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于今晚20时
正式开幕!
自2015年7月30日申办成功
6年多来
社会各界为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
冬奥中的交大力量!
01
传递奥运精神,一起向未来
2022年2月2日至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交大校友郜春海、张晋芳作为火炬手为北京冬奥会助力,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风采。
郜春海,1993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系,现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潜心钻研、勤勉耕耘,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被评选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荣膺“中国地铁50年致敬人物”,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郜春海表示,能够与各行各业优秀代表一同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心情非常激动,倍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希望能向全球观众呈现中国科技创新工作者激情、活力、永不言弃的一面。未来也会将奥林匹克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坚持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继续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轨道交通自主可控、自立自强,为祖国科技振兴奋斗终身!
张晋芳,北京交通大学电路系统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现任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为解决国家电子工业半导体显示领域“缺芯少屏”的难题,张晋芳成立了这家显示芯片的设计公司。在他的带领下,研发团队从无到有,实现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完成多款行业领先显示芯片产品的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打破境外对高端显示IC的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有效落实并呈现了我国显示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
此次,在北京冬奥公园,张晋芳作为361号火炬手,站在冬奥会火炬接力的跑道上,他说: “能成为冬奥会的火炬手,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集创北方成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后的9月,经过13年的成长,我们深深根植于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并在北京经开区的支持下日渐壮大。作为一家科技创新的显示芯片设计公司,我们的发展壮大正是北京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缩影。相信伴随着我国显示技术的发展,本届冬奥会的精彩将通过各类屏幕,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带给大家越来越炫彩高清的体育赛事视觉盛宴,也祝愿中国的体育健儿在此次冬奥会上取得佳绩!”
02
交大冬奥志愿者
“我志愿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祖国争光,为冬奥添彩!”自一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我校355名场馆志愿者、265名城市志愿者、25名赛事实习生将在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冰立方体育馆、国家速滑馆场馆等点位,开展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
“我的大学四年,都与志愿服务相伴度过,” 我校运输学院本科生方舟作为冬奥志愿者代表发言,她说,两年前,我与作为医疗工作者的父母一起奋战抗疫一线;建党百年,我在天安门现场聆听了习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殷嘱托;如今,我成为一名冬奥志愿者,即将开启难忘的冬奥志愿之旅……
“闭环内志愿者直接服务于运动员,面临疫情和封闭管理的困难挑战,城市志愿者战友们需要克服户外风雪严寒,”面对这些考验,方舟坚定地表示,有信心和决心为冬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我愿做一颗不可或缺的小螺丝钉,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在国家体育馆
北京交通大学冬奥志愿者
邀您共享冰球盛宴!
03
交大“驭风人”
在竞速项目中,风阻是运动员的“敌人”,在冰天雪地中,大风是场馆建设的挑战,为了保障冬奥赛事的平稳运行,在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风洞实验室中,有一个团队专门攻坚与风有关的技术难题,他们被称为“驾驭风的人”。
“风阻优化”运动员姿态
过去的一年多来,除了运动员和教练员,二七国家冰雪运动科训基地(简称“二七基地”)也是科学家们的“训练场”。
中国冰雪科学家、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主任李波介绍,竞速类项目要想提高成绩,有两个关键:一是提高运动员能力,二是减少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对冰雪项目来说,除了冰面、雪面的摩擦力,空气阻力也占了很大比重,以速度滑冰为例,空气阻力占到80%,冰面的阻力只有20%,并且,速度越快空气阻力越大。
风洞实验室就是利用科技手段,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降低运动中空气阻力对成绩的影响,李波称之为“风阻优化”。拿钢架雪车为例,运动员上橇滑行后,肩部是超出橇好,还是收回一点好?身体是否需要抬高?腿是否需要绷紧?这些小细节都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也是科学家们需要通过精细测试给出的答案。除了风阻,团队还要考虑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把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能力全部发挥出来。“不能为了减小风阻影响发力。”
风洞技术助力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冬季项目场地开放周期短,训练效率低,模拟训练是提高训练效率的一种科技手段。风洞中的风速能够模拟运动项目高速运动的场景,团队设计出了利用滑板、跑台、六自由度系统的冬季项目风洞模拟训练方法,协助运动队开展模拟训练,助力冬季运动的跨越式发展。
李波介绍,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备战中,风洞技术紧紧围绕人、机、环三个方面开展科技服务,“人”是上面提到的运动姿态风阻优化和风洞模拟训练;“机”就是体育装备的研发也要依赖风洞技术,该技术可以对运动员服装、头盔、雪车等器具进行风阻性能测试,协助进行低风阻高性能运动装备的研发。“环”就是环境风评估,在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组织下,李波带领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对北京冬奥会各赛区主要赛道进行了风环境风洞试验,结合气象数据对赛道关键区域的赛时风速风向进行了评估。
这一切的背后是科学家们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勇于攻克“硬骨头”的精神。因为没经验,风洞调试中,李波一开始只戴了毛线帽,风一吹就透了。有一次他在那儿调了一天,结果头疼了一个礼拜。“后面吹多了也知道了,时速20米/秒以上的风就得戴头盔了。”李波笑着说。
团队做的最复杂的项目是车橇类项目,李波回忆,当时教练团队提出要加上赛道,但从技术优化角度来讲,相同条件下对比就可以了。沟通后才意识到运动员的心理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原比例还原赛道可以增强运动员的信心。然而,测试中风速高达14级,装置是否安全?连接是否可靠?这些都是面临的难题。为了确保运动员的安全、测试数据的可靠,装置安装好后,李波第一个上去测试。运动员每组工况测试时间是2-3分钟,而这次冒险的测试足足进行了5分钟。
令李波欣慰的是,自2020年10月,体育综合风洞实验室在二七基地建成至今,在大规模的应用下,确实看到了一些成绩,不少运动员也在本赛季国际比赛中创造出了历史最好成绩。成绩的背后是整个团队的付出。
保证赛区建设既安全又经济
早在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李波便带领团队配合延庆赛区的建设团队做场馆建设的工作。在高山滑雪中心最高处俯瞰,那些永久性的建筑物散落在山间。每个建筑物所在位置、设计风速,是李波及其团队帮助解决的。
团队通过延庆赛区全地形风洞试验的方式,结合历年来当地的气象数据,确定小海坨山地区不同区域的设计风速。偌大的延庆赛场区上,哪里应该设置挡风墙,挡风效率多少,能把风降低多少,赛区内的临时设施如何搭建能够既抗风又经济,这背后,都有李波带领的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的身影。
从2018年至今,走过四个年头,李波带领的团队一心扑在了奥运会上,回头看来,他觉得自己非常的荣幸。“能够利用本专业在北京冬奥会办赛和参赛上做了这么多工作,是历史机遇。达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两个目标,就是我们最好的收获。”李波感慨道。他表示,在冬奥会结束之后,这些工作将形成一些技术体系,在教学、实践中传承下去。
04
酷炫科技,守护冬奥
冰雪盛会的背后,有这样一套系统,汇集了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现场医护人员制定救治决策,让急救变得可视化。它就是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李静联合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共同开发的应急医疗处置决策系统。
这在大型国际赛事中尚无先例。李静组建了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根据各个场馆容易引起的关键伤病情和主要应急医学保障场景,进行建模分析,第一时间通过人工智能的模型算法进行精准计算,得出不同时间窗内不良预后的风险评分,科学确定关键伤情,提高医护人员对于危重伤病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快速预测功能将整个过程压缩到5秒左右,大大缩短了救援时间成本。
“一旦运动员穿戴上我们研发的智能生命体征监测设备,人体相关生命指标会迅速监测并传导到后台,给出伤情智能风险评分,一旦达到临界值会自动报警,辅助医护人员对伤情进行动态判断”。
17种主要伤病情,18种应急模式把每一种关键伤病情的医学语言转化成数据语言,再得出相应的算法。李静笑着说:“我们的团队成员戏称自己是‘没有感情的算法机器’,大家真的记不得计算了多少次。”三年下来,李静和团队成员俨然已经是半个医生,算法机器看着冰冷实则无比温暖,生命至上,医疗作为赛事保障随时待命!
05
助力高山滑雪裁判工作
吴序老师出任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国内技术官员,负责裁判工作,值裁竞技赛段终点区的裁判工作。
1月21号按照通知集中进入闭环,第一天的作息就让吴老师颇为惊叹——简洁明了、认真高效的组织工作,让自己不由自主地迅速进入角色。每天四点多出发,晚上才能回到住处,开会总结一天的工作,明确明天的任务,严谨、细致,贯穿始终。
吴老师分配值岗工作的地方是终点区,负责该区域赛前和赛后的搭建及赛时的值裁工作。作为交大体育老师兼高水平羽毛球队教练,他除了羽毛球专业,还长期坚持参与雪上运动和相关工作,因此与冬奥会结缘,成为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高山滑雪的国内技术官员。
冬奥会是最高标准的赛事,赛前赛后都有很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疫情防护,每天从早到晚戴着口罩和雪镜。吴老师虽然腰伤术后长期坚持康复,但近两个月的赛期值裁工作,对他的身体和精力都是巨大的挑战。但他非常坚定地表示:“有幸能参与到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裁判工作,为祖国为奥运尽一份绵薄之力,将是我一生的荣耀。我值裁的岗位,赛时正是运动员冲线、创造奇迹的地方,我对裁判工作充满了期待。作为交大老师,我将克服一切困难,不辱使命,认真、细致、准确、公平地完成好值裁任务”!
开幕式将于今晚20时
在CCTV5、CCTV16、CCTV5+播出
今天,期待不一样的鸟巢!
冬奥会开幕在即
当晶莹的冰雪遇到喜庆的中国红
这注定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新年
让我们一起预祝所有的奥运健儿们
都能取得好成绩!
小微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出品|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来源|中国妇女杂志、新京报、北京日报、人民日报、体育部、交大伴读小书童排版 | 马郁洁
本期编辑|李诗萌
责任编辑|袁芳秦岸荔
为北京冬奥点亮520个“在看”!