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我的图书馆
——东区老图书馆
毕业多年,已经疏于进图书馆了。每天上下班,都会路过东区图书馆,快节奏的生活让我无暇给予它更多的关注,而成为它眼前匆忙穿梭的过客。
东区图书馆的位置还是比较好的,位于西楼(第二教学楼)的北面,计算中心的东侧,在三教没有建成前,无论从东楼、西楼,还是计算中心出来,不出三分钟就能到图书馆。这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位置了。
图书馆建成于1987年,总建筑面积9550平米,高4层,设计坐席1600个。这在当时算是比较大的。据说,建成初期,它曾是亚洲最大的农业工程类图书馆。1997年11月17日,由海淀区委区政府、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和我校三方共建为“海淀农业图书馆”。
从外观上看,图书馆呈方形,中间是一露天天井。天井中一块空地,时常会有人在那里打羽毛球。建成之初,图书馆曾是东区最豪华的建筑,没有之一。当时东区校园还处于“平房割据”的年代,各种平房傲慢地“占据”着校园的各个地方。
在二楼的东南角,是一个六边形的阅览室。就是在这个阅览室里,我掘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那是一个深秋的午后,我正在阅览室看书,一位老师走过来,问我能不能帮他搬点东西?活很简单,就是把一些书籍从一楼搬到二楼,干完活,准备回去的时候,老师叫住了我,给我10块钱和一瓶矿泉水。这真是意外的收获!10块钱在当时可算是不菲的报酬了。
青葱往事,记忆总是太潦草。有掘金这样温馨的记忆,也有不堪的回首。最不堪莫过于“占座风波”了。因为考研的书实在是太多了,对泡馆的兄弟姐妹们来说,备考莫大的痛苦,是每天来来回回拎几公斤的“砖头”,久而久之,大家便学会了“霸占山头”,由于开了风气,当大伙用小山一样的书战战兢兢占着一个位子担心被指责时,后来者一张草稿纸便可以霸占山头一天:此座已有人,谢谢合作!
图书馆对我,总有一种抹不去的情怀。但我知道,无论如何,我曾有过,也曾如此投入过。至少,记下的那些笔记,已在某一个角落,无声地与图书馆相伴;曾坐过的桌椅,还会有更多人使用;也许在某个时点,这个地方,还会演绎更精彩美丽的故事。
NO.2 青春加油站
——西区图书馆
西区图书馆位于正门口的北侧,它南与科研楼(现名园艺楼)隔空对望,东与主楼、土化楼相邻,北与新教学楼相倚为伴。从位置上说,也许它不是最佳的,因为从宿舍楼出来,要转几个弯过几条马路走上十多分钟才能到达。但这里依然是同学们最喜欢也是最常去的地方,因为这里可以汲取知识的力量,可以饱览秀美河山,可以拥抱美丽世界。同学们称它为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加油站。
说它是加油站,这丝毫没有夸张。一所大学什么东西对学生最重要?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宿舍可以很拥挤,教室也可以不宽敞,食堂可以不奢靡豪华,但图书馆一定要够大,图书资源一定要丰富。有人说,大学,拼的就是图书馆。我个人是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的。可不是么?大学里除了图书馆外,还有什么能带给同学们知识的殿堂呢?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说过:“一踏进图书馆,我们便站立在无数道路纵横交错的交叉点上。有的道路通向宽阔的大海,有的道路通向起伏的群山,有的道路则直通向人类的心灵深处。在这里,所有的道路都是一往无前。这狭小的书香之地,居然拘禁着人类精神的河流,拘禁着人类自我解放的辉煌灯塔。”图书馆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
西区图书馆于1988年6月开工建设,1990年6月落成,12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115平方米,共5层,平面设计成L形,与其配楼形成一个方形的区域,中间是一个小花园,同学们在闲暇之时,站在楼上可以一览花园美景,放松眼睛、愉悦身心。我不知道这样一个外形风格是不是当年图书馆应该有的标配?东区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貌似都是这样的风格,一圈楼围成一个天井,要么在里面种植花草劈成花园,要么里面摆上几张座椅,供人们休息,要么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口井,有人戏称:这是警戒咱们读书人不要做井底之蛙,整天只知道坐井观天。
记得当年入校的时候,网上流传着一则《中国最壮观的24所大学图书馆排名》,我校图书馆赫然在列,排在第7名,排在前三的是清华、北大和复旦,这个消息让我们振奋了很久,也向外校的同学炫耀了很久。
实际上,我校的图书馆也确实有过一段让人骄傲的日子。仅拿西区图书馆来说,1990年建成的时候,里面就设计有1200多个坐席,藏书150多万册,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足可以傲视群雄的。单从布局上讲,图书馆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吸取了国外图书馆设计的基本特点,大胆打破我国传统的“藏、借、阅”的三段布局,同时不生搬硬套国外模式,充分考虑国情、校情,以用为主,建成大空间、全开放的图书馆。这也开创了国内全开架管理模式之先河,实现了藏阅一体、由重收藏到重利用的转变。
说它是开放式的图书馆,不仅仅它在空间上是开放的,管理上也是开放的,同学们可以随身携带自己的书、包、笔记本等出入,在整个图书馆空间区域内可以自由通行各书库和阅览室全都是开架借阅,读者可零距离接触书刊,按需求选择自己要看的书刊,这给了同学们很大的自由度。同学们在里面或站、或靠、或倚在书架上,有的干脆坐在书架下席地而坐,惬意地浏览、翻看着,形成了一幅独特的读书画卷,叫人不能忘怀。
据资料记载,西区图书馆是我国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惟一一个图书馆项目,为此,世界银行还专门指派英国著名建筑师H布朗担任设计咨询工作。图书馆荣获1995年北京市优秀工程一等奖、1995年度城乡建设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等荣誉。
进图书馆只需拿卡轻轻一刷,就像进地铁一样便捷,只不过,地铁只能是把你从一站载到另一站,而这里则是进入了一个充满科学、神奇的缤纷世界,让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在二楼的入口处,是一个露天的平台。平台上放置了一些长椅,可供师生休息使用。楼下是一咖啡馆,咖啡馆成为师生们工作学习之余的休闲驿站,也为图书馆增加了不少文化气息和人文情调。有人说,咖啡香和书香是形而上的孪生关系,在充满书香的咖啡馆里,阅读艺术和生活,感受舒适与安宁。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学生们一茬一茬地离开,图书馆也一年一年地老去。2009年,学校斥资对图书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在这场耗时500余天的改造中,学校对图书馆内部功能结构重新进行了布局。据说,设立了电子资源服务区,学术报告会议区、交流研讨区,还有休闲阅读区域,图书馆功能更加全面立体人性化,更具有现代元素,它俨然已经成为莘莘学子的青春加油站。
作者:欧阳永志
图片来自学校资料图片
征
稿
啦
农小薇每周六“周末文苑”定时更新,欢迎大家投稿!
投稿时间:
开始时间:每周六推送发出之后
结束时间:每周五晚24:00
投稿方式:
编辑“你好农小薇+你的文章+作者+投稿日期”发送到 投稿邮箱:cauweixin@163.com
投稿要求:文体不限,不多于1500字。
周末文苑,等你来稿!
文字:欧阳永志 顾恬玮
排版:廖若吟
责任编辑:郝晨淇 张尹悦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cauweix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