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 | 马沙微
图源 | 投稿人
文案 | 赵佳琪
排版 | 陈 舒 赵佳琪
编辑 | 赵佳琪 蒙玮迪 方 程
全文 3165 字
阅读时间 10 分钟
报子
大春,你在校园里逛了那么久,还不知道你是哪里的喵啊(⊙o⊙)?
大春
不知道,只记得那的人很喜欢香喷喷的一碗面
(ˉ﹃ˉ)
大春
说起来报子是哪里人鸦?
报子
emm
虽然从小都在京郊长大,但我户口本上的籍贯是山西。听妈妈说,我们家的祖籍在湖北……我也不好说自己算哪里人。
你是哪里人?
Where are you from?
或许是世代居住的一方水土
或许是记忆中的某个小镇
或许是求学打拼的那座城
我们或许在某处暂歇
但始终寻求心的归宿
那就是家乡
乌恩宇
我五岁便离开故乡,离开那个有草原有农田的“苏木”——乡镇,离开从小一起生活的亲人,离开大爷经营的超市,离开南边潺潺的小河,离开所有浅浅的淡淡的记忆,独自一人到城市里。
那时的我可能还没记事。后来我在城市中漂泊成长,成为了故乡人口中“城里的人”。
我家附近曾经的商户
中考以后,我考上了全盟最好的高中。在高一时某个我躺在床上与母亲通的电话里,母亲说他们决定在这座城市买一个房子,以后每个周末我可以回到这座城市的家里,而不是在周五的午夜驱车回到五十公里外的故乡。
在某个过上了这样日子的周六夜晚,我在新房子里对父母宣布了我想要走读的想法,也就是离开学校的宿舍,每天都回家里住。
第一次开口时父母都觉得我的提议十分荒谬,他们觉得这件事情不可能实现,离开故乡进城陪读的成本太高了
——但结果是,在那年的九月份高二开学时,我父亲辞去了旧有的工作,开始了全职陪读的生活。
后来的日子里,我与父亲二人在城市度过,而春节后的数个月,母亲也会在这里。
不知不觉地,我们一家人——连同结婚后定居城市的姐姐,都从那个有草原有农田的地方走进了城市。
高三时,父亲在城里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母亲则每天呆在家里,那时候我还是觉得进城的成本有一点高,但由不得我们思考,更由不得我们计量,进城这件事,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暑假回家和姐姐聊天,姐姐说为了让侄子能来城里接受教育,我们的大爷和大娘会带着孙子搬到城里。
我很惊讶,问她,那超市怎么办?她轻轻地说,不开了呗。
当初离家时我以为我会学有所成回到那片草原,稀里糊涂间却是所有的亲人都踏上了城市的土地。进城这件事,实实在在地发生着。
大家都说有亲人在的地方就是家,我的家慢慢地在城市里建立,可我却惆怅了——惆怅而迷茫,这究竟算是团聚,还算是别离?
杨于琛
小时候住在姥姥家,在山脚下。房子是姥姥自己盖的,住了几十年。小院子里有一株丁香树,每年会开很久的花,香极了,总是有很多菜粉蝶被吸引而来。
我最喜欢于其中寻找五瓣丁香,还甚至因为跳太高摔伤过;那之后便是姥姥抱着我去找树顶端的五瓣丁香。丁香树下养着一只鹅,是那种会看家护院的鹅,生人勿近,见到陌生人就会扯着人家裤脚不放。
可是后来姥姥红着眼睛跟我说房子要拆迁了,鹅送不出去,姥姥忍痛亲手结束了它的生命,丁香树被砍倒,只留一个小小树桩,我自那天起,便再也没有见过真正的丁香树了。
姥姥和小时候的我
后来上学,搬进了传说中的“学区房”。倒也不算是学区房,父亲是退役军人,便在部队大院分到了一间房子,离我的初中很近。院子的主干道两旁是白杨树,青藏高原上最常见的绿化树种十月份就开始落叶。
我喜欢在秋日放学回家时走在路边,专门为了踩厚厚的落叶,最好是那种半干的树叶,踩上去嘎吱嘎吱的。秋天不下雨,夜晚也渐渐长了起来,每天六点多去上学的时候,抬头,便能看到北斗七星在我的头顶闪耀。
从前老树下的回忆,哪怕在冬日里想起来,也有着春阳般的温暖。
陈 舒
陈生同钟女士都是在粤北出生和长大的。钟女士凭借优异成绩去了韶关学护理——我和钟女士曾就此探讨过,她说那时时运好也不好,我默然赞同。但最终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故乡,如愿来到广州。
至于陈生和她是如何认识的,我不知道。他们都在钢铁集团的附属医院工作。陈生和钟女士结婚后,住进了钢铁集团分的房子——鸳鸯楼。鸳鸯楼在煤场旁,灰尘尤其大。钟女士每天下班回到家后就能看见我鼻头上蒙着一层黑灰,遂下定决心搬离。
就这样,陈生和钟女士在广州拥有了第一套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房子,近郊二居室。钟女士出行靠摩托车,陈生出行靠自行车,我则在陈生的自行车后座拥有了一个专属儿童座椅——虽然我更喜欢坐在钟女士的摩托车后座上体验拉风感觉。
陈生的上班时间是八点一刻,钢铁集团附属幼儿园在八点之后记录迟到人员,这中间的时间差导致我在大部分状况下都是班上最后一个到校的——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我高中一年级。
小学的上学时间比幼儿园早,钟女士又决定搬回钢铁集团附近,我入读的小学前身是钢铁集团附属小学。小区楼房建的早,楼道内常见老鼠和曱甴(蟑螂),印象最深是三楼有条长得特别丑的斗牛犬——我家在四楼——上下学时被狗追的惊心动魄画面永远在我心里珍藏。
小学五年级,钟女士和陈生带着我住进电梯楼房,我记得那是个平日,因为第二天要去秋游。家具不全,我去阳台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两三分钟解决一瓶500毫升的农夫果园番茄汁,钟女士见了,居然没有警告我可能会发胖,而是慈爱地往我装满零食的书包里又塞了一瓶番茄汁,现在回想起来,那“番茄汁”就是色素凉水罢了。
我念高中,钟女士和陈生带我住进一手楼,在阳台就能看见昔日钢铁厂的遗骸。
(十九岁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搬家
不知道怎么起名
迄今为止,家里四代人仍生活在同一个地方。
1936年,中国史上第三个投入使用的国际机场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落成,同年,我的太奶奶也在这个地方出生。我们家祖辈四代人在此学习、打拼的生活至此开启。
1955年,太奶奶和太爷爷的家里诞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我的外婆,属羊。后来她被安排到镇上的商店上班,结识了我的外公。数年后,他们在机场边买了房,每天能看见窗外的大大小小飞机起落。
1982年,我的妈妈出生了,是家里的独生女。我的外婆常说:“属羊的人求安稳。”这种求安稳的观念也影响了我的妈妈,她在这个小镇简单而无忧地生活着。
2003年,我出生了,在外公外婆的房子里长大。小时候的我喜欢放学后趴在窗台上看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歼击机离开又回来,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去机场外骑车,喜欢自己组装一些飞机模型摆在书房的顶端……
我像飞机一样热烈地爱着天空与自由。然而可能是因为也属羊,我追求安稳,对故乡的依恋也没有少于我的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在想获得自由的同时也迫切地想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所以我想我也会和他们一样,回到重庆,回到家,在这片祖居的土地上拥抱我所熟悉的天空。
吴银晴
吴姓一族最早为避唐季乾宁董昌之乱,从福建迁到浙江台州三门县,再从三门迁到浙江宁海县吴家岙思故坪山脚的小庵中,又从小庵搬到了下蒲村往北的山脚下。
过了几代之后,二房的一支搬去了提树村。又过了几代,大房的一支卖了山脚的屋子搬去了叶家村。
我妈妈的一支一直住在山脚。太外公一家原本住在一座三合院里。因子嗣众多,到了分家时,外公只分得了一间老房。外公就在旁边又盖了一间二层水泥房住人。
1989年,外公分到了村中心的新地皮,就搬离了偏僻的山脚,到村中心盖了一座三层楼房。刚上初中的妈妈跟着外公住进了新楼房。
到我出生时,外公一家已经在现在的三层楼房里住了13个平稳的年头了。我原本以为自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方盛了一棵柚子树的小院里。细问长辈才知道,到如今它也只历过尘世中的三十个春秋。
阿丸子
自我有记忆起,对于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的记忆是寺庙里香点燃缭绕的烟——以及海,无际的蔚蓝。
海风是有咸味的,可能也含着一丝丝的腥臭——海鲜市场里热闹非凡,一尾尾新鲜的鱼大喇喇地摆放在摊上,闪着粼粼的水光。阳光下,不远处的港口有两只海鸟追逐着,在海面上低低掠过隐隐似乎可以看见晶莹的水花溅起。满载而归的船舶上的小旗子迎着风烈烈作响,船工们吆喝着将舱内货物接力抬下,黝黑的面庞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除了蓝,便是红与绿——红砖的红,绿树的绿。地处亚热带气候区,这里没有北方的四季分明,绿树投下的阴影映照着红色的墙体。光影交错间磨出祖辈们居住小屋的红砖上粗粝的痕迹,也有了时间的厚重质感。古老的历史与蓬勃的生机相遇,孩子们唱着歌谣嬉笑着跑到巷尾,摆摊的老爷爷笑呵呵地熟练地舀出一碗鲜美的面线糊。
——这便是我对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最平凡而深刻的记忆。
在聚散中
我们的心总会向着一个方向
向着承载记忆的土地
向着亲人所在之处
那里便是我们的家
我们的归宿
评论互动
你是哪里人?是世代居住,还是频频搬迁?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叭!
截至周四(11.25)22:00,点赞前两名的朋友,我们将分别送出陕西历史博物馆青铜小分队系列PVC手办盲盒一个()!
点赞top2即可收获其中一个小可爱哦~
祖居抑或迁徙
都大可用文字将它们镌刻
全国高校大学生家史大赛·文字赛道
静候每一段平凡的传奇
本次比赛将提供参赛证明,参赛选手可在成长惠园自行申请选修加分。如有疑问,欢迎大家扫码入群!如无法进群,请添加负责人微信:qlqqlq17。
来源:春秋人文报
编辑:袁蓓蕾
审核:刘璇
推送:党委宣传部 UIBE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