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有10位来自科技战线的模范人物进入公众视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马玙研究员荣获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马玙研究员,感受她年轻时的无私奉献与热血奋进,领悟她耄耋之年的初心坚守与名利淡泊。
寄语:100年走来,所见所闻所想告诉我们,无论到什么时候,老百姓的事儿就是党和政府关心的事儿。从结核病防治的发展历程我们就能看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今天的结核病防治成果,也更没有今天的健康中国。所以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中国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水平会越来越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研究员 马玙
“医生最忌讳治病只盯着疾病,应该多与患者沟通,哪怕只是几句‘闲话’,也可以在聊天中观察病人的细微变化,用暖心的话语打开医患信任的关口。”从1955年到2021年,66个年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学专家马玙见证了中国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为结防事业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用精湛的医术解决病人的痛苦,更用真心温暖着每一个患者,她持之以恒地用一辈子诠释着“一生为病人服务”的初心。
从小的志愿——做一名医生
1932年2月,马玙出生于江苏如皋,在那个多灾多难的苦难中国,因为目睹了旧社会人命危浅的情景,她从小便立下志愿,要做一名医生,用医术为国人治病。带着这样的信念,1955年,她从江苏医学院医疗系(现南京医科大学)毕业,来到中央结核病研究所,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医生,开启了她治病救人的征程,而这一干就是66年。从临床大夫到科主任,从主任医师到享誉国内外结核病学界的权威专家,漫长的从医生涯中,“济世救人、服务患者”的初心始终没有动摇过。
最初接触结核病,马玙觉得很简单,只要根据临床症状、胸部X线检查和痰涂片或培养就可以诊断;治疗也就是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三大法宝。然而,很快,马玙就被现实难到,严重的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以及淋巴结核、血液播散性结核有时会让那个年代的她束手无策。但这并没有让马玙灰心丧气,反而她和这个白色世纪瘟疫较上了劲儿。
1960年5月4日,马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后的她,更是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那缺衣少粮的年代,一天到晚窝头棒子面是最常见的,蚊虫叮咬、严寒酷暑、设备老旧、药品短缺等很多不利的条件让马玙的行医路异常坎坷。下乡做筛查,她要背着x光机跋山涉水好几天;给农民看病,经常碰到拿不出药费的,她就自己垫付,而自己连一碗腊八粥都舍不得喝。然而这样艰苦的环境和具有传染性的工作并没有吓退她。她回忆到,每次她会带着一个药箱,碰到需要开药的老乡,就会把药给他们拿了,告诉他们怎么吃。有一次她开完药,老乡就消失不见了,半个小时后回来了,她才知道,他去自己家的鸡窝里捡了鸡蛋拿出去换钱给她,这些事儿深深触动着马玙。所以后来,她就和他们医疗队的队员把自己的零钱都装在药箱里,碰到实在凑不够药费的患者,就用这个钱给补上。“那时候我的工资是56元,每个月都会拿出几块钱给病人垫付。”
带着这样关爱患者的理念,马玙走过了66年,很多患者成为了她的朋友。她说,做一名医生是她的幸运,做一名爱患助患的医生是她一生的追求。
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
最有效的处方是爱
时光荏苒,尽管年事已高,但马玙对患者还是很周到。一个放大镜、一支小教鞭,是马玙主任出诊的必备工具。一是为了看胸片,不放过任何病症的蛛丝马迹;二是为了方便给病人解释病情,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核病患者中很多人家境贫寒,马玙就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节省开支,让病人少花钱、多办事,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每次听诊前,马玙会用手先把听诊器捂热;听完前胸听后背时,她会自己走到患者背后。每次给老年患者做完检查,她总要扶着对方下了诊查床再去开处方,生怕患者不注意摔了……半个多世纪过来,这些细微的有点琐碎的行医习惯在马玙看来,再普通不过了,因为她认为医患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平等”二字。“病人是弱势群体,做医生的不能高高在上。医生只有坚持平等待人的原则,才能给病人以尊严。”这就是马玙的行医风格。找她看病的,上至有身份的官员富贾,下至普通百姓,她都一视同仁。
曾经一位病人右下肺发现病灶,来到北京胸科医院求治。马玙觉得不太像结核,需要观察一段时间。然而,病人看过门诊便离开了,她想通知他来复诊却找不到人。情急之下,便发动医生、护士和其他病人一起想办法,总算是把病人找到了。后来,病人被确诊为肺癌,因治疗及时,患者的预后效果非常好。病人家属感动地说:“只听说过病人找大夫,大夫找病人还是头一回听说。”
2002年非典、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的马玙也坚持出诊,为了给患者尽快做出准确诊断,还经常亲自到CT室去看更清晰的电子影像,她还及时给患者打电话告知病情,让患者安心。她总说:“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最有效的处方是爱。只要你的态度有一点点改善,就可能改变患者的一生。哪怕是医生一个小小的亲近动作,都可能在患者心里播撒一片阳光。”
一位医学专家对我国结核病防治的那份责任
马玙坚信,做医生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这样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医生。因此,她每天都坚持学习,即便在“文革”下乡期间也随身携带一本《实用内科学》,用一年时间掌握了内科的基础知识。为了能阅读国外相关文献,她自学英文版的《毛主席语录》,攻克了语言上的难关。多年来,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无论是本专业还是其他专业,她无一例外都要涉猎。耄耋之年还经常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全程听课做笔记,查阅结核病诊治相关国内外文献,了解前沿信息,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她说:“虽说我们是专科医生,但病人可能伴发各种其他疾病,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如此方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在基础研究方面,无论遇到什么新的课题、新的观点,马玙总习惯性地要弄个明白。坚持不懈的学习,使马玙始终掌握着结核病研究的最前沿知识。1980年到1982年,马玙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Case Western Reserve医学院进修两年后,她回国开始进行结核病的免疫学研究,先后开展了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结核菌及其他分支杆菌特异性抗原的分离、鉴定以及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免疫治疗的研究等。1990年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她又在结核病的分子生物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耐药基因以及DNA指纹技术的研究,并完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获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9项。这些年,她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185篇,参与《结核病学》等19部专著相关篇章的撰写,主编《实用肺癌防治指南》和《结核病》。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一辈子扎根结核病医疗临床第一线,并持续开展相关基础研究,马玙并不满足于此。她说她希望趁着身体硬朗还能再“补上一课”,即加深对结核病流行病学的了解。驱使她持续前行的不是荣誉和头衔,而是“一位医学专家对我国结核病防控的那份责任”。实际上,面对荣誉她总是很淡然,常用“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自勉。
“生活上简单点,做人低调点,
精神追求多一点”
在生活中,马玙要求自己做到“三点”,即“生活上简单点,做人低调点,精神追求多一点。”“在学习上是良师,在生活上是慈母。”这是一位学生对她的评价。在这位学生读博士研究生的时候,手头不宽裕,尽管当时马玙的收入也不高,但她每月都要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给他和其他同学。逢年过节的时候,更不会忘了远离家乡的孩子们。“马老师就像母亲一样,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至今回想起来,我们依然感恩在怀。”学生们动情地说。 学生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的时候,也是马玙最操心的时候。她总是主动找他们谈心,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走出沮丧。从她那里,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她要求学生们“做事之前先做人”,正是这句质朴却耐人寻味的话,激励了许多人前进的步伐,让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找到心灵的方向,使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成绩上,更体现在人际和谐上。学生们开玩笑地说:“我们都是幸福的小马,马老师一手拿着糖果,一手拿着鞭子,我们就快乐地转个不停。”
多年来,她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4名,还和其他导师联合培养了很多硕士和博士,即便现在近90高龄,仍然有晚上爬六层楼给研究生授课的时候。她的很多学生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医院结核专业领域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全国结核领域的很多大咖就曾是她的下属或学生,而年轻的医生们似乎都得到了她的真传,对患者细致又耐心。说起这些,马玙满面春风,无限欣慰。
最亏欠家庭,但此生不后悔
马玙告诉我们,这一辈子,她最亏欠的就是她的家人。她说,她曾经因为抢救病人,一脚踢开抱住她腿的闺女,因为在患者面前,她根本顾不得自己家的事情,她脑子里总是把抢救病人放在第一位。同事都说她狠心,但她说这个时候病人比闺女重要。她说,虽然他们把大多数时间放在给病人服务治病上面了,但是看着患者病情好转,她分享的是他们的喜悦,同样的,也是她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
“曾经有人问我,您今年90岁了,应该退休享受生活了。作为一个人来说,自己要量力,做大夫的责任就是诊断正确,治疗有效,我想当我的能力让我的付出越来越少的时候,就是我退休的年龄。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不可抗拒的,我们的事业一定是向前进的,最终也一定能够战胜结核病!2021年是我们党的百岁华诞,作为一名退休党员,一名老卫生工作者,衷心祝福并时刻听候党的召唤!”马玙说。
作者: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图文编辑:党委宣传部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学校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