修复学院●
《中国传统壁画解析与训练》
课程教师:王颖生
《中国传统壁画解析与训练》是对本科一二三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旨在通过本课程,让学生通过对传统壁画全面深入研习,发现传统绘画的艺术表现力,并最终建立中国独特的造型和审美体系。我们在教学上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发展出与现代材料技术相结合的创新途径,在教学中使学生深切感悟传统材料语言和表现技巧,重新认识传统壁画艺术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先引入中国传统壁画基础知识、发展脉络、风格特色等。以讲座的形式对经典案例赏析、剖析,然后进入实践操作,授课教师选例进行课上演示,过程中讲解材料的选择、具体操作方法与绘画技巧步骤等;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指导,间或阶段性点评,课程完成后总结。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能够较为深切地体认中国传统壁画艺术语言的表达特色,以实践的方法探究传统壁画的绘制材料工艺技法,树立科学的复制临摹以及保存修复观念。教育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