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思想火花,“交汇”学术共识——记“第二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央音乐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碰撞”思想火花,“交汇”学术共识——记“第二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央音乐学院

为期三天的“碰撞与交汇——第二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28日圆满落幕。有关会议的一组数据颇为亮眼:14个学术研讨单元,85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作曲家)参与了会议研讨,100余人投稿报名参会,旁听会议者逾3200多人次,会议官网的浏览量则达到数万次。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

在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条件下,一个主要聚焦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会议能引发广泛关注,引发良好反响,一方面,说明了组委会对议题的设置切中了当前学界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会议的发言和研讨具有较高的质量。的确,会议结束后,获得了各方好评。业界普遍的反映是,这是一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研讨会。

学术会议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发言者和发言论题。本届“碰撞与交汇”采取投稿报名和邀请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组委会从100多位报名者当中,选出56位参会发言人。组委会副主席、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教授表示,这次会议较低的入选比例主要是因为在选择发言人时,综合考虑了发言论题的研究方向、内容,以及研究的质量。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要求论题必须严格契合会议的主题。

从开幕式的嘉宾致辞中也可以看出,各方对本届会议所涉及的、延伸的相关议题报以了很高的期望。也即,各方认为会议触及了很多重要且有价值的议题,并给予了会议很高的定位。

中央音乐学院

俞峰校长开幕式致辞

中央音乐学院校长、会议组委会主席俞峰教授对本次会议的议题设置和视角表示了肯定。在开幕式致辞中,他表示,“全球视野”和“中国当代”是一对值得并置思考的概念。文化在互鉴中发展、在交流中促进是文化繁荣的重要规律。在中西关系中,只有坚持中西合璧、洋为中用,守正创新、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音乐的发展,才能“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奉献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音乐文化。

中央音乐学院

《謦》(CHIME)主编高文厚

《磬》(CHIME)期刊主编高文厚(Frank Kouwenhoven)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中国人才济济,中国的作曲家有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要表达。音乐的语言是我们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像中国作曲家一样表达。”高文厚认为,中国现代音乐应该在国际上有自己的舞台,并得到广泛关注。中国的声音应该被听到。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协主席叶小纲开幕式致辞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教授则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如何让中国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精神,推动中国音乐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力,实现中国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繁荣,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就需要国内更多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表演艺术家,携起手来,为我们共同的事业而努力!我们也欢迎更多的海外同仁都来关心、关注、支持中国音乐的发展,来研究、理解优秀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的文化之美。

在议题的设置方面,本届会议的议题丰富多样,从个案到历史,从实践到理论的议题均有涉及,这些议题内容在总体上呈现出了以下三大特点。

一、基于创作现状的综合研讨

与两年前的第一届“碰撞与交汇”会议相比,本届会议的议题数量作了大幅精简。这当然和疫情的影响有关,在线会议无法像线下会议那样安排多个同步进行的分会场。然而,议题精简并没有影响会议的“综合”色彩。本届会议的核心是聚焦中国当代音乐的创作,力图在分析创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思考、凝聚共识,但由此衍生的相关讨论却远超于创作本身。在14个议题版块中,除了4个单元的“中国当代作曲家与作品研究”外,会议还设置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回顾与展望”“多元视角下的中国当代音乐”“音乐创作的历史和当代实践”“音乐创作的文化交融”等内容版块。

在议题的设置方面,本届会议重要的亮点是“罗忠镕音乐创作与作曲理论学术研究专题”、“‘十三五’重大课题之《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与传播未来发展研究》成果汇报专题”,以及“博士后论坛”等议题的设置。

2021年9月初,中国当代作曲界的耆宿之一罗忠镕先生不幸逝世。本届会议专门开辟了一个版块,从学术的角度纪念这位在创作和研究道路上毕生孜孜以求的著名作曲家,为严谨的研讨会增添了几分温暖的缅怀色彩。这也是罗忠镕先生逝世后首个学术纪念活动。

《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与传播未来发展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重大课题的子课题之一。该课题对1980年代以来中国歌剧、室内乐、管弦乐、音乐传播等领域做了深度研究。课题组成员代表郝维亚、陈鸿铎、梁晴、张萌在会上,对五年来各研究方向所取得的成果分别做了汇报。该发言版块被安排在大会闭幕式之前,同时又契合了本届大会的主题以及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立场,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许多与会专家表示,该课题的成果对认识过去40年中国音乐创作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为青年学者(作曲家)提供展示平台,助益青年成长是“碰撞与交汇”的一大特色。在第一届“碰撞与交汇”中,就曾开设“青年论坛”,获得广泛好评。本届会议除了按比例遴选青年学者发言以外,还专门设置了“博士后论坛”。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各有2名博士后人员报告了各自的新近研究。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教授作为点评专家,在点评博士后发言的基础上,作了个人观点阐述,为“博士后论坛”所讨论的相关议题作了出色的延伸。这也是国内大型学术会议首次设立博士后论坛。

本次会议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发言题目的多样性。除了涉及音乐创作的实践问题以外,许多发言题目对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中国作曲体系的发展历史和当代建构、中国作曲家的创作道路问题等展开讨论。正如俞峰校长在开幕式上所说的那样:本届会议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二、问题意识与多元视角

“问题意识”主要表现在,本次会议立足于当前音乐创作现状,从推动中国音乐的繁荣、解决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出发,在总结中国作曲家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面向未来的发展思路。正是这一立场让本届会议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

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回顾与展望”单元中,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教授从作曲家如何将体察到的大千世界的变化转换为创作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作曲家要加强自我修养、追求独创性和创新性。中央音乐学院刘康华教授对贾达群《秋兴八首——为男中音与钢琴而作》的和声语言作了分析,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作曲家创造道路的选择问题作出展望。

中央音乐学院唐建平教授的发言《音乐创作和学习中的几点思考》结合自身丰富的创作经验,对“音乐的体裁和题材”、“音乐的命题与解题”、“音乐时代与作曲技术及音乐语言”等问题作了深度阐述。中央音乐学院姚亚平教授的《对当代音乐创作动向的观察》则以音乐史学家的视角对当代中西音乐创作观念的新动向作了有洞见的分析。对中西作曲家不同创作道路的选择作了文化和美学的解读。

研究视角的多元化是“碰撞与交汇”会议创立之初就设定的特色,会议全名中的“全球视野”即为这种多元视角的体现之一。在本次会议中,这方面既体现在研究视角的多元,也体现在文化视野的多元。

上海音乐学院张巍教授在《中国民族和声理论的发端——1949年前的问题研究》中对赵元任、萧友梅、贺绿汀、王震亚等人的和声研究做了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了中国民族和声早期发展的状态,以及对其后中国民族和声发展的影响。中央音乐学院郭新教授则对比了马思聪《山林之歌》和辛沪光《嘎达梅林》的创作方式,分析了建国初期中国作曲家管弦乐写作的不同思维。

浙江音乐学院吴凡教授从音乐图像学的视角对梅兰芳访美使用的京剧图谱的研究,展现了当时中国向西方传播音乐文化的方式。中央音乐学院何宽钊教授对湖北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两个不同版本的对比,探讨了当代经典作品改编中被忽视的问题。

而几位西方学者对中国音乐家、音乐历史文化的研究则呈现了另一番别具一格的视角。弗朗西斯卡·塞拉托尔(Francesco Serratore)探究华人在意大利的音乐生活,杜渊(Jonathan Truffert)研究《傅雷家书》对音乐的论述, 斯图尔特·卡特(Stewart Carter)考察中国民族乐器的当代制作,约翰·罗毕逊(John O, Robison)研究王西麟《第十交响曲》,梅嘉乐(Barbaba Mittler)探讨《Re:member》中的跨文化现象问题,这些研究呈现了西方学者眼中的当代中国音乐,在研究方法和对象的选择上都与中国学者不同,呈现了鲜明的跨文化性。

三、良好学术互动与当代现状映射

在本次会议中,主持人和发言人的良好互动为整个会议增添了光彩。主持人的评述使得整个发言版块更像是一场针对特定议题的小范围“研讨”。应邀担任主持人的贾国平、唐建平、徐之彤、高文厚、金平、周湘林、徐昌俊、郭文景、张伯瑜、张巍、温德青等都展现了知名学者(作曲家)的风采,也为整个会议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良好的学术互动还表现在,本次会议除了中国学者以外,还吸引了来自欧洲、美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使得会议在整体上,显示出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发展的内、外不同视角的关注。这种关注,无疑是凝聚共识、形成事业发展合力的前提。

本次会议体现了作曲家、理论家技术和文化并重的对话;呈现了对历史与现实贯通的思考;展现了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从发言议题的问题意识到内容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等方面,都反映出了当前中国青年学者在学术整体水平上的进步。尽管在会议上呈现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个别研究的方法和结论也有待进一步讨论。但贾国平教授认为,这种“和而不同”才是当前学界应有的真实状态。一个大型的会议不能只有一种声音,举办会议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是为所有严肃的学术思考提供展示的机会。从这个意义而言,本届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国内当前最新的学术动向。

总之,本次“碰撞与交汇”的成功在于组委会倡导以综合立体的方式推进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倡导从“有思想的理论”和“有创新的实践”两个层面双管齐下以应对中国音乐的未来挑战。

中央音乐学院

李淑琴教授闭幕式总结

在会议的闭幕式陈述环节,在谈及本次会议的价值意义时,《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与传播未来发展研究》课题负责人李淑琴教授认为,回首中国新音乐发展的百年历程,我们有太多东西需要总结,也有太多东西需要思考,中国音乐如何在当下寻找自身道路,需要音乐界共同来探索,而本次会议为这种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中央音乐学院

贾国平在最后的总结中表示,此次会议涌现出一批有热情有思想有胆识的青年学者,显示出我国音乐研究队伍人才济济的状况,令人欣喜。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打通音乐创作、表演、研究,完善音乐事业的系统性建设,一定能在未来把中国音乐事业做得更好,进一步让世界了解和关注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

而高文厚则表示,中国的音乐家们正以开放的心态展望未来。虽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中国的艺术家们,都正在勇敢地拥抱未来、拥抱未知。他们接受不确定,显示了真正的探索和开放态度。

中央音乐学院

会议结束后会议工作小组与部分线下参会学者合影

“碰撞与交汇——第二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的落下了帷幕,但会议引发的思考则仍将持续。如高文厚在会议开幕式所说的:“中国的作曲家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展示了,他们完全有能力接受未来的挑战。他们已经对世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且仍将继续下去。”

供稿:音乐学研究所

文:黄宗权

责任编辑:静静

编辑:邸思木雅

设计:文静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央音乐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央音乐学院-“碰撞”思想火花,“交汇”学术共识——记“第二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