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热点圆桌|京张两地如何实现冰雪经济的协同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首经贸热点圆桌|京张两地如何实现冰雪经济的协同发展?

编者按

北京市委对“十四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谋划推动首都“十四五”时期发展,须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力推动首都发展。党委宣传部策划“热点圆桌”栏目,邀请校内专家学者,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举办等重点议题,聚力学科专业优势,探索首都在新发展阶段,如何不断深化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为首经贸全面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供智慧支持。

本文部分观点被《北京日报》转载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本期话题

北京冬奥会即将举行,北京与张家口如何结合冬奥会,在冰雪经济方面实现协同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两地举办,极大地带动了张家口经济的发展,也为京张两地探索多领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更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冬奥会的背景下,北京和张家口冰雪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要想进一步激发京张冰雪经济协同发展的潜力,本文认为应从提高冰雪产业核心层的价值创造能力着手。

冰雪产业可分为核心层和相关层,其中,核心层包括冰雪运动竞赛表演、冰雪运动技能培训、冰雪器材制造业等,核心层的游客消费行为主要以运动技能和习惯为主,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相关层包括冰雪生态旅游、节庆活动以及文娱表演等,也简称冰雪休闲业,相关层的游客消费行为具有随机性、体验性。当前京张两地冰雪产业核心层的价值创造能力偏弱,相关层是吸引游客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因此,保持冰雪产业相关层的价值创造能力,激发核心层的价值创造能力,形成以滑雪运动消费、旅游消费、用品消费等为主的巨大产业链,是实现京张两地冰雪经济进一步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推动冰雪产业核心装备的研发、制造与检测。北京和张家口可探索联合建设全球高端冰雪装备主要供应基地,发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探索攻克冰雪核心装备的关键技术。同时两地可依据场地优势,尝试打造冰雪装备试验基地,提高冰雪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

二是提高冰雪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一方面加强专门性高素质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包括冰雪运动专业教练、救援人员、医护人员等),联合京津冀三地体育学院、医学院等优质的高校资源、行业协会、企业组织建立冰雪人才培养联盟,培育冰雪旅游公共服务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和体育组织合作参与的多样化供给模式,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冰雪经济建设,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常态化的需求。

三是拓展冰雪深度旅游。在后奥运时期,应探索多元发展模式,拓展深度旅游,推动滑雪产业从旅游体验型向“度假+运动+旅游”的度假型冰雪旅游转变,可借鉴瑞士达沃斯,探索将延庆和崇礼赛区打造成为集运动、度假、商业、休闲娱乐、会展等业态为一体的冰雪特色旅游度假胜地。

四是拓展宣传渠道。借鉴北京环球影城营销模式,可通过赛事直播、品牌联名、广告宣传等多种途径开展冰雪营销,探索从社交媒体平台层面,打造更多的“爆点IP”与“网红打卡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将为北京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创造发展条件并增添特色主题。依托于冰雪主题,京张经济带将形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的空间轴线和互补定位,塑造产业融合发展新的增长引擎和品牌标识。作为前瞻性统筹和规划,京张冰雪经济带应贯彻“空间贯通,定位互补;产业融合,品牌延伸”的协同发展理念,从如下四个方面提前布局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

第一,空间贯通。协同发展的前提是空间贯通。一方面,京张冰雪经济带可参照芬兰“极地特快”及日本国铁“札幌滑雪专列”的模式,依托冰雪主题的公共交通设施,形成京张一小时交通圈,实现空间联通;另一方面,要沿着冰雪主题的交通轴线,形成贯通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山村(雪场)的“无间断”公共服务体系。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利用好冬奥遗产游憩化改造的契机,重点解决冰雪主题服务设施在地理分布、季节约束、专业技能壁垒、维护成本限制、技术装备要求等方面对“全时全域”服务供给的影响,实现后冬奥时代冰雪经济高潮期对奥运经济低谷期的有效对冲。

第二,定位互补。协同发展的本质是定位互补。京张两地存在先天的多维度互补:空间拓展维度上,北京具有开发北部山区的诉求,张家口具有向南对接中心城市的诉求;时间延伸维度上,北京夏秋季具有核心客源吸引力,张家口冬春季具有核心客源吸引力;旅游定位维度上,北京旅游以观光体验为主,张家口则具备开发度假旅游的潜力;客流组织维度上,北京具有客流中心的集散功能,而张家口具有客流节点的吸纳能力。在京张冰雪经济带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并不断深化上述互补定位,打造“全时全域、功能齐备、集散有度”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体系。

第三,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内容是产业融合。在产业融合方面,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构造完整产业链,即以冰雪赛事和运动为中心,构造上游包括技术装备(含运动装备和场地装备)、技能培训、会展服务等,下游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接待服务的冰雪产业链。二是形成有序产业流,即利用北京产业高地的资源下沉有效填补张家口产业洼地的资源匮乏,实现客流、人才、资本、技术从北京向张家口的有序流动。三是塑造和谐产业生态系统,一方面塑造以冰雪运动体验为核心产业,连接旅游接待、会展组织、技能培训等外围产业,并辐射装备制造、传统文化和清洁能源等边缘产业的“核心-外围-边缘”产业圈层;另一方面打造“全时全域”的冰雪体验产业系统,利用4个月的冰雪季做好冰雪体验度假、冰雪竞技赛会和冰雪节事活动等,利用8个月的空窗期延伸冰雪装备展销、夏季清凉会议、民宿体验度假、冰雪运动培训等,实现从“看一下”到“留下来”到“带人来”再到“经常来”的客源吸引力升级。

第四,品牌延伸。协同发展的目标是品牌延伸。京张冰雪经济带可以考虑三个维度的品牌延伸和IP(Intellectual Property)策划:第一,产业维度上,可以重点打造世界级冰雪运动基地、国际化清凉会展中心以及国家级冰雪装备进口替代产业园三个产业集聚区品牌。第二,文化维度上,可以重点推进冰雪文化与长城文化、三祖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策划打树花、跳社火、长城怀古、冰湖垂钓等中国特色浓郁的体验活动,实现“夏季不打烊、夜间更闪亮”的冰雪体验,深化“中国雪都”的品牌内涵,举办“中国冰雪节”,力争跻身世界第五大冰雪节。第三,属性维度上,可以重点注入“科技+”“绿色+”的朝阳产业属性。“科技+”方面,可以应用5G、VR、AR等技术,全面提升冰雪体验;应用人造粉雪装备、纳米制冰技术、跨临界制冷技术等,有效弥补气候约束。“绿色+”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张家口清洁能源优势,推广低碳冰雪旅游;同时要在山体改造、设施建设、游客接待等过程中,全面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保护绿色冰雪资源,开发绿色冰雪经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冬奥盛会成为进一步密切京张合作的重大契机,以京张高铁的快速连通等为基础,京张在冰雪经济领域的协同发展主看两个方面:

第一,借助“京张冰雪体育休闲旅游带”,以冰雪带旅游、以冰雪促体育,以体育旅游促发展,让冰雪资源“火热化”。通过京张联动的旅游推介会,整合营销延庆和张家口的70余种优质冰雪资源,进一步提升景点、民宿、美食、民俗、非遗手工等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体验感,延伸精品旅游产品的半径,打造联通京张的精品路线;借助冬奥品牌的影响力和“三亿人上冰雪”的战略,大力利用冰雪运动带动体育经济和冰雪经济,一方面通过京张共同努力,优势互补,建设和完善冰雪运动设施,提升技术实力,巩固现有索道、造雪、储雪等方面的核心技术集成优势和示范地位;另一方面,冰雪运动作为重要的潜力产业,引导京张社会力量广泛积极参与冰雪场地的建设、冰雪项目获比赛的筹办,促进奥运期间以及后奥运时代冰雪运动的普及及消费,扭转中国“夏热冬冷”的旅游局面,打造中国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新增长极。

第二,北京冬奥主张和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在碳减排和碳中和技术创新和应用将形成京张示范效应,将长期造福京张和更广大京津冀地区的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跨行政区域的科技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共建共享。比如利用张家口的地热、余热等资源,加快建设遍布京张的超低能耗示范建筑,大幅提升北京地区清洁能源消费;同时,借助北京强大的科技实力以及服务冬奥的战略契机,协同发展京、张的绿色智能产业、高科技产业,在智能交通、智慧卫生间、智慧停车、智能机器人提高冬奥的运营管理智能化水平,形成世界领先的智能化管理的系列产品和服务;加大京张在冰雪运动装备升级改造上的创新研发,形成京张独具特色的互联网+冰雪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京张需要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冬奥遗产,刺激冰雪文化旅游和绿色科技产业形成新发展增长点,让“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成为京张协同发展的“金山银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等国家层面系列政策法规文件的出台,以及冬奥会效应的加持,“北京—张家口”冰雪经济步入“黄金发展期”。然而如何让“京—张”冰雪经济驶入快轨是必须要破解之题。冰雪赛事是推动冰雪运动普及,落实“三亿人上冰雪”最有效、最直接的抓手,它也将是发展冰雪经济的有效引擎。

因此,我们建议:

一是强化冰雪赛事协同机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交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但目前还未建立冰雪产业方面稳定的沟通机制,可以搭建冰雪产业协同发展平台,联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学界的多方力量,成立冰雪赛事协同发展联盟,加强协同与沟通。

二是建立冰雪赛事专项规划制度。目前在规划层面,北京市提出要“协同举办京津冀欢乐冰雪季、滑雪节及冰球联赛等赛事活动”,河北省提出要“建立京津冀冰雪体育赛事体系”。很显然,若不进行必要的规划安排,各自为政,很容易产生同质化竞争,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三是完善冰雪赛事市场化建设。目前政府办赛仍是主流,市场化发展滞后;多数赛事没有品牌建设规划,缺乏品牌意识;赛事传播仍以广告牌、宣传旗等传统手段为主;赛事管理制度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应不断完善各类冰雪赛事办赛规章制度体系,促进办赛的国际化、标准化;适度引进一些观赏性强、利于市场培育的世界顶级综合或单项品牌冰雪赛事落户;加大冰雪赛事市场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帮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赛事研发能力。

四是加大冰雪赛事人才培养。针对冰雪赛事人才专业性、复合型、培养周期较长的特点,采取措施加快已有高水平体育赛事人才向冰雪赛事人才的转化。同时,人才的培养要立足长远,做好冰雪产业和冰雪赛事人才培养的规划和引导。冰雪人才培养还要充分发挥“体教融合”优势,联合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组成冰雪人才培养联盟,做好专业与产业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加强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来源|新闻中心

策划|新闻中心张佳宁

责编|新闻中心王英姿

审校|新闻中心 殷晶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北京日报》报道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微高校-院校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经贸热点圆桌|京张两地如何实现冰雪经济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