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想到数学,第一个出现在你脑海里的词是什么?计算、代数、微积分还是“学不懂”?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一段与数学“爱恨纠葛”的**记忆。近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2021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单,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计算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谢鹏程(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数学院”)获“勤学上进好青年”称号。他的获奖介绍词中,有这么一句话:“立志数学报国,甘于埋头科研。”在他的“数学世界”里,有些肺腑之言,有些数学故事,让他铭记于心。本期跟国晓薇一起,走进他的“数学**记忆”。
计算数学的研究是深刻的、无止境的,作为国科大计算数学专业博士一年级的学生,我仅仅算是刚刚看到面前的数学大门,是没有资格谈经验的。不过,我很乐意分享一下我的学习体会,因为没有交流就很难有进步。
我想借我的导师——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数学院研究员袁亚湘院士,以及数学家老前辈华罗庚先生、吴文俊先生的话,来聊聊我在国科大求学、在数学院求知的切身体会。
谢鹏程
“最大的浪费是聪明人不思考”
我的导师袁亚湘院士对我们说过:“最大的浪费是聪明人不思考。”我十分认同且感触颇深。
我上小学的时候非常喜欢下中国象棋,比较爱在脑子里推敲、推演博弈。现在回忆起来,棋力强弱姑且不谈,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参加少年象棋比赛,我和对手战到午饭时间,我还兴致勃勃地在思考,结果对手因为嫌我思考时间久、等不及想吃饭就主动认输了,让我意犹未尽。
我想现在做数学和当时下象棋是一致的,贵在思考也乐在思考。关于这一点,国科大和数学院的大多数师生都十分爱思考。在这样的好集体里,无形之中增添了很多动力和激情。
除了求解具体问题和推导证明时需要勤于思考,在我看来,辩证地去看待问题更是快乐思考的基础。比如说做科研时,遇到问题、被“卡脖子”,如果着急、失望、上火,可能会打乱自己的思考节奏,这个时候如果可以辩证、客观地对待困难,在看到困难的同时看到困难本身蕴含的机会和希望,静下心思考,才更有可能做出些有意思的、深刻的结果。
国科大、中科院数学院以及我的导师袁亚湘院士非常理解学生,给了我们很自由的学术环境,也非常愿意让我们多多思考、敢于思考、放开思考。与此同时,国科大乃至数学院师生之间的讨论和共同思考也大大促进了观点的碰撞。比如我们的SIAM中科院学生分会举办的系列活动以及“果壳青年说”等活动,很多原本不成熟的、个人的新点子和好看法都在共同思考中经过讨论得到认可和发展。
谢鹏程主持2021年SIAM中科院学生分会年会
“勤能补拙是良训”
华罗庚先生曾说过:“埋头苦干是第一,熟能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勤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数学专业研究生而言更是如此,没有勤奋就没有对所研究问题的深刻理解。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要求我们在答疑时必须直接说出想问的具体数学问题,不要翻书去找,否则这个问题不值得问,原因是连问题是什么都记不清楚,一定没有熟练到“走路也想、吃饭也想”,那么怎么能叫想不出来这个问题呢?这也是在教育我们勤学、勤思考、不偷懒。
谢鹏程参加国科大2019年田径运动会学生男子800m获第六名
“数学是笨人学的”
“数学是笨人学的。”吴文俊先生说过的这句话,铭记于心。我的理解是这里的“笨人”指的是肯下笨功夫。在科研中,失败是常态,成功是少数,而没有成功之前无数次失败后的“越败越勇”,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功和突破。保持“笨人”心态,十分可贵。
我认为,“笨人”心态有三个体现:一是愿意吃苦,多下笨功夫、愿啃硬骨头;二是保持谦虚,多把自己当“笨人”,遇到高手、专家多多请教,会有更多提升;三是淡泊名利,敢坐冷板凳、敢想大问题。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我一直在享受着数学带给我的“财富”:思考的乐趣。
接下来,我会继续在数学的道路上做一名快乐的“思考者”,也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够在各自的领域,用思考和勤奋实现新的突破。
阅读推荐:
袁亚湘谈如何做好研究生:
最大的浪费是聪明人不思考
这个研究团队,
探索“衰老”科学奥秘!
这位国科大学子,
致力破译蝗虫“集合密语”!
俯身田间地头!这位国科大直博生,
在稻田里解语植物“心事”
我在三星堆遗址“诊疗”文物
这位“低温世界”里的热血青年说:
一切都值得!
嫦娥五号“探月之眼”背后:
国科大追光者的科技强国梦!
参与大国重器项目!
这位硕博生和他的万米海试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出品/融媒体编辑部
文字/谢鹏程
图片/谢鹏程提供
美编/何邦彦
责编/刘阁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