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晴,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2017级本科生,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排名第一。曾获第六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第十一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校挑战杯二等奖等。曾任物理系团委副书记,组织策划物理系多项品牌活动,并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已保送至北京理工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她坚信筑梦路上,奋斗不止,成功花开!
坚持探索 创新科研
高中时的刘雨晴就非常憧憬大学生活,渴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自大二来到物理系后,她积极到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在做科研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刘雨晴只有两个字——“坚持”。「一开始我许多英文文献都读不懂,专有名词也都不是很熟悉,我反复阅读,边看边记笔记,直到能提炼出主要内容。」面对搭建光路、采集数据、简单编程和电脑作图等问题,她都同样认真对待,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并最终熟练掌握了方法。
回想起参加第十一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经历,刘雨晴至今记忆犹新。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修改,她带领的小组在竞赛的前一天还没能做出合理的实验数据。「我们当时都特别焦虑、特别担心,整个实验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作为组长,刘雨晴尽力安抚着组员的情绪,并在心中暗下决定:不到竞赛的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她早早做好了参加竞赛的PPT,但看着空白的实验数据,内心焦急不已,可此时实验室已经关门,她紧张地在楼道里来回踱步。夜深了,但她丝毫没有倦意,靠在楼道的走廊上担心着实验数据。
比赛当天,她第一个冲进实验室,争分夺秒地继续做着实验,令她欣喜又激动的是,就在小组报告前一个小时,她的实验成功了!刘雨晴无暇顾及其他的未处理的事情,立即把数据填入报告的PPT,看到那片空白终于有了归宿,压在她心口的大石放下了。
最终,她们的项目“研究波的偏振特性并制作应用装置”获得了物理竞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得知消息的她激动地与队友们抱在一起,这次的惊魂更让她们知道了一个道理——成功在于坚持不懈。
正因为刘雨晴的不懈努力,顺利保送至北京理工大学读研,在她所热爱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在众多科研实践的经历中,刘雨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会到了科研的精神——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之外,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遇到困难不能轻言放弃,坚持才能换来胜利!
挑战自我 为学为师
刘雨晴加入了师范特色班,跟随交大附中的焦京桂老师学习,「我每周至少两次到中学听课、学习,提前进入中学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快地实现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焦老师善于用身边的东西做实验教具,对待事情严谨认真、善始善终,提出的建议鞭辟入里,让刘雨晴更加明白学识修养对于一名教师的重要性,激励着她不断奋进。
此外,刘雨晴还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大赛全程封闭,每一个环节都极富挑战,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刘雨晴深知即席演讲是自己的弱点,因此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反复练习,进入演讲状态。备赛期间,她一直坚持每天在图书馆一层两边无人的走廊里练习,补齐自己的短板。起初拿到题目,她苦于素材不足,每次不到一分钟便无话可讲,演讲时她还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在练习时只要有人路过,大脑便一片空白,手心止不住地出汗,使演讲戛然而止。这些问题让她焦急万分,「我努力让自己安定下来,踏实研读教材,了解物理学史,积累了许多演讲素材。」
她迎难而上,有针对性地加长了自己每天练习的时间,「每当有陌生人在旁边时,我都把这当做一个锻炼胆量的绝好机会,把他们想象成评委,大胆地与他们对视,面带微笑地展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最后呈现出一场逻辑清晰、表达完整的即席演讲,她不断地挑战自我,实现了自我能力的飞跃。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雨晴凭借积极备赛与大学四年的学习积累,她站到了决赛的舞台并斩获一等奖,展示了首师学子的风采,为学校争荣争光。
投身志愿 展望未来
刘雨晴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和学生干部,内心极富责任感,深知自己的使命与担当,积极参与了多项志愿活动。
最让她难忘的是一次科普文化展的经历,她在文化展内邀请了很多小朋友参加,虽然他们还没有开始学习物理,但他们对于实验仪器都充满着好奇和探索,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在志愿者们要离开时,很多家长都在问什么时候再来开展活动。「我特别开心科普文化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继续开展相关志愿活动。」
对于未来,刘雨晴期望坚守“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的初心。刘雨晴曾经的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刘雨晴希望在未来自己也能够用爱来陪伴学生的成长,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老师、家长,引领他们更好地发展、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在未来,我会继续潜心钻研知识,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品德修养,无愧于己,无愧于人。」
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在未来她也将不断勤奋努力,平衡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和激励自己。青春风华正茂,奋斗未有穷期。她将从初心出发,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让人生的色彩更加绚烂!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