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项比赛今日冬奥首秀,听说有“清华教练”?

清华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中国这项比赛今日冬奥首秀,听说有“清华教练”?

从2018年刚刚组建的年轻队伍

到首次拿到北京冬奥会“入场券”

从首次参加国际比赛

到实现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

今天,中国北欧两项队

将迎来冬奥舞台首场比赛

北欧两项包括跳台滑雪与越野滑雪

在“冬奥首秀”背后

是清华大学的科技与人才力量

他们作为北欧两项国家集训队的

科研教练与体能教练

为运动员提供技术支持与训练指导

为我国北欧两项运动员

取得冬奥会资格和优异成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清华大学

张栋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清华大学

陈聪航与总导演张艺谋合影

200余天,他们坚守在

极寒训练场地陪伴运动员训练

出具近400份科研分析报告

全方位覆盖监测运动员训练各项指标

拍摄超4000段训练视频

500余次视频生物力学分析

不放过每一个动作细节

攻克每一个挑战与难关

为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提高技战术水平

提供了有力支持

清华大学

一封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的表扬信

肯定了那夜以继日的探索与钻研

自强不息,挑战一切不可能

他们,就是来自清华大学的

体育部博士后张栋与在读博士生陈聪航

清华大学

张栋与陈聪航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合影

如何在跳台滑雪中达到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

运动员如何看见

千分之一秒钟下自己的“下意识动作”?

视频如何直接显示滑雪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让我们一起解密

国家北欧两项集训队中的清华“黑科技”!

科技助力

收获冬奥“入场券”

2021年7月,张栋与陈聪航经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中心安排加入北欧两项国家集训队,分别担任科研教练与体能教练,从事技术支持与体能指导工作,参与队伍备战冬奥会的科研服务工作。依托国家跳台滑雪科研训练基地和风洞实验室,他们为运动员们提供了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训练的视频生物力学分析、风洞训练三维动作捕捉和空气阻力参数测评、越野滑行训练机能监控、身体功能训练等科研保障服务工作。

清华大学

张栋与陈聪航对训练数据进行分析

清华大学

陈聪航(左三)与开幕式主火炬手北欧两项运动员赵嘉文

越野滑雪运动员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合影

北欧两项包括跳台滑雪与越野滑雪,在1924年首届冬奥会上被确定为比赛项目,但在中国发展较晚。2009年,中国运动员参加了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北欧两项比赛,然而在高级别赛事中,中国选手的水平与世界舞台差距较大,在北京冬奥会之前从未获得过冬奥会参赛资格。起步晚、缺乏训练环境、技术不规范、项目难度系数大等都是中国运动员面临的挑战与难题。

张栋与陈聪航不负使命、勇于探索,带着对国家冰雪项目发展的信心与多年的科研钻研精神,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无限可能的道路。

如何在跳台过程中速度达到每小时100公里?如何在高度落差100余米时,运动员仍能实施每一个动作技术要点?肉眼无法识别捕捉要点时,如何进行技术指导?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他们分析研究大量国内外优秀事例,出具了近400份科研报告,拍摄训练视频超4000条,对其中500余条视频进行力学分析,通过不断回放、图像分解,不放过每一帧每个细节,为运动员备战计划的制定与参赛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撑,帮助提升了运动员的训练效率。尽管中国北欧两项运动起步晚,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小将赵嘉文成功拿到该项奥运会参赛资格,北欧两项运动在中国发展迅速。

清华大学

张栋在越野训练时进行生化监控数据记录和现场分析(左二)

清华大学

陈聪航(左一)在帮助运动员分析体能训练技术动作效果

在为期半年多的服务工作中,张栋与陈聪航长期在位于黑龙江亚布力、保定涞源、张家口崇礼等国家训练基地进行封闭训练。面对高寒与高海拔的恶劣天气的挑战,他们白天陪伴运动员训练,晚上进行数据分析与科技攻关,从早上8点经常一直到凌晨2点,来不及休息,但坚持全情投入,甘之如饴。谈到运动员训练背后的科技支持作用,张栋曾这样比喻:“如果把比赛当成炒一盘菜,那科研保障就是定制食谱、帮助厨师配料,只有食谱准确科学,厨师才能有更好的发挥。我要把我的任务做好!”正是张栋与陈聪航的刻苦钻研,为教练员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持,有效规范了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高了技战术水平,为我国北欧两项运动员取得冬奥会资格和优异成绩做出了有力保障。

以学促训

与运动员共成长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运动员在风洞实验室中模拟跳台滑雪动作

清华大学

张栋在奥运测试赛

越野滑雪场地上拍摄视频

清华大学

陈聪航在帮助运动员

分析体能训练技术动作效果

在进入北欧两项团队前,张栋与陈聪航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提前规划准备多种科研方案,然而进队后仍发现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张栋笑着说:“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清华学子就是天赋型选手,我们也是在不断学习摸索的过程中成长的,重要的是善于学习的能力。”

开始时没有专业摄像机,陈聪航就在极寒天气冻着手用手机拍摄;没有专业的分析设备,张栋就通过免费软件一次次试验,两人常常通宵研究。“我们进入团队的第一天就和团队成员沟通时说,对于北欧两项,大家的经验都比我们丰富,我们还得向大家不断学习。”在清华的学习经历让张栋和陈聪航明白,只有移樽就教,通过不断学习,才可以有所进步,他们进队后谦虚低调,勤于发现,积极与教练、运动员沟通探讨,为理论联系实际打下了良好基础,很快将科研要领转化到实践训练当中。在这期间还向短道速滑视频分析团队请教成功经验,向学校相关领域老师请教科研难点……只要是队员需要,他们便想尽办法去学、去做,经过一步步探索尝试才有了今天较为成熟的训练计划与适合每个人的“私人订制”训练方案。

清华大学

在风洞中进行三维姿态扫描和力学同步数据采集工作

张栋在具备深厚理论功底的同时,也有着与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到集训队后,他表示,理论和实践看似是两条平行线,实际却不然。一位优秀的教练往往也是一位渊博的科学家,实践之前要研究理论,要了解运动员的生理、身体的机能,用科学家的思路思考问题,一位从事体育学科的科学家也应该以教练的角度看训练,将经验主义与先进理论结合,理论转化为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张栋在训练过程中时刻秉持着这一理念,通过换位思考,多角度研究,在实际训练中实现了理论研究,大大提升了训练效果。

冰雪奇缘

共赴冬奥之约

清华大学

北欧两项国家集训队运动员与工作人员合影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陈聪航与队员模拟跳台滑雪

通过从每一个动作、细节中观察队员,共同努力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训练计划,张栋与陈聪航享受与队员们共同成长的过程,每谈到这段经历时,他们的眼中总浮现出藏不住的喜悦与自豪,他们称这次经历是自己人生中的“冰雪奇缘”。他们用科研技术分析每一次训练的数据,也用自己的最真挚的情感鼓励、陪伴着每一位运动员。“最难得的应该就是队员对我们的信任,他们会主动让我们帮他们调整训练计划,询问训练意见”,半年的相处让他们与整个团队成为互相信任、亲密无间的“战友”。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澳门媒体对陈聪航进行报道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陈聪航作为澳门中学生代表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观看体育比赛,一颗助力中国体育发展的种子埋在他的心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这位来自澳门的中学生成长为清华大学博士生,并成为中国北欧两项国家集训队体能教练,直接为冬奥运动员提供保障。13年,陈聪航从奥运会的观众到参与者,变的是年龄和身份,不变的是一位澳门人对国家的热爱、对体育的热忱。

清华大学

北欧两项国家集训队运动员与工作人员合影

每当谈到张栋与陈聪航为北京冬奥筹备做出的贡献,他们总会谦虚地回应说,“这场盛会的主角是教练和运动员,他们才是真正挑战人类极限、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是最可敬最可爱的,我们相信科技的力量,但我们只是在团队前行的路上添一把火、加一把力。”

“希望这场在家门口举行的世界冰雪赛事,中国队可以赛出成绩、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志气!希望中国在冬季项目上取得更大突破,中国队加油!”他们说。

2月9日,中国北欧两项运动员赵嘉文将踏上雪场

迎来中国北欧两项的冬奥首秀

让我们与清华“黑科技”一起

为中国北欧两项项目、为赵嘉文加油!

我们主场见!

清华大学

文| 赵艳阳

视频 | 由受访者提供

图片 | 濠江日报 澳门日报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高原牟蕙赵姝婧

清华大学

▲可爱!冬奥园区里的“汽车总动员”

清华大学

▲她们花3年设计冬奥开幕式雪花,改了300多稿......

清华大学

▲冬奥火炬传递,有我们一棒!

清华大学

▲揭秘!清华助力冬奥会三大赛区火炬台设计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你“在看”我吗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清华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清华大学-中国这项比赛今日冬奥首秀,听说有“清华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