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丨于润生《俄罗斯的形象:艺术体裁的修辞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新书丨于润生《俄罗斯的形象:艺术体裁的修辞研究》

《俄罗斯的形象:艺术体裁的修辞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俄罗斯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现象。一切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时代和社会都有所反映,整个俄罗斯艺术史就是俄罗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缩影。在不同的流派艺术家的作品中,俄国形象的表现程度不一,其影响范围也各不相同。本书是一项对18—19世纪俄罗斯形象的研究,从俄罗斯的自我视角出发,利用造型艺术中的各种材料对其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讨论艺术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作用。

著者:于润生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 5月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序言

对于“俄罗斯形象”这一话题,可以有多种研究角度,从不同层次加以叙说和思考,而艺术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因为包括美术在内的各种艺术在俄罗斯文化历史中的积累十分丰富,有发掘不完的新信息、新内涵,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艺术之所以历经千万年仍散发出生命的活力,给我们感情和思想的启迪,因为蕴藏在它内部的奥秘,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新人的探索和揭示,才逐渐显露出来。而人们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新的切入点和方法,又为这些艺术品增添了奇异的光彩和新的魅力。

于润生君的这本著作是结合美术史学与修辞学的跨学科硏究成果。他运用造型艺术中的形象材料,以历史画、风景画和肖像画三种主要体裁为基础,从历史范畴、地域范围和身份认同等方面展开讨论,最后又结合艺术品收藏历史和展示方式的分析,形成对艺术的修辞和符号学反思。

力图从新的视野和角度,对俄罗斯 18、 19 世纪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做新的阐释和分析,是这本著作的一个特点。这些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语言,不仅予人以越读越新的感觉,而且其深藏于内部的对社会、人生的哲学的思考,会激发一代又一代人产生学习、硏究的兴趣和热情,也会由此产生新的学术观念和理论。于润生结合俄罗斯形象这一主题,对这一时期杰出的历史画、肖像画、风景画和部分风俗画变迁的历史,以及风格的衍变,做出了具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分析,是难能可贵的。

俄罗斯是我们的近邻,它的艺术,特别是 19—20 世纪绘画深受我国美术界人士和人民大众的热爱,也对我国绘画创作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从不同视野和角度介绍、分析和研究俄罗斯美术,都会加深我们对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以及俄罗斯民族性格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俄罗斯的形象》一书的出版,也一定会为中国俄罗斯学和中俄文化交流做出新的贡献!

是为序。

邵大箴

2020 年 11 月

中央美术学院

书籍内容·绪论

俄罗斯形象之谜

俄罗斯是我国北方的近邻,土地辽阔,民族众多,拥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今天,它也是世界上实力强大的国家之一。可以说,它的存在不仅关系到每个中国人,而且对全人类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然而,当人们谈论、言说俄罗斯时,虽然使用相同的概念,但是实际上却指向不同的对象,唤起不同的印象。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俄罗斯的概念解读亦如是。作为国家的俄罗斯概念是一个在历史中产生并不断变化,在空间中扩展并不断演进的概念。它既是政治概念又是文化概念,既是人种、民族的概念又是超越民族的概念。不仅如此,概念是无形的,在人际交流中概念常常要借助形象发挥作用。形象为概念提供了感觉材料,理解俄罗斯形象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俄罗斯概念,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重要邻国。

然而俄罗斯形象就像它的双头鹰国徽一样充满矛盾,难以把握。为了动态地呈现其形象的历史演变,本书尝试利用造型艺术中的材料,对不同时代、体裁中的俄罗斯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丰富今天我们对它的理解提供依据。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随着世界两极化格局向一极多元格局转变,各国之间的博弈从刚性力量的直接对抗逐渐转化为柔性力量的隐形对比。首先对此进行深入探讨的当属美国学者、政治人物约瑟夫·奈(J. Nye),他在 20 世纪末提出“软实力”(So power)这一概念,并在 2004 年的专著中对此概念进行了完善和延伸。从此以后,国家形象成为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各类国家形象研究数量如雨后春笋不断增加,当下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家形象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这些研究大多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角度展开,依据的材料以政治、新闻和文学等语言材料为主,辅助以漫画、招贴画等流行图像。其中对本书最有启发的是张建华的专著《帝国幻象: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与他者视野》,该书对“国家形象”“俄罗斯形象”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区分了俄国形象、苏联形象之间的差异,强调这个概念中的心理意识、政治外交活动的塑形作用以及他者视角等因素。该著为本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可以在其基础上继续讨论而无须重复辨析这些概念。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中讨论的“形象”(Образ)仅指与视觉相关的部分,如可视的直观、感觉、认知。

“艺术”仅指造型艺术各门类,即以经典的绘画、雕塑、建筑为主,同时涉及园林、民间美术、工艺和实用美术等方面。本书与张建华著作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本书主要基于俄罗斯的自我视角,即讨论俄罗斯艺术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作用;第二,本书的重点放在 18—19 世纪这一俄罗斯帝国建立和发展的主要阶段,而较少涉及此前和20 世纪及以后的部分。此外《俄罗斯的中国形象》一书也给本书以较大的启发。该书各位作者利用俄罗斯汉学家、思想界各类关于中国的文学材料对中国形象进行研究,可以说是以作品分析思想的重要示例,说明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想象是确立自身主体性的必要手段。然而该书主要依靠文字材料,几乎没有涉及图像,也没有讨论形象概念本身。从文字的意象到具体的形象之间显然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一点将是本书试图解决的。一言以蔽之,本书是一项以 18—19 世纪俄罗斯艺术作品为对象展开的国家形象的自我视角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中的俄罗斯形象

俄罗斯拥有悠久的艺术传统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现象。可以说,一切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时代和社会的反映,俄罗斯艺术史就是俄罗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缩影。然而在不同流派艺术家的作品中,俄国形象表现程度不一,其影响范围也各不相同。因此本书抓住与彼得一世改革、历次政变、俄土战争、1812 年俄法战争、克里米亚战争、1861 年改革、1881 年刺杀亚历山大二世等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作品,分析这些历史转折前后时间、空间和人的表现方式及其变化,并在艺术语言与观念的微观层面和艺术界与社会的宏观层面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考察不同体裁在这些关联中表现出的特点。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图像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在俄罗斯,拉萨列夫(В.Н. Лазарев,1961、1978)等人奠定了美术史研究注重图像分析的传统。在当代学者中,萨拉比亚诺夫(Д.В. Сарабьянов,1980、1990)对现代派问题、图尔钦(В.С. Турчин,1984)对浪漫主义、卡尔波娃(Т.Л. Карпова, 2000)对肖像画、阿列诺夫(М.М. Алленов,1980)对绘画语言的研究都有极大影响。对本书来说,他们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俄罗斯形象分析的示范,具体来讲,是对俄罗斯性格、道路等问题的图像学、风格学研究。

我国自 1992 年以来共出版 20 余部有关俄罗斯艺术史的专著,其中有奚静之、晨朋、全山石等的美术研究论著,吕富珣、王瑞珠等的建筑史著作,任光宣、金亚娜、徐凤林、贝文力等在宗教—文化视角下的俄罗斯艺术研究。这些著作说明我国学术界对俄罗斯艺术非常重视,为本书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在这些研究中,大多会提及俄罗斯形象的问题,但并未将重点放在国家形象的辨析上。

本书的基本假设在于像俄罗斯这样经历所谓“继发现代性”的国家,其所借鉴的现代化模式必将对其历史产生强有力的形塑作用,但同时,国家自身的文化基因会在随后的历史中表征出来,对外来的模式进行改造,从而产生第三种模式。对于俄罗斯艺术史来说,彼得一世进行全面改革时,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基本已经建立了学院体系并规定了等级化的艺术体裁,这种模式被直接借鉴到俄罗斯。18 世纪的俄罗斯艺术史可以概括为一段西欧化的学院艺术发展史。到 18—19 世纪之交,这种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并塑造了几乎所有艺术家的观念和作品。但是 1812 年俄法战争刺激了俄罗斯思想中民族主义观念的产生,尤其是欧洲民族主义思潮崛起之后,从 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区别于欧洲的俄罗斯文化身份和艺术流派成为重要的话题而被反复提起,学院内部一些杰出人物最先探讨了艺术语言民族化的可能性。因此我们看到,19 世纪的俄罗斯艺术史在思想层面表现为一个在西欧模式下培育出来的民族流派产生的过程;在制度层面表现为学院体裁等级消解,风景画、肖像画、风俗画取代历史画的过程;在内容层面表现为历史、风景和肖像及风俗等体裁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的扩大;在语言层面表现为对比、隐喻等修辞手段让位于再现、表现和象征等手法。

为了尽可能对俄罗斯形象进行全面的理解,本书需要考察其形象在时间、空间上的表达与变化,还需要关注俄罗斯形象在人身上的体现。除了对思想观念进行考察,还需要研究艺术作品如何以物质形式保存、流通、买卖和展示,因此对私人收藏的历史也需要进行考察。

俄罗斯形象是一个既新又旧的问题,值得专门探讨。它在历史中形成,在发展中变化,但变化有规律可循,使用适当的研究方法能够更全面地将其内在规律揭示出来。在传统的美术史领域中,风格学、图像学、符号学以及社会学等方法对本书依然有效,但是也需要新的理论帮我们更好地揭示问题的核心。借鉴修辞学和传播学是本书在方法论上的主要探索。

中央美术学院

修辞和历史

随着艺术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艺术的认识也变得更加丰富。传统的视角如风格学将艺术看作形式有规律的演进历史;图像学、符号学将艺术看作类语言符号系统;社会学将艺术看作社会行为和结构的表现;心理学则考察人的性格、感情和情绪在作品中的表征——每一种方法不仅意味着话语系统的改变,同时也能够揭示研究对象新的特征。艺术品承载、传递、表达观念和教育人、塑造社会行为的功能启发我们用互动的视角来思考艺术作品。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学是说服论证的技术,是主要研究表达(演讲)效果的学说。因此存在将艺术作品看作艺术家、赞助人表达观念的手段,将艺术的创作和接受看作传播信息过程的合理性。使用修辞学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作为一种表达、传播手段的艺术有更切近的观察。

在艺术史上,借鉴修辞学方法研究造型艺术的形式、文本、历史、符号和寓意虽然新颖,但并非本书首创,有不少先例可循。在欧美学者的艺术史研究中,从 20 世纪 60—70 年代开始就有人对修辞学产生关注,以耶茨(F. Yates,1966)、巴克森德尔(M. Baxandall,1971)、奥马利(J. O’Malley,1979)、萨穆斯(D. Summers,1977、1981)最有代表性。近几年来这些学者的研究开始被翻译和传播到国内(杨贤宗,2017;严又萍,2019),但相对于其他视角而言,这个角度仍然是少数。这些学者的视野集中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而 18—19 世纪俄罗斯艺术史则长期遗落在欧美学者视野之外。另一方面,俄罗斯学者洛特曼( Ю.М. Лотман,1978、1981)、阿列诺夫(1980、2003)较早展开艺术史的修辞研究。近年来谢钦(А.Г. Сечин,2014、2015)等人借鉴了俄罗斯和西方学者的成果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上述学者的成果为本书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就俄罗斯艺术史研究而言,借鉴修辞的语体视角,利用学院艺术体裁(类别)的等级观念对艺术史上的形式与内容关系进行反思,这不仅弥合了当下俄罗斯艺术史叙事在学院和非学院艺术之间的严重割裂,使之摆脱抽象的社会学与空洞的风格学这两种模式的限制,同时还可以解决艺术创作和批评中因题材与体裁混淆带来的难题。

与本书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领域是产生于符号学研究中的“视觉修辞”理论,它也是修辞学与视觉文化研究交叉的结果之一。视觉修辞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60 年代,以巴特(R. Barthes,1964)和杜兰德(J. Durand,1970)为代表。视觉修辞主要关注建构和传达意识形态讯息的过程中视觉符号发挥的作用,其方法无疑为研究视觉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视觉修辞的对象大多是大众媒介中的商业和政治视觉形象,它关注的是视觉机制中的“通则”问题,而本书则以充满个性表达的纯艺术为对象;此外视觉修辞方法中强烈的语言学倾向也是本研究力图反思的一个方面。

然而这项研究还将面临三个难点:一是跨学科研究将遇到方法适用问题,如何合理地将修辞视角运用到图像分析中,并有效分析图像修辞对国家形象塑造所起到的作用,这是面临的最大难题;二是美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是具体的,如何用合理的解释将其与抽象的俄罗斯概念结合起来,这是另一个困难;三是处理不同艺术体裁的图像修辞手段,将形式—风格特点与意义表达相结合也有相当大的难度。

本书将从艺术—观念史和物质文化史两层面展开讨论,包括四章。艺术—观念史的讨论由《历史:时间的形象》《土地:空间的形象》《人民:人的形象》三章组成;物质文化史的讨论集中于第四章《收藏:俄罗斯形象的载体》。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内页插图

目录

1 / 绪论 俄罗斯形象之谜

3 / 艺术中的俄罗斯形象

5 / 修辞和历史

7 / 第一章 历史:时间的形象

10 / 第一节 俄罗斯历史画的开始:

《弗拉基米尔和罗格涅达》

20 / 第二节 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从《彼得一世骑马像》到《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

32 / 第三节 人民进入历史:《庞贝的末日》

44 / 第四节 人民的神化:《基督向人民显现》

61 / 第五节 “谁是救世主?”:《旷野中的基督》

74 / 第六节 父与子:《彼得一世在彼得宫城审问皇子阿列克谢》

81 / 第七节 “敌基督”:《伊万雷帝杀子》

91 / 第八节 历史画中的“真实”:

苏里科夫历史画三部曲的再思考

99 / 小结:历史画的终结

102 / 第二章 土地:空间的形象

103 / 第一节 风景入画:12—17 世纪绘画中的景物描写

115 / 第二节 规训的风景:彼得一世的造园活动

127 / 第三节 园林、边疆和城市:帝国的风景

160 / 第四节 夜晚、海洋和影子:学院浪漫主义风景画

174 / 第五节 “到农村去”:巡回画派和现实主义风景画

191 / 第六节 情绪:被流放的风景

204 / 小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06 / 第三章 人民:人的形象

209 / 第一节 君主:时空之外的人

220 / 第二节 贵族:灵魂与影子

231 / 第三节 文学家的灵韵

248 / 第四节 农民:民族化身

261 / 第五节 城市与女性

271 / 小结:人——新的圣徒

274 / 第四章 收藏:俄罗斯形象的载体

276 / 第一节 收藏与俄罗斯人的现代化

286 / 第二节 19 世纪的肖像收藏与民族塑形

297 / 第三节 重构俄罗斯民族的万神殿——帕·特列季亚科夫肖像画廊

323 / 第四节 “肖似”与“性格”:

帕·特列季亚科夫肖像画廊的审美特征

332 / 第五节 帕·特列季亚科夫肖像画廊的图像逻辑

346 / 小结:收藏历史图景

349 / 结论:艺术修辞中的俄罗斯

355 / 附表

362 / 参考文献

378 / 后记

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

于润生,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学者。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长期从事俄罗斯和西方美术史、艺术传播学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负责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有《俄罗斯历史画中的道路选择——以苏里科夫历史画创作为例》《从布留洛夫到伊万诺夫:历史画的终结与一种新的艺术史》等重要学术论文20余篇,组织并参与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俄罗斯东欧分支词条的编写工作,另有编著、译著、合著多种。

实习生 熊佩宇/编排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央美术学院-新书丨于润生《俄罗斯的形象:艺术体裁的修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