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至,冰雪来。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学校全力服务于北京冬奥会的备战和保障当中,媒体纷纷对我校相关情况进行报道。12月14日,《光明日报》刊登了我校吴迎、袁晓毅两位老师,以科技之力,服务北京冬奥的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冰雪运动背后的北体青年风采。
在看不见的竞技场拼搏
凌晨1点,在北京体育大学的一个办公室,80后青年、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副教授吴迎还在埋头工作。作为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国家队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吴迎正带领科研人员分析数据,他们要在2个小时内完成运动员世界杯比赛战况分析和训练负荷等方面的专业报告,提供给正在北欧参赛的国家队教练组。
真的如此紧迫吗?“时不我待!”吴迎回答。吴迎的紧迫感,来自备战北京冬奥。
“大赛准备工作四年一个周期,如今是第四年,我们在冲刺。”吴迎带领的复合型科研医疗团队,深耕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等领域,成员来自北京体育大学。雪车和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两支国家队的训练负荷、营养补充和竞赛情报等方面的科研工作,都由他们负责。
“当前很多运动员在国外参赛,他们每取得一些积分,都能为北京冬奥争取更多的参赛资格。”运动员在拼,服务运动员的科研工作者也在拼。这些天,运动员身体和竞技状态的数据几乎每天都会从北欧传回国内,吴迎要第一时间完成完整的分析报告,为教练改进训练和参赛方案提供参考。
“疫情原因,我们无法跟随国家队参赛。两地有时差,我们就从晚上9点开始工作,一直忙到凌晨3点。”在家时,吴迎常常要把未满一岁的孩子哄睡,再回案头继续工作。当然,这只是他一部分工作,白天他还有学校日常的教学科研任务。
“累,但值得。”吴迎表示,相比那些更艰难的时刻,眼下的困难不算什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跟随雪车国家队远征的吴迎,隔离在欧洲。
不能外出,训练受限,队伍只被允许在室内训练。“这意味着我们很多户外监测设备无法使用,运动员体能的评估和恢复工作无法进行。”吴迎回忆,大家想方设法,艰难地在国外搜集可以买到的设备。
终于允许户外训练了,可科研团队不能进场。“没有机会,我们就自己创造机会。”吴迎带着团队攀登附近的高山,进行远程拍摄,再做数据分析。
德国、瑞士的雪场大多地处偏远,他们所登的山都是野山,没有人,没有路。吴迎与团队成员提前出发,蹚着积雪一点一点往山上摸索,只为找到一个视野好的高地,能更多地拍摄到运动员的状况。
“危险,但非常时期,要敢拼。”科研团队的拼劲丝毫不逊于赛场上的运动员。
吴迎还客串过厨师。“隔离在酒店,饭菜无法满足需求。”为了运动员达到营养标准,科研团变身“采购团”,每个星期“全副武装”地去大采购一次,回酒店给运动员们做饭。
“体育爱好者关注比赛成绩,而我们这些为成绩服务的科研人员,反而更关心运动员的健康。”吴迎说,“成绩是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元素,但是,人,才是冰雪运动的根。”
团队成员告诉他,得知科研团队为了采集数据去冒险爬野山,一名运动员在酒店走廊里悄悄抹眼泪了。
一切努力,只为了在冬奥会上,我国健儿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在成绩背后,吴迎和许多像他一样的科技人员们在看不见的竞技场拼搏奋斗。
让冰雪运动健康成长在中国大地
这些年,每当在冰雪运动科研和教学上获得进步,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袁晓毅的思绪都会回到2017年那个令人难忘的傍晚:北美洲一条冰雪赛道上,一辆4人雪车在欢呼和掌声中,终于冲到了终点。这是第一次,中国的雪车抵达终点。“今天,我通过雪车认识了中国人。”一位当地的老人用钦佩的语气向袁晓毅和同伴们祝贺道。
作为中方教练,袁晓毅的心里却很复杂,他在片刻兴奋后便陷入沉思:装备是外国生产的,训练模式是外国人创立的,外籍教练走后,我们还剩什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科研工作者,袁晓毅认为自己的任务不应该只是带队参赛这么简单,只要这项运动还没有在中国真正生根发芽、散叶开花,他的使命就还没有完成!在那时,他下定决心,要钻研理论、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与体育科研同仁一道,为冰雪运动这株幼苗更健康地生长在中国土地贡献力量。
为了这个目标,2017年回国后的袁晓毅一头扎进了雪车项目的研究和研发工作,同时开启了雪车、钢架雪车、雪橇等运动项目的科普。
万事开头难,冰雪项目在我们国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工作要从零做起。但是,袁晓毅和科研团队没有丝毫退缩,时刻牢记“三亿人上冰雪”号召背后的殷殷嘱托,牢记祖国人民对于冰雪项目繁荣发展的愿望,刻苦攻关。
外国设备不适合中国运动员身体特性,就邀请3D打印企业采集运动员数据,为中国运动员量身定制适合的设备;理论基础薄弱,便从过去备战夏季奥运的经验中探索共性规律,系统深入地梳理知识体系,在访学活动中争分夺秒地汲取冰雪强国的经验;交叉学科知识欠缺,就一边“跨界”钻研材料学、动力学等学科,一边与多领域的专家组成联合团队,向雪车研发等难题坚定迈进。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工作统筹布局指引下,袁晓毅累计参与了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工作。搭乘国家举办冬奥的快车,很多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支持,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同时,越来越多的体育科研工作者加入进来,一起为国家的冰雪运动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袁晓毅说:“我深知,冰雪体育的竞技是经济、科技、人才等多方面国家综合实力的竞技,离不开理论、科研与体育技术的共同进步;我深知,冰雪运动这株幼苗,需要千千万万的运动员、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共同提供阳光和雨露。”
这些年,袁晓毅带领多个国家队取得了好成绩,培养了国家级运动健将5人、国际级裁判2人,科研成果填补了雪车、钢架雪车等项目在竞技能力特征与制胜规律上的理论空白。同时,袁晓毅出版的学术专著《科学训练手册—雪车、钢架雪车、雪橇》入选“北京冬奥主题书单”,直接服务于更多体育院校和普通冰雪爱好者,成为他们了解冰雪运动的一扇窗口。
让冰雪运动健康成长在中国大地,北体人重任在肩,奋斗不止。
北体官微| 2021391期
内容来源 | 光明日报(内容有改动)
编辑撰写|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