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晚》零点后的节目《忆江南》大年初一出圈,冲上热搜——跨越600多年的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竟以这样的打开方式呈现在春晚舞台,明星大咖进入画中与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对话。
中央美院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助力央视春晚节目《忆江南》以及《土地的歌》节目创作。
“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融合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丰富,立意新颖。其中,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作为节目背景徐徐展开,山水浓淡重叠,树石疏密错落,层次千变万化,为画中的“渔夫、樵夫、行者、读书人”营造出超然的山水之境,也让观众沉浸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之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节目组的邀请担任创意节目《忆江南》的策划,学校以总台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成立的传播艺术研究院为平台,发挥专业优势,组成了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统筹,相关专业力量参与的学术团队。为保证节目品质,春晚副总导演田梅带领节目组来美院深入探讨交流调研,党委宣传部长秦建平、人文学院院长李军、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组织专业师生团队积极与节目组密切沟通交流合作。其中于洋教授带领中国画学院5位同学邓金、樊令超、王鹏、何传玺、段康辉具体参与节目的绘画制作,根据场景划分拆解图像元素,准备材料工具,试验部分样稿。创作过程历时一个月,将节目中出现的山水场景、物象元素的手绘工作悉数完成,以“富春山居图”为蓝本,结合CG特效手段再现黄公望的诗画世界与浓浓的山水墨韵,共绘制大小画幅山水元素252幅。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党委宣传部长秦建平、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在春晚节目组参加《忆江南》审看
田梅导演带领节目组来中央美院调研,与人文学院院长李军及老师们探讨交流。
《忆江南》节目介绍
2022 年春节联欢晚会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作为核心创意元素,打造“科技+文化+艺术+思想”创意类文艺作品。节目从浙江博物馆的《剩山图》出发,贯穿以台北故宫的《无用师卷》,在春晚的舞台上,再次实现《富春山居图》的合璧,以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诠释“两岸的文化是一体的”, 从山水画到小康生活,节目将生动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忆江南》打破常规化电视节目制作方式,运用电影级拍摄、特效等多种手段,通过舞者的视角逐步“遇见”画中人,并巧妙地融入古诗词等元素,将画中的8个人物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可视化的,融合舞蹈、朗诵、演唱的创意作品。节目音乐创作部分,主旋律使用的是著名作曲家陈其钢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礼乐篇章所作的《春江花月夜》。在此基础上,刘卓又编写了歌手演唱的部分,并重新进行编曲。
《忆江南》项目最大的难度是还原《富春山居图》。此次,节目组与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合作,由5位国画艺术家将《富春山居图》拆分成了接近150个国画元素,将原本只有两三笔墨的元素精细化为两平尺到四平尺的绘画图像,在保留黄公望画风的神韵基础上力求精致化还原。央美的艺术家们不仅感叹说:“这些元素都可以出一本国画教材了!”这所有的150余个国画元素,经过三维的建模与还原,组成了一副纯三维立体的《富春山居图》。每一个元素的手绘保证了每一处景别的山石水木均为不同。在三维的景观里还原国画的留白与艺术感,需要思考和把握三维化和国画之间的尺度,这也是此次项目的难点。
对于电视节目来说,从来没有人真正的把《富春山居图》还原为纯立体,这对于美术/技术/协作都是一次从来没有的考验。三维资产建立完成后,依然要以影视化流程抠像与追踪摄像机,在颜色的处理与三维美术的渲染上也机制的追求国画美术的还原,而非过往影视中追求的真实感与立体感。人物的调色与合成也是一大考验,真实的人物融入国画的氛围中,不仅需要后期的精致化处理,也离不开前期服化道与拍摄的配合。立体的,又是扁平的是这次项目的难点。扁平的,又是立体的是这次项目的亮点。
画卷中的8个人物:读书人-濮存昕;四个渔父-阿云嘎、蔡程昱、杨宗纬(台湾)、郑棋元;行者1-冯远征;行者2-李立群(台湾);樵夫-丁志诚。现代江南姑娘-浙江舞蹈演员20人左右。
《忆江南》海报
绘画创作手稿
绘画创作手稿
团队创作现场
数字艺术演绎《土地的歌》
在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中,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受晚会副总导演于蕾率领的导演组邀请,携创意及制作团队主持了2022壬寅年“央视春晚”中《土地的歌》节目的舞台多媒体创制,负责视觉概念设计、美学指导以及概念效果图设计等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正是这些不同的生态环境、地理气候孕育了不同地域的文明。《土地的歌》旨在通过原生态歌舞的形式,向观众依次展现大巴山、黄河、大兴安岭、闽东茶田、洱海的民族风情。
1
数字艺术构建视觉表演
作为一个创新性的节目,导演组一改依靠大量演员来烘托气氛的传统节目模式,提出以少量演员,结合数字艺术构建一种“视觉表演型”的新节目类型,在春晚的舞台上做这样的尝试是非常大胆也充满风险的。这一定位无疑给舞台多媒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这个节目中,多媒体的作用不再只是为表演者营造表演场景和烘托表演氛围,舞台多媒体要从后台跑到前台,从配角变成主角,成为与舞台上演员融为一体并互相支撑的表演主体。
线稿:开篇场景“山”的发展
随着鼓声飞跃出的线条勾勒出山的轮廓,线条随音乐发展渐渐密集形成山体。伴着歌曲最后连续的鼓点,山体有如被“震碎”一般化为散点状。
舞台多媒体创制团队顶住心理、时间和资源等多方压力,形成了运用影像与声音联动、写实与写意融合的数字艺术美学风格;以呈现人与山、水、林、田、湖等生命共同体同频共振、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境为目标的核心创意理念。
2
音乐可视创造视觉亮点
在创意阶段,团队逐渐建构起一种有别于场景还原式写实影像,能将写实与写意影像融合起来的新的视觉创作策略,这种策略使得多媒体视觉既能完成为表演者营造场景的基本功能,让观众能明确了解每一段原生态歌舞所依托的自然风貌,还能从各种场景中提炼并转化出相对抽象的、能有效应用在音乐可视化的意象化视觉元素。
场景“山”效果图
节目最初的场景“山”,选曲为巴东石工号子。设计上配合音乐氛围,利用台型变化带来的空间关系,构建出山峦叠嶂、阳光映照于山头的场景。
通过大量研究及实验,团队最终寻找到一种破题的视觉创制方法:将各个自然风貌的宏观和微观视角通过动态视觉结合在一起,实现写实及写意的风格转化。山景中的“石”、河景中的“水”、 林景中的“树”、田景中的“叶”以及湖景中的“涟漪”等自然场景中的微观元素,这些元素中提炼出来的抽象线条成为应用于音乐可视化的核心元素,也构建了多个场景流畅而动感的视觉过渡逻辑。
场景“水”效果图
第二个场景“水”选曲为《黄河艄公谣》。以南宋马远《水图》为灵感,用三种形态的波纹配合歌曲的三段发展,表现黄河水从平静到波涛汹涌的不同状态。
3
数字科技增强视觉体验
本次央视春晚将整个演播厅用LED屏幕360度包裹起来,形成一个穹顶式的空间。团队在设计中借助这个特殊结构,从借实写意的角度出发,选取每种自然景观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分别用绵亘的山脉、蜿蜒流动的泥沙、连绵起伏的林海等意象化的内容与主舞台场景相融合,与音乐及表演内容产生互动,为现场观众打造了沉浸式的观感体验。此外,为丰富舞台元素,导演组特意为《土地的歌》准备了两个直径1.2米的LED球体,希望可以在山、水、田三个场景中使用。
场景“林”效果图
场景“林”选择了来自大兴安岭的儿童艺术团表演的《敖鲁古雅》。选取树干这一元素,结合斜向的色块形成光栅,伴随轻快灵动的乐曲,展现冬日阳光透过茂密的白桦林的意象。
场景“田”效果图
场景“田”选曲为《采茶歌》,伴随音乐呈现起伏状态的线条勾勒出梯田的样态;配合舞蹈演员的LED球化为水滴,象征着清晨叶片上凝结的朝露。
团队在设计过程中,思考了多种既能与舞蹈演员产生互动,又能有效融入整个舞台多媒体设计的方案。在开篇“山”场景中,LED球是橙红色的旭日,在男性舞者充满力量感的舞蹈动作的衬托下随音乐缓缓升起;接着在“水”段落又变为金色的炎阳,与整体场景色彩相调和;在田景中,LED球又化为水滴,伴随其前方的女性舞者精灵般的跃动,成为画面的视觉焦点。通过对空间及特殊道具的合理使用,借助数字科技手段使其与舞台设计相融合,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创新性的,与歌舞表演融为一体的,充满互动感、灵动感、沉浸感的“视觉表演型”舞台节目风格。
场景“湖”效果图
场景“湖”选曲为白族情歌《心肝票》,设计上采用了倒影和涟漪两种与湖相关的元素。涟漪为声音可视化提供了媒介,同时借助山的倒影与开篇场景形成首尾呼应。
党委宣传部/文图
CAFA·Young媒工作室 廖宇/资料整理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